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庆佛教文化系列之十六:龙泉放生掠影

(2011-10-05 12:30:02)
标签:

佛教文化

寺院体验

出家人

放生

国际化

生存方式

慈悲

教育

分类: 寺院报道

●2011年北京龙泉寺国庆黄金周佛教文化系列活动报道之十六:

种下善缘 欢喜众生

——龙泉放生掠影

 

国庆佛教文化系列之十六:龙泉放生掠影

 

  10月4日中午,高约四米的西方三圣画像,庄严地立在龙泉寺西跨院西侧高台上,远处的山岭上,“道德”二字依稀可见,银杏树的绿荫下十数箱鸟笼成排摆放在广场正中央,近300名学员分列两侧等待着放生,近百名游客、信众聚拢在广场北角。整个放生活动持续了一个小时,于14时30分许圆满结束。

  放生由贤健法师主法。13时30分,法师伫立在香案前,面对所有学员及义工进行了开示。法师说,这几天学员们分别修了“生命的宗旨”“生命的意义”等课程,知道生命的宗旨是离苦得乐。反观现实生活,不少人引用古之圣贤的话“食色,性也”“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等等,为自己的日常行为方式开脱。这是对圣人言的误解,类似的话实际上是先贤的一种感叹,而不是用于教化的指示。平常人为男女、饮食所累,麻雀和松鼠也有类似的恶业,为了一点点饮食,被网箱所困。

  最后,法师总结,今天组织放生,可以为这些麻雀和松鼠种下善根,它们就有了因缘得解脱,所谓“既因恶而堕,亦能造善而出。” 放生是欢喜众生,不仅仅是为了消业,更是要发行善心,对我们的生命也有启发。

 

国庆佛教文化系列之十六:龙泉放生掠影

 

  13时3刻,贤健法师结束开示走下高台洒净,由四名法师领诵经文,全场近500余名学员、义工、信众、游客齐诵。贤健法师手持青花水盂,缓缓在笼箱周遭绕行,不停地用杨枝向待放生的麻雀和松鼠点洒清水,举止投足间,微风轻拂袈裟,飘逸而不失肃穆。佛家有云:“加持此水,具大功勋,洒沾异类,令彼身心清净,堪闻妙法。”

  贤健法师返回高台后,继续领诵了心经、往生咒等,整齐划一的诵念声在山谷内回荡,声势颇为壮观。

 

国庆佛教文化系列之十六:龙泉放生掠影

 

  “诸佛子,汝等不闻三宝,不解皈依,所以轮回三有,今堕畜生。”到了仪轨中诵念“传授皈依”阶段,贤健法师边领念边解说。对于皈依,法师解说道,如果前生皈依过,佛就在他心中留下了一个种子,在脑海中会有这个记忆。皈依是非常殊胜的善业,当他死后,他的这个善业会等流到后世。如果人死后在地狱,见到地藏王菩萨,一念善心皈依,即是大善业,有助于解脱。

  针对“称佛为师”,法师说,皈依佛的核心是信,要虔诚、坚定不移,对佛生不二信心,希望学员们好好学习,把法学到心里。关于“称僧为师,更不皈依外道邪众”,法师强调,“外”不是贬义词,与“内”相对,主要指佛陀教导向内心求法,而不是像其他一些教派主张“向外”。“邪”与“正”相对,在此处指不正确的观念。

 

国庆佛教文化系列之十六:龙泉放生掠影

 

  14时许,放生正式开始。四名法师走下高台,与学员一道将笼箱开启,然后逐一搬至高处。法师偕学员们去除笼箱上的螺丝、木条、丝网,两人一组将笼箱高高托起。顿时,高台上不停地有麻雀展翅飞向空中,一时间场内,不时传出抖动翅膀的声响,动人心弦。朝银杏树枝头放眼望去,麻雀群如万箭般直入云端,恰为微晴的天空增添了几多点缀,又与满眼的郁郁葱葱相映成趣。

 

国庆佛教文化系列之十六:龙泉放生掠影

 

  不少游客、信众跨上高台帮助学员放生,看着腾空而起的麻雀,许多人默默望向天空,露出会心的微笑。一名东城来的游客亲手放飞了三四只麻雀,笑着对同伴说,“挺开心的,今天是个结善缘的好机会!”今年72岁的妙清居士站在高台旁,提高声音说,“觉得很感动,而且现场有这么多年轻人参加,真是让人看到了希望!”

 

国庆佛教文化系列之十六:龙泉放生掠影

 

  在高台一旁,五六名信众朝着高台方向高呼“放生没有赶上,随喜!”贤翠居士感慨地说。这些都是合唱队的队员,来寺里参加重阳联欢会,刚才在排练,没赶上放生,但大家来到现场看到这么多人参加,觉得很高兴!贤翠居士转过头继续队友说,我们没赶上今天的放生,但平常也有很多发善心的机会,比如平时在打扫卫生时,看到飞虫等等,举手之劳就可以把它们放到草坪上,这也是积功德。

  来自北京海淀区的游客刘超先生对一名义工坦言,这是他50多年来“头一次”看到这样的场景,非常有幸,感悟很多,“对比寺外的现实生活,我们缺乏的正是这样的善行”。站在一旁的刘先生的朋友接过话头,“我也想来这里做个义工,做善事积功德!”

 

国庆佛教文化系列之十六:龙泉放生掠影

 

  放生仪式后,不少学员、信众意犹未尽,祈请法师开示。众人以法师为中心围成了一个圈,十数名游客、义工被吸引过来,人数慢慢变多。本该回去休息的贤健法师微笑着,解答大家的困惑,传输佛法的要义。

  法师先谈到了佛法与个人选择。法师说,佛法好比大海,每一滴水都是甜的,人生会有很多选择,有些抉择行动之后就会后悔,但是你学佛,一定不会后悔。佛陀不是把佛教理论强加给你,而是推荐给你。佛法是可以用到生活中的,大家都可以试试。我们在世间上学时候,会选专业,学习一套理论,但是几年后发现,这个理论好像用处不大。而佛法,哪怕仅仅一句话,都可以解决人们一系列的问题。而且人生的很多问题本来好比开锁一样,关键是找到对应的一把钥匙。

 

国庆佛教文化系列之十六:龙泉放生掠影

 

  有义工提问,“这次放生仪式,放生的鸟是特意抓来的么,它们是从哪来的呢?”

  法师稍作思虑,回答道,这个问题我们一直在注意和改善,我主持放生也有几年时间了,基本的原则就是放生要“不定期、不定人、不能有规律”。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商贩他观察到你放生有规律,就会事先开始准备,大量地抓鸟,等我们到时候去买。这样我们的放生是善中有恶,就是无明、智慧不足,不圆满了。所以要不定期的,在商贩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去买。商贩最初以为我们是规律的,按照计算的时间准备好了鸟,结果我们没去,鸟没卖出去,他赔本了,以后他就不会再事先准备了。所以,我们要“临时突击”,从市场、餐桌解救这些动物。

  法师接着说,放生时候的小松鼠、小鸟它们都不怕人的,而且有的还不走,在我们周围走动,或者飞到我们手上,万物都是灵性的,它们也知道感恩。

 

国庆佛教文化系列之十六:龙泉放生掠影

 

  有人问法师,这次放生,我们看到有几只鸟已经死了,这件事情该怎样理解?法师回答说,我们通常总说灵魂,但是佛教是讲“心识”。虽然我们看到它是死亡了,但是它的心识是可以感知的,也是可以得到利益的。即使死在寺庙,我们再为它做皈依,也是有好处的。这些生灵投生为动物,甚至刚才死去,也可以说是因为它们的善业不够。人和鸟一样,都有无明,也会迷惘、造恶,堕落。但我们就这一生为它种善因,下一世就可以获救。

 

国庆佛教文化系列之十六:龙泉放生掠影

 

  最后,法师谈到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放生的慈悲心。法师说,正如一名信众所言,现在有些孩子在消福报,暴饮暴食又不忌荤腥,每当走过去,就会闻到他们身上有种奇怪的味道。这个确实和人的饮食有关,人吃荤、葱、蒜的话,体内就会充满一种味道很强的气。不过一般人心不清静是感觉不到的,心净的人会很远都能闻到那股味道。人吃肉,气脉、血脉会浑浊。美容行业的人应该了解的,这些浑浊就会积累成色素斑点,留在皮肤上。所以我们提倡吃素食、戒五荤,累积功德,多积善缘!

 

 

 

 

【视频】2011年10月4日师父早斋开示:《种种方便,令离诸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