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佛教文化时代文化寺院体验世界佛教论坛现代弘法 |
分类: 随师行记 |
●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系列报道之十五:
符顺时空因缘,契理契机保护诠释佛教典籍(一)
——记《佛教典籍的整理、保护与诠释暨佛教弘法的现代模式》分论坛
《佛教典籍的整理、保护与诠释暨佛教弘法的现代模式》分论坛于4月26日下午14:00-17:30在香港富豪机场酒店巴黎厅举行,该分论坛由净因法师和王志远教授主持,来自内地、香港、台湾、内蒙古、韩国、日本等地区和国家的智慧长老、能解法师、林影谭法师、心澄法师、演慈法师、贾拉森、陈声汉先生、黄景波教授、黄夏年教授14位高僧、大德做了演讲,提交论文18篇,其中8篇论文是中英文对照,正反映出佛教弘法及佛教研究的国际化趋势。
主持人净因法师与王志远教授
首先,净因法师对论坛的规则做了介绍,说:“守时是很重要的,每人发言时间8分钟。”做过自我介绍,又风趣地介绍说:“王志远教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老教授,哎呀!他太伟大了。王教授,我不敢介绍你,你自己介绍一下吧。”大家笑着鼓掌欢迎。王教授也笑了,谦逊地说:“大家下午好!今天这场论坛我和净因法师合作,为大家服务。我就不说那么多开场白了,大家在佛教学术界很多都是老朋友。我们想这个会场搞得活跃一点,大家在一起共同来探讨。现在首先请智慧长老来宣讲他的论文,他的论文题目是《佛教文献的整理与保存—以宝莲禅寺网站建设为例》。”
看到年迈的智慧长老站在台上认真用粤语讲着,可是台下的听众一头雾水,净因法师走上台,请长老回坐休息,自己对着论文集简单做了介绍:“大家手上都有论文集,可以看看,长老的论文题目是《佛教文献的整理与保存》,主要是以宝莲禅寺网站建设为例来讲的。文章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了古代佛教典籍的整理与保存,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发展;第二部分讲到了我们现在的数码时代,就是网络时代,佛教典籍的整理与保存就要有一个新的发展,非常默契的是大家都用了数据库,数位化这样的特点,用意都是一样,就是用新的模式来弘扬佛法;第三部分老和尚就介绍了宝莲禅寺在数位化方面的特点到底是什么。其实在过去的八年的时间里,宝莲禅寺就通过网站实现佛教典籍的数位化;长老在论文最后部分表示,尽管很努力,网站的数位化功能太大,大到不是哪一个组织、哪一个人可以完成的,宝莲禅寺这么多年的努力,网站的建设也只做了一点点,但是尽管很难,尽社会的力量继续把网站数位化做下去。做下去是一定要有想法的,下面谈谈宝莲禅寺以往八年的经验,现在网站上到底有哪些方面需要深入的。”
智慧长老演讲
净因法师请大家翻开论文有大雄宝殿这一页,接着介绍说:“宝莲禅寺只有一百年的历史,去年才庆祝了100年的生日。在这一百年中间,原来就是一个小小的茅棚,经过一百年的发展——其实一百年是很快的,宝莲禅寺已经七任方丈,把宝莲禅寺建成现在的样子,不仅仅在香港,在世界上都是有影响的丛林之一。宝莲禅寺在现代弘法模式的探索方面可以说是与时俱进,在两方面建设数据库,一个是自己的网站,一个是文化网,有藏经楼。传统的藏经楼是放经书的,现在正建设一座万佛宝殿,里面也有藏经楼,它的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数位化功能。”
介绍到这里,净因法师向智慧长老请教:“我讲得对吗,老师?”智慧长老用粤语答:“嗯!”
大家都笑了。接着净因法师请大家注意论文中的数据。这时,铃声响了,净因法师加快语速介绍:宝莲禅寺网站建设目前存在三个难题:1、完善网站主题框架设计;2、收集齐全资料;3、精确资料难以保证。
宝莲禅寺网站建设一览表
最后,净因法师对自己带头犯规,表示歉意。这时工作人员插播大会说明:“本场论坛只有中英文同传传译,没有韩文、日文,请大家原谅,请大家对照论文集来听讲。”
王志远教授就智慧长老的论文进行点评说:“第一,智慧长老年纪很大,但是他讲的却是很前沿的问题。第二,这个前沿问题又不是一个新话题,自从十多年前有数字化以后,关于大藏经,佛教经典如何与现代化衔接起来成为一个普遍受到关注的问题。这件事曾经进行过专门的研讨,而今天讲的是宝莲禅寺一个寺院在做这样一个伟大的事业,精神是很值得钦佩的。智慧长老在文章最后提出几点问题,这些问题带有普遍性,也给我们这样的启示:在做佛典的数字化方面,如何从佛教的整体利益出发,大家做一个分工。比如现场的王联章先生,研究弥勒,是不是关于弥勒的内容,你可以多做一点?假如说我们宝莲寺,在期刊方面比较擅长,那就可以在这方面多做一点,以后凡是期刊都找宝莲寺。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使佛教典籍的整理与保存能够走上一个新的历史的台阶。”
接下来净因法师热情介绍第二位演讲者:“他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Lewis Lancaster教授,是自己非常尊敬的教授,因为在自己的求学生涯的时候就了解到,Lewis Lancaster教授是少有的非常重视汉文佛典价值的西方佛学家。今天他又到这里来做关于佛教典籍的整理与保存的演讲,其一生研究如何发挥汉文佛典作用的初衷持之以恒,从未改变,并在汉文佛典数据化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他也是佛教典籍数位化的先驱者。今天教授演讲的题目是《数码世界佛教典籍的发展性趋势》,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Lewis Lancaster教授。
Lewis Lancaster教授(中)在论坛上
净因法师对Lancaster教授的演讲点评时说:“现代电子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人脑已经赶不上电脑,现在十几岁的小孩随时可以用电脑找到他想要的资讯,他举了个例子,电脑上的象棋,没有多少人能下得过电脑的。想想好像很恐怖,相对于知识来讲人的能力已经不如机器,不如电脑,教授今天的演讲,我理解是要我们彻底颠覆原有的思维,形成一种新的思维,这种思维正是我们数据库未来发展的方向,我们不仅要求数量,这个世界变化得太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老教授思想这么的新潮,一般我们没有这么想过,还是以知识的积累为骄傲,没有知识很可怜,知识太多也很可怜;没有知识是无明,知识太多成了垃圾。有了电脑以后,怎么去分析它,怎么去合理地利用它。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接着王志远教授介绍第三位演讲者,他是来自韩国佛教太古宗的能解法师,他演讲的题目是《佛教弘法的现代模式》。
能解法师从四个方面来阐述论文:1、佛法弘扬的理念;2、面临佛法弘扬的态度;3、弘法布教的先决课题;4、弘扬佛法的现代方案。八分钟的演讲,能解法师主要就第四部分做了较详细的讲解:(1)活用佛教文化的布教,在韩国,朝圣巡礼活动、修行体验活动或短暂出家,针对教师、大学生、青少年、儿童等,不同对象安排不同活动,通过佛教文化活跃带动布教。(2)运作家庭性节目布教,以父母为中心举办家庭法会,有助于培育人格。(3)社会福利活动的布教。(4)与农村及产业劳工纽带的布教。(5)对机说法的布教。(6)通过大众媒体的布教。长长的演讲被工作人员的急促铃声打断,能解法师最后还是坚持讲完5、弘扬佛法的未来方案,运用推特(Twitter)、Facebook、SNS等现代化手段布教。
韩国能解法师在演讲
王志远先生点评时首先感谢能解法师的演讲,同时也提到后面还有很多演讲者。(这时工作人员提示,演讲人数比报名时多出四个,已达18位)王教授点评道:“能解法师是结合韩国太古宗具体的弘法实践来和大家交流现代弘法模式的,非常契合此次论坛的主题。太古宗在韩国民众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佛法传播很快,他是做了一个成功的总结,他也提到了对基督教布教模式的借鉴,基督教在全球的传播是很成功的,我们佛教在弘法的模式上可以向基督教学习。在这里我想补充一点,基督教的传法模式不一定适应中国或者说中华民族,因为中华民族比较喜欢形而上的东西,喜欢一些情趣,比如说通过书法和绘画来达到禅定这种途径。能解法师特别提到活用佛教文化,这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课题。希望我们能够创造出更多弘法的法门,在不变的情况下掌握随缘的方式,通过随缘的布教达到不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