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好想叫声师父

(2010-08-05 07:44:16)
标签:

宗教

师父

法会

学诚大和尚

义工

龙泉寺

文化

分类: 俗众弟子

好想叫声师父

 

  这天,注定要成为我生命中一个值得记忆的日子,第一次参加法会,第一次做法会义工,第一次见到学诚大和尚,更重要的是,终于如愿皈依三宝。这一天我郑重承诺将佛教作为我一生的信仰,虔诚的在三宝前祈求加持,燃亮智慧的灯塔。遥想当年,带着对哲学的浓厚兴趣接触佛学,图书馆里长长的书架边留下徘徊的脚步,几年下来,义理虽了解不少,但受用者寥寥无几。感恩师父倡导修学,建立师友团队,让我们有机会践行正法。这次承担法会督察义工工作,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难得的学习、实践、体悟的机会。在三宝加持下,近三天的工作使我收获颇丰,不敢独藏,今与大家分享。

 

http://218.57.142.173/blog/2010/8/8.5/nEO_IMG_IMG_6194.jpg

 

 

他比我们更健全

  从小到大身残志坚的故事听了无数,但真正让我有所领悟的还是这位师兄,初见他时,是在见行堂的布置现场,他搬着一个大箱子向我这边走来,开始我并没有注意他,因为他像其他场地组的义工一样快乐的工作着,当他在我身边转身的那一刻,我才发现他的一支胳膊少了小臂。但我的感悟并不止此,真正使我动容的是,在那一刻我没有一点想上前帮忙的冲动,因为他没有表现出一点和常人的不同,不但没有显得软弱,甚至没有表现的更为坚强:没有表现出那种为了克服残缺而苦苦挣扎的刻意的坚强。那是一种平和淡定的力量,这种力量使我们不能称他的缺陷为“残疾”,最多可视为“不便”。那一刻我明白了,真正的坚强并不矫柔造作,并不处处张扬,并不作为我慢的资本,并不需换取同情和赞扬,即不刻意隐藏缺陷,也不刻意凸显刚强,只是默默的行于当下,别无二异。那才是一种真正值得赞叹的力量,是一条隐形的臂膀,比我们的还要健全。

 

做事要有些宗教性

  晚上在见行堂帮场地组布置会场,法师教我们用一根长长的绷紧的细绳规范拜垫和经书的排列,每一排每一套拜垫的位置都要在准绳的辅助下细细调整,连垫套的边缝和经书的位置都如此精确整齐。那一刻我感到我们不是在工作,而是在修行。丰子恺先生曾经说过:做事要有些宗教性。看来这话的意义正在于此,我们的尘世中太过急功近利,太过敷衍了事,以至于当代中国被贴上了廉价劣质的标签。我们在山下缺少的正是这种宗教般的虔敬,每个人着眼当下,注重细节,踏下心来把手头,即使是最卑微的工作做好,我们有责任去传播这种理念,每个人都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沟通没有疆界

  督察组的工作是维持现场的秩序,确保法会庄严有序。法会如此盛大,学员游客众多,每个人都带有积累的不同的习气,这对督察组每一个成员都是一个巨大挑战,我们需要打开心灵的戒备,真诚的沟通疏导。我遇到这样一位老菩萨,排班的时候她站在场地的边缘聊天,我上前疏导,老菩萨也不客气,狠狠的瞪我几眼,执拗的留在原地,我有些无奈,只得离开。这事不轻不重的粘在我心头,使我感到隐隐的压抑。我知道作为督察义工一定不能带着怨气工作,怨气的积累会影响我们善意的传播,于是在入场换鞋的时候我特意赶到门口,向刚才那位老菩萨真诚的微笑致意,然后一个令我意外的场景发生了,老菩萨做了一个孩童般调皮的鬼脸回敬给我,这个小小的举动传递着真挚的沟通,似乎穿越了整座高山,整个世界豁然开朗,我一生都会记得那个调皮的鬼脸,感谢老菩萨。

 

团队就是力量

  说实话督察组的工作任务很繁重,这两天空气又非常潮湿闷热,第二天的傍晚我的身体开始出现轻微脱水症状,于是请假回去小睡一会儿,没有参加晚上的诵经,大约到晚上8点多,我从潮湿燥热的空气中昏昏沉沉的醒来,心情觉得异常烦躁不知所措,记得组长白天通知晚上工作结束后在见行堂广场开个小会,只想到广场上会有新鲜的空气,便起身去找他们。我们在一起沟通了一天的情况,相互进行了关怀疏导,我把白天的感悟和大家分享,觉得心力也回复了不少。那时我认识到师父为什么要为我们建立团队,这种团队的沟通是我们处理内心问题坚强心力的重要方法,是我们修学路上的重要支持。

 

现场法师的良苦用心

  要说这次法会对督察工作挑战最大的,还要算是皈依仪式后,师父和大家合影的现场,由于是周末,不光有创纪录的六百多皈依居士,还有大量慕名而来的游客。当师父出现在广场的时候,人们的欢喜达到了高潮,为防止人数过多拥挤,督察组调来了全部的人手并拉起了警戒线,但还是挡不住想见师父一面的虔诚的游客,多次的劝说与阻挡后,我已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正当我们接近束手无策时,现场指挥法师在关键时刻展露怒容,稳住了热烈的人群。作为义工我特别想感谢现场法师的帮助,其实我知道,僧人经过多年的修行是不会轻易生气的,而且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生气会有损自己的威仪,法师这样做完全是在帮助我们做工作,试想当时如果法师不出手相助,我们几个带袖标的毛头小子怎么能控制的了那么大的场面?

 

终于可以叫一声师父

  刚接触龙泉寺学佛小组和义工团队,发现他们口中经常提到师父二字,开始还有点反应不过来,转念一想才意识到,师父指的就是学诚大和尚。后来每天聆听大和尚对我们的开示和关怀,尤其是这次上山,遇到许多人因信仰而坚强,因闻法而通达,因师友团队而欢喜,看到在喧嚣的尘世中龙泉寺这样一片净土,庄严的梵呗,如法的僧团,顿生希求之心,我也想叫一声师父,可当时觉得有点不妥,我还没有皈依,不敢妄叫师父。这下好了,公元2010年7月31日我终于在学诚大和尚座前皈依为居士,终于可以心安理得叫一声“师父”。觉得有缘遇到大和尚非常难得,能够参加师父的义工团队非常光荣,我相信历史会记录下今天的龙泉寺,记录下师父与僧团,也记录下我们这些义工的修行与工作,我为有缘参与这一进程而感激。

 

http://218.57.142.173/blog/2010/8/8.5/nEO_IMG_IMG_6737.jpg

 

 

  佛陀曾经教导我们,人人皆有佛性,每一次秩序疏导都使我深刻的感到这一点。在法会期间我遇到了很多人,每个人都有累积的不同的习气,我们不得不用不同的言语和措辞进行沟通,虽然有时候可能有一点暂时的障碍,但最终大家都能够理解和体谅,欣然接受我们的疏导。每次冲破隔阂,那一刻会心的微笑都展现了人性中最伟大的光辉,佛性。这种光明一次又一次的反射着我,使我的心力不断的提升,我想感谢这次我接触到的所有人,感恩大家我所做的一切,感恩小组、师友团队的帮助与默默的支持,感恩师父的良苦用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