标签:
杂谈 |
《牧牛图》第四个颂:
日久功深始转头,
颠狂心力渐调柔。
山童未肯全相许,
犹把芒绳且蘩留。
第四步,就是说我们一直在修行,慢慢地烦恼就开始会有转动了,这只牛也不会跑得那么厉害了,也慢慢知道主人的意思了。主人的意思就犹如我们的心,在修行时用法,它能够用到法上面。这就是说,我们的烦恼和自己内在的作意,自己都很清楚,我现在是在作意,我现在是在烦恼。烦恼的力量慢慢慢慢就比自己内在的善法欲、内在的如理作意要弱。但是这个时候,这个童子可以把牛拴到树上去,或者将它拴到一个木桩上去,可以让它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活动。我们在家的时候,小孩子放牛他不认真放时,他把牛捆在树上,让它吃周围的这些草,当然周围没有庄稼,它也吃不到庄稼。那这只牛,自己就能够乖乖地在这个圈子里边活动。但是还要一个人去捆这只牛的绳子,还是需要人,离不开这个小孩。
前一篇:档案工作和人才培养同等重要。
后一篇:《牧牛图之五:驯 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