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100,149
  • 关注人气:66,12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念法功德”系列之五十二:《阿底峡尊者传》导读(十二)

(2012-03-18 07:20:39)
标签:

佛教文化

寺院体验

修行感悟

出家修行

教育

分类: 龙泉每日

●3月17日龙泉日记

“念法功德”系列之五十二:

《阿底峡尊者传》导读(十二)

 

  今天晚上我们把《阿底峡尊者传》的最后一部分看完,然后做一个总结。请大家翻开第73页。尊者到了拉萨,在那里大弘教法。

  这里讲到尊者绕塔的事情。有人看到阿底峡尊者绕塔时,不是双脚着地,而是在虚空中盘绕。所以问他绕塔的功德,尊者就说绕塔的功德非常殊胜,所有有为的功德中没有功德能超过绕塔的功德,印度有很多绕塔得到成就的人。

 

中观正见

  种敦巴尊者作为阿底峡尊者最重要的弟子,虽然是居士,但因为宿世的资粮非常深厚,对善知识尤其恭敬爱戴。他曾经说:从自己最初见到老师起,直至阿底峡尊者圆寂,除去募化黄金的一个月以及库敦师迎请阿底峡尊者的那一个月,其他没有一刹那与自己的老师阿底峡尊者离开过。所以他得到很多亲近阿底峡尊者的机会,但种敦巴尊者自己却一直非常地谦下。记载他的传记《菩提道次第师师相承传二十三大德种敦巴•嘉瓦鞠勒的历史》里面说,他虽然在当时已经成为闻名一方的大德,但因为自己是居士,所以即便见了很年幼的僧人也都特别恭敬地礼拜。有一次,一位刚受戒不久的僧人嘱托他去帮自己办一件事情,他就老老实实地去帮那位僧人把东西取了回来。还有一次,有人迎请种敦巴尊者去弘法,在途中遇到一位修密法的人,那时修密的出家人不是很注重戒律,这个人喝得醉熏熏的,带着熏人的酒气对他说:“这位居士,你帮忙捎带一担鞋到亚泽库去吧!”种敦巴尊者应声回答说:“好,我捎去吧!”等两个人到了亚泽库,那边迎请种尊者的大众已经排着仪仗队恭候种敦巴尊者的大驾,这位修密的人看见这种情况觉得很诧异,就问旁边的种敦巴尊者说:“居士,他们这是在做什么呀?”种敦巴尊者只好回答:“看这样子好像是在迎接我。”这位修密的人才知道他是一位了不起的善知识,非常羞愧,就独自逃开了。旁边的人很为种敦巴尊者不平,那时候他已经有很大的名声,是大家都尊敬顶戴的一位善知识,怎么可以这样?但是尊者心里却毫无半分慢意。

  印光大师一再开示说:佛法从恭敬中求。佛教历史上,所有善知识都自谦得不得了,不断地说自己只是一介凡夫、庸僧,别人都是佛菩萨来考验自己的。最终,他们的光辉一直照耀到了现在,依然在激励着我们在佛道的修行上不断精进,不断反省自己,不要自大,不要我慢,不要排斥别人。种敦巴尊者身上也同样散发着这样的精神,我们应该牢记、效仿。

  “时藏地诸大人,悉至聂塘请法”,藏地的诸大善知识们那时都到聂塘向阿底峡尊者请法。“断诸疑惑,一切居家住于斋戒”,阿底峡尊者回答了他们所有的疑惑,并让所有的在家人以八关斋戒做为修行的核心,“总之,将一切道俗悉安立于三归,时称尊者为‘三归依者。’”所有的僧俗,阿底峡尊者都以三皈作作为大家修行的关键、上首。在阿底峡尊者所著的《菩提道灯论》里面提到:要时时以皈依为基础和根本,将三宝放在心上,然后再渐次地修行。师父说:皈依是每一个佛教徒永恒的主题。比丘六念当中有: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其中的三宝是我们每天都要常常在心里想到、缘念到的对象。我们可以在任何时候,在路上,或做事前,或诵经前,或上殿前,都想想:啊,佛、三宝在我的头顶上方,就和我在一起。任何时候,任何困难之下,都要想着我们的背后有三宝,有十方的诸佛护念,有正法作为行为的明灯,有一切僧宝和自己同行;尤其是圣贤僧们,他们一刻都没有离开过我们,在我们做得正确时会鼓舞我们,在我们要错的时候会提醒我们,加持我们不要犯错;我们就不会孤单,不会怯弱,不会懈怠,心中一直有力量去克服一切困难。皈依、业果、菩提心,这三者是尊者入藏后弘扬的核心,后来也成为西藏后弘期佛教的重要基础。

  又有一些大德去请问阿底峡尊者各宗派的内涵,尊者给他们说作了一些扼要的教授,然后说:“彼皆是分别,于此短寿,分别数之不尽,当摄集心要也”。这些内容要试图细细全部都清楚的话,在这么短的生命里是学不完的,所以要把它们总摄起来,总摄为一个心要,来在一切时间和地点都这样修行。他们就问那么心要是什么呢?阿底峡尊者就回答他们:“当以悲心,遍于五趣一切有情,不忍其苦故当发菩提心”,应该以悲心去常常缘念五道(地狱、恶鬼、畜生、人、天)所有众生,不忍他们无量的痛苦,为了帮助他们离苦而发起广大的菩提心。“为成办彼故当圆满二种资粮”,为了成就究竟利益众生的菩提心而解除他们的苦难,必须要圆满福德和智慧两种资粮。“从彼所生善根,当回向共同一切有情”;在这个过程中所获得的一切善根,并不是仅仅为自己眼前的需要,或者后世的需要,也不是为自我解脱的需要而回向,而是把这些善根全部都回向给一切有情。“次当修内外一切法,如梦如幻,当如是摄一切心要也”,接下来修所有的一切法,都像梦一样,幻化不真实。这里面实际上是将大悲心、菩提心、空正见的内涵又做了一次强调,这是尊者总结的修行的心要教授。

  76页上说的是种敦巴尊者把他所理解的月称论师传的中观见以及他对中观见所证的情况跟阿底峡尊者讲了,阿底峡尊者听了以后,“向东方合掌曰:现在印度东方唯持此见,藏地有如汝之大有情,福实不薄,我无须来藏也”,阿底峡尊者很激动:现在东印度佛法兴盛的地区也持有和你一样的见解,看来藏地众生确实福报非常大啊;藏地有了你,我也就不需要来了。我们在前面看到阿底峡尊者经过很长时期的学修,最后觉得月称论师所持的中观见是最究竟的,最能符合龙树菩萨的意趣。他刚到西藏时,当时一些西藏的大德们向阿底峡尊者说自己所持有的佛法的见地,阿底峡尊者说,你们连中观的影子都还没摸到呢。到这里种敦巴尊者证得了月称论师所持的中观见,则完整传承了阿底峡尊者的宗风,所以阿底峡尊者非常高兴。

 

尊者圆寂

  79页上介绍了阿底峡尊者圆寂的情况。最后“尊者谓种敦曰:一切大乘经义,龙猛无著等法规,三世诸佛菩萨之大车轨道,今付于汝”,我将所拥有的法脉传承都托付给你。种敦巴尊者说:“传诸余人,大乘密咒种种教授,如何故将此而授我耶﹖”种敦巴尊者不太理解,你给其他的人传了一些大乘密咒等等众多的教授和修行的方法,为什么单单把法脉付给了我呢?种敦巴尊者可能觉得自己似乎没有受传一些教授,而仅仅将法脉传给了自己,似乎不太足够。阿底峡尊者就对他说:“除汝之外未得传付之所也”,除了你之外,还没发现有可以传付的人。法脉传承才是一切当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关涉到整个佛法的延续和后续的法灯能否如法去传持。可以看到阿底峡尊者最重要的核心,从开始到现在都没有改变,就是:树立清净的正见,为佛教在社会上打下广阔的基础,创立清净的僧团,建立佛陀所传下来清净无误的教法。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阿底峡尊者对种敦巴尊者的赞赏,把最重要的法脉交给他来受持。“一日种敦闭尊者之户而去,尊者亦出外曰:时已至矣。”阿底峡尊者对他说时间到了,种敦巴尊者回答说:“阿底峡于墙壁无碍著耶﹖告曰:印度亦作是说。”尊者墙壁对您是没有障碍的吗?这是显示尊者在圆寂前,已经彻证一起法空的实相,对任何的法都没有滞碍。

  80页上面说到尊者准备要圆寂的时候,“尊者曰:我亦当往都史多天,号虚空无垢天子,汝当善画我像,我自都史来此加持,汝当常时供养祈祷。今一月中,尚可现前供养也。译师昼夜供养又经月半,尔时尊者之弟子,悉皆会集。共相议曰:今师长将不住世,我等之中谁当任持师长之教轨耶﹖余人未能答,译师应曰:一切教中,皆说功德由师长生,承事师长,我等诸人,无如种者,任持尊者法轨,亦唯种耳。”尊者说自己要往生到弥勒菩萨的兜率净土去,名字叫虚空无垢天子,你们可以画我的像供养,我会常常来这边加持你们的。大家看阿底峡尊者要圆寂,就集合在一起商议:师长不在了,我们这些弟子中谁能够来传承师长的教法呢?译师就说:所有的教法当中,所有的功德都是由于师长而生出来的,所以,承事师长的人才需堪付护持法藏,而我们当中这点上只有种敦巴尊者可以胜任。 
  “时一切人多不喜种”,但当时很多人对种敦巴尊者都不是很喜欢。“于译师言故亦不悦”,对译师的这种说法也很不高兴。“时枯敦曰:如种敦者,何能任持尊者教轨﹖阿底峡之教轨,还是枯敦我任持而已。”你看枯敦这个人慢心多大,他认为种敦巴尊者是一个居士,怎么能来传持教法呢?我毕竟是一个出家人,应该是我吧。“其实所许,都如译师所说也。时瑜伽者窃自念云:以少福故,唯事师长未能修行。”后来大家还是觉得译师的话是对的。这时候阿底峡尊者的另一位弟子大瑜伽师,他是专门做后勤的,阿底峡尊者跑腿的事都是由他来办;他私下里想:哎呀,我自己福报怎么这么差呢?因为专门承侍师长,一天到晚都干活了,一点都没能修行。“尊者知其所念,”阿底峡尊者知道他的想法,所以教诲他说:“若以身语意三,承事师长,不须另求所修也。”假如你以身语意三业去承侍师长,就不需要另外去有什么单独的修行了,这个就是你的所修。“后时格喜阿兰若者曰”,阿底峡尊者圆寂以后,另一位弟子阿兰若师就说:“种敦阿阇黎为译师”,种敦巴尊者专门做翻译的工作,“瑜伽阿阇黎为用人”,大瑜伽师是做后勤的,专门做佣人一样的工作,“唯我专修”,阿兰若师自己很喜欢修行,他最开始亲近阿底峡尊者的时候就要专修,所以只有自己是从开始到现在一直专修的。“然所证功德彼二人高上”,但是最后所证得的证量他们二人比我高。可以见到《广论》里说的:“道之根本亲近善知识”的涵义,一切道的功德都是从亲近、承事善知识上而来,从中可以快速清除自己深厚的我执烦恼,比自己用另外的方法来对治和修行更加快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