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门前点滴中的小悟
(2010-11-06 10:08:23)
标签:
生生世世龙泉寺无私奉献精神身份证号随侍文化 |
分类: 僧众弟子 |
出门前点滴中的小悟
出家修行,在寺院里生活久了对这些东西也就不知不觉淡掉了,就如同陶渊明苦苦寻觅最终跑到世外桃花源,如今却被我这个没头没脑的小和尚幸运地碰上了,龙泉寺的清净生活妙不可言,没有置身其中的人是无法体会的,即使是身在龙泉心不在道场也不会得到芥子许的利益。三年多来,我每天都随众学习、出坡,这看似简单平淡,却妙用无穷。几年来随大众熏修有一个体会,那就是自己更加坚信出家这条路无比的正确和可靠,这些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如果真要说,那我只能说:“如果谁的父母找上山来意图把他拉走,那我会说,干嘛不尽一切可能把二老留在山上小住数日呢?相信一切都将会改变,至少有转机”。如果谁问我,你以后打算怎么办?那我会告诉他,我每天都在心里对师长、佛菩萨默默发愿——愿弟子生生世世都能够童贞出家,愿弟子生生世世具足圆满的弟子相,愿弟子生生世世值遇圆满的大乘善知识,还需要说什么呢?
我还算老实,连拖鞋都没来得及换就往楼上跑——找班导去要身份证。真是一路跑,一路想:“贤清法师?身份证?莫非是买飞机票?哦——!要随师父出门?”小脑袋瓜子突然一亮,好像明白什么似的,心中欢喜踊跃。
从做净人时起就经常跟着僧团的法师、同学们送师父出门,自己时常走在最后面,低着头不声不响的,活像根木头。看着师父的车渐渐朝山下驶去,心中依依不舍。不舍师父,更羡慕车中坐着的侍者法师,多么希望那是自己,然而那只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天是那样的蓝,小鸟叽叽喳喳地在空中飞来飞去。于是无奈地低着头慢吞吞的回到德尘居自己的卫生区,而今终于有机会能随侍师父出门了,那种心情,真的不言而喻。最大的不同是过去想出门是一种游玩的心态,而今却是为了向师父学习,开阔自己的视野,扩大自己的心胸格局,是怀着一种责任和使命去的。
正因为这样,多少会有些压力。自己觉得自己的条件很差,首先是不够灵活,我很担心起不了随侍的作用,反而帮倒忙,给师父添麻烦;其次,从为常住储存有价值的历史性资料的角度来讲,我也不行。平时手里要么抱本书,要么就拿把菜刀,照相机没怎么碰过,摄影机就更不用提了,还要写博客,那就更没信心了。人又那么小,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太多的生活体验,拿什么和大家分享,可以想象啊!
记得以前有几次想给博客投搞,但都欲投而止,没货,是真的没货啊!写出来的东西太苍白了,还不够浪费常住的墨水、稿纸呢!更不用说浪费读者的宝贵时间,以及审阅的师父和付出的义工们,还有点觉得浪费自己的时间。义工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我很随喜和感动,正是因为此,更给我这个未出炉的小和尚平添了很多的压力,内心充满惭愧和内疚之情,真不知道该对他们说些什么。这越想压力越大,不知不觉的开始对自己这次随师出门产生怀疑,开始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怀疑,为此也请问过一些常随师父出门的法师、同学,以及长期跟随在师父左右的“老”法师,给的教授是“要听话,多观察,随机应变”。看似简单的三个教授,我想背后蕴含的是弟子与师长多年,乃至多生,甚至多劫的因缘,心里这才有了点底。“既然这样,那师父吃饭啥的我也不管了,只跟着就行了?”我这样问。法师说:“第一次也不会有太多的事让你做。”随侍师父出门本应该好好照顾师父的,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师父分担工作,这倒好,出趟门反得让师父来照顾弟子了,虽然有些颠倒、有点儿荒谬,但心里还是时时涌出丝丝的暖意,感受到的是师父对弟子的耐心引导,苦心栽培。
于是自己也开始调整心态了,“这仗还没打,就已经打退堂鼓了!丢不丢人?现在就得放下!万缘放下!”是啊!到底担心什么?出门不需要任何的超常发挥,自己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会的就学嘛!本来就是来学习的,经历了也就有了,平平淡淡才是真啊!
“别在臭美了,这事啥年头也轮不到你身上。”突然回过神来,方知一切是梦,这大概是佛菩萨的加持吧,让自己从幻想中醒过来,告诫我一切是如梦如幻,是不真实的,超越了也就放下了,做个自由的人。
因缘总是那么的不可思议,真的放下了反而得到了。与贤清法师的通话中得知11月1号要随师参加在杭州举办的“汉传佛教讲经交流会”,一切的工作都在彼此的通话中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