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佛教文化系列之二:序分


标签:
北京龙泉寺佛教文化国庆观礼人才培养参访寺院教育 |
分类: 寺院报道 |
●2011年北京龙泉寺国庆黄金周佛教文化系列活动报道之二:
序分
秋月当空照,晚风怡人醉。值此十一佳节之际,北京龙泉寺2011年国庆黄金周佛教文化系列活动于今晚拉开了序幕。
晚上7点10分,生活体验分会场的学员们安静有序地坐在见行堂,在圣洁庄严的佛曲声中等待序分(即开幕式)的开始。20分钟后,北京龙泉寺2011年国庆黄金周佛教文化系列活动--积聚资粮分会场的序分则在斋堂同步举行。
在生活体验分会场,首先由贤益法师介绍了各执事法师,包括监院禅兴法师、贤立法师、贤启法师、纠察贤龙法师、监修贤然法师、典座贤喻法师和巡山贤因法师等。
禅兴法师的开示中提到:“在十一假期能够放弃外出旅游或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来山上的同修都是有善根、有福报、与传统文化有因缘的人。佛教道场不应该是老一套,而应该与时俱进,与时代同发展,但不能改变道场的内涵实质。道场是出家人修行、居士和社会大众学习佛法的地方,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各界人士友好交往的平台。传统的佛教要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培养各类人才,通过与主流社会的互动让佛教走入社会、走向世界。”禅兴法师还强调,本次生活体验分会场的体验营采用了新颖的形式,即上午举办四个主题的讲座学习,下午参加实践活动。学员可从中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学会换一个角度看待人生和实现人生。
随后,生活体验分会场俗众总召集人汪志革发言,他说:“我们生逢国家盛世真的很幸运,我们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佛法,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如社会和谐、家庭和睦、人的生死问题等。”
法会总执行刘天义居士介绍了法会的宗旨理念和目标。法会的宗旨是为利众生愿成佛;理念是信仰为根本、解脱为目的、教育为中心、文化为纽带;目标是四个有序,即僧俗有序、学修有序、工作有序和学修有序,以及要在学员里面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善用人才。义工团队要呈现出欢喜、温暖、感动、受益、福慧增长的面貌;学员要呈现出清净、和合、福慧增长的状态。刘天义老师对体验营安排的四个主题讲座,生命的宗旨、生活的意义、生存的方式和生死的问题,和四部影片《孔子传》、《地球公民》和《前世今生》等,做了简单的说明和影片导视,还向学员介绍了在寺院里要注意的各种礼仪礼规。
接下来分别有三位义工代表和三位学员代表分享发言。令大家印象深刻的是一位英国学员的发言,虽然他不会说中文,但是佛法还是把他感召到了我们这次法会中来。
在积聚资粮分会场,约200名学员参加了序分(开幕式),僧团代表贤彦法师、贤富法师,俗众代表李丽娜、曾丽芳、汪志革、孙静,以及活动各部门代表、学员代表出席了会议。
贤彦法师首先为大众进行宣导。法师回顾了龙泉寺多年来举办法会的变化和发展,他说今年是龙泉寺举行的第三届十一法会,第八届龙泉寺法会,在法会运作上渐趋成熟。早期法会环境简陋,会议经常在未粉刷的房间里举办。如今硬件设施完善,希望并欢迎越来越多的人入住龙泉寺,学习佛法。法师感谢为法会奉献的法师和义工们,因为大家数月的准备实在不易。
法师就“积聚资粮”表达了自己的领悟。资粮,指的是生活的条件。生活条件好了,法师们才会对佛法的坚持和推广更加有信心,这份信心是理应拥有的。如今传统文化复兴的时代契机已经来临,佛教的复兴也指日可待。社会上有很多推广佛法的方式,如法会、网站、博客、出版物等。所以,每一个僧众都要弘扬佛法,“星星相传、灯灯相续”。
就个人的学习和领悟,贤彦法师表示,每个僧众到龙泉寺的目的是为了学习佛法。这六天的法会是学到佛法的最好机会,大家一定要倍加珍惜。回顾历史,玄奘法师身体力行、长途跋涉,从中国一路走到印度才求得真经。鉴真法师七次东渡,把中国佛法带到日本。古人修法实在不易,相比之下,今天的我们怎能不感恩?在龙泉寺学习不必付昂贵的学费,便可享受寺里的斋食,所以我们要懂得回报,为佛教、为社会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大家能够真正领会佛法的好处,分享、延续、共同成就佛法事业。
对于“积聚资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领悟。俗众代表、“积聚资粮”分会场总执行李丽娜表示,在她的心中,“积聚资粮”指的是收获成佛的条件。而收获成佛的条件,指得就是通过诵经和互助达到智慧和佛德。她随后简单介绍了活动的组织架构,“积聚资粮”分会场副总执行曾丽芳和“积聚资粮”分会场总召集人汪志革介绍了每日日程安排和法会组成。各部门代表也纷纷分别发言,对自己部门的分内工作进行了简单介绍,学员代表也发言表达了求知的渴望。各方人士在会议上实现了有效的了解与沟通。
最后,贤富师进行了总结。贤富师语言风格平实而发人深省,他问道:“我注意到刚才大家一直在为别人鼓掌,但是有的时候看到只有自己鼓掌就停下来了,为什么呢?因为尴尬?大家有没有认识到,鼓掌是一种肯定,是一种喜悦而美好的东西?所以,大家永远不要忽视内心中美好的东西。我们在生活中经常面临取舍的问题,如何取舍呢?答案就是,保留美好的东西和善意的指导。”他表示,真正在有限生命中有意义的事物才值得拥有,大家要开发利用自己拥有的东西,身体力行,严格要求自己,而不是苛求他人,抱怨社会。不要说别人“应该”如何如何,要经常问问自己,我“应该”怎样?每个人都渴求变化,但渴求意味着冲动。在寺内的几天,希望大家能真正放松自己,忘记世俗社会中那个“聪明”的你,做一个“装傻”的你,真正回归本心。
贤富师的讲话给本次的会议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回向后,学员们怀着更深的思考淡淡的感动,有序地走出了斋堂。正如贤彦法师所说:“对于为期六天的法会来说,这是一个‘完美的开端’”。
【视频】2011年10月1日师父早斋开示:《勿忘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