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广化寺三坛大戒系列之16:善知识的路,是成佛之路

(2013-10-09 05:36:14)
标签:

出家修行

佛教文化

感悟人生

出家人

三坛大戒

分类: 僧众弟子

2012年福建莆田广化寺三坛大戒受戒纪实·戒前教育(16/17)

善知识的路,是成佛之路

——书记法师开示总结

 

    常住慈悲安排几位法师,在戒前教育的最后,分别为新戒四个班的沙弥们做了六场开示,自己对这里的很多法师一直都是当做老师来看待的,如今在受戒之前,能够聆听他们的教诲,实在是戒子们的大幸。

01-一位大乘善知识对道次第笃定的信心,即表现在其所建立的佛教修学体系与宽广的弘法利生事业上。

01-一位大乘善知识对道次第笃定的信心,

即表现在其所建立的佛教修学体系与宽广的弘法利生事业上。

 

 

    一直以来对一个问题很感兴趣,就是这些法师是怎么成为这样子的,他们是如何做到的。因为他们和我们太不同了。通过这几次的开示,感受到法师们的内心,让我明白,他们之所以会如此不同,那都是内在真正的“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力量。

02-菩萨化现人间,是他珍贵的心在这个世间出现,这颗心像一块磁铁,所有与其相应的生命,都被他所吸引,改变。

02-菩萨化现人间,是他珍贵的心在这个世间出现,

这颗心像一块磁铁,所有与其相应的生命,都被他所吸引,改变。

 

 

    其中给我触动最大的是贤立法师和贤启法师的开示。当时在现场就像听“带功报告”一样,整个身心都被他们话语中那种很强的摄受力所摄持,内心能跟着走,既兴奋又欢喜。

    贤立法师的开示给我最大的触动是,让我明白了师父在做什么。

 

03-亦师亦友亦学人,善知识所代表的,即是佛陀亲近众生的那个面相。

 

 

    师父含辛茹苦,忍辱负重,培养人才,建立教法,广做弘法利生的事业,为佛教何去何从计,这一切究竟是在做什么?以前我以为自己很清楚。但是那天法师的开示,才让我忽然明白了:师父是在修成佛之道。就这么简单,就这么真实。

    师父就是在我们睁开眼睛所看到的这个世界上走他的成佛之道。每一句话语,每一件事情,每一砖一瓦,都是这样。成佛就是如此真实的事情,就在我们的身边。

 

04-师长的身教所要传递给我们的,是其内在的境界,那是一条真真实实的成佛之道。

04-师长的身教所要传递给我们的,是其内在的境界,

那是一条真真实实的成佛之道。

 

 

    之前上课的时候,曾经和大家分享过,在律藏里面,佛陀是那样的亲切、真实,每天要去照料僧团,处理状况,隔三差五还要去巡寮,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大群弟子幸福地跟在后面。感觉善知识其实就是代表了佛陀亲近众生的那个面相。现在也有些理解为什么南传佛教国家的僧人都认为佛是大阿罗汉,因为对他们来说,佛陀太真实,太亲切了。

    为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陀在人间示现成道,给我们讲法,教我们做事,带我们建立团队,这些都是专为我们示现的,这种真实和亲切,也正是善知识所代表的面相。同样,师父在这个巨变的时代来到我们身边,带我们盖房子、建网站、整理经典、对外传播,就是在教我们如何在这样一个时代走成佛之路。

 

05-我们与善知识的因缘,来源于善知识多生多世对我们的悲悯摄化。

05-我们与善知识的因缘,来源于善知识多生多世对我们的悲悯摄化。

 

 

    从这个角度去看,发菩提心一下子变得很真实,就在身边。跟着师父学习,体会师父内心的境界,慢慢融入那个境界,在那种境界中做事情,就是在成佛了。

    当天晚上自己又把贤立法师的开示录音听了一遍,还是一样的激动人心。

    贤启法师的开示给我触动最深的是上方寺的那个公案。义工们回忆起过去世师父为救弟子们而舍身命,以及弟子们在丈室遗址建塔绕塔那种追思之情,第二天想起来还让人流泪。

    我们真是业障太重了,对师长的信心和感恩之情都太浅薄了,惭愧!

 

06-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06-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

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未由也已。

 

 

    弟子愿生生世世跟随善知识,在每一个时空,每一个当下,真实笃定地去走这条成佛之道,去了解善知识的心愿,去实现善知识的心愿,去成为善知识的心子,去成就善知识的心胸格局。

    愿弟子在每一个世界,身语意的每一个造作,回向成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