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网络佛学院第一批学员开课仪式

标签:
佛法中国佛教中国佛教协会uc网络佛学院多语微博例会教育 |
分类: 龙泉每日 |
●6月20日龙泉日记
UC网络佛学院第一批学员开课仪式
6月20日晚20:30,北京龙泉寺UC网络佛学院第一批学员开课仪式举行,网络佛学院的主讲法师贤清法师、佛学院总护持碧海,教学部负责人廖荣,学员部负责人于明卓、胡晓宁,直播组负责人贺永福、王军,以及部分学员代表和现场组学员共13人参加。
本次开课仪式由学员部胡晓宁师兄主持仪式,首先是碧海师兄介绍网络佛学院的缘起、现状、以后的发展前景,和目前的师资力量。网络佛学院是师父建立汉传佛教修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末法善知识难遇,而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可以从时间和空间上无限拓展我们的闻法渠道,使正法广宣流布。在创办以来的短短四个月内的网络佛学院聚集了八十多名义工,近四百名学员,QQ群人数已达二千余人。而龙泉网络学院UC教室只是吹响了网络弘法的号角,等到机缘成熟之后我们会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网络佛学院网站”,并以此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佛法远程教育”。
接着教学部的廖荣师兄给大家介绍了佛学院前期的工作安排,正式启动直播后的教学计划,以及以后的发展目标。学员部干事于明卓师兄和现场学员代表也都在开班仪式上作了发言。外地学员代表张郎师兄是通过网络发言的,遥远的声波里传递着对三宝的赤忱和利乐一切诸有情的发心,他说虽然我们不能像佛菩萨,像师父和法师那样,如月光一样普照大地,但若能手提一盏灯笼,稍稍照亮或帮助一二迷路的人,也自何幸!倘若人人都可手提一盏灯笼,世间自然清净圆觉,何来无明与黑暗的困扰?
接下来是贤清法师开示,法师说很多同学非常踊跃地报名,对学习非常地好乐,但是要问问大家内心深处的愿望是什么,为什么会来学习?那么在开始学习之前需要做一个定位,大家可以有不同,但是希望大家不同的需求里面能找到共同的所求。
我们学习佛法后,因为佛法告诉我们的一个基本的世界观和生命观是有六道轮回,有情的范围一下从人扩展到一个非常开阔的领域,所以让我们学佛以后内心的所缘境变得非常开阔,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我们往往会因此而忽视一些现实的缘起,比如面对父母时可能忽视作为儿女的责任,面对单位时可能忽视作为员工的责任。当我们一下拉下来说要特别关注这些现实点的时候,会发现太局限,不一定会接受得了。所以定位也不会那么具体,那我们还要在这基础上再开阔一点。在当今这个时代,我们作为一个佛弟子,能为社会、国家,乃至于为人类能做些什么。
法师通过比较两种历史观指出了兴扬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文化、哲学和宗教它所关注的更多的是人类精神的领域。当我们重心放到精神境界的提升上,放到精神生命的成长的角度上来看待人类社会发展的时候,发现有件事情变得非常重要,这件事情是什么呢?是教育。我们的文化历史发展上有两个转折点,一个是周文王、周武王加上周公,乃至于到最后孔子,另一个是民国的时候。周朝以前我们的文化宗教氛围比较浓重,而伴随着儒家文化的弘显,以人为主体代替了以神为主体的特点。而在民国以后慢慢整个的教育体系变成了以科学为主导,从以人为主体过渡到以物为主体。
在过去几十年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以后,大家物质生活的条件不断改善,但是人内心深处的精神需求、文化需求变得越来越浓烈,而这一点刚好是我们传统文化所关注的。人内心深处的生命的提升、精神的丰富,这就需要我们要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和渠道去补充、完善关于文化方面和宗教方面的教育。
师父建立汉传佛教修学体系的一些探索,主要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出家法师、在家居士和有精神需求的广大社会民众。法师通过对当前居士的两种主要误区的分析,阐明了系统学修的重要性。提示了道次纲要教学体系的两个特点:一个是教理学习的系统性,“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错路。”,另一个是行持的次第性,“理可顿悟,事要渐修”。
法师就本学期的第一门课程《道次纲要》作了解释,道是菩提道,也就是成佛之道,次就是次弟,纲是纲领,要是要点。要树立完整的成佛之路,这样一个完整的见解,首先要树立起来。那么在走的时候,要按次弟一点点地走。无论是教理上,还是在实际的行持上,我们都要有总有别。有总没有别,那是花架子,空架子,落不到实处;有别没总,那是钻牛角尖,一钻就死在一个点上,把握不了要领。所以我们纲要是有总有别,道次是有见有行。
最后是庄严的授书仪式:现场学员排队上前,以恭敬心从法师手中接过法本,深深鞠躬。感恩三宝的慈悲摄受,感恩祖师大德的不朽传承。
体验鲜活的历史与文化
多语种微博例会
6月18日,师父多语种微博例会,这次的例会与以往不同,七个语种的义工第一次聚在一起,共同校对多语种微博和日文版开通仪式视频的字幕。法师计划将此字幕做成八种文字,以方便不同地域的人们观看。大屏幕上一幕一幕地播放开通仪式的字幕,每一幕都经过同学们的精心推敲,任何一个细节都不放过,真的很随喜大家的付出和用心,也体会到师长的悲心愿力。
校对结束后法师作了总结开示:大家做微博越来越有感觉了,看大家修改得挺欢喜的,挺难得。靠事业凝聚共业,这就是一个具体的例子,随喜大家。这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影响力很大,开通之后国内媒体、国外媒体报道,无形当中跟这个时代全世界的众生结下了一个善缘,这个善缘是良好的、有必要的,也是符顺佛法的,因此非常难得。今天这个时间我们大家聚一聚,交流交流这段时间翻译微博的过程当中出现的一些情况,或者是谈谈心,是非常有必要的。今天晚上靠翻译多语种微博开通仪式的因缘,大家彼此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很随喜。这些事,不说是独一无二,也是罕见的。借着多语种微博这个事情来学习佛法,跟众生结缘佛法,很罕见。在佛教界很少有这种平台,能够让一群居士在这上面来体验佛法、学习佛法,不多,我们有幸能够把我们自己的长处最大化地发挥出来,这不容易,这得有这种善知识、有这种智慧、有这种格局。否则的话,我们有这个条件,也办不了跟这个条件相符顺的事情。
今天也是德语组微博负责人马粮川师兄远赴澳大利亚前最后一次参加微博例会,虽然有些不舍,但想到师父年初要把学佛小组开到海外去的宏愿,大家都衷心希望马师兄能够在国外继续承担,利益更多的有缘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