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154,505
  • 关注人气:66,1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佛前的一盏心灯

(2011-05-15 13:00:29)
标签:

北京龙泉寺

法会

开示

心灯

教育

佛学

分类: 龙泉每日

●5月14日龙泉日记

 

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文化委课题组、农工党广安门医院支部一行参访龙泉寺

  5月14日,中国农工民主党北京市文化委课题组、农工党广安门医院支部一行19人,在民主党北京市文化委副主任高赛、中国佛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张凤刚带领下,来到北京龙泉寺参访,受到龙泉寺监院禅兴法师和贤立法师的热情接待。


做佛前的一盏心灯

 

做佛前的一盏心灯

——北京龙泉寺2011浴佛节总结茶话会

  5月14日下午,北京龙泉寺的云水堂广场,蔡居士的一首《寻找生命中的贵人》拉开了龙泉寺2011年浴佛节总结茶话会的序幕。主管法会的贤富师、汪志革处长,这次浴佛节法会的总护持曾丽芬与曾在此次浴佛节法会承担的义工们以“说说心里话”为主题,进行了一次轻松快乐的面对面交流。

  对每一位义工而言,法会是一个历事练心的平台,每个人的内心都在承担中积累了一些体验,这些体验需要聆听、倾诉才能有益大家的学修和身心,就好像佛前的心灯需要点燃、供养才能照亮生命的无明和方向。

 

做佛前的一盏心灯

 

  片段一:一位义工就是一盏心灯,照亮自己,也照亮他人。

  刘居士分享了他的体会:“我们每个人都是一盏心灯,要照亮自己,照亮他人。所以我们到山上来承担法会义工,是为了修炼自己的心,以便下山后,用自己这盏心灯点亮山下人的心灯。”

  陈金萍居士是2006年皈依的,她有感而发:“在家是为自己做,但是一上山做义工就是为别人做,感觉到自己的心量扩大了,走出来了,很高兴。”

 

做佛前的一盏心灯

 

  片段二:孤独的一盏灯,风一吹就可能灭掉,但当很多盏灯聚集在一起时,便会产生很强的热力,从而感染到更多的人。

  马居士反省自己,体会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以我为主,要多听指挥。

  孙静居士说,她所属的供养组虽然在法会中有很重的承担,但是因为有接待部、大寮、流通处等部门的支援,又有山下义工的发心,所以那些承担都能够得到顺利圆满的成办。

  吕辉居士回忆自己了解、认识龙泉寺乃至学佛、皈依、做义工的各种因缘和一系列感动,发心说:“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他对师法友团队的欢喜感染了在坐的每一位义工。

  片段三:如果没有良好的师法友环境,人就像一盏孤灯,灯芯烧焦了没人理睬,灯罩油污了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在师法友的团队中,会有人为你修换烧焦的灯芯;会有人帮你一点点刮去无明的油污。

 

做佛前的一盏心灯

 

  刘春江居士在谈及个人感触时说道:“法会的承担是对自己的锻炼和成长,对自己韧性的磨练,山上良好的环境使自己的心态发生了良好的转换。”

  薛园春居士也分享了自己在这次法会上的成长体验,她认为:“法会洗涤了自己的内心,自己不再计较个人付出的多少,而是为了得到快乐和智慧来承担法会。”

  片段四:法会上的每一盏灯都有它不同时空因缘下的位置,都不是随意摆放的。而每个人也需要结合各种因缘来不断找寻自己的那个位置,燃烧自己,照亮无明。

  李冰居士很感恩师父提供给大家这样一个道场、一个机缘来练心。她认为在法会承担中要有自己的目的,要看自己的目的是否被外境所转,是否与佛法相应。

  潘红居士说,师父的教法传播需要很多平台,法会只是其中的一个,希望身边的善知识善友都能常常聚在一起——今生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的重逢,把自己融汇到师父的悲心愿海中,我们的心才能够打开。

 

做佛前的一盏心灯

 

 

  片段五:有的心灯,它可能一次就摆对了位置,去组成佛前的花、字。有的心灯,却被摆在路边殿角,传灯一结束,就要被改放到其他位置。然而没有哪盏灯会永远停留在原地,万法无常。

  张老居士曾经被多种顽疾缠身,他在龙泉寺诵经、皈依、干义工已逾四载。如今的他不仅恢复了健康,而且勇猛承担了法会中很多体力活。他倡议大家:“多做义工,多做功德。”

  汪志革居士感叹道:“理论讲起来简单,真正去做时很难。”他提醒大家:“要理解并关注义工的诉求。义工的提升、需求、每个人内心深处对佛法有体会,是我们当下最重要的,这样能帮助我们对佛法升起坚实的信心,在师父的引领下、法师的带动下一起努力。”

  曾丽芬居士是这次法会的总护持,她的感恩由心而发:“这次法会能圆满成办下来,都是大家的功德。感恩大家!希望大家都能发心做总护持,不要顾虑,多发心,增强归属感和对三宝的信心。”

 

做佛前的一盏心灯

 

   

  贤富师问大家,浴佛节法会上我们大部分人都参加了供灯,都唱过“燃菩提心灯”这句歌词,那么究竟什么是菩提?什么是心灯呢?他为义工们做了三点开示:第一,我们共同承担共同成长,有承担就有成长,内外学修都要受用。第二,无常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把握当下。第三,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自他相互点燃彼此的心灯,能够聚集在一起,能够广结善缘,我的菩提心灯就需要你们来点燃。

 

 

 

亲近三宝 常随佛学

  2011年5月14日,北京龙泉寺网络义工周末活动如期举行。周六例行活动有上午法师带领朝山、中午请法师开示、下午出坡、晚上“相见欢”。今天上午参加朝山的有94人、中午参加法师开示的有113人,下午参加出坡的有69人,晚上参加“相见欢”的有43人。和上周末相比,今天的整体规模有较大的提高。

 

做佛前的一盏心灯

 

  今天天气稍有些热,最高温度到30度。上午朝山浩浩荡荡近100人的队伍中,有一半左右的新义工,而且好些是专门奔朝山而来的。网络义工的朝山活动已经名声在外,在接引大众亲近三宝的事业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朝山结束后大家在西跨院合影的时候,有位义工师兄有中暑症状而晕倒,所幸的是在周围义工同修们的关照下,很快便恢复过来。在此也请参加朝山的菩萨们注意,如果身体状况不合适的话,可以加入到朝山护持中来。

 

做佛前的一盏心灯

 

  中午贤兆法师请到了贤然法师跟大家交流,解大家的疑惑。整个五观堂坐到满满的。贤然法师的开示非常简洁精彩,大众听到也非常欢喜。

 

 

做佛前的一盏心灯

 

  下午出坡内容包括两部分,有25名义工到熬狱沟搬石头洗石头,其他师兄去熬狱沟南边的小树林挖树然后运送到围墙处栽种。天气很热,法师给大家准备了开水、凉水、黄瓜、西瓜消暑,大家也干得很欢喜,3个小时的出坡劳动时间似乎是一眨眼,而石头已经搬掉洗掉了大部分,围墙旁边也载上了好多小树苗。很多义工表示在山下常年没有体力劳动,这次参加出坡感觉到劳动的快乐,感觉到三宝地的亲近,身心愉悦,获益匪浅。

 

做佛前的一盏心灯

 

做佛前的一盏心灯

 

  晚上贤益法师参加了网络义工的“相见欢”活动,也使得相见欢活动更加殊胜。“相见欢”活动是新老义工互相交流的一个平台,对于大家互相认识,交流一天的体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法师的引导下,大家更是感觉到三宝的加持。有位师兄说自己从小喜欢哲学和宗教,目前准备考研。她非常喜欢思考,但是有觉得自己很矛盾。一方面似乎是把问题想明白了才能得到快乐,另一方面似乎想到越多越不快乐。关于此,法师开示说佛法讲究的是修行,而且是自己修自己,而不是拿佛法去关照别人,这样就能心态才会越来越好。要时刻与法相应,才能越来越快乐。同时推荐大家看一本美国心理学家的著作《前世今生》,能帮大家建立前世今生的概念和信心。有位师兄说自己学佛以来特别快乐,因此特别希望将佛教也介绍给自己的朋友同事。但却发现介绍后,会引起某些人激烈的言辞,一方面自己会胆颤心惊,另一方面自己也会不停地忏悔,以求帮助他们消除口业。这样就弄得自己挺难受的。现场很多同修表达了相似的遭遇。法师开示说,一方面不用刻意强调佛教,可以善巧委婉的接引;另一方面要观察,对于时机不合适的,可以适当的少说。自己多修行,自己得快乐,从而影响他人。这也让我想到某日师父微薄的分享:“言教不如身教,身教不如境教”。

 

做佛前的一盏心灯

 

 

  龙泉寺的一天,点滴记录于此,大家的收获远非以上文字所能描述。

  “相见欢”结束后,走在回寮房的路上,清凉的月辉洒下,心里特别欢喜。又有这么多人因网络义工而亲近三宝,获得清凉的慰藉和心灵的舒适,开始认识和追求人生的意义。但愿能将此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使大家都能亲近三宝,常随佛学,终证无上寂灭之乐。

    

做佛前的一盏心灯

 

 

   

义工生活,欢喜集资粮

  蓝天、白云、微风,又是一个好天气,又是一个好心情。

  早晨9:30,在贤月法师的带领下,殊胜的朝山活动开始。由百余名义工组成的朝山队伍,伴随着虔诚,怀揣着感恩,三步一拜地向龙泉寺——心中的家行进。路上的行人或驻足观看,或拍照留影,更有游客发心加入我们的朝山队伍。

 

 

做佛前的一盏心灯

 

  午斋之后,便是另一个殊胜的活动:法师开示。这次为我们开示的是贤然法师。以前和贤然法师的接触都是在出坡的场地,在五观堂听贤然法师开示,倒是第一次。有一点好奇,更有一份期待。

 

做佛前的一盏心灯

 

 

  以前在出坡时听贤然法师为我们作过简短的开示,感觉他是一位很有智慧的法师。但通过这次开示,我发现,贤然法师已经不是简单一个“有智慧”可以形容的了。在这次开示中,一个师兄问到了关于极乐世界的问题。法师通过辨证的分析、善巧方便的解答,并用贴近生活的例子举例,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特别是在最后,法师为我们开示“人的心善恶掺半,如果你可以历练成一个纯善的人,那么,当下的世界就是极乐世界。”更是迎来了非常热烈的掌声。是啊,佛法不离世间法,佛法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在《无常经》中讲过:“世事无相,相由心生,可见之物,实为非物,可感之事,实为非事。物事皆空,实为心瘴,俗人之心,处处皆狱,惟有化世,堪为无我。我即为世,世即为我。”相由心生,我们身处什么世界,关键要看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体会,当我们认为周围人与自己处处为敌时,那我们就真的处在一个非常险恶的环境中生活;当我们以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自己的生活时,你会发现,身边所有的人都是那么善良。还有师兄提问有关学佛的密法。法师说,学佛最好的渠道就是踏踏实实一步步地修行。也有师兄提问了一些关于学佛之后的感应现象,法师给我们讲了一个他出家前的小故事:那时候法师还处在出家前阶段,一天夜里,因为睡不着,法师来到洗手间洗袜子。忽然,感觉肩膀上有“人”用两个手指“拍”了他一下,回头一看,没有人,周围找了找,也没有人。法师说,当时心里也有点不解,周围没有人,但却有清晰的感觉有“人”拍自己。法师继续洗,刚平静下来,又是两下清晰的拍击感,法师猛一回头,一个黑影窜到了树上。法师明白了,一切都是树蛙搞的鬼。讲完这个故事,法师说,在学佛中,一定不要在思想中执着这些现象,不能让一些现象牵住。如果自己不去执着,就不会对自己产生影响;

 

做佛前的一盏心灯

 

做佛前的一盏心灯

 

 

  听完法师有智慧的开示,周末义工们就在西跨院集合,在常住义工的带领下,向出坡地点前进。这次出坡的地点是在熬狱沟附近的小山上,主要工作是挖一些小树苗,转移到山上围墙附近。因为今天很热,所以很多师兄都穿着短袖上山的,不过这些困难丝毫没有影响师兄们出坡的干劲。很多师兄都是第一次出坡,还不太会使用铁锹。看着长在石头里面的小树苗,一些师兄感觉束手无策。恰好洪亮师兄路过,拿起铁锹,一边铲,一边告诉我们:“你看,这个石头不是能用铁锹敲碎的,阿基米德给咱们留下了杠杆原理,那咱们就要使用呀,把铁锹放到石头缝里,一翘,你看,出来了吧。”是啊,这个道理我们在书上都学过,怎么一到生活中就忘了呢?现在我们学习佛法,一定要把佛法运用到生活中,这样才能更精进地学习佛法。出坡进行了一半,就有师兄送来甜甜的西瓜,出坡的劳累瞬间减少了一半。这次从树林里出来,好多穿短袖的师兄的胳膊都被尖树枝“挂彩”了,但却没有师兄因此升起烦恼心。刚开始,很多师兄还不太会挖,一些师兄力气小,挖出的小树苗只有几根主根,也没有带起多少泥土。这时,旁边有经验的师兄就会过来指导,让我们挖出的小树苗有更高的成活率。在挖小树的时候,有的师兄会不小心把一些小虫子的家弄坏,师兄们轻轻地把他们从坑洞里面挖出来,放到安全的地方,以免让小虫遭受伤害。快乐出坡,快乐集资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