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282,835
  • 关注人气:66,1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符顺时空因缘,契理契机保护诠释佛教典籍(二)

(2012-05-18 07:30:27)
标签:

佛教文化

时代文化

现代弘法

修行感悟

世界佛教论坛

佛顶骨舍利

分类: 随师行记

●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系列报道之十六:

符顺时空因缘契理契机保护诠释佛教典籍(二)

——记《佛教典籍的整理、保护与诠释暨佛教弘法的现代模式》分论坛

 

  净因法师接着介绍第四位演讲者——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金山寺方丈心澄大和尚,他演讲的题目是《试论佛教典籍的诠释整理与保护》。

  心澄法师说:“在这里我讲两点:1、佛教典籍的诠释;2、佛教典籍的保护。”法师对佛典的传统翻译诠释方法做了简单讲解后,主要介绍了由台湾佛光出版社联络海峡两岸学者共同承担,自己参与的大型佛典译释丛书《中国佛教经典宝藏》的工作,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1、通俗易懂;2、雅俗共赏;3、继承传统;4、适应时代。法师认为:将典籍里具有启发性、教育性、人间性、神圣性的章节,结合今天的语法特色,用大家都能看明白的文字表述,使读者能够享受深入经藏,智慧如海的法喜。

  心澄法师发言后,净因法师改变主持形式,进行了现场提问:“佛教经典在现代如果把它诠释得人人都懂,好像就失去了它的神圣性,好像把博大精深的经典弄得很不庄严,大家认为佛法讲的听不懂很正常;听懂了说明讲的人没水平。我想问的是:您对佛典的现代诠释,是想让人听得懂,还是想让人看不懂?”心澄法师回答:“传统汉文佛教经典是从梵文翻译过来的,我们不能说汉文让我们看得懂就失去了它的神圣性,现代人诠释佛典用白话文来诠释,让现代人都能看得懂,是顺应时代需求。古代汉文佛典用文言文,当时大家都能看得懂。大家都看得懂,所以佛教在中国才得以传播。如果大家都看不懂,只是追求佛教的神秘化,就没有佛法来指导我们的修持,佛法也就失去了生命力。”净因法师活跃的主持风格及心澄法师通俗易懂的回答,有了辩经的氛围,令下午的会场有些昏沉的观众精神一振,不断发出会心的笑。

 

  nEO_IMG_心澄法师演讲后回答主持人的提问

心澄法师演讲后回答主持人的提问

 

  接着净因法师点评道:“佛法到底是让人看不懂,供在那里呢?还是让人看得懂而受到贬低?这里实际上可以用四个字来表述:契理契机。契理就是要有佛典的依据,无论怎么讲,不能讲歪了;在佛教文化大繁荣的时代如何契机更重要。而如何契机是我们在探索弘法手段时最核心的问题。”王志远教授接过净因法师的话加了一句精辟的点评:“佛教的现代化不要忘了佛教的化现代!在让现代人听懂佛经的同时,也要引领大众提高。”王教授举例说:“‘如是我闻’这句话,如果大白话说就是,我是这么听的,但说起来就很没文化。所以这是整个中国文化目前面临的问题,不是我们今天要深入探讨的。”

  净因法师接着介绍下一位发言人演慈法师:“演慈法师是香港佛教联合会秘书长,长期从事佛典的翻译以及佛学的现代诠释研究工作,下面有请演慈法师。”

  演慈法师上台讲到:“我的论文题目是《传统佛典的翻译与现代诠释》。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多年,弟子对佛陀的教义数度进行结集,时至今日,佛典翻译与整理从未间断,也将会一直发展下去。现代社会,一方面,人们寻求佛教心灵指导的需求与日俱增,另一方面现代科技发展和电脑网络的兴起,不仅改变了人类资讯传播模式,同时改变了人类生活形态,最明显的标志就是现代语言转趋精简和空洞,这意味着人们阅读传统文字的能力快速下降,从而影响了佛教内部两个重要的问题:1、最早的佛典均以梵文为文本,现代谙懂梵文、巴利文的专才极少,如不及时翻译,该等经典将面临失传的危机;2、将旧有的经文重新整理诠释,攫取佛教义理中实用又蕴含不朽智慧的内容加以发扬,从汉古文翻译成现代文,以配合现代人精神生活的需要。”演慈法师举例介绍了宣化上人在美国成立国际译经学院,将佛典翻译成英文;日本佛教道协会在美国成立“佛教翻译中心”,选定139部主要汉文经典,逐一英译出版;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台湾佛光山发起编辑《中国佛教经典宝藏》,将132本传统的汉文佛典以现代白话文重新释译、普及、流通。”八分钟的时间里,演慈法师对论文的第一部分内容做了讲解,而关于对佛典翻译人才的培养这方面内容,法师请大家关注论文。论文中法师提出三点建议:1、加强翻译专才的培训;2、加强语文通才的培训;3、加强《现代佛学》的交流。

nEO_IMG_台湾演慈法师在演讲

台湾演慈法师在演讲

 

  净因法师点评说:“第一点,演慈法师在演讲中提到佛教典籍的翻译不仅是古汉语翻译成现代汉语的问题,还介绍了汉文佛典翻译成英文并向西方传播佛教的趋势,这是当代佛教弘法的另一个重要课题。据了解佛典直接从梵文翻译成英文的工作做得很好的是斯里兰卡的南传佛教,而汉传佛教相对于南传佛教在西方的传播处于劣势。据统计,汉文翻译成英文的佛典不到300部,占到《大藏经》不到5%,这样的数目太微小了,这跟汉传佛教在西方的影响程度是相称的。可见向西方传播佛教,英文佛典的翻译是很重要的。第二点,在西方传教还有一个对佛典的诠释问题,必须针对当地民众的精神需求契理契机,对症下药,这个演慈法师在论文中都有强调,这一点我是很认同的。”

  王志远教授介绍本场分论坛的第六位演讲者,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内蒙古自治区佛教协会会长贾拉森活佛,同时活佛也是内蒙古大学的教授。王教授说:“我在内蒙古大学读过本科,我们还有同校之谊,现在就请我这位活佛校友讲一下《内蒙古地区佛教文献及其整理研究工作概述》,大家欢迎。”

  贾拉森活佛在演讲中首先介绍了内蒙古地区佛教弘传的历史,以及佛经以蒙藏两种语言传播,佛教文献以藏蒙两种文字为载体流传的特点。蒙古地区高僧大德从十四世纪就开始进行规模庞大的译经活动,将《甘珠儿》《丹珠尔》和宗喀巴大师的著作译成蒙文,为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著述,因此历史上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成就者和上师、格西,比如格鲁派大寺院塔尔寺精通因明学、般若、中观、俱舍、戒律等五部大论的格西中,蒙古族占大多数。他们的著述内容涵盖了显密二宗三乘四续各个方面。另外,蒙古地区寺院用藏语诵经,但在读法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音方法,对佛法在大漠南北的弘传提供了极大便利。接着,贾拉森教授对蒙古文献的收藏情况做了简单介绍:在内蒙古图书馆、内蒙古大学图书馆、内蒙古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等地都藏有清代木刻版《甘珠儿》《丹珠尔》大量蒙译本及蒙古文著述的刻印本和手抄本。近年来,几大图书馆联合编印《蒙古文古籍目录》,蒙古文《甘珠儿》《丹珠尔》电子书版本出版工作也在筹备当中,蒙古文《甘珠儿》《丹珠尔》的影印出版工作也在进行当中。

  王志远教授点评说:“贾拉森教授的演讲简明扼要,感谢活佛的演讲。我这里做一个提示,我们一般说传统佛教都说是三大语系,在和内蒙古佛教学者以及蒙古共和国的学者探讨时,大家有一个共同的新的认识:就是说简单地用三大语系来概括中国佛教是不十分恰当的。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有一个词叫做‘蒙藏佛教’,‘蒙’在‘藏’之前,这是有很重要的含义的,特别是我们做学术研究的应该有一个这样的态度,我们不能把蒙古佛教淹没在藏传佛教里面。从语系来讲原来有梵文、巴利文,梵文虽然不用了,但是巴利文还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汉文、藏文、巴利文(就是傣文)、还有蒙古文和满文,从严格的语系来说这都是不同的语系,那么把蒙语淹没在藏语里这是不恰当的。所以今天贾拉森教授给我们做的这个介绍更进一步提示我们要抓紧关注这样一个现象,从一些习惯性的说法里做一个反思。”

 

nEO_IMG_师父来到论坛现场

师父来到论坛现场

 

  论坛到此时已经一个半小时,净因法师安排大家休息五分钟,到外面用点咖啡、茶点,大家纷纷走出巴黎厅。这时师父走到前面来,净因法师和王志远教授很惊喜。净因法师问:“您在哪呢?”师父笑着说:“一直在后面。”净因法师说:“先休息一下。”师父赞赏地说:“好!你们是好搭档!”边说边和两位主持人走出论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