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回到广化寺

(2011-04-15 09:04:08)
标签:

福建佛学院

莆田广化寺

受戒

出家

圆拙长老

旅游

分类: 僧众弟子
●福建泉州承天寺受戒之旅系列报道
回到广化寺

  2010年12月13日下午到达莆田,广化寺的知客镇慧法师带领两位居士,驾驶三辆车早早等候在莆田火车站接我们。法师的亲切、居士的热情,消除了我们这些第一次回到祖庭的“家里人”的拘束,我们终于回到了我们多少次做梦都想回来的“家”。

  之所以用“回”字,是想表达我们对祖庭的渴望。我突然发现,我是无法用我苍白的语言来表述我此刻的心情的。广化寺是师父生命的摇篮,是师父出家、修行、学习、成长的地方。好比世间人讲的祖籍,子女回到父母的家乡是不能用‘去’、‘到’这些字眼的;这是自己的师父、自己师父的师父生活并辛勤耕耘付出过的地方,这是祖辈的根本道场,没有祖先,哪来的自己;同样,没有圆拙长老的重建寺院,没有师父在广化寺多年的刻苦修学,是不可能有龙泉寺道场,也不会有我们在龙泉寺学佛、出家乃至今天来福建受戒,这种种不可思议的因缘,都源于广化寺。

  广化寺的山门很宏大,赵朴老曾专门为广化寺题词‘一进山门长道心’。山门往里,便是一个非常开阔的广场,三十七层台阶象征著名的三十七道品,佛教修行的不同阶段和境界;我们平时看到的一些广化寺重要的大型合影都是在这里拍摄的;顺着台阶往上,依次是天王殿、弥陀殿、钟鼓楼(两侧)、放生池、罗汉堂(两侧)、大雄宝殿、法堂;每一个殿堂都是那么的雄伟高大,给人非常厚重、大气、庄严、肃穆的感受。

  广化寺一到下午傍晚时分和早晨上殿之前,都能听到非常刚劲、有力、紧凑、恢宏的钟鼓之声,法师说那是大丛林里特有的‘风雨雷电’;钟和鼓在丛林里面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出家人修行、生活不可或缺的‘耳目’,听到钟鸣鼓响,根据不同的节奏就能明白要做什么或在做什么。在广化寺的几天里,每次钟鼓声我是绝对不会放过的,从这悠扬的鼓钟声中,我感受到了佛法的味道。


回到广化寺

  寂静、安然的广化寺

 

  广化寺是一个清静的地方,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当今社会,在山门之外就是世俗社会的城市中,也有不少不信佛的游客来寺里,可寺里依然是那么的寂静,这一点不得不让人赞叹。对此我感到很难理解,便请教一些前辈法师,法师说这里有道气。寺院的寂静主要是丛林气象造就的,念佛堂里精进的念佛、大雄宝殿中的早殿和晚殿、集体的出坡劳作……佛门清规尚存,道场朴素整洁。据说九十年代师父在广化寺,举办各种念佛七,全国多少人想尽办法报名去参加,然名额有限,留下多少遗憾;广化寺不但建筑符合丛林规范,僧团、执事也是清晰明了,既不会繁杂,更不会混乱,一切都是那么井然有序。所有这些硬件的、软件的、外在的、内在的,保证了广化寺不会被商业化,不会被世俗化,保证了广化寺的寂静、安然、道风、正气。

 回到广化寺

定兴法师为我们开示

 

回到广化寺与贤文、达通法师留念

 

 

  在悟光法师的带领下,我们先后拜见了广化寺定兴法师、贤文法师、达通法师等。定兴法师是目前寺里的监院,出家好几十年,不论经历怎么样的风霜雨雪,对佛陀的信仰始终不曾动摇;定兴法师现在虽然年岁很大了,身体也不是很好,但依旧非常发心,为众服劳。定兴法师见到我们很高兴,坐下来为我们开示说,佛教要靠大家真正来发心去做才有希望,每一个出家人都是宝,要保持坚强的道心。定兴法师还是我们十位沙弥中两位沙弥的剃度阿阇黎,真是因缘殊胜。贤文法师和达通法师是年纪更大的佛教前辈,念佛诵经几十年如一日,我们拜访两位老人家时发现,他们的衣着是那么的简朴,态度是那样的和蔼,我们给达通老法师顶礼时,老法师竟然也给我们这群未受戒的小沙弥顶礼,大伙一时不知所措……老法师把我们看成承担佛教事业‘如意宝’,这一突如其来的顶礼给我们内心极大的震撼,那是多么殷重的期望啊!

 

 

回到广化寺

礼拜圆老舍利塔

 

  除了拜见老法师外,我们还特意去海会塔礼拜圆老舍利塔。圆老圆寂后,在师父的主持下,修建海会塔,将几位祖师舍利保存下来,供后学瞻礼。我是第一次来广化寺,又是第一次拜圆老舍利塔,然而我内心强烈的激动和感动却告诉我,圆老与我、与我们,绝不是仅仅今生今世的缘分;在我俯身礼拜的当下,我感受到祖先那慈爱、凝重的目光在注视着我,我感受到十方三世的诸佛菩萨在注视着我…..心中暗自发愿:愿此身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回到广化寺 

圆公上人舍利塔铭

 

 

“圆公上人舍利塔铭”

  上人法名慧生,字圆拙,俗名贺道生,福建连江县人,幼聪颖好学。年二十六,礼莆田广化寺体磐和尚剃染。翌年,在福州怡山西禅寺受具足戒。年二十八,入闽南佛教养正院学习。期间,侍从弘一大师于青岛湛山寺讲律。弘一大师教导青年僧人“惜福、习劳、持戒、自尊”等法诲,铭记于心,终身行之。年三十,赴苏州灵岩山,依止印光大师,专修净土法门,深得念佛要旨;尤其于“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老实念佛,莫换题目”数语,感悟至深。嗣回福州螺州华严精舍,潜修净业。一九五二年,年四十四,重返莆田广化寺,谢诸缘务,一心念佛。一九六三年,应邀至泉州开元寺,主持弘一大师纪念堂筹备工作,于弘一大师亲手点校南山律三大部,认真研究,深知戒律乃佛教兴衰存亡之关键,佛法常住世间之根本,遂发愿弘扬戒律。一九九零年,上人校印《印光法师文钞三编》;一九九一年,协助主编《弘一大师全集》,使近代二大师之法泽,流润无穷。

  一九三七年,上人驻锡福州怡山西禅寺,开始倡印佛经三十余种,此后,恒常致力于印行、流通佛经。文革时期,犹以蜡纸刻写《觉世牖民》等书,赠送有缘。一九七九年,上人应旅居印尼雅加达广化寺圆禅法师之请,主持莆田广化寺修复工作,含辛茹苦,历时六载,终使寺貌轮奂一新。一九八三年,广化寺由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公布为第一批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开放寺院,上人即于寺内创办广化寺佛经流通处,印行佛书,流通全国各地。同年春,倡办福建佛学院,广育僧才。一九八八年,复应新加坡佛教总会会长宏船法师之请,主持泉州承天寺重建工作,创办广钦老和尚佛教图书馆等。

  上人秉性谦默恬淡,志行高洁,严于律己,慈以待人,每以“深信因果,持戒念佛”接引来学,受其感化者甚多。

   上人曾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福建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等职。

   上人生于一九零九年一月三日,示寂于一九九七年十月二十六日,世寿八十有九,僧腊六十有四。

    爰为铭曰:

    崇构九仞,先筑其基,基陛未固,梁栋安施?

    佛子行道,求无上慧,木叉为师,同遵圣制。

    心境交映,如对明镜,依正庄严,全彰真性。

    百千三昧,念佛第一,华开莲现,能事始毕。

    懿欤圆公,初侍弘公,励志冰雪,戒德靡亏。

    继至吴门,依止灵岩,归心净土,万虑都芟。

    东林芳躅,尚系人心,南山宏轨,坠绪可寻。

    懿欤圆公,愍慈沦堕,律净二门,一肩担荷。

    示我周行,既直且平,本无坑堑,谁塞榛荆。

    如是之人,是灵瑞华,莫滞羊鹿,同御牛车。

    公元一九九八年浴佛节

    弟子比丘僧学诚暨两序大众

    勒铭于斯,敬旌不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特殊的律仪课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