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佛教文化系列之三:猜猜谁来参加“生活体验”多语种分会场?


标签:
北京龙泉寺佛教文化国庆观礼人才培养参访寺院教育 |
分类: 寺院报道 |
●2011年北京龙泉寺国庆黄金周佛教文化系列活动报道之三:
猜猜谁来参加“生活体验”多语种分会场?
下午两点,“生活体验“多语种分会场的主场地-正思惟楼501大教室开始播放“相聚清凉夜
下午三点,相见欢正式开始,六十多位学员、义工欢聚一堂。相见欢由翻译中心常住义工、韩文团队的负责人薛园春主持,风趣幽默的开场白之后,承担这次分会场服务工作的分场总召集、副总召集、各个部组负责人纷纷亮相,介绍各自的职责范围,服务内容,还不失时机的招贤纳材,为下一届法会多语种分场做起了宣传。
七天长假,是什么,让大家放下尘缘,相聚龙泉呢?简短的职能介绍后,学员们开始了精彩纷呈的生命故事分享。让我们一起沿着大家的心路历程,看看都是谁来参加多语种法会呢?
翻译中心俗众负责人
董娜:
体弱多病的她,遍访良医,一直收效甚微。在朋友的建议下,开始业余学习中医,打算自救救人。在中医药大学上了半年课之后,发现中医不够究竟,不过由此与道教结缘,迷恋上了炼丹,但很快发现炼丹对人要求很高,现在的生态环境又十分恶劣,不适合炼丹。正在不知何去何从之际,她接触到佛教,一个八万四千法门,让她恍然大悟,原来解脱的途径,可以有这么多啊!原来身体的病痛,可能是出于业障!于是她开始每天念诵地藏经,虽然还没有皈依,可是对佛法生起了极大的信心。原来床铺底下是个中药铺,家里各种药锅、量具一应俱全,现在也不太吃药了,身体却比从前好很多,到了寺里后,看到供奉的地藏殿,真是喜出望外,利用中午的一点闲暇,抓紧时间在地藏殿诵了一遍地藏经,法喜充满……
任婷珍:
人到中年,热爱旅游的她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和祖国的名山大川,因为师父的博客,知道了龙泉寺,知道了多语种生活体验营,于是马上订好机票,填好报名表,准备从上海飞北京,飞回心灵的家园。可是,没想到发心一次次受到考验。为了保证参与的效果,100多位报名者中,只能录取80位,连着两次报名,她都未获录取。怎么办?她拿起了电话,当听到她已订好来回机票,接电话的同行心软了……她满愿而来!
王郁:
斯文秀气的她站到台前:“我是因为我先生,接触到龙泉寺,就是,就是,现在给大家倒水的这位。”
2009年的夏天,因为工作关系,她从北京调往上海工作,与当时的男友,也就是现在的先生分隔两地,因为工作繁忙,压力很大,平时主要靠电话和短信联系。没想到,从2009年11月开始,一到周末,男友就很少接电话,无论是白天打,还是晚上打,总是不方便。记得,有一次中午好容易打通电话,那边“鬼鬼祟祟”、压低声音说了句:现在吃饭,止语。就把电话挂了。那就早上打吧,又在出坡洗碗。当时的她实在无法理解,一个人怎么可能单程三、四个小时,每周六一大早出发,就是为了上山参加下午的英文广论课?隔天,还要留在寺里劳动?就在这样的迷惑、痛苦、坚持中渡过了八个月的时光。回到北京后,慢慢被熏染,开始接触佛经,可是很难读懂,于是先生推荐她看师父的博客。现在她已经看完四本,每天都看,废寝忘食的。先生笑她,比自己还精进。这次来参加多语种的活动,看到那么多先生的同行善友,当初英文广论班的那些同学们,说起从前的往事,真是又哭又笑,百感交集。
James
在法会序分的分享,让大家都喜爱上了这位来自爱尔兰的外国朋友。逐字逐句摘录英文《广论》的认真劲儿,谁能相信,他是第一次来到龙泉寺呢?
分会场召集人如是说:
俄语团队负责人、本届多语种法会召集人杨云凌谈到师父国际弘法的悲心大愿,希望这次能通过生活体验的形式,让不同语言、不同国籍的人都能在欢喜中体验佛法,感悟人生,提升生命,共同成长。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
一位第一次来龙泉寺的学员说:凤凰岭?到了凤凰岭,我们都会成为凤凰么?
是的,佛法,让我们涅槃重生。
【视频】2011年10月1日师父早斋开示:《勿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