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牧牛娃

标签:
普明伏牛牧牛图觉悟之道烦恼习气文化 |
分类: 寺院报道 |
法师带动学员学习师父《觉悟之道》开示研讨札记
学做牧牛娃
十一精进共修法会已经过去半个多月了,对于十一期间师父圆满开示的《觉悟之道》,大家那时听得都很受用很欢喜。时值九一九法华法会,为了让佛法学修程度不同的各位学员得到更多的收获,法师特意策划筹备了“争做师父的第一牧牛娃”竞选活动。活动通过法师清晰的讲解和学员个人实例的交流,配合精心制作的演示图文和“竞选”这种趣味性的形式,希望在生动活跃的气氛中让学员对《觉悟之道》有更深入的理解、更深刻的印象和更直接的体会,并在日常生活、学修中遵照师父的教诫找到自己的下手点。
建正见——重温师父法语甘露
活动于晚19:00点在见行堂佛堂正式开始,由贤健法师主持带动。今天虽然是工作日,且气温较低,但佛堂里还是坐满了学员。贤健法师又让大家坐得更紧凑些,求法热情很高的学员义工聚在一起,暖融融的气氛中,活动开始了。
缘念发心后,法师先贴心地询问了在场的学员义工参加十一精进共修法会的情况。考虑到半数没有参加十一共修的学员义工,就先播放了师父《觉悟之道》第五座开示的前20分钟。之后播放了专门准备的配套幻灯片,内容包括宋·普明禅师版本的《牧牛图》全图,法师就《牧牛图》的每一张图片及颂文,做了详细易懂的解释说明,并将师父开示的要点简要的串了一遍。法师语言生动幽默,同修们都听得很欢喜,法师道:
“牧牛图是在禅宗修行过程里的个人心路,有人发心用图画形式表现出来。我们今天看的是普明禅师版本的图。”
“第一张图是我们没学佛的状态。牛是全黑色的、很狰狞,一直奔走,尾巴都翘起来了!好像我们平时打妄想。图上的黑云说明我们此时内心被无明所覆,六根都向外攀援!这里师父给我们复习了烦恼的过患。师父说牧童是作意,愿力、佛性。图二是刚开始学佛,开始调伏烦恼。用绳子拴牛鼻子,牛要跑就抽它。‘众生刚强难调难伏’,以前以为这都是说别人和自己没关系,后来才承认自己也是刚强众生。这里绳子指的是正知见、法门,约束牛的方法。图三里烦恼习性受正知见的约束,渐渐调伏,善念越来越多,牧童手里拿着树枝,此时提策力都不用太强了。但烦恼一起就压不住。好像我们十一下山,一坐上公交车正知见就没了(大家笑)。图四里烦恼才刚有些回头。对比我们现在,连绳子还没有找到。成佛是个很漫长的过程,不要着急!图五牧童开始有喘息的时间了。有人修行几年了以为自己就可以不用再修了,其实到阿罗汉还要往前修,要成佛呢。图六里牛有三分之二白了。现在众生调伏烦恼要通过持戒,先让十恶业调伏,再调烦恼,师父是从觉悟之路的整体道次第给我们讲授。第七张图已经达到无碍的境界了。牛可以自由休息,一天善念多,偶尔起来杂念也不多。图八里牧童睡觉了,都是善念,随缘过日子,内心悠闲自在很轻松。哪像我们天天那个累得对治烦恼,好像在盐碱地上吭哧用劲!(大家笑)。第九张图还没开悟,还有一重关。最后一张只剩下圆圈,没有任何分别。不像世间人对就对,错就错分别心很强!开悟后内心什么都融化了,通达无我!禅宗讲就是“不可说不可说”的境界,就是没法说了,没有办法用语言描述。”
“整个修行的过程是这样的:建立正知见,然后在正知见上用功修戒定慧,最后达到觉悟的过程。师父开始讲要我们有慈悲心,然后是调伏烦恼的过程。为什么要讲慈悲心?是告诉我们怎么做。就是要发菩提心!初学人要了解自己,刚开始发心热情高,但不持久。大家要有思想准备,历事练心是有个过程的,从心的特点开始认识,到明心见性、成佛。六祖说‘何其自性本自清净’我们的真心是一片光明,金黄色的,学佛就是要将心返本还原。为什么要修行?就是心起烦恼了,认为自己有心,执着有我!然后对境就起烦恼,于是造恶业。心像是蒙上灰尘,越来越黑。怎么能回到清净?就是按《牧牛图》,知道下手的次第。”
法供养——讲述自己的“牧牛故事”
活动下一个环节,法师宣布了评选活动的主题“争做师父的第一牧牛娃”及竞选方法—结合《牧牛图》及教理,讲述自己的“牧牛故事”,并为大家提策分享意乐。法师说:
“现在7:50我们互动一下加深理解。山上同学有多少?是否每个部门都有来?山上山下都是一家。咱们做个活动搞下竞选,美国还选总统呢,我们争做谁是师父的第一牧牛娃,作师所喜!师父最欢喜的就是弟子依教奉行。我们的任务就是加深理解,要想今晚欢喜就要发言,不想痛苦就要鼓掌!(大家笑)分享下听完开示有什么心得,分享自己牧牛的故事,面对什么境界,怎么调伏牛脾气的。说下意乐,加行,看谁境界最强,在境界中怎么用功?我们用法供养给师父,法供养是功德最大的,我们今天就用法布施,大家举手报名!”
学员们的反应很热烈,踊跃举手发言。法师分别叫了东西单的几位学员。
学员甲:我是修禅宗的,请问开悟的境界是什么?
贤健法师:这个问题提的非常好!我真是不懂,不过记得看到书上说,一切如梦,如幻,如化。有些祖师参话头,一提话头妄想都来了,像捅了马蜂窝,一个接一个地往外冒。又一个话头提起来,什么都没有了一切如梦,人我都空。
学员乙:本来我就是脾气不好,来寺里是开车的,和牛很像!刚上山时碰到师父,师父说你来寺里帮忙来了?我听了很不高兴,我是发心来做义工的!怎么能说帮忙?第二件,我开车时,车里坐着一位法师,另一位法师叫住我的车要我帮忙我就不帮。第三件,我2:00就起来买菜,早上中午都没吃饭,就在那天我追尾了!之前到加油站时,坐我车的居士还劝我睡会,我当时不高兴觉得我能行。就是不了解自己的状态,不见棺材不掉泪!回头看看善知识才知道自己错了!
学员丙:08年刚上山时,见谁都开玩笑,不知道在三宝地造口业。后来被大家熏修的慢慢明白存好心、做好事、造好业。上山一段时间,心慢慢收起来了。自己开了个诊所,光想怎么挣钱,越这么想越赚不到钱。当不要钱时,人家却硬要给我钱。明白了做事情就是要存好心。身边人说我每次来龙泉寺就会变一次。我们内心是慈悲的才能感受佛的慈悲。让自己充电,内心调柔了。在药房,法师让我推拿,我当时不愿意,后来知道山上到处是黄金,处处可以集资粮,就看你要不要!给法师做推拿,法师问我:你知道我为什么要你给我做推拿吗?我说集资粮。法师说这是其一,另一点是看看你的手法,按摩不是用劲使劲捏,把人当成自己的父母用柔和的心去捏是不一样的。我才明白用心去按摩,不用使劲也能治病。
学员丁:昨天早上出坡的时候,我把包放在离我视线不远的地方,等干完活后,包找不着了。心里很恐慌,很烦恼,就像疯牛一样,不听控制。后来知道是一位师兄好心给我把包收起来了。但心被烦恼控制,脸色难看,还埋怨师兄。冷静下来反省内心,想起了“你起了任何烦恼都是你自己的错”,生起了惭愧心,找到师兄道歉。此事中我看到自己的习气,可见我在《牧牛图》中,还处于很低很低的阶段。
学员戊:我对治烦恼的主要方法,就是用一颗感恩心、包容心去对待他人。无论和他人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都要先反省自己,对他人心存一份感恩。面对境界的时候,我们往往因为心中满满的装着一个我,所以容不下别人。我们应该有一个空杯的心态,时刻把自己放低。2009年我第一次来到龙泉寺,每次来都有一种回家的感觉,在这里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心甘情愿的。在这里,我学到用一颗最真诚的心去感恩他人、感恩父母。
学员己:十一法会期间,我被分到了文宣部。工作非常紧张,每天都加班到很晚,很累,生了退缩的心。2号的下午,我待在一个角落,内心焦虑地抉择着做学员还是做义工,就求佛菩萨加持,最终感到要安住当下。到晚上看到师父,师父的微笑令我心安,觉得自己选对了。认定这个答案,我的内心就平静了。是之前太执取境界,所以生了那么多的烦恼。师父和佛菩萨提醒我们:安住当下就好。
解师意——悟到实处不唱高调
鉴于时间关系,分享环节到此结束了,贤健法师肯定了每一位发言的学员,并鼓励大家以后在共修的过程中积极发言,这是净罪集资的最好机会。
法师提出了评选的三个方面标准:“敢于对境、正知现前、加行对治”。之后引导大家以举手表支持的方式选出了今天的“第一牧牛娃”,最终学员丙获得了最多的支持。当选的原因是他的个人分享有更多真实的境界和真切地体会。法师对这位获支持最多的学员和获支持较少的学员分别作了策励,并为大家提策了一下当众发言和对待评选的正确心态与知见。
法师说:“评选不是为了要争个你高我低,而是要培养大家勇于承担的心,坦率面对自我的心。因为在道场中,当着众同行说话,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我们要策发一颗积极、勇敢的心,当下要勇于承担,不要用世间的眼光去观过,觉得我发不发言无所谓,只要做得好就行了。其实这就是一种我执,是我们内心的烦恼习气。参与发言,就是为了净除我执。当下积极发言,是一个清除内心黑暗习气的过程,是借助共业的加持,让我们把内心袒露出来。我们当众发言时,容易产生紧张情绪,这种情绪其实就是师父讲的“牛脾气”,是一种强大的习气,积极发言,突破我执,就是战胜强大习气的过程。”
接下来法师还跟同修们分享了自己的修行心得:“就拿和别人沟通来说吧。以前觉得没有必要花那么多时间去和别人沟通,所谓沟通全都是在说废话,还不如底下好好用功修行呢。但后来发现不沟通,会影响我们做事情。再一细细分析呢,会发现根本原因可能是自己害怕和别人讲话,我们缺乏和人沟通的智慧。沟通其实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我们该如何和人说话,是很重要的。佛法讲‘十善业’,其中口业有三种——不妄语、不绮言、不恶口,可见嘴巴最管不住。师父出家的时候,每天都检查自己说过的话,反省自己有没有造作口业。我们的烦恼习气没有断,就每天都在造作恶业,心就像没有牵绳的牛一样,是黑乎乎的。所以我们要每天反省。比如我们不搭理人,别人就会起烦恼,很痛苦,可能会担心哪里得罪了我们。但如果我们一见面就”阿弥陀佛”,很热情,很欢喜,别人也会生欢喜心,这样我们的善缘就结起来了。就在和人沟通这一方面,我很长时间才转变了一点点,它很难,每一个人都有一种习气刚强难调,《地藏经》中说‘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说的确实不错。每个人都执着于自己的优点,其他都看不到。不爱讲话的人,还以为这是优点,觉得我不讲废话嘛。其实十善业中不是让我们不讲话,而是要讲如理如法的话。师父要我们发菩提心,安住当下。即上上发心,下下行持。当下要我们积极发言,分享修行的心得,我们就要认真去做好这一件事。修行,首先要认识自己的心,改善自己的心。否则一天忙到晚,可能一点进步都没有。”
法师最后总结了今晚研读师父开示的心得:“即建立宗旨,依师净罪集资。对于师父的开示,要悟到实处,不能唱高调。法师结合师父的《牧牛图》,总结了对治烦恼的过程。首先,意乐上有没有正知见现起来?即栓牛的绳子有没有丢?第二步,加行对治。我们在对治烦恼时要用善巧的方法。比如有些同修一整天提策自己不吃零食,或者不睡午觉,结果还是管不住自己。其实从佛法上去分析,这都是贪——一种非常强大的烦恼和习气。这时我们要从法上去对治,提起精进的心,而不是从具体事项上一个一个去克服,那就太累了。所以,我们一定要用正知见之绳,系住烦恼无明这头“疯牛”,正知见是什么?——深信因果。让我们在对治一个个烦恼习气过程中,心灵逐渐成长起来。”
研讨结束了,贤健法师真诚、调柔的语气,随和、亲切的态度,以及对师父开示深入浅出的讲解,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带着对三宝、对师父的感恩,对法师的敬佩,在法喜中结束了法会第二天的全部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