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话新提”系列之六十四:博客法门与博客精神(一)——师父博客点击率突破千万

(2012-04-30 06:49:37)
标签:

佛教大学

佛教文化

时代文化

现代弘法

寺院体验

修行感悟

心路历程

分类: 龙泉每日

●4月29日龙泉日记

“旧话新提”系列之六十四:

博客法门与博客精神(一)

——师父博客点击率突破千万

编者按:2012年4月29日晚,师父博客的点击率突破了一千万,这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师父说,博客可以培养一批人,度化一批人,它是僧俗弟子通过写作培养能力、提升心灵的平台,又是社会了解佛教的窗口。在这个殊胜的因缘下,我们访谈了曾经负责过博客的几位法师。

 

  记者:您能简单谈一谈开通博客的意义吗?

  甲法师:师父说:“佛教传统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博客的形式是现代的,而我们用它传递的内容也是现代的,很活泼的。它是一个与信众结缘的平台,大众都可以通过博客了解我们道场,了解师父。

  记者:看过一篇随谈记录,师父那时曾说自己之前的几年主要在佛协,为佛教整体的事情奔波,离信众就远了,难免大家有一些不理解,有了博客,就拉近了与大家的距离。

  甲法师:现代人忙,没有时间来寺庙里,不像过去农业社会,农闲的时候有大量的时间。但现在有发达的高科技交流方式,博客就是充分地运用了这一点。

  另外博客让我们做的事情公开化、透明化,让社会各界的人对我们更了解、信任。

  博客还能培养人、锻炼人。要写博客就要去观察、思考,关心整体的事情,体会师父在想什么,大众在想什么。否则,如果只想着自己怎么修,这个格局就是比较狭隘的。去写博客就不一样,心胸见识能够打开,本身就是在净罪培福。有一次跟师父一起出行的时候,师父说:“写博客,就能有一个善的所缘,不会放逸”。自己体会,面对寺院外面的各种境界,这确实是摄心的一个很好的办法。因为要写出东西来,有压力,就要去思维法义,观察体会,就不容易背杂染的境界牵跑。否则,出去一趟,遇到纷繁复杂的人事,心里没有一个中心,一个所缘,是比较散乱的。所以师父说,写博客是一种法门。

  这是对自己而言,对其他的同学,因为不能常在师父身边,博客也就成为大家了解师父言行、心愿的渠道。同时也了解写博客的同学,他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了解团体。如果只看古人的书,一方面现代人容易觉得单调而深入不下去,另一方面则容易拘泥,难以与现实缘起相结合。看博文就能很好地拓宽我们的心胸,带来很多佛法上的启发。

  初期的时候,是离师父比较近的同学写,这就要天天跟着师父,师父的话用心听,然后记下来。这就是在训练我们对善知识的心愿、功德深入去体会。有的时候写不出来,这时我的办法就是多祈求,发现只要祈求,就能找到可写的东西,而不是靠个人的聪明。慢慢发现,师父随便说一句话都有很深的内涵。随着对师父的信心越来越强,到后来就不怕了,只要跟着师父,把师父说的话记下来,稍微加一点体会和注解,就成了一篇博文。

  记者:这就是在训练依师法呀。

  甲法师:其中还可以结合各种经论,广泛的发挥,但要注意的一点,要拿经论来证成善知识的言行,用善知识的言行帮助我们加深对经论的体会,也就是“依经论,结合内心,修依师法”。必须这样结合起来,如果只听善知识的,不学经论,善知识的话可能听不懂,不了解背后深刻的法义,产生很多执著;如果只学经论,容易学得刻板拘泥,意趣不容易体会到。有的同学会把经论上的话和善知识的话对立起来,然后只好对自己说,这是善知识的示现,觉得很矛盾。其实我们觉得经论上的话好像和善知识有矛盾,只是说我们体会到的经论和我们理解的善知识有矛盾,这个理解可能是很成问题的。经论上的话和善知识的教授都是为了破我们内心的无明烦恼,而我们却容易分别对立。

  记者:博客一路走来,在风格上发生的一些变化,您怎么看?

  甲法师:一开始是在博客上发《法炬》上的一些文章,06年底开设了一个栏目《见闻觉知,同师共学》。那时我们还没有把面铺开,就是单纯的依师学法,弟子与师父互动的故事。一些信众就非常相应。但师父也提倡多一些风格,百花齐放,这样才能随顺不同根性的众生。比如师父说,我们也可以去外地参学采风,的确一些法师外出时留下了一系列的博文作品。后来各种内容、风格的博文都发表过,都很好,到了一定的时候再换一种,读者就不觉得单调。

  记者: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师父特别重视博文的史料性,师父说这些博文90%是写给未来人看的,这一点自己还不太理解。

  甲法师:许多博文是留给未来学者作研究的。我们把寺院生活这样一种生活形态的方方面面都记录下来,以后可能社会各界都会来关注和研究。《大般若经》上授记,东北方将有五百年正法,许多大德都解释说,这就是在我们汉地。要树立正法,就需要整个民族对佛教的重新认识,即使不信仰佛教,至少也能支持佛教,没有误解。那就需要丰富的、权威的佛教文化作品。博客就起到这样一个作用。

  记者:也就是说,我们的一个同学,可能他不经意间写的一篇文章,因为发布在博客上,将来就可能有学者研究,能传递重要的历史信息。

  甲法师:对。

  记者:所以师父要我们保持自己的风格,不要一味迎合时尚。

  法师:对于时代文化,我们要顺应和引导,而不是随波逐流,自己也变得和他差不多。博文都是我们自己的东西,这个团队的历史,这样才能慢慢发挥我们的作用。另外现在也不宜铺得太开了,如果关注我们的人太多,很多的留言、评论我们能不能有效地疏导和回应?我们还要加强自身的建设,不能把精力都放在这上面。走自己的路,把这条路越走越宽,自然能与大众走到一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