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龙泉日记

标签:
宗教菩萨菜地沙弥发心龙泉文化 |
分类: 龙泉每日 |
8月4日龙泉日记
两天前,僧众上山,赴水库祈雨,水库近日水位严重下降,三个池,中间的一个已经见底。
祈雨由禅兴法师主法,洒大悲水时,顿降小雨,空中连续打了三个雷,非常奇异。但当天并未有更多的降雨。
至今天,雨水充沛,令水库有足够的蓄水。
http://218.57.142.173/blog/2010/8/8.5/nEO_IMG_IMG_66412.jpg
沙弥日志(61)
我想,今天的这个沙弥日志是迄今为止最有用处的一篇,因为刚刚上了一堂关于如何通过培养恭敬心来对治慢心和观过的课,上得冷汗直冒,庆幸不已,确有体悟。
法师告诉我们,在修学的过程中,会在两个阶段起慢心,第一个是执取在家时的那些能力、福报啊、地位啊、才能、潜能啊等等,世间人以此为荣,以此为生活的终极目标,这些东西其实在佛门里都是要对治的,师父的早斋开示里有明确的教诲。
我们出家以后,尤其是年纪大的,肯定会把这些东西背着,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价值。正是这些东西就成为滋长慢心的温床,觉得别人不会做事,别人太差,自己很了不起,而看不起别人,最后要了自己的法身性命。
第二个是在修学的过程当中获得了一些体悟,然后会起慢心,觉得,我已经理解了、看到了、觉察到了,而别人还什么都没看到,别人都很差,我不想再跟这些人为伍了,而看不起别人。这样就更可怕。
师父的早斋开示里讲,这些心是散乱、无序、狂妄、傲慢的心。
这两个慢心是障碍自己修道的拦路虎,不搞掉它,就会死得很惨,受了很多苦,却白出家一场,乃至于走了弯路。
这些文字写下来很容易,但是在境界中,是不是能够察觉呢,我觉得是很难很难的,没有重击绝难有自我觉察的可能。
法师没有跟我们讲理论,先讲了几个公案,前人走的弯路的公案,然后开讲理路。
法师自己曾经中国最高学府之一的博士,他说,这个名份就是臭狗屎,对提高一点信众对佛教的信心也许有点用,但是如果修学上没有教证功夫,那就毫无用处。
http://218.57.142.173/blog/2010/8/8.5/nEO_IMG_IMG_6713.jpg
下雨了
课间,我跟旁边的一个同修简单推演了一下这个重要的教授,以后万万不可以执取自己在世间的一些能力,比如写作,绘画、音乐等等,还有同修掌握的很好的木匠手艺,干各种技术活轻车熟路,这些东西全都是臭狗屎,热乎乎的臭狗屎。
执取这个就是愚痴,就对不起辞亲割爱而走上出家这条路的选择。对不起亲人,对不起所有的人。想到这里,就冷汗直冒,法师讲的那些起慢心的征兆、状态,一个一个地对照,我身上全有。觉得自己年纪大,经验多,常常看不起别人;觉得自己阅历丰富,对年轻人有轻慢心;觉得自己能写会画,能说会道就觉得别人不如自己。
检省出这些慢心来,顿觉惭愧不已,羞愤不已,实在不堪为一个修道的人,要有重锤敲打,才有可能有所收敛。
还有,修行中,肯定是会有一些觉受的,要是执取的话,也会因此而起慢心,让自己修不上去,跑偏,法师讲,师父是跟佛菩萨学,所以就一直往上走。
我们要跟前面的法师比,跟师父学,然后跟佛学。
出家了,哪里还能有人批评自己、呵斥自己,就剩下呵斥别人了,如果现在没有把慢心调伏,将来就有大麻烦。
所以,要感激那些批评呵斥自己的人,不去管他是不是起烦恼。等成为比丘,一般就没有人说自己了,那时候自己起了慢心,也难以觉察,长期以往,基本上就很难成材了。
师父讲,出家晚,要置于死地而后生,这个死地,我理解就是毫不留情地对治所有一些可能障碍自己修道的拦路虎。放逸好对治,少睡眠,多用功,这些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但慢心这个东西你看不见也摸不到,到时候它渐渐起来,障蔽自己,难以自知。
所以,我觉得这句话很值得当成自己的座右铭。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得少为足,不要轻慢别人,即便自己有所觉受,想一想这些觉受都是来自善知识的教授,来自同行作为境界的创造者而给予的启发,自己哪里能有资格去傲慢,去看不起别人。
我想,这个不仅仅对一个出家沙弥有用的体会,对在家众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当然,初次接触佛法的可能理解不到这一步,可能会觉得过份,但我可以很肯定地讲,对一个人来说,谦恭的品质再深厚都不过份。
谦恭能让自己进步,能让周围的环境变的友善,能让自己越发具有智慧,能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教授和帮助。即便是一个不学佛的在家人,谦恭也会让自己生活的更健康,获得更好的人缘和更多的财富和帮助。
一个傲慢的人,是多么的丑陋啊。想想自己的过去,简直不堪入目。
http://218.57.142.173/blog/2010/8/8.5/nEO_IMG_IMG_6707.jpg
“独立团长”田老菩萨
今天早晨起来天就有点阴,上午下雨了。
下雨天,寺院就冷清不少。金龙桥上也没有几个人,大殿前的灯也不再闪了,香炉也被盖上了。流通处也是。
下雨了,对于菜地来说,是件好事。
西跨院种菜已经好几年了,一直发心的是田志荣。人们都叫他田老菩萨。从零八年就看到他在这里种菜,现在依然还是他。曾有人说他是独立团长,但田老菩萨不让这么说。
学佛的人不搞独立。
http://218.57.142.173/blog/2010/8/8.5/nEO_IMG_84%20063.jpg
现在进去西跨院,还没上菜地的台阶,就会看到两个黄色的南瓜,被用布条给挂在钢管架上。还是田老菩萨有远见,幸亏用了钢管,不然的话,就这两个南瓜就把那架给压倒了。不过上架的南瓜还真不多。这边还有个篮子,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个子太矮了,看不见。但从那露出的一点点颜色来看,估计不是南瓜,因为不是黄色的。这边有个葫芦,没有给它穿件衣服,可能它天生就是挂在架上的。这边也有个穿衣服的,据田老菩萨介绍,也和葫芦是一家的,叫瓠(hu去声)子。下午六点多的时候,田老菩萨正在菜地摘西红柿。老菩萨持午不用药石。因为天旱,西红柿快枯死了。田老菩萨准备把西红柿摘了,再种萝卜,种白萝卜。老菩萨脾气急点,说话声音高点,所以很多时候大家有点不适应。但一位居士今天和几位义工分享,他说,田老菩萨太慈悲了,太愿意帮助别人。真的很关心人,做事也很发心。这是事实。很多时候不忍心看他的那双手,退皮又红肿。但就这样也没有阻挡他的发心。
http://218.57.142.173/blog/2010/8/8.5/nEO_IMG_84%20072.jpg
西跨院内的菜地,还有金龙桥下面的一片黄瓜地,大部分的工作都是田老菩萨一个人来做。只不过因为他那急躁的脾气,总让人受挫,所以也就有很多人和他保持距离。处久了,也就知道他的那颗火热的心,是比一般的要热一些。有点发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