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2011-05-26 19:07:30)
标签:

盈江

云南

日记

西南丝绸之路

慈心

发心

佛教

仁爱慈善基金会

教育

分类: 慈善文教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5月19日

  前天,沈洺锋师兄从云南保山来到盈江,加入我们团队。沈师兄也是我们龙泉寺的皈依弟子,2007年曾参加过基金会的一些活动。后来,受特蕾莎修女的影响,决定更多的实践佛法,而不单单停留在理论层面。这几年来,沈师兄先后到过内蒙、青海玉树、云南丽江等地义务支教,并协调各方面资源帮助这些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目前,沈师兄在保山的梨花坞寺院做义工,带动当地居士学习佛法。从师父博客上了解到我们到盈江的信息后,沈师兄就和我们联系来到盈江加入了我们。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沈师兄很发心,来到盈江之后,就联系家人和朋友,筹集了几万块钱,准备供养给地震中受损最严重的沙坡上一部分,另外帮助几家重灾户。沈师兄筹来的款项是打到他的工行的卡里的,但没有想到的是盈江居然没有工行,我们只能到90公里外的腾冲去取钱。

  早上,弄璋镇中心小学帮我们找了一辆车,我们驱车来到了腾冲市。腾冲县位于云南省保山市西南部,西部与缅甸毗邻,历史上曾是古西南丝绸之路的要冲。腾冲县是著名的侨乡、文化之邦和著名的翡翠集散地,也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腾冲在西汉时称滇越,大理国中期设腾冲府。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历代都派重兵驻守,明代还建造了石头城,称之为“极边第一城”。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按照我们的习惯,先找当地的寺院,拜见佛菩萨。沈师兄以前来过一次腾冲,带领我们来到腾冲城边得来凤寺,来凤寺始建于唐代南诏时期,原名龙凤祠,明代改称来凤寺,后毁于清代咸同战乱,现存殿宇为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重建。

  开车沿着上路上到半山腰,还没有见到寺院,但优美的唱诵声已先传入耳中,寻声而来,绿树掩映之中,来凤古刹呈现在我们眼前。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穿过天王殿,进入到院里,正面是大雄宝殿,优美的梵呗正是从里面传出。

  里面有四位出家人正在为一位老居士举行法事。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右手边四客堂,看上去房屋应该有年头了,红漆的柱子已经有些斑驳。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绕过大雄宝殿,映入眼帘的是玉佛殿,玉佛殿有旅缅华侨奉送的白玉卧佛和十八罗汉,造型有南传佛教特色。小院里有青青翠竹,茵茵绿树,错落有致地现出勃勃生机。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在大雄宝殿左前方是一佛殿,里面供奉白玉释迦牟尼佛坐像。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再往里面,通过一方门还有一处院落,中间是放生池,里面有假山花树等景物,外有曲廊回绕,四周又有一圈建筑,是斋堂、办公室等。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在放生池后面有一小门,走过去就进入一片树林,高大笔直的松树散落其间,遮天蔽日,即使炎炎夏日,走在其间的石板路上,也浑身清爽,内心清凉。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在大雄宝殿右侧,主要建筑是一座腾越古城四门模拟高楼。沈师兄说里面供奉着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以前可以上到楼上,俯瞰全寺,但现在里面堆满了杂物,不能上到楼上了。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高楼右边是一处小花园,花园中间是荷花池,但杂草丛生,好像很久没人打理了。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来凤寺的整体布局和建筑规划都很有特点,有着江南园林的细致。自然条件也很好,绿树成荫,各种花草都郁郁葱葱。但缺少人打理,显得有些凌乱。

  沈师兄介绍说,这一带的寺院大都这样,环境都很好。但住持的出家人基本上以做法事为主,给大众讲经说法的寺院不是很多。我们感叹这里佛法衰微的同时,也更感恩师父能给我们提供龙泉道场这样殊胜的环境,让我们能够学修佛法。也能感到师父肩上的重担,体会师父的使命,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

 

 

5月21日

 

 

 

 

  这个周末,南缓小学的郝校长通知全校教职员工都必须留在学校干活,对于平时住校周末才能回趟家的老师们心里怎么想?他们是愿意的,因为这次的周末劳动是搭建彩钢瓦校舍,这样就不用再在棚子里上课了。在以前布围成的临时棚子里上课不好过,用一个三年级小女生的话说就是“太热了”。要知道,这是靠近缅甸的云南边陲,中午阳光直射下来时,布棚子里就是桑拿般闷热。

  这个项目是仁爱基金会提出建议并出资捐助,我们赶到现场视察时,那热火朝天的场景顿时引发了我们的些许联想,佛法的确是不可思议。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学校操场已成“工地”。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首先发现,原来干活的不只是只有老师,更有诸多身背砍刀、头戴竹笠的乡民,一问,前前后后来了近200人。怨不得校长说,这8间教室一天就要搭建完,原来他打的是一场“人民战争”啊。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让我们看看这特色教室是怎样一步步建起来的吧。

  先拿最粗的竹竿搭起大梁。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再把 长长的旧竹子砍成条状,做“围墙”。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屋架搭好,开始上彩钢板。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翠竹教室”已成形。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为防进水,教室周围砌起一圈两层砖墙。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为防晒,再上一层毡布,看着就一阵阴凉。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郝校长了却一桩心愿,为了孩子,仁爱和他们站在一起了。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教室鳞次栉比,我真想在这里上一节课呢!

  教室黑板上写的字你能看清吗?“8点 竹子一根 自带工具”。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墙上的字你看得全吗?“穷不读书,穷根不除”。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有个感受,这里的女子真是能干,她们都是把农活、家里的活都放下来学校帮忙,她们是最优秀的志愿者呀。看看不爱红妆爱武装的她们吧。

  左边的背锋利的砍刀,中间的背年幼的孩子。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搬砖的队伍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平整土地。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劈竹竿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教室鳞次栉比,名副其实的全手工打造。真想在这里上一节课呢!感恩所有参与的人们,花朵将在这里含苞待放。
2011年5月19日、21日云南盈江联合救灾日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发心与管理
后一篇:托钵见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