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话新提”系列之二十七:居士学修新模式

(2011-12-08 09:21:14)
标签:

佛教文化

寺院体验

出家修行

皈依三宝

教育

分类: 龙泉每日

●12月7日龙泉日记

“旧话新提”系列之二十七:

居士学修新模式

题记:师父看到很多居士有发心想学佛,但是大家很难找到方便学习的机会,很难找到一个活动的归属。可能偶尔跑一跑道场,到处看一看,转一转,那只是结结缘而已,结完缘之后,自己平时工作生活该干啥还干啥,很难究竟与佛法持久的相应。对于在家居士怎样去凝聚大家,怎样去引导大家,可以说很多年以来,师父一直都在静静地思考着……学佛小组的形式,是师父对于现代人进行引导的很重要的模式,是师父悲心宏愿和智慧的一个体现。

 

  一场秋雨,让北京城骤然感到了深深的寒意,不禁感慨,冬天来了,但今日却是无比温馨的一天。2011年11月20日(农历十月二十五),龙泉寺在宗喀巴大师圣诞之日,举行了学佛小组成立两周年的纪念活动,同时也是第十批学佛小组的开班仪式。居士们举行了殊胜的广大供养,禅兴法师对此次供养进行了高度评价:“供养的规模,无论从数量上面,还是从质量上面,我有印象引来,龙泉寺开放以来,做的最好的一次。”

“旧话新提”系列之二十七:居士学修新模式

 

  到了见行堂学修处干事和小丽他们已经到了,大概分了一下这两天我们编辑小组的工作。分任务的时候看到别人都勇猛承担,心里直打退堂鼓,不是不发心,法会义工、录音整理等工作我都积极承担。主要是已经很多年没写东西了,平时又基本不读书不看报,写出来的东西自己都知道是流水账,很殊胜的场景写出来基本都成了行程表。别人都积极的领任务时,只有我一个人默不作声,晓东老师还是看出我的心事,进一步询问我想承担哪部分工作。团队中同行善友总会在你最低沉的时候拉拔你,想起师父说做事要缘在心上,而不是事上。事情做得好坏可能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做事过程中自己的内心是否获得成长。

  小丽师姐为明天的活动写了一首诗朗诵,作为我们编辑小组献给此次活动的礼物,师姐写的特别好:佛慧如光,千年暗室一灯破,慈悲喜舍皆充盈;法语如甘露,久旱无霖润心田,清凉湛然心中静。初看这首诗的时候眼眶都湿了,看了其他节目的彩排,协同班委的同修们开始布置明天的会场。

 

“旧话新提”系列之二十七:居士学修新模式

 

  用斋时,像往常一样大家有序的进入斋堂,可能是明天活动的缘故,感觉人多了不少。斋菜一般都是寺里自己种的,有时上班长班课的时候我们也会去大地心农场出坡,去的次数多了和农场的菜都产生感情了。每次一坐在斋堂,都会心生惭愧。这看似平常的一碗斋饭,是多少师兄的汗水种出来的,又是多少师兄发心折好洗净交给大寮的师兄做成美味的饭餐,再由行堂的师兄分到我们每个人的碗里。一次用斋时突然想起,我们总是在嘴上说感恩感恩,可是我甚至都没好好看看为我们行堂师兄的脸,我真的怀着感恩的心么?为三宝没做贡献,却要劳烦各位师兄做这么多美味的斋菜,实在受之有愧。

  用过斋和学修处干事回到见行堂布置场地,因为男众不多,挂庄严幢的时候我自告奋勇的爬上了梯子把幢固定,接着挂金刚结、彩灯,上上下下爬得不亦乐乎。心里想取笑自己是只猴子,念头一起被自己吓了一跳,起心动念无不是业,要是因为这一句戏言来世感个猴子的果报,可就亏大了。我和小丽把灯固定好,又试了试,看着那漂亮的小雪花心里可高兴了,只可惜刚刚做事的时候忘了提起自己的心,又把心缘在事上了。

  晚上小丽要做第二天用的PPT,我帮她找祈愿文。虽然很晚了,但是学修处的办公室还是一片忙碌,王妙师姐忙着剪切明天用的视频,岩岩老师修改着明天的日程安排,班长班的干事们刚刚开会回来打算进行下一场会议。云水堂的同修们早已休息了,这里还在默默忙碌着。参加活动的人不会想到,每次法会是由多少人的心血凝结而成。你可能不认识他们,忽略了这些义工们,走在寺里迎面走来与你擦肩而过的可能就是帮你把碗洗净的人,可能就是给你水杯里斟满热水的人,可能就是你去完厕所帮你擦去水印的人,而往往忘记提起这份感恩的心。明天参加活动的人感受到的是神圣的佛堂,待人如家的温暖的环境,这一切都是他们在背后默默的付出,而龙泉寺和合的氛围就是有这些义工在背后默默的付出构成的,庄严着这个千年的古寺,成就着三宝的道业。

  早上没上早课,小丽看了我一眼,他们昨天忙到四点才回来,我告诉小丽让她先睡会,我出去看看。一出门外面太阳已经升起,眼光很耀眼。空气很凉,有种雪后的淡甜味道,有种凉可以嗅得到。天冷,手冷,心却很清静,反而忽略了山中的凉风。喜欢寺里的早晨,清净。

  天王殿弥勒菩萨笑呵呵的看着这芸芸众生的世间百态。

  上午,义工们开始准备殊胜的供养。此次供养可是龙泉寺开放以来规模最大最殊胜的一次。一到见行堂正赶上法师带着大家给坛城装舍利。血舍利是一位法师供养的,一共十五粒。舍利晶莹微黄,大家虔诚的瞻礼,众生有福报才能如此近距离的顶礼舍利。祈愿这颗佛心能够永不退转,辗转增上。中间的桌子上面放着各样的五谷、水果、鲜花等等。佛堂前,法师带着居士们准备供养的七珍八宝,佛像前还供养着一个好几层的蛋糕,应该是大寮的师兄连夜赶出来的,周围的地上摆满了水和食物。

 

“旧话新提”系列之二十七:居士学修新模式

 

 

  庆典下午一点正式开始,新老讲师分享了自己的生命历程,研修处的干事们分享了在承担中所遇到的境界,未能来参加的外地学佛小组也送上了VCR的祝福。新老讲师、学员也讲述了在学修和承担过程中成长的心路历程,分享着自己学佛前后的变化。

  最让人感动的就是苏州街四组带来的小品。虽然在专业人士看来我们的表演有些粗拙,但从内心发出的那种真诚让在场的人都感受到他们对善法的渴望,对佛法的希求。

 “旧话新提”系列之二十七:居士学修新模式

 

 

  负责法会的贤富师说:我个人的体会是,个人成长与团队密不可分,学修与团队密不可分。很多人都想要离苦得乐,但是我们做不到。现在这个社会想学习的人很多,但又没有条件,自他都没有条件,正报和依报不具足,龙泉寺给大家提供这个学修的团队是非常及时的。佛法讲究无限生命,也不是单单的三世因果。我们今天能相聚在这里,证明以前有这个善业。但是光靠我们这微薄的善业还是不够的,他需要师长三宝的悲心宏愿,把我们凝聚在这一刻,才有我们今天两周年的聚会,才有我们四十八个学佛小组的开班仪式。师父提出道场建设理念:学院丛林化,丛林学院化,学修一体化,管理科学化。这里我们着重讲第三个:学修一体化。你前面学了怎么办,你需要修,那我们修怎么修,就需要在山上成立的各个部组,到各项事业去历练。但这个事业与世间的事业可不同啊,需要靠大家一点点去磨练打磨。师父曾经举例子讲,我们个人修行的话,就等于一把刀在棉花上面去磨,是磨不出来的。那需要怎么办?需要我们练事练心,需要我们在磨刀石上面去磨,那样才能磨出坚韧的刀刃,所以说这个团队非常非常重要。

 

“旧话新提”系列之二十七:居士学修新模式

 

  接着禅兴法师对大众总摄开示:大家把广大供养做出来、摆起来花了很多的心血。从一开始大家发心,去采买,去设计,到摆放,昨天晚上工作到很晚。这样一件事情就要这么多人去付出去发心,那么我们学佛小组两周年凝聚了这么多学员,参与的人,付出的心血,这种劳动,如果不知情的人是很难了解的。两岁走过来的路是很不平凡的,也是很值得我们好好去总结、去学习、去随喜,让未来的路走得更好。

 

“旧话新提”系列之二十七:居士学修新模式

 

  学佛小组是师父开创的我们在家居士学佛的很重要的一个模式。以《菩提道次第广论》为主,来对大家进行引导。今天刚好也是宗大师的圣诞日,我们在这个因缘下,纪念学佛小组两周年也有很重要的一种意义在里边。师父对于在家居士怎么去凝聚大家,怎么样去引导大家,可以说很多年以来,他一直在静静的思考。那么,为什么要用学佛小组这样的一个形式凝聚大家?师父看到很多居士,他们有发心想学佛,但是他们很难找到一个组织,很难找到一个活动的归属,有一个很方便学习的一个机会。可能偶尔跑一跑道场,到处看一看,转一转,那只是结结缘而已,结完缘之后,自己平时工作生活中该干啥还是干啥,平时很难究竟与佛法持久的相应。让自己能够时时刻刻,至少是经常能够缘到佛法,这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为什么师父倡导在家居士一定要通过一个道场的摄受,依靠道场,依靠一个正法的僧团,我们的修学才能够不断的进步。

 “旧话新提”系列之二十七:居士学修新模式

学修处干事

 

  学佛小组的形式,是师父对于现代人进行引导的很重要的一个模式。这是师父多年来弘扬佛法,他的发心和智慧的一个体现。那么为什么用《菩提道次第广论》来让大家进行学习,这也是师父很多年的思考。因为我们汉地的佛法,长期以来有一种不少人不太理解的比较缺失的地方。以前很多人对于佛教的理解,都认为佛法是圆顿的。什么是圆顿?圆就是圆融,佛法是非常圆融的。但是修行,他认为是顿悟的,就是人一下子马上就能够证悟,马上就能够到达一个很高的境界。这是在古代的时候,人善根利智的时候,圆顿的佛教能够被一部分人所接受,他们能够以这种方式走上去。但是在这个时代,师父说我们要提倡圆渐的佛教,圆渐就是把这个“顿”字改为“渐”字。佛法是圆融的,但是修行是渐次的。因为现代人的根基,我们的条件,达不到证悟这个程度。我们的修行只能是渐次渐次地往上走,而且他不是一生一世就可以的,需要靠无限生命中生生世世去不断地走心灵提升的这一条路,生生世世走心灵成长这一条路。

  我们每一个人修行之路一定是渐次的。渐次,就是有一个次第,有一个完整的次第。从我们现在开始达到我们最终这个目标,这条路到底该怎么走,《菩提道次第广论》目前来讲,是引导我们走这条路最合适的一个宝典。所以,师父通过很多年的思考抉择,决定用《菩提道次第广论》来引导我们这个团队。无论是出家的僧众,还是我们在家的居士,都作为我们修习佛法的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一个教典。因为有了这样一部教典的引导,我们能够把浩如烟海佛法经藏串联起来,将成佛的要点要义浓缩成这样一本书。通过这样一个非常有次第有步骤的开演,让我们明白学佛修行成佛这条路,我们应该怎么去走,这才能让我们看到一个地图,一个大纲。这个地图、这个大纲我们看清楚了,我们现在是在什么地方,我们就知道自己现在的起始,到最后的终点,应该走什么样的一条路,要经过哪些步骤,我们非常清楚明白。

 

“旧话新提”系列之二十七:居士学修新模式班长班班委

 

  再一个,这个《菩提道次第广论》适合我们现代人的学习,因为现在是一个科学的时代,大家普遍受的教育比较高,科技时代的特点,就是说要告诉我次第步骤,一步一步怎么做,才能把这个事做出来。那么我们成佛亦复如是,你告诉我成佛怎么成,一步一步的怎么走。《菩提道次第广论》就有这个特点,宗大师的这部论逻辑性非常严密,论述非常严谨,顺着成佛之道一步一步怎么修怎么做,他跟我们讲的很清楚,所以很适合我们受过科技时代教育的现代人他来修习佛法。再一个《广论》他还有一个非常殊胜的地方,就是把三乘的佛法也好,五乘的佛法也好,宗大师通过完整的论述,将所有的佛法全部统一在一部论里边,彼此之间是圆融无碍的。广论不仅知见上面非常完整,非常圆满,在指导我们具体实践的时候,也非常浅近。浅近到什么程度呢?浅近到我们可以找到自己踏踏实实的,非常容易落实、入手的地方,能够让我们在行为上面找到踏实的入手处,就是我们具体行持实践。比如说经常提到的观功念恩,看到别人的功德,或看到自己的优点,怎么去观功,怎么去念恩,怎么去随喜,怎么样去代人着想,怎么样去训练依师,训练听闻轨理。这些非常浅近,非常浅显。是我们现在修习佛法当下应该实践入手的地方,这些很重要的很具体的法类,宗大师在《广论》里边都是非常强调的。这是我们走向成佛之道,一步一步能够走上去的最重要的基础和保证。

 

“旧话新提”系列之二十七:居士学修新模式

禅兴法师与俄国同学

 

  禅兴法师的开示让在场的学员受益匪浅。活动的最后环节是向师父供养佛前灯,由于师父出国在外,由法师们替师父接礼物。《供曼达》赞颂音乐响起,全场一片祥和,两位主持人朗诵着:

  在这殊胜的日子里,我们至心广大供养。

  感恩佛陀、感恩祖师大德建立传承教法。

  感恩师父乘愿来此娑婆世界救度我们!

  今天……

  龙泉寺所有的同修在这庄严的时刻,

  为我们尊敬的师父供养一份小小的礼物——

  稀有光明此慧烛,一灯能破诸黑暗。

  师恩无量深似海,今供恩师佛前灯。

  遍照无明弘善法,长久住世恩泽布。

  三系相融八宗弘,圣教法脉渊源传。

  在大众共唱《师恩》深沉而宏亮歌声中,法师们点亮了佛前灯,纪念活动落下了帷幕,祈愿这佛前之灯照亮弟子们前行的菩提之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