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0
  • 关注人气: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家图书馆之行

(2011-03-27 07:52:01)
标签:

承德

中图法

中国国家图书馆

佛教

出家人

地震

信仰

文化

分类: 僧众弟子

国家图书馆之行



国家图书馆之行
新馆合影

 

  2011年3月21——25日,中国国家图书馆举办了“中国文献分类与主题标引实例讲习培训班”,图书馆馆长贤才法师带领贤林师、贤白师、贤耿师一行四人参加。

 

国家图书馆之行

出发

 

  此次培训课程安排比较紧张,每天上午下午都有密集的课程。出发之前的前行,馆长贤才法师分配给我们几个人任务:贤林师负责早晚课以及结缘品的准备,贤白师负责生活方面的事宜,贤耿师负责学习方面的事宜。

  法师说这次培训很重要,大家要认真对待。师父很重视各方面人才的培养,所以常住提供给大家各种各样的学习机会,图书馆在这方面的投入也很多,机会一定要珍惜。一方面不枉费师父对大家的期许,另一方面所有的开销都是居士的供养,大家只有好好努力,才能对得起十方信众。整个培训可能会比较辛苦,时间较长,安排也很紧,课程内容也不少,又要在市里住四天,吃住行各方面都会有所不便。就是因为这样,皈依三宝才更显得更加重要,修行不能放松,每天的早晚课一定要坚持。

 

国家图书馆之行报名

 

国家图书馆之行

上课

 

  2010年7月,《中图法》第五版正式出版。较之以前的第四版,新版在某些方面做了较大的变动,推广《中图法》第五版也是主办方此次培训的重要目的之一。课程由国家图书馆曹玉强老师讲授,曹老师是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中图法》第7届编委,国图中文图书书目数据组图书编目总审校,有着丰富的图书分类与数据编目方面的工作经验,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专家。

  此次培训吸引了全国多家单位参加,无论是独立的图书馆、博物馆、高校图书馆,还是一般性的地方图书馆,甚至企业机构如联想集团的图书档案部门都有人员参加。当然最有特色的是龙泉寺四位出家人的身影,能够出现在这样的场合,不但说明全国图书事业的蓬勃发展,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佛教的发展。在这样一个世界联系越来越紧密的时代,积极地参与其中,与时俱进,利用各种方式和途径弘法利生,亦是现代社会赋予出家人的时代使命。

  就如师父的博客以及八国语言的微博,如此“时髦”的弘法方式,自己一开始没觉得有什么特别。但是看到社会的巨大反响,看到社会各界如此热烈的积极评价,不得不被师父的独到眼光深深折服。

  师父对图书馆的发展寄予了厚望。建设一座大型的佛教图书馆,对于整个寺院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图书馆不仅仅给大家提供图书的借阅,对于文献及各种资料的保存与流通,佛教文化的建设、弘法利生的开展、佛教学术的研究等等都具有重要乃至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家图书馆之行参观

 

  主办方特意在最后一天安排了参观,刚投入的新馆是重要的内容。现代化的设施让人不得不惊叹科技的发展,自然采光的天顶、四边的钢结构玻璃墙、梯级大空间、免费的高速宽带、自动化免人工办卡、流通部机器人阅架、舒适的阅读环境、大量高科技的应用、时尚独特的设计元素等等等等。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喜欢阅读的人来说,这样的环境确实有着巨大的吸引力,难怪国图每天“人满为患”。

 

国家图书馆之行

明亮的新馆

 

国家图书馆之行

查看图书RFID标签

 

  国家图书馆目前藏书量约2700万件,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并以每年约70万件的数量增长,增速目前世界第一。其实最吸引自己的是国家图书馆超过300万件的古籍馆藏(大部分原藏故宫),另外还有一套清代乾隆年间编撰的《四库全书》(原藏承德),这些都是国宝级文物。特别是300万件古籍善本中,相当一大部分是历代佛教典籍。对于做佛教图书馆工作的人员,其中的重要性与吸引力不言而喻。

  国家图书馆不单单具有图书及各种资料的典藏与流通功能,另外很重要的一项工作是统一全国的图书馆系统,特别是统一分类法。这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一方面国内有统一的标准,各馆际之间可以很好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对于国际间的图书馆交流与合作也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国家图书馆之行

流通部的自动化设施与传统卡片柜

 

  作为历史悠久的国家图书馆,不单单有着高科技的现代化设施,同样随处可见传统的身影,卡片柜就是其一。

  图书馆没有使用电子借阅系统之前,编目与流通使用卡片的方式。这就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在流通的过程中还往往出现卡片丢失等情况,给图书工作带来很多不便。如今,卡片已经成为过去,被历史遗弃在了某个角落,最多成为游客的观光点和一部分人怀念的记忆。但作为一项传统,这些卡片静静的“躺”在图书馆的某个角落,在我看来,自有其无法言说的韵味。

 

国家图书馆之行

早晚课

 

  贤才法师说,修行是出家人的本分,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早晚课需要一贯坚持。宾馆的房间,暂时成了晚课的“佛堂”;小红本的念诵集亦是特意准备;和着熟悉的梵呗声,被都市的喧嚣略微扰动的心境渐渐复归平静。

 

国家图书馆之行

用斋

 

  出家人在外多有不便,食、住、行各方面都要注意。吃饭时,可以吃的东西比较少,国家图书馆的食堂里简简单单的早餐,亦别有一番风味。

  这次出行还有一个很大的感受,就是大家对出家人的态度。身边很多人,无论有没有信仰,对出家人的态度都很客气,表现的也很热情,课余研讨时,对于传统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也非常感兴趣,随着时代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缺失,人们更是需要补足这部分知识,也更突显了作为佛教界人士做图书馆的重要性。这些都是三宝功德的体现,释迦牟尼佛成佛时有这样的愿心:佛的弟子生活无缺,只要一心向道,三世诸佛亦同样如此。

  时刻提醒我们,既然出了家,就要一心向道。如若不然,就枉废了自己出家一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