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佛教文化时代文化寺院体验心路历程修行感悟清明节 |
分类: 龙泉每日 |
●4月10日龙泉日记
“旧话新提”系列之五十九:
龙泉寺大寮印象
——走近大寮系列之一
二月的北京乍暖还寒,千年古刹龙泉寺像一颗灿烂的明珠坐落在凤凰岭下。我和老伴上山以来,不知不觉已经半月有余。上山之前,我们对大寮、寮房、行堂等等一无所知,半个月之后,我们对寺院的各个堂口已经如数家珍了。
回想来寺的当天,贤益法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帮助我们挂单。我们被分配到大寮做义工。第二天,我这才知道吃饭的地方叫斋堂,做饭的地方叫大寮。
经过在大寮和法师、义工居士共处共事的这十来天,我感觉在寺院生活、承担义工工作,非常充实。虽然寮房条件不如在家里那么优越,生活起居不如在家里那么方便,但白天和小师弟们在一起为僧俗二众做一些在山下吃不到的美味素食,看到开饭时整个斋堂义工、居士们吃得津津有味,心里特别高兴。大家用斋前安静有序的就座,用斋时是那样的安静、祥和;行堂人员在行堂过程中,哪怕掉在桌子上的一粒米和一根菜都要捡起来吃掉,没有一丝一毫的浪费,这样的感恩和惜福在山下是非常难得一见的。
刚刚走进大寮的那段时间,我们还没有感觉到大寮在寺院堂口中的重要性,以为只是给大众做做饭而已。其实不然,寺院的一日三餐都是非常规律准时的。每天都准时打板吃饭,所以大寮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准备好饭菜,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大寮的典座师贤喻法师和义工居士都非常严格的执行着寺院常住的各项制度。在每天早晨缘念时,法师把工作安排得井然有序,每天把当天、第二天的食谱安排好,并把第二天的菜备好。而且菜谱不断更新。法师曾在缘念时对大众说:“我们大家辛苦点,把饭菜的花样不断更新,让大家吃好喝好,身心健康,这样大家就不会想家,能更好地安住道场,弘扬佛法。”
来山上之前,我和老伴儿本想到寺院体验一下生活,住不几天就回家。没想到一住就是半个多月,而且都没有想到回家的事儿。特别是住下来后看到寺院里人与人之间的礼让和谐、互帮互爱,见面后相互合掌、真诚问候,这些都让我感觉到不可思议。为什么山下的人们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反思这一问题后总结出来:佛教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能够提升、净化人的心灵,让大家有慈悲心、感恩心、惜福知足之心,的确有净化世道人心的重大作用!
二月初八,佛陀出家纪念日,贤喻法师在法会前就精心制订了菜谱。法会当日,用斋人数比平时猛增了几倍,保守估计也有一千三百多人。典座法师亲自下厨炒大众菜,提高饭菜质量,得到大家一致好评。法会期间别的部门都能够抽出时间来参加法会,但大寮反而比平时更忙了,大家都穿着围裙、戴着袖套,默默无闻地工作,付出了几倍于平时的辛苦,但我们也感觉无比的欢欣和喜悦。正如一位居士说的,在这里做事心里充满了欢喜,也为自己积累了福德、智慧资粮。
虽然,我们老两口对佛教博大精深的教义还一无所知,但我们在龙泉寺看到了佛法给人们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精神动力,让人们能够安住当下、勇猛承担,并获得金钱和感官享受不能带来的幸福和快乐!这一点让我们特别感动!经常听到法师讲,作为一个初学者要有一个向上的信心,学习和承担要靠心力,发广大心、勇猛承担,这样你的心就能始终保持开朗和清明。正如师父所讲,佛法就是要让我们从追逐外在的欲乐,超越、转化到追求内在的法乐。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善法欲,用佛法来检验自身,走菩提道,究竟离苦得乐!
姐妹花、娘儿仨
——走近大寮系列之二
农历二月十九是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圣诞,龙泉寺举行观世音菩萨圣诞法华法会。很多义工、信众欢喜踊跃、积极参与,共霑法喜。
不少义工并非来参加法会诵经、放生的,而是承担法会的义工,护持他人参加法会。其中更有不少人,来到了法会期间非常忙碌的大寮。李氏姐妹就是法会大寮义工的成员,是大寮里人人皆知的姐妹花。并且她们还带老母亲来大寮承事三宝。
这一家人来自东北吉林四平市伊通县。母亲王凤芹,今年64岁,十多年前开始信佛学佛,并且影响到两个女儿开始学佛。姐姐李春霞,今年41岁,在北京开了一家有机肥料店;妹妹李春莲,今年36岁,帮助姐姐照料有机肥料店。
姐妹俩零六年就来龙泉寺大寮承担。老妈妈后来也来了,开始时在栗子园承担,后来也来大寮帮忙,呆了一年多,成了龙泉寺的常住义工。
法会前老菩萨感冒数天未愈,发烧38℃以上,还是一边服药一边坚持来寺承担。大家知道后都赞叹不已,老菩萨连连说:“没什么没什么,这点小毛小病挺一挺就过去了。法会期间近千人吃饭,大寮里需要人帮忙。”
有其母必有其女。姐姐在备菜组切菜,妹妹在炒菜组炒菜,加上妈妈在备菜组洗菜,娘儿仨洗菜、切菜、炒菜,真是一条龙配套服务啊!
姐姐李春霞还兼顾面点组上午和面、下午蒸馒头的工作,简直是以一当仨。再说妹妹李春莲,在大灶上挥动起炒菜的大铁铲来举重若轻,大有巾帼不让须眉之气势!
当被问起为什么发心来寺里承担长期护持法会。妹妹李春莲说:“一开始呢,我们是因为怖畏三恶道苦才信仰皈依佛教。皈依学习佛法后,才知道在家居士应该护持佛教,所以我们姐妹俩来山上做过一段时间义工。后来随着学佛的逐渐深入,听到学诚大和尚说过,有承担才有成长,所以发长远心护持龙泉寺,决定做法会的长期义工,一边承事三宝弘法利生的事业,平常也能兼顾自己的工作。”
姐姐则说:“开始皈依三宝是想自利,现在我们也要做一个自利利他的菩萨,欢喜承担三宝事业!”
老菩萨也忍不住加入进来,说:“学佛真的很好,身体健康,家庭和睦,老的关心小的,小的孝顺老的。小孙子也很听话,就连原来不学佛的大姑爷也说学佛好,越来越孝顺。”说完,老菩萨慈祥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