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博客十周年地图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98积分
  • 博客访问:173,211
  • 关注人气:66,111
  • 获赠金笔:11393
  • 赠出金笔:1
  • 荣誉徽章:点亮荣誉勋章图片博主兑换私密博文兑换金笔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之行系列之12:第二场翻译交流(下篇)

(2012-07-22 09:27:03)
标签:

佛教大学

佛教文化

国际化

美国之行

现代弘法

分类: 寺院报道

●北京龙泉寺参访团美国之行系列报道之十二

6月22日第二场翻译交流(下篇)

    万佛圣城的法师和义工们“倾囊而出”,让大家受益良多,最初的拘谨感也消失了,交流开始渐入佳境。圣城前辈们的智慧话语犹如电光闪石,把我们在日常翻译中遇到的“暗境”瞬时就照亮了。   美国之行系列之12:第二场翻译交流(下篇)



单飞团员归队

   在翻译交流开始之后半个小时,“单飞”的贤旭居士终于归队了。因为工作的原因,贤居士比全团晚了一天出发,今天才到万佛圣城。发心和信心给了他突破内心的力量,他觉得这次赴美参访团对自己、对他人都将很有意义。如果只因为不能与大家同时间到就放弃,那将是对自己很大对损失。他虽然是一个人赴美,却并不孤单,悟光法师一直在惦记着贤居士。昨天,刚上接机的大巴车,悟光法师就和近岩法师沟通,22日有没有顺路来圣城的车,可不可以把贤居士一块带过来。近岩法师说有,并告知了圣城居士的联系方式。悟光法师让马上发给贤居士,并且要确认他收到联系方式了。到了22日的上午,悟光法师又问,贤居士下飞机了吗?和圣城的居士联系上了吗?到了22日中午,法师又问,贤居士为什么还没有到?几点能到?我们说预计要3点半吧。到了3点40,法师又问贤居士到哪里了?为什么还没到?让他直接来参加翻译交流!法师的这种忆念,真让人感动!

nEO_IMG_归队的蒋晓旭

归队的贤旭居士

   近岩法师也一直在关心贤居士的事情,专门安排在圣城服务二十年的果红居士,从机场把他接过来的。时值中午时分,考虑到机场离圣城路途遥远,果红居士还请贤 居士到自己家中吃了午饭,虽然只是简单的面条,但是用真心和真诚做佐料,在他眼中是最为可口的饭菜。

nEO_IMG_近岩法师

近岩法师

  居士一进来,近岩法师马上就看到他,招呼他坐下后,还特意请他介绍下自己。近岩法师的观照能力一直是非常令人佩服的。在这短短的一天接触中,我发现他总是悉心地关注着每一个人的需求。在法界宗教研究院,他和亲伟师正在与我们交流,一位同学突然想上洗手间,轻声问周围的同学在哪里。正在说话的近岩法师,马上中断谈话,告诉这位同学洗手间的具体位置。

做好翻译“活水源头”

   对于翻译来说,中文稿是其“活水源头”,做好中文稿也是翻译的一个基础。姜栋耀说,上人开示毕竟是口述的,里面有一些是口语,在整理成文字时,需要怎么去做呢?

    恒珑法师说,整理上人开示,在第一次誊稿时,就会把上人的开示中口语化的文字,像“啊”、“这个”、“那个”这些词全部保留,这是最原始的档案。誊稿结束后,第二步就是互听,再找一个对名相、经论比较懂的人,请他再来听一遍,就是从头到尾把开示一字不漏地记下来。然后我们会再找一个人,听前面这个人听过的,检查前面这个人记录下来的,有没有问题。

   对于数量繁多的开示录音整理,如何才能够保证尽快完成呢?恒珑法师介绍,她会将一卷的录音都交给一个人,考虑到这个义工在上班,时间会给的比较久一些,,但要求在规定时间做完。如果约定的时间到了的话,我这个人比较会催,而且这方面我是毫不客气的,不然东西出不来。有的时候,这个人告诉我说,对不起,因为我有事,所以没做完,这个时候我就会再给他一个月的时间,如果再做不完,我就会全部都拿回来,交给另外一个人。不然的话,整个《华严经》1000多个卡带,“我们N年都翻译不出来。”正因为是这样做的,整部华严经几年很快就出来了。

   在这样做完之后,接下来会进行“初顺”。对《华严经》、《法华经》、《楞严经》这样的经典而言,不会随便找一个中文程度不错的就来做顺文工作,会找对教理方面很懂,并且跟过上人的人,然后来做顺文。“初顺”时的要求是不可以顺太多,只是把上人开示原貌的东西显示出来,把上人开示中一些简单重复的口语去掉,比如“这个”、“那个”。对于做“初顺”工作的人,要求一定要听录音,只是随便看看肯定会把意思弄错的。如果需要穿插一些词进去的话,还是请做“初顺”的人加进去。初顺时如果碰到不懂的或者需要补充的问题,都要在电子文档上用不同的颜色标示出来。二次顺稿也不会“顺”地太过分,只是稍微精减一下。二顺遇到问题的时候,还会再去问更资深的人。

    顺稿做完之后,就是初校。“初校我们不会给很资深的人去看,会给一些新的人,比较懂义理,中文也不错。初校如果给很资深的人的话,他做出来的东西可能会被不懂的人改掉很多。所以,初校、二校,我们会给一些新人来做,然后再给资深的人来做。”

    二顺完后,我们基本上就先排版,然后印出来。之后,我们就会传给很多人看。有任何问题,用铅笔来校对,并在旁边签个名。我们就会在邮件上,大家来讨论这些问题。

翻译出佛的心、佛的意

   薛园春提出自己的一个困惑:因为平时会和外国朋友一起会校,我们对一句话的翻译会讨论很多次,反复也比较多,而且每个校对翻译的人,水平也不一样,造成重复工作,怎么样才能减少重复性的工作呢?”

   对于这个问题,近经法师首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除了初译的人,二校和三校的人必须双语都比较好,然后要有佛学基础,才有办法校稿,校稿的时候,才不会弄的两种语言不一样。这样就不会一直在做重复性工作。“如果你翻了,她也翻了,然后再改来改去,这样就很重复,时间上浪费了一点。校稿的人是很重要的。所以,我们校稿的时候,不会随便给一个会英文的人,如果她中文程度不够,佛法程度不够,就不可以校对。”

nEO_IMG_近经师

近经法师

   近藏法师谦虚地说,“我也是在学习当中,也有遇到像你同样的困难。主笔的人翻译后,被初校的人一弄,意思有可能走掉了。”接下来,近藏师说了一段特别精彩的话:“那以我自己的体会,还有看着上人带着佛经翻译委员会一路走来,上人要求我们把佛的心,佛的意要能翻译出来,至于这个文字优不优美,这是随着当时时代的用语而变化的,而且也可以经过一代一代来润色。所以,我会希望把意思掌握住,即便文字不是最优美的,我可以牺牲。”

   近岩法师也有同感:“翻译不是有三个要素,‘信、达、雅’嘛!先把前面的做好,后面以后慢慢做。这也是为什么译场很重要的原因?多个人同时做,这个人做完,下一个人再做。所以会校很重要,不要把事情一拖再拖,那样的话,心境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翻译需要先出去

  恒珑法师此时说道:你的问题,我们也会遇到。你们翻译学诚大和尚的开示,不管怎么做,一定都会有人批评你做得不好,要么是英文不好,要么是中文不好。中文的话,有些人说你顺的话太多了,或者说应该是口语,你们怎么做的书面语这么多,应该要精减一点。因为,大家都很在乎你们的师父,就像我们都会在乎上人一样。

   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恒珑法师说,上人之前遇到这种情况,就会说 “先出去!“先出去”的意思,就是先出版,“不先出去就不知道后面如何。出版之后,你就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了。而有了这些声音,你就可以照着来改进。会跟你讲的人,都是懂这门语言的人,那你再请这些人来帮忙嘛。你把一些愿意讲话的人,愿意批评的人,都把他纳入团队里面。等下一本翻译的时候,你就可以让他来做了。然后他做的时候,也会遇到同样的问题,是不是?那你在这个中间,就取一个差不多。等于说过得去就好了。只要没有离开你们师父,他的心法就好了。

nEO_IMG_会后与易教授交流

会后与易教授交流

    真是佛佛道同,听了恒珑法师的开示,让我内心一下子升起了悟光法师平时督促我们工作的身影。法师对待师父交待的工作,一方面是念兹在兹,精益求精;另一方面是当出则出,绝不含糊。如何把这两点善巧的结合在一起呢?还得以后更多的观察法师,向法师学习。

nEO_IMG_流通处摆满了英文佛书

流通处摆满了英文佛书

    对于北京龙泉寺刚刚起步的翻译事业来说,下半场的翻译交流可谓是应机开示,切中肯綮!圣城的前辈在起步时,也曾经遇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问题,而上人指的路可谓是“大雄大力大慈悲”:“先出去!”这不是说不追求质量,不精益求精,而是为了真正推动事业发展,在能够“翻译出佛的心,佛的意”前提下,随顺当时的因缘而做出的最适合选择。而正是这种勇悍决断的精神,才能够帮我们去除内心的怯弱,去除内心的执着,度过最艰苦的创业阶段。

阅读(12358) 收藏(2)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