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龙对话

(2013-04-08 07:50:02)
标签:

佛教文化

感悟人生

寺院生活

情感

分类: 俗众弟子

与龙对话

——龙泉寺十四日小记

与龙对话

  端起一杯清茶,放下一切庸人自扰。

  这茶杯之中有三千大千世界,有龙也有泉。


3月6日    初来乍到

  今日中午初到龙泉寺,一看山门哭笑不得:“那么穷!”进去之后发现别有洞天,于是想起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山里湿气很重,整体感觉淡静、清虚。

  我被分配到图书馆,大概是我戴了眼镜的缘故。下午出坡,我抚摸着大藏经,有一种江湖少年找到武林秘籍的感觉。


3月7日    洗碗交响曲

  今天我吃完晚饭后第一次留下来洗碗。开始只有两个人,望着堆积如山的碗,我暗自担心,不知道要洗到猴年马月。很快来了一个又一个人加入洗碗,我出去拿个东西回来后发现我的位置被人占了,挤都挤不进去,不由地赞叹一笑。


3月8日    尽虚空遍法界的菩萨

  这里是所大学,菩萨们处处现身说法。勤劳的人就是常精进菩萨,严肃的人就是金刚怒目菩萨,爱说爱笑的人就是常欢喜菩萨,乐于助人的人就是活雷锋菩萨,知识渊博的人就是大脑袋菩萨,爱计较的人就是小心眼菩萨。与菩萨为伴真是幸运和幸福,我像雨后的小草一样茁壮成长。


3月9日    图书馆进行曲

  按古代的说法图书馆应该是充满神秘感的藏经阁。我们的工作就是整理图书上架下架,要是一不小心摔掉了一本经书,真有罪该万死之感。每天出坡收坡诵经回向,这种佛化的生活不是可口可乐而是纯净水,平平常常才是道,平平淡淡才是真。


3月10日   中庸至难  偏执至易

  今晚总结发现学佛的同修们分为两大类,一类重于修福,心地善良易于无明。一类重于修慧,头脑灵活易于邪见。修福的很难领悟经意,修慧的很讨厌劳动。修福的我执轻、法执很重,容易认死理把好事干成坏事,美其名曰坚持原则。希望人人都规规矩矩变成牵线木偶,迷信权威有点傻。修慧的法执轻、我执很重,容易自我放纵,美其名曰圆融无碍。希望人人都狂放不羁变成济公活佛,迷信自己有点疯。修福的有原则少灵活,修慧的有灵活少原则。

  孔子说过尤不及中庸至难,佛祖说中道,都是脑筋急转弯、不钻牛角尖。

  凡人就是烦人,都是作茧自缚的蚕宝宝,而佛是冲破重重魔网的白蝴蝶。


3月11日   自嘲歌

  来龙泉寺快一周了,还没遇见学诚师父。我从莆田广化寺慕名而来,好比闯荡江湖的少年,追寻世外高人,希望他传我一招半式打通任督二脉练成绝世武功,然后重出江湖叱诧风云。可是现在我被人白了一眼,气得脸红脖子粗半天不能释怀。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不是众生有业障,而是自己太着相。 

 

3月12日   瓦辣入瓦辣伯辣入瓦辣

  十小咒很是难背,一盘散沙,串也串不起来,背了前忘了后,背了后忘了前,背了前后忘了中间。后来我把十小咒编成了一个煮麻辣烫拼命放辣椒的故事,总算把一大堆辣给串了起来。


3月13日   止语记

  开始止语,因为自己太喜欢吹牛,讲了一大堆自己都听不懂的神通玄理,为了众生崇拜的眼神。真是小人得志,自此要给嘴巴安上拉链,早上拉上,晚上拉开。

  止语效果很好,每当自己想跳出来加入寮房的吹牛大会时,赶紧闭紧嘴。好比肚里有一只野猪上窜下跳,我硬是不让它冲出来。这一止,止了许多散心杂话,幸亏当时没说说了又造口业。不过止语不可过头,开口了洪水泛滥闭嘴了一潭死水,太活太死都偏离中庸,中庸至难、中道至难啊。


3月14日   伏魔剑

  忏悔、诵经、持咒、打坐、参禅、观想、念佛。佛开诸多法门好比诸多兵器,浮躁之人样样学结果样样都不通,烦恼魔来无力还击。磕头就是成千上万的磕,念佛就是成年累月的念,哪有佛法不灵的道理。一句弥陀看似一把连萝卜都切不开的破铁,等你练成之后才发现它削铁如泥威力无穷。还是好奇心害死人,不明白那最平凡的才是最非凡的,那看起来最没用的才是最不可思议的。


3月15日   自在的鱼

  在这里的日子简单又快乐,与诸上善人聚会一处,山林小鸟都在演唱佛法,到处都是善人善语善事之故,真是想不学好都难。而山下的滚滚红尘,到处都在鼓吹五欲贪嗔,肉馆超市都在勾引你吃,网吧舞厅都在诱惑你玩,城市里的污浊空气遮天蔽日,不正象征着被五欲遮盖慧光不显的众生佛性吗?在这个以奢侈享乐为荣,节俭勤劳为耻的时代,到处都是群魔乱舞放浪形骸,真是想学好都难。

  山上就是小净土,山下就是小六道,来小净土很容易只要信愿行具足,然而对很多人来说比登天还难。何以故?不信不愿不行也,如同贪吃香饵的鱼迷恋一时之乐万劫不复。财色名食睡都是毒品,戒毒太难上瘾太易,若非小净土实在太迷苦。


3月16日   以真理为皈依

  一个人对自己诚实才可以修出点成绩来吧。

  当我们信口开河地开导别人时,是否在卖弄学问、以凡充圣呢?当我们做好事时,是否在贪恋别人的感恩呢?当我们指责别人的错误时,是否在自以为是呢?当我们在苦苦修行时,是否在痴痴地追求着天道, 对佛祖的反复忠告置若罔闻呢?当我们在对别人恭敬合掌时,是否内心的自我仍然高抬着头呢?当我们以为自己绝对没错在依教奉行时,是否已经曲解了佛意迷失了正道呢?当我们纠结于是非人我时,是否已经陷入了蜗角之争、南柯一梦中,忘记了最初的道心呢?当我们觉得自己很聪明、很有道德、很有能力时,是否已经活在了自己编织的童话里呢? 

  妄念的表现形式就在于自欺欺人吧,在我们的内心世界里有很多错觉,我们看到了大块的石头,忽略了小石子乃至细沙和流水。以至于我们只是迷醉从没有真正安乐过,以至于我们只是平静从没有真正清净过,以至于我们往往走出了很远,才发现又上当了。

  我们不是被人骗,就是被自己骗,难怪达摩西来要找一个不被骗的人。


3月17日   不念善恶老实念佛

  当我们反复做好事反复做好事以后,善的种子已经遍布我们的全身,如同心灵世界栽满了鲜花,野草自然无伤大雅。我们逐步由小小的善良走向大慈大悲,我们的气质不再是粗糙刚硬的,而是微妙柔和的。

  再后来我们看破了恶也看破了杂毒之善,那就可以超越善恶走向纯净,也就走向真正的解脱。因为善的果报是三善道,恶的果报是三恶道。善中有恶,有执著有迷惑有漏洞,物极必反必然会走向反面。恶中有善,也有执著有迷惑有漏洞,否极泰来也会走向正面。善恶都在轮回中,因为都没有了断生死根本,所以佛祖彻底看透了众生的根机,指归众生修净业求生净土。

  善业是净业的基础,最终要加强净业,也就是老实念佛。

  去真正地面对死亡吧,学佛从此开始。死亡好比是黑屋子,我们打开灯之后看清了就不怕了,就知道该怎么走,甚至会觉得很好笑。

  大平洋会变成沙漠,喜马拉雅山会沦为海底的礁石,太阳会成为灰烬,佛陀也要涅槃。千年如一弹指,我们对这如露似电的人生看不开想不通放不下的话,那真是如来说可怜愍者。

  所以要多看脑筋急转弯。


3月18日    前行大会

  今晚开义工前行会,大家都很发心,龙泉寺真是藏龙卧虎,对比之下加重了我的惭愧。我们首先看了动画片《优波离的出家》,很有感触。傲慢的释迦族人反对下层阶级出家,认为他们是奴隶不配出家。佛祖一针见血地指出,释迦族人才是奴隶,是傲慢的奴隶,因为傲慢而活在愤怒和痛苦之中。

  动画的表现形式决定了感情基调是温和的,相信在那遥远的年代那种压迫与斗争是无比残酷和血腥的。上面的种族下面的种族都是无明烦恼的奴隶,他们都要出家救赎自己的灵魂。明天就是剃度法会的大日子,法师给我们看这部片子,耐人寻味。

  观看中,我留意到有几个女居士用手悄悄拭去泪水,每个人都有自己内心深处的伤痛吧,这就更凸显了佛祖的慈悲。如果没有您,我们可怎么办?

  遥想那峥嵘岁月,人民浴血奋斗熬到了解放而不是解脱,直到今日太平盛世还是没有解脱反而堕落。穷,百姓肉体苦;富,百姓灵魂苦;怎么都是苦。


3月19日    千年的传灯

  今天终于见到了学诚师父,整个法会我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想要像发掘宝藏一样发现他的独特之处。

  在大众瞩目中他缓缓进场,身穿红袈裟,红袈裟温暖柔软正合他的气质。他双手合十,感觉他的身心很柔软很定,好比棉花里包着钢铁。

  早在莆田广化寺的时候,我无意中步行到他的照片前,看到的他笑容不由一愣。那是春暖花开、山河大地是如来的笑容,真正的笑在于真正的容,容不下山河大地的人没有那么大气的笑容。看到他的笑容让我身心清净,好似一阵清风吹过了蓝天白云。

  后来我遇见的很多人都给我讲起他的故事,终于把我牵引到了今天的位置,看到了师父,不是书本上的视频里的。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粉丝,见到了明星从电视里走出来。可惜我不敢找他签名合影。

  现在我从侧面看到师父眉头略锁,处在山顶的师父,他所经历的风浪不是我们这些在他羽翼保护下的孩子们可以想象和理解的。师父也有痛苦和无奈吧,被人敬若神明的他在某种程度上被剥夺了人性的自由,他不容许表达丝毫的烦恼只容许表现出完美的强大。谁教你是菩萨你是不可以有不行和不高兴的,无论众生多么刚强难化无论面对多少难题。也许他可以常常让自己一念回转笑傲江湖吧,也许他的境界只有他自己最清楚别人都是瞎猜。总之他是无怨无悔吧。

  师父侧了一下脸,我赶紧移开视线,假装念诵。他也许感觉到了有人在观察他,不过他早已习惯了别人围观他,这种被围观的感觉我猜不是云淡风轻的他所想要的。

  师父上台讲话。他的声音沉静有力,可以感觉他时刻都在定中。

  多年以前师父还是个稚嫩少年时,拜在圆拙老法师座下,圆拙老法师对他太慈爱故而极严格,给他首先打下了儒家做人的牢固基础。现在一代新人换旧人,学诚师父由后生变成了前辈,继续着燃灯大业。远在莆田广化寺后山舍利塔的圆拙法师当含笑九泉,他早知自己看中的文弱少年日后必成佛门龙象,他出色地完成了自己最后的任务。高僧的目光远大只有让后人叹服的份儿。

  在舍利塔前我泪流满面,当时自己正为自己的一点琐事愁眉苦脸,看到前辈开天辟地的壮举悲天悯人的胸襟,真是愧不欲生。

  舍利塔前落叶纷纷长风呼啸,舍利塔啊舍利塔,多少人在此礼拜寻找智慧的火炬,多少人去了又来来了又去,佛陀留下的宝藏到底在哪里?何时才能找到解我燃眉之急?舍利塔默默无语,你已经把答案留在了后人手里。

  时间退回到两千多年前,佛陀也是一个人踏上了救赎自己与众生的旅程,那时候没有那么完备的仪式,他是在荒郊野外自己给自己剃度。没有师父没有道场,一切都从零开始。后来他找到了一个又一个师父,学到了很多东西,但是都没有找到自己想要的究竟的道。这时候他不在向外寻找,他开始发现自我,在菩提树下他找到了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道,那就是自性的无限宝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