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佛教文化感悟人生四川地震雅安情感 |
分类: 慈善文教 |
2013年4月21日“雅安·仁爱行动”:
连夜行进 直抵芦山
昨晚凌晨一点多,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的六名义工在成都当地善心人士的安排下,在成都文殊院落脚。2008年,基金会在四川汶川地震的灾害救助中,得到文殊院的大力支持,得以在这里建立物资中转站解决了很多的难题。这里,留在义工们内心深处的感情很难用文字去表达,义工王璐说。
此次到雅安救灾,仍得到了成都文殊院方面诸多支持。上午九时,基金会义工拜见文殊院方丈宗性法师,法师对基金会的救灾工作非常关心,立即指示寺院负责救灾工作的庆妙法师与义工们一同商量救灾工作的细节,一再叮嘱义工们抓紧时间不要耽搁。文殊院日前已派出20名佛学院的法师入扎芦山重灾区,开展了很多的工作,今天文殊院里举行了大型的祈福法会,有很多信众前来捐款捐物。仁爱慈善基金会后方本部在龙泉寺弥勒殿前广场搭起了供台,为灾区祈福,北京城民众600多人参加。佛教自古就以慈悲普度,利乐有情为使命,积极入世。
与庆妙法师的工作会议简短而高效,很快达成了合作方案,佛教团体虽然分属不同的寺院,但对灾害救助的思路方向却大都不谋而合,强调用心,强调扎实地从小事做。近年来,僧侣和佛教的慈善基金会出现在救灾救助的前沿阵地已屡见不鲜,并且为稳定灾区秩序,帮助恢复灾民心理健康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经过多方的沟通,以北京巿仁爱慈善基金会、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成都文殊院社会关爱中心、蓝天救援队四家为主体的雅安救灾联合体初步形成。仁爱慈善基金会灾害救助民间资源整合工作基本完成。该联合体将会充分发挥各组织的优势,为灾区提供各项救援救助服务。
上午十时,仁爱义工们兵分三路,第一路由李韵峰带队,主要采买药品和户外救援物资;第二路由陈永辉带队,主要采买米、面、油等物资;第三路由王璐带队,负责购买在灾区持续工作和生活所需的自用物资。由于对成都的情况不太熟悉,正当义工们有些犯愁采买的时候,这时基金会的“老牌”志愿者陆鑫就出现了,几个月前她们家搬来了成都,陆鑫很快又找到了好几位在成都的仁爱志愿者。物资采买工作的困难很快就解决了。此次采买了500斤大米,三大箱面以及包菜、土豆、胡萝卜等物资主要用来保证一线救援人员的后勤工作。
今天成雅高速和雅安入芦山县城的路一直拥堵,义工们选择了傍晚出发。下午16:00时,开始把物资装车,和文殊院关爱中心的志愿者们一起共有七辆运输车,形成了一个车队,17:30时驶向雅安。寺里的志愿者非常细心,临行前为义工们准备了可口的粥、馒头、菜和水果。成雅高速仍在交通管制,仅有救援车辆可以进入。夜间,救援车辆不像白天那么多了,车流量不大,时速能达到110-120迈。沿途加油站都设有抗震救灾的专用通道,加油很方便。有部分路段地处峭壁,仍时有事故发生。在其中的两处危险地段,警车护送义工们的车辆安全通过了。
到达云峰寺,已是夜里23:00,寺院周围很是幽静,有潺潺的流水声,山门前的古树好几个人抱都抱不过来。翠柏葱绿,义工陈永辉拿着相机拍照不禁说,这简直是童话世界。似乎没有受到地震的什么影响,不过后来得知如果白天到达就完全不是这样的感受了,实际上云峰寺还是受到了一些明显的影响。经过联系,得知今晚就能直抵芦山县城,于是车队马上发动,不敢有丝毫停留,连夜直奔芦山一线,预计明早就能到达。
志愿者中有一位温先生,是本地人,把自己的车贡献出来运送物资,同时自己也来做司机。他很好奇是什么力量让志愿者们远道而来支援四川。以下是他和车上志愿者的对话,很有意思。
“你从什么地方来?”
“从河南周口来”
“你和爸爸妈妈说了么?”
“没有”
“你有女朋友们?”
“没有”
“你公司同意么?”
“公司听说后,允许我这几天不上班”
“你一个人么?”
“嗯,不过到了这和文殊院的志愿者们一起”
“你带帐篷了么?”
“没有”
“你害怕么?”
“不怕”
温先生停顿了半天,忽然很激动地说了一句“我代表四川人民感谢你,你们来救我们的家园”,又停顿了半天傻笑说“我能代表吧?”过了一会又问仁爱慈善基金会的义工们,听到义工们是专职做义工,没有工资,温先生更是停顿了好半天,又激动地说了一句“你们更了不起,除了体力活,还有精神追求!”
简短的几句话却是温先生内心无限的表达,他代表的或许是很多四川人的心声。这时,旁边的一位志愿者说,“他们最有福报,不是谁想做义工就能做,不是想来救灾就能来得了的,要有大福报”。的确,感恩是相互的,四川人民感谢这些冒着生命危险前来支援灾区的志愿者们,而志愿者们更是感谢这里的人们,因为这样的天灾连接了彼此,让志愿者能将善心实践,能将自己的生命绽放出了最美的光芒。也许在很多志愿者的一生中,这一次便是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