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0月10日龙泉日记

(2010-10-10 15:53:30)
标签:

王丽华

云水

龙泉寺

法会

赞扬

分类: 龙泉每日

10月10日龙泉日记

 

10月10日龙泉日记
 

菩提花叶:有一种关爱叫批评

  感觉有点矛盾?同行说。

  什么呢?我问。

  东方文化,是一种人性本善的文化,生活中对人却有很多批评;西方文化,是一种人性本恶的文化,生活中对人却有很多赞扬。他说。

  嗯。这有什么矛盾吗?继续问,但心里对他的洞察肃然起敬。

  人性本善的,不是应该多些赞扬;人性本恶的,不是应该多些批评吗?他接着说。

  听起来是应如此,但实际上却不是这么回事。像是回应他,又像是自言自语。

  同行的总结,触动了我的神经。细细想来,的确有这么一种倾向:东方家庭的父母惯于批评孩子,西方家庭的父母惯于赞扬孩子。结果呢?东方人养成了谦虚品格,就像西方人养成了自信的品格那样。

  可是,这与文化的人性论有什么关系吗?

  看来是有点关系。

  东方文化的人性本善论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一开始,就是个圣人胚子,给人生以无限的可能性。本来可以成为尧舜,而不去做尧舜,那就是自残。人若自残,挨批评,那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西方文化的人性本恶论认为,人生而有罪,唯有信仰上帝,方能灵魂得救。一开始,就把人生放到了一个值得同情的位置上,然后就产生了一种同命相连的认同感。做不好,没关系;不放弃努力,才是最关键的。

  这样一来,在东方,批评的背后,是期待;而期待的背后,则是关爱;在西方,赞扬的背后,是同情;而同情的背后,则是希望。

  因此,当我们批评或面对批评的时候,不要忘了,深藏其中的关爱;当我们赞扬或面对赞扬的时候,不要忘了,孕育其中的希望。

 

圆满的结束是更好的起点

  七天的精进共修法会结束了。因为有法会前的精心准备,才会有正行的有序进行;而法会后物资的有序归位,既是本次法会的圆满结行,同时也为下一次法会做好了前行。

  上午,库管于清华很高兴地说:“看,法会结束第二天我们的物资就基本归位了。”八号库房主要存放日常生活用品,于清华居士指着地上整齐码放的盆说:“就说这个脸盆吧,法会结束第二天就全部还回来了。能够有这样的局面,一个原因是现在库房统一管理,物资都分类存放,需要用的物资都知道去哪里领,用完了也知道还到那里。再有一个原因,就是法会中每一件事情都有专门的人负责,所以我知道出现问题去找谁。”到现在为止,八号库房所有领出去的物资都收回来了。

 

10月10日龙泉日记

 

  上午王丽华也请一位男众帮忙将六号库房收拾完毕,把法会期间备用的被褥都整齐归位。

  负责八号库房的童宝翠居士,将所有库存物品及法会期间所用物资都登记在电脑中。每一次法会他都会做一张表格,将所用物资登记在册,这样就知道每次法会需要什么物品,及其领用回收情况。由此也会了解下一次法会前,应该准备哪些物资。

  原来以为电脑操作是年轻人才能胜任的,没想到童宝翠老居士一人就负责到底了。他用Excel表格做了库存物品的登记,每打开一个表格,内容都清晰明了。现在王丽华居士也在学着用电脑。王丽华笑说,刚开始学,就像小孩用筷子,还不熟练。

  法会结束了,一切又恢复到往日有序的学修中,但大家还沉浸在共修的法喜当中。下午,乙三班的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法会中的受益点。

 

10月10日龙泉日记

 

  张华分享道:“师父讲,皈依是我们对佛菩萨的承诺。原来认为自己还算是一个守信用的人,但听了师父的开示后,发现我们虽然对佛菩萨许下承诺,却没有去兑现。所以那一刻感觉师父对我们是那样的真诚,提醒我们既然许了诺言,就要用心去实现。”

10月10日龙泉日记

 

  “在静坐的时候,知道自己是个坐不住的人,但在法师的引导下,还是有些安静下来。尤其听到法师说眼睛睁开20%,一下子笑了,觉得法师说得很幽默。法师还说,眼睛看着你的鼻尖,想像你的心在笑。听着法师的声音是那样柔和,自己一下子觉得身体放松了。以后几天,在诵经的时候感觉心里很快乐,那种感觉没法用语言说出来。”

 

10月10日龙泉日记

 

  其他同修也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虽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体会,但共同的感动是:在法会的每个细节中,听法、诵经、过堂、供灯,大家内心那种自然生起的感恩,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感恩师父,感恩法师,感恩同行,成了大家心中口上真诚流露的共鸣之音。是啊,正是有了这些人的付出和护持,才有我们每个人在这七天里享受到的身心安宁与精神净化。希望这种美好的感觉成为我们日后修行的踏实起点,以真实的生命改善来报答三宝和师长之恩!

 

 

学员心得:觉悟之道,重生之路

  提笔想把这几天的感受写下来,却不知道从何说起。内心想说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反而理不出一条思路。我的文笔也很差,但是真的想把自己这些天的收获和喜悦与大家分享。题目是早就在内心想好的,就像我对几位师姐、同修说的:这七天,我由一个死人,变成了一个对生活、对人生充满希望的人。

 

与佛法的因缘,与龙泉寺的因缘

  接触佛法的机缘,来自一位恩师,在我人生遇到迷惑的时候,他的几句话就将我点醒,给我指出了人生的方向。他总是用佛法的道理,告诉我应当改变自己的内心,学会宽容、理解。他已皈依三宝,因而也使我对三宝有了一丝亲近,但是并未积极去学习。尽管在大学毕业离开长春后,恩师经常寄来佛法的书籍和光碟,让我学习,并时时嘱咐我要多念佛菩萨名号,但心浮气躁的我,却始终迷失着。书,未动;碟,未看;人,一点点沉沦。

  仿佛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和龙泉寺在三年前相识。那时候生完孩子不久,经济压力、对新生活的不适应,导致和先生开始了争吵。在一次争吵后,心情极其郁闷,遂离开家,毫无目的地坐上了331次公交车。到了颐和园,想起以前在新东方学习英语时曾经在北安河那里住过,就换上了346车,来到了龙泉寺。那是一个冬天,在寺门口遇到了一个卖东西的阿姨,她主动跟我聊天,讲述佛法给她带来的快乐。到了寺里,随处走走,突然听到有人说要去上课,就跟着他们来到了云水堂。那时的云水堂,记得就像搭起来的简易房。课,没听懂。但是,随后每个周末都有一个师姐发来短信,提醒大家复习和预习功课及提醒按时上课,让我非常感动。可惜,根基太浅的我,没有生起对佛法的信心,觉得自己太忙了,没时间去学。

  时间一点一点地过着,自己变的越来越不快乐,对人生也越来越失去了目标。经常问自己: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呢?工作的意义是什么呢?那个开朗、乐观、宽容、积极向上、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我哪里去了?现在这个抑郁、消极、懈怠、狭隘、自私、喋喋不休的怨妇是我吗?我告诉自己:作为女人,最大的价值是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可是,我却不知道该如何教育孩子。在告诉儿子要宽容、要忍让的时候,我担心儿子被人欺负;在告诉儿子要学会和别人分享的时候,我担心儿子吃亏。我担心生性善良的儿子适应不了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我不知道该以一种什么样的价值观来教育孩子。我痛苦,自己没有足够的智慧去把他教育好。在家庭矛盾重重的时候,我无数次的想到了死。

  2010年6月的一个周末,因种种机缘,随先生一起去参加了龙泉寺举办的义工浴佛联谊活动。8月,为了改变自己目前的状况,上网想找些做义工的机会,随后,查到了龙泉寺。当得知可以带孩子参加时,立刻报名了。然后,就是中秋节的活动。9月23日,在从龙泉寺下山后,发生了让我难以承受的事情,让我撕心裂肺。但是,多么感恩佛菩萨的加持,在发生这件事情之前,我遇到了菩萨,我遇到了龙泉寺。远在长春的恩师告诉我:心有多大,你的包容量就有多大。他告诉我人这一生就是来还债的;QQ群里素不相识的义工师兄告诉我:要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9月26日,当我再次来到龙泉寺,抱着一位不认识的阿姨哭时,她告诉我:要放下“我执”。但是,我放不下,我接受不了。虽然,表面上,我平静地、理智地处理着这件事情。但是,我的内心,充满了痛苦、委屈,对人生彻底地失去了希望。

  感恩佛菩萨的加持,在我以为我肯定不会被录取为学员的时候,9月27日,我接到了录取通知,我感恩得痛哭流涕。9月30日,我带着虚弱的身体、破碎的心来到了龙泉寺:我渴望着奇迹可以出现,让我化解内心的一切痛苦、委屈。

 

感恩师父,感恩法师

  在龙泉寺短暂的七天里,每一天、每一刻,从每一件事情、每一个人身上,我都在感受着佛法带来的震撼。第一天报到的时候,我看到一切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看到发的书包、经文、笔记本、笔、卡,看到认真准备的学员手册,我内心充满了温暖,也为筹备组精心的准备深深地感动了。当我来到菩提包,看到整齐干净的床单被褥,我想,这些又是多少义工、忙碌了多长时间准备的啊!当我得知菩提包、厕所、洗手池都是法师、义工们连夜准备出来的时候,我哭了。这种感动一直在不断地持续着。当大雨中,看到门外有几百把伞的时候;当降温后的早晨喝到美味姜糖水的时候;当吃着营养搭配均衡的斋饭时;当看到门外的一个个展板的时候;当看到深夜一位师兄义工在认真地修剪着灯芯时;当同修提醒我止语时;当看到辅导员手写的一个个小纸条,一行行评语……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感恩地享受着这一切。我也想,他们是为了什么?他们是为了众生!我呢?我该怎样做呢?

  根基很浅的我,在师父第一天的开示里,没有收获很多东西。只记住了师父说要发菩提心,记住了师父说佛法是让我们以智慧心和慈悲心指导我们的行为。但是,当第二天、第三天,当第四天师父讲到“无常”和“轮回”,讲到应对三恶道起畏怖之心,并且深信三宝能够救护我们时;当师父指导我们应当用心去培养内心中善法的力量,告诉我们应当净除内心的障碍,要努力积聚资粮,并祈求佛菩萨加持时,愚钝的我,似乎慢慢地开始思考、反省和忏悔了。

  当我仔细思考师父说的“念死无常”,想到将现在遇到的困难放在一生、几生的轮回中考虑的时候,我的心结一点点打开了。是啊,如果现在就死了,这些痛苦还是痛苦吗?还会纠结于这些痛苦和不愉快吗?还会有如此多的想不开和放不下吗?我是深信轮回和因果的,想想现在的问题,或许是前生种种恶习所造的业,又有什么理由感到痛苦和不公呢?而此刻,我又知道了,佛法,是让我们用无所得、无差别的心去认识世界。诵经、拜佛时我们要修习自己的内心,让我们的心越来越善良、越来越智慧、越来越圆满,并用这颗心来指导生活、工作,让身边的人幸福,让更多的人受益。我知道了,需要改变的不是生活方向,而是自己的内心,应该用宽容、慈悲来包容一切。这天,我似乎一点点理解了生活的价值和自己人生的方向。但是,如何才能努力做到与佛法相应呢?我有些迷惑。

  第五天,师父似乎听到了我内心困惑的声音,这天,他告诉了我如何在生活中做到修行,达到修“心”。师父以“童子牧牛”讲了修行的十种境界,并开示我们:一要不断努力,生起善根,发起菩提心;二要不断精进,时时观察自己的内心,坚持诵经、做功课;三要学会忏悔,时时审视自己的内心和行为;四要学会随喜功德,学会感恩,学会回向的法门;五要时时“念死无常”。

  师父时时不忘教导我们,修心、修行的目的:是让我们以这颗心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工作,为的是普度众生!

  此时此刻,在师父的开示里,在法师的讲解中,在同修的讨论中,在师父、法师、辅导员、同修、义工的行动中,在每一天用心的课程设置和无微不至的生活照顾中,我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方向。我满心欢喜,一次一次留下忏悔的眼泪、感恩的眼泪、欢喜的眼泪!我发现自己可以笑了,是满心欢喜的笑,是如释重负的笑,是对生活充满希望的笑!

  当耳边回响起《燃灯之歌》,回响起《寻找生命中的贵人》,回响起《师恩》,我唯一想做的是:跪在师父、法师、义工、同修面前,深深的磕三个头——谢谢你们再一次给了我生的力量,谢谢你们给我指明了人生的方向!

  感恩师父,感恩法师,感恩义工,感恩辅导员,感恩同修,感恩我的家人和朋友,感恩生活!

  感恩佛菩萨加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