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148,445
  • 关注人气:66,12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玉树灾后第一春

(2011-04-15 10:35:38)
标签:

利民

水库

玉树灾后第一春

学堂

免费医疗

日本地震

情感

分类: 龙泉每日

●4月14日龙泉日记

 

玉树灾后第一春

 

  不经意间,发现山上到处都泛着绿色,远近枝头都点点绿意,那两颗千年银杏树也是满树绿色,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近日来凤凰岭旅游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大雄宝殿前时不时聚集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他们对这里免费结缘香和结缘的书籍,很多都是一种新奇的神情。那条拾级而上的山路,也变得越来越热闹。

  寺中的生活,日复一日,平静而祥和。在平时没有法会的日子,僧众都是精进学修。在外围的居士义工也是有序的护持,每天稳定的工作、学习和出坡。随着春天气息的召唤,各个部组也准备组织一些爬山活动,在轻松的氛围中促进彼此的交流互动。

 

玉树灾后第一春

 

 

 

玉树灾后第一春

  今天,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一周年。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于今晚22:07播出的《玉树灾后第一春》,对“仁爱社区服务中心”中的利民学堂做了相关报道。在去年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北京市仁爱慈善基金会第一时间发起,由当地关爱生命协会协作,联合多家慈善机构共同创办的“仁爱社区服务中心”也已走过了十余月。

 

玉树灾后第一春发放物资

 

玉树灾后第一春关爱生命协会

 

 

  自2010年6月1日设立以来,“仁爱社区服务中心”开展的利民学堂、儿童活动中心、技能培训(下设唐卡、掐丝、藏戏面具制作三个班)、免费医疗服务、社区图书馆、免费供餐等社区服务项目为当地灾民提供了持续的行之有效的心灵和物质关怀与服务,得到了当地政府、媒体、特警、居民等的普遍认可和支持。于2010年6月25日,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家民政部指导下,中国社工协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的会议上,仁爱社区服务中心获“民族社区工作优秀集体奖”。

   

玉树灾后第一春

老师教授画唐卡

  玉树灾后第一春

同学们画钳丝

 

 

  利民学堂作为“仁爱社区服务中心”的项目之一,旨在为没有机会接受义务教育的超龄儿童、青年提供读书识字和学习技能的机会。正如利民学堂负责人、仁爱当地志愿者求松接受采访时说:“他们年龄已经超过义务教育,没有办法学习,然后他们一直在街上逛,把时间浪费掉,然后我们想地震之后有这个机会,把学堂办起来,教他们一些基础的,让他们也能跟外面的人沟通。我们希望通过协会和各慈善机构给他们一些学习的机会和学习技能的机会,让他们自己自力更生。”

 

玉树灾后第一春玉树利民学堂

 

  截至2011年4月14日,“仁爱社区服务中心”共收到全国各地捐来的衣物20余万件,使得37683位灾民得到受益;利民学堂学员总数已达94人;社区图书馆已拥有藏书75735本;免费医疗服务点共接待患者31281人次;免费供餐点共为6200位灾民提供了餐饮服务。10个多月来,累计近61690人(次)在“仁爱社区服务中心”中受益。

  灾后第一春,我们相信明天的玉树一定会更加美好、更加和谐,仁爱也将继续持久地关注和关怀这片土地。

 

 

 

玉树灾后第一春 

 

不是为了爬山而爬山

  中午用完药净,客堂善行组在云台下集合,法师要带我们爬山参观我们的水库。

  我们十七人组成一列小队,由云台边的土坡出发,一路上行。看着山上一片春机黯然,大家都心怀欢喜雀跃,路上大家在轻松交流。领头的是郑老菩萨,看她健步如飞,这一路上她还不时给我们大家讲起修建水库的点滴。贤富师一直在队伍中细致地关照着大家,并不时指着那从山上蜿蜒而下的水管介绍着我们每日用水的来源。在我们队伍里有不少人都第一次去水库,都不知道水库的建造因缘,这一路听了郑菩萨介绍,大家都充满了好奇和敬佩,都期盼能快点到达水库。

  山路由开始的小道逐渐变得崎岖不平,不时还有些不好走的陡峭石坡,不然就是滑溜溜的小土坡,大家都在法师的带领下依旧欢喜的前行。每次在路上遇到险阻时同行善友都积极发挥互助精神互相拉拔。我们这一步一步往山上走,同行善友之情也在一步一步加深,个人心中的障碍也一点一点地突破,团队间的关系更默契,更和合了。

  走到了半山腰,贤富师说我们休息一下吧,我们都找了大石头坐下。一会,贤富师看大家都休息过了,就开口问我们感觉怎样?大家都说在这个季节出来踏青感觉很好。贤富师又说:我们不是为了爬山而爬山的。法师说到这也没细说了,请郑老菩萨给大家讲讲建水库的经历。

 

玉树灾后第一春

 

  郑老菩萨啊,带着无限的感恩给我们讲述着水库的经历:这个水库啊,08年的时候是法师们带着大家一起修建的,我们每日用的水都从这来。那时,运沙子、修水管、挖淤泥,僧俗二众就这样一点一点往山上搬给建起来的。在这途中还有许多陡坡,可以想象当时的困难,在这个建水库的队伍里,最年长的已经80岁了,最小的也不过5、6岁,虽然是很艰苦的但大家都很欢喜地做着,大家都知道只有这样寺里才能使用这一汪甘泉。

  后来听别的常住提起这位郑菩萨啊,说她是当年修水库被誉为飞毛腿的积极干将,这上一趟山也要30多分钟,她即使背着两袋沙子脚步也很轻巧,大家才驼一袋上去,她已经驼了好几袋了。

  听到这里,大家的心都被深深的感动,知道我们每日用的水是多么的来之不易,这都是师长三宝众缘和合的功德。看到水库时更是无限感慨大家造共业的力量。

  绕过水库我们继续上行,最后我们在一块很大的石头上停了下来,贤富师给我们的问题做了开示。大家都专注聆听,深深受益。一会,法师让我们在这好好静坐一下,可打坐,可念佛。这时我们的心宁静了,细细感受周围的气息,如同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了一体。周围是充满生机的新绿,天空蔚蓝,在石壁间洒下阳光照在我们的心上,如同沐浴僧众恩德的光、佛法的光。这时我突然领悟到法师所说的“我们不是为了爬山而爬山”,这一路我们团队和合、相互拉拔,我们像一家人,心连在一起承事三宝。

 

视频:中央电视台第七套《玉树灾后第一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