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之行系列之三:前行好,正行才好

(2012-07-13 07:45:03)
标签:

佛教文化

时代文化

世界佛教论坛

现代弘法

修行感悟

分类: 寺院报道

●北京龙泉寺参访团美国之行系列报道之三

前行好,正行才好

 

     在签证的“大石”落地之前,美国之行的筹备工作只能是按兵不动,等参访团面签通过时,距离出发的日子只余下两个礼拜的时间了。而此时的参访行程上,仅仅只有5个道场、3所高校的名字,这些名字能否变成现实还是个未知数,远赴异国他乡的繁杂事务也是数不胜数。飞机不会等人,善知识的心愿更是耽误不起,但时间如此少,事情如此多,怎么办?面对重重困难,唯有靠发心突破,唯有靠众缘和合突围,努力后就会发现,一切皆有可能。

开会也是一种修行

   此次参访涉及的事务可谓是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如何才能将散落的珠子连成线呢?悟光法师拿出的一大法宝就是——开会!在14天中,总共开了3次筹备会,1次动员会,1次临时会议,临行前一天晚上和出发当天早上还各开了一次会议。对于有些世间人来说,开会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很多会议都意味着虚耗时间、扯皮推诿,但是在法师的带领下,筹备期的会议就变成了有效议事、实践佛法的修行场。

 nEO_IMG_赴美参访第一次筹备会20120607  

赴美参访第一次筹备会

    首先,数次会议内容不重复,按次第铺开。6月7日,按照“万事朝前赶”的原则,面签通过当晚就召开一筹会,确定此行的宗旨目标和组织架构。此行的宗旨是“为利有情愿成佛”,目标有四:翻译交流;参访美国各大道场;参访美国各大高校;了解美国风土人情。会上确定,悟光法师为本次参访团团长,翻译中心居士负责人姜栋耀为副团长,孟祥兰、张彦为秘书。此外,还设立物资、财务、文宣、对外联络、翻译、医护、行程手册7个小组,法师要求每个人都应在小组中承担,职有所安从而心有所安。6月10日晚上召开二筹会,各小组负责人提交工作规划并汇报规划落实情况。6月15日晚上,加开一次临时会议,检查各小组规划落实情况,并讨论翻译交流话题。6月19日下午,召开三筹会,查漏补缺。6月19日晚上,召开总动员会,四位书记法师莅临翻译中心为参访团做行前动员,提策意乐、鼓舞士气。6月20日晚,行前最后一次查漏补缺。

    此外,每次筹备会议均以议事为重,效率至上,不说废话,检查规划时,小组负责人如实汇报即可,不为未完成事项做自我辩解。此外,在事项讨论上,采取众人参与、法师决策的方式,既充分吸纳有益建议,也有效决策,同时训练依师等流。每次会议时间都不长,但节奏快、议事多,把各种头绪、各方意见都能够融合贯穿起来,推动筹备工作整体不断往前。

发心就能冲破界限

    没米就不能下炊——面对行程表上的大段空白,联络道场、高校的工作就成了筹备工作的重中之重。跟多个道场从无到有建立联系、安排参访日程、联系接待细节等重担落在了身形瘦弱的张彦身上。她白天要完成世间的工作,只能利用晚上时间联络,撰写各种英文公函以及往来确认信件。因为时差的原因,美国的邮件通常是半夜才来,为了能够第一时间处理邮件,她常常是守候到半夜。虽然美国习惯用邮件沟通,但是在悟光法师“多管齐下”的督促下,为确保完成任务,她不得不突破习气,放下内心的忧虑和恐惧,打出了一个又一个越洋电话。

    这次高校参访的累累硕果,离不开一位义工的真诚发心。孟祥兰在寺里听过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冯玉军教授做的《法制、宗教和道德的关系》讲座后,觉得宗教界与学术界的交流非常有价值,就给悟光法师发短信,说与美国高校交流的几种思路和可能性,得到了法师的承许。在面签之后,她就卯足劲儿行动,发心与各大高校联络。开始的时候,她还有些不自信,只是想着联系几所高校参观参观就行,不敢提更高的要求。后来,在看过《学诚法师多语种微博媒体报道选录》后,深入串习了三宝的功德,信心大增,并且时时祈求三宝加持,结果真的是有求必应,各高校接待的规格都在不断提高,远远超过了当初仅仅是参观的“低保线”,哈佛大学联络人甚至突然主动电话说可以做讲座。

     本来是承担翻译工作的王硕师姐,也发心联系了一位偶遇的有缘人,结果这位有缘人帮忙联系了多个高校和道场,为最后的殊胜正行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礼品有时也很重要

    古语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物资准备也是筹备期的重头戏。虽然这次要到生活习惯差异巨大的美国长时间旅行,需要准备的生活物品很多,比如电源转换头、方便面、榨菜、热水壶、药品等。但是这些生活物资并不是此次物资工作的重点,团队有更重要的“物资”需要准备。为了表达对参访道场、高校的谢意,同时也借此机缘将翻译中心制作的各类法宝广布美国大地,礼品准备成了物资工作的重头戏。

nEO_IMG_打包书

打包书

nEO_IMG_行李称重

行李称重

    送礼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送的礼物不对,送的时机不对,送的人不对,反而容易造成种种误会,种种违缘。为了避免好心办坏事,法师要求礼品准备要细致、到位,多站在对方角度思考,待人着想。在法师的指导下,靳学琴和姜栋耀一起,针对不同的参访对象、人物类别等对礼品进行了分类,最后分成了A、B、C、D、E六类。此外,特意按照法师的要求,对每日的礼品进行适当备份。因为礼品种类多、数量多,又按照参访日程逐日逐项开始做详细物资表。随后考虑到长途旅行中行李容易毁损,决定用牛皮纸进行包装。这么多礼品,如何携带、到达后如何迅速无误地找到也是一个头疼的问题。在集思广益后,最后决定按照A~F类逐项打包包装,包装纸上写上送礼人名称防止混乱。

    方案敲定,买牛皮纸开始包装。一共有近十名同学参与包装工作,大家流水线作业,越来越熟练和迅速,包装也越来越美观和结实。但随后在做每人携带礼品分配表时,发现礼品还是很难对上,包装上还必须注明代表个人的序号,又重新将包装好的礼品从袋中取出来标号,并与分配表一一对照。包装问题解决之后,另一个困难则是放到行李箱里,要保证既能全装下,个人行李又不超重,于是在将礼品装入行李后还要一一过秤称。而称重结果表明大家的行李箱已基本满负荷了,正在发愁时,传来好消息:一位团员是美联航VIP会员,一人可免费携带3个30公斤以内的行李,这才算是解决了难题,阿弥陀佛!

     在正行时,行程中临时增加了不少的寺院和高校,幸好物资准备期间准备了大量备份礼品,最后才能够通过各种排列组合,避免了尴尬出现,让双方皆大欢喜。正是前行时制订了周密的礼品规划,使得法宝顺利地洒满了美国东西海岸。

众人拾柴火焰才高

    在筹备期间,除了联络和物资工作外,其他各小组也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这些工作在正行中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秘书组除了联络外,还负责文教工作,制作了龙泉寺简介、翻译中心简介、多语种微博简介、多语种法会简介等4个中英文PPT,这在之后的多次交流和讲座中,图文并茂的介绍方式起到了很好的转心作用。杨云凌负责的财务组对行程费用精打细算,既保证不多花一分钱,也保证了大家全程无忧。文宣组从前行就开始做好音频、视频、照片、文字的文宣资料记录,并且进行各种文宣培训,并且进行了详细的文宣规划,为此次行程保存了各种珍贵的历史资料,并且确保正行期间文宣工作的稳定性。李冰负责的医护组则是做了“最坏的打算”,带齐了各种常用药,在正行期间还派上了不少用场,确保身安道隆。吴梓纯制作的行程手册,则是将赴美期间各种注意事项、常用英语对话、常用联络电话等细节都一一列上,让大家心里都有一种“即使在美国丢了也不怕”的安定感。

nEO_IMG_文宣培训

文宣培训

nEO_IMG_乙一班师兄来帮忙做饭

乙一班师兄来帮忙做饭

    除了参访团成员之外,为了共同完成善知识的心愿,在国际弘法事业上造一份殊胜共业,筹备期间,各方善信、善友都大力护持。不可尽数的同学都发心供养此次参访;郑敏、吴际华、乙一班的多位同学,几乎每天都到中心来为大家做饭;帮忙打包的好几位同学,都是坚持到晚上10点钟末班车时分才离开,剩下的两三位同学一直干到晚上11点多……这一趟参访之行,包含了太多同行善友的心血,凝聚着太多善信的期待,让大家心中充满了温暖,同时也感觉身上的担子又重了好多好多。

法师加持加足动力

    参访团提交的各种规划、行程,师父都会看过,从各个方面给予指导和支持,给奋战中的参访团带来了无尽的清凉。在6月19日晚上,师父还指派几位书记法师为参访团做前行动员。这种难得的殊荣,更是体现了此行的重要性。在动员会上,几位书记法师的发言可谓振聋发聩,句句都打在了每个人的内心深处。

   贤立法师用一种全新而深刻的角度地阐释了他对“请佛住世”的理解。他指出,师父长久住世实际就是意味着他的佛教事业、他的弟子、他的众生的利益是无量无边的,我们不去努力做师父希望做的事情,众生的利益就很难实现,及时地完成善知识的意愿才算是“请佛住世”。他指出,在师父的国际弘法事业中,“我们也要多努力,多努力一分,善知识的心就会规划地更长远,普及利益的人更众多,那我们的善业得到的福报就会越来越大。”

nEO_IMG_书记法师前行动员

书记法师前行动员

    贤启法师则高屋建瓴地指出国际弘法的意义所在,他认为佛教文化是人类众生的宝贵的财富,这都是来自佛菩萨平等、没有分别的慈悲,而师父指出“在这个多元化时代,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不可能不面对不同的文化交融”,所以师父特别提倡我们跟世界交流佛教文化、传统文化,主动去交流是能够最大限度消除双方的误解、偏执,乃至导致各种战争、各方面冲突。

   禅兴法师则对参访团的工作做了细致而具体的指导。他首先希望每个团员做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安住本位,服从管理,“大家要对自己的岗位非常清楚,明白自己到哪些地方该干什么。如果这点不清楚的话,那很有可能我们随着境界转了,不该你翻译的你也插上来翻译两句,这是翻译的事”。其次,他希望大家在参访期间,对美国社会多做一些了解,“将来要去弘法的话,必须适应本土的习惯”,要特别关注美国宗教领域的情况。禅兴法师最后还强调,大家要有团队意识,“我们走到美国,代表中国人、中国佛教徒形象,言行举止都是很重要的。”

    前行做得越充分,正行才会越顺利,这是悟光法师在此次美国之行的筹备过程中一直强调的一点,这其实也是对善知识心愿、善知识事业的全身心投入的态度展现。国际弘法的事业宏深而愿大,绝不是一个短时间的速效工程,需要长时间、多层面的付出和努力,需要的是点点滴滴的用心和努力,这种用心和努力也是体现在时时处处,方方面面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做好前行也就是在做好正行。让我们将这种脚踏实地的精神、实实在在的干劲延续到正行中去,让美国之行能够殊胜圆满,不辜负善知识的殷切期望,不辜负善友们的发心护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