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龙泉日记

标签:
宗教虫草出家人义工佛门龙泉文化 |
分类: 龙泉每日 |
6月5日龙泉日记
http://218.57.142.173/blog/2010/6/6.5/nEO_IMG_IMG_9707.jpg
沙弥日志(1)
佛门里,出家前准备阶段叫净人,也有叫寺官、行者等,落发剃度后叫沙弥,再经过一个阶段的丛林修学,再受戒,称为比丘。
戒分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又称三坛大戒。
这样就形成一个学修的次第,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类似社会上学校的升学制度。世间人对佛门的这些称呼不太了解,自己把自己搞得有点乱,一看见剃光头的,就称和尚。
佛门里的规定是出家十年,并参加了十次“夏安居”的修学,才能称为和尚。夏安居是出家人每年集中精进学习的一个方式,为时三个月。
其实,佛门里还有很多称呼,比如参加过五个夏安居的出家人可以称为阿阇黎。后来,对这些名词有点入乡随俗的意思,不去较真,真的出家人性格调柔,很少人去费劲辩解,一定要让别人搞清楚这些称呼到底是什么意思,反正是出家人。说和尚就是和尚吧。
就好比要是搞不太清楚高中生,大学本科,专科,博士硕士,MBA、EMBA等等名词的,也没有什么,知道出家是修行和学习就好。反正佛门里最后也是要破掉这些名相。
理解成封建迷信或者是别的什么,那纯粹是不知道、不清楚、不了解的缘故。
http://218.57.142.173/blog/2010/6/6.5/nEO_IMG_IMG_9832.jpg
2010年5月28日,农历4月15日,经过大半年的净人、行者生涯,在恩师上学下诚大和尚座下剃度,成为沙弥。法名贤书。
这些词听着也比较拗口,其实也不难理解,就跟入学、拜师以及种种社会生活中仪式一样,会有很多不同职务的人参与、见证。
在佛门里,这些名词、人、职务都是为了以后的修学便利而制定的,针对人的心性、习气。所以,也不同于世间的仪式。
剃度时,换上僧服,就又有了一个名称,僧人。
僧人是相对俗人的,俗人向外找幸福和快乐,出家修心,向内找幸福、快乐和解脱。历史上出家人留下的出家因缘的记载很多,都不太一样。目前,社会上普遍理解成在社会上受打击和挫折了、厌世等等而选择逃避,这个理解肯定是错的,当然,也有这样的人因这样的因缘而出家,
很难解释的是,如果出家人真的是去寻找内心的快乐和解脱的话,那么为什么要辞亲割爱呢?我对这个的理解是,辞亲割爱是暂时的,暂时是要把亲情什么的都放下,等自己有了可靠的功夫和修为后,就能帮助更多的人一起获得内心的幸福,这更多的人也包括自己的亲人,而且因为跟亲人缘分近,很有可能先帮助的就是他们。
绝不是世间人理解的那样,出家人消极逃避,或者看破了一些事情,抛下应负的责任,自己拍屁股走人。把亲人们都苦歪歪地留在世间。
其实,就我出家前后在恩师那里所接受的熏陶和教育,没有丝毫的逃避、厌世、只求自己获得出世的安乐,而是一直在被引导要担负起对亲人、众生的责任。通过有步骤、有传承、严格而智慧的宗教训练,最终将自己的内心彻底变得善良、无私和无我。然后有力量和能力去帮助他人。
至少我是这样理解的。
http://218.57.142.173/blog/2010/6/6.5/nEO_IMG_IMG_9833.jpg
帮助亲人、众生乃至自己,就需要一些办法,佛门里多的就是办法,这些办法统称法门,法门即帮助自己学修,也帮助他人,这样称呼显得文气一些,这本身也是个法门,讲得太粗俗,有文化的的人不爱听。
法 门就包括各种教派,包括佛门唱诵、梵呗、诵经、禅、做事等等,数不胜数,怎么能让别人活得真正的内心的快乐,不违背戒律,就怎么干,其实,戒律也是法门。 所以,就能看到有不同的出家人做不同的事情,写字的、画画的、讲经说法的、闭关的、领众学修的、诵经的、念佛的乃至练武的,等等。
当然,前提是会使这些办法,至少内心要有力量,使起来得心应手,使不上劲,就赶紧先撒手回去接着用功,等待机缘,否则帮不了世间的亲人和众生,还有可能被世间人再次拉下水,那就亏惨了。
剃度后的第二天,恩师从我面前经过,忽然停下来,驻足沉思片刻,问,剃度有什么感受?
自 己没有好好回答。没有功夫,不能迅速地组织起最简单和有效的语言。其实,是有很多感受的,比如对寂静的理解,对向内找快乐的理解,对烦恼的理解,对过去的 人生中以自己心里的烦恼恶贼为父的反省和叹息,包括在剃度当下要留给他人最好的、最有力量的精神面貌以鼓舞亲人和自己,以期未来共同解脱人生的苦难,等 等。
我对恩师答,是个起点,以后好好作事、承担。
http://218.57.142.173/blog/2010/6/6.5/nEO_IMG_IMG_9834.jpg
出家了,所有的俗情基本都料理清楚,还有个博客,比较麻烦,用的是俗名,照片也是在家时的照片,出家前一天,将出家前写的《半路出家见闻录》最后一篇发在博客上,就算是打住了。给在家的生活再做一个形式上的了断。
有说法是,出家就是过去的那个叫刘书宏的我已经死了,现在的是一个新生的,叫贤书。
我就想,这个博客留还是不留呢?留有留的利弊,不留有不留的利弊。思来想去,也想不出个妥当的办法。
然后,就是去问恩师:师父啊,我出家前的那个博客是留着继续写啊,还是从此扔掉啊。
恩师不假思索地答:不生不灭。
当下乃至很长时间,真的是百感交集,倘使没有出家的这个历程,永远也不会懂得人是可以从“是、非”中脱出来,可以超越是或者不是,超越这样或者那样。超越生,超越死。
义工联谊活动
今天是周末,上午9:00,由文化部编辑室组织的《和尚博客》编校义工联谊活动在居士楼202室举行。13位山下义工和5位常住义工围坐一起,观看山下义工辛居士发心制作的视频:《寻找生命的意义——五一联谊活动纪实》,学习师父开示并交流了校对经验。
这次活动主要是为了在山上和山下义工之间建立和合、清净、深入的交流机会。以编书作为桥梁,促进大家心的交织、善心善业的融合及彼此善根的成熟。
http://218.57.142.173/blog/2010/6/6.5/nEO_IMG_DSC04443.jpg
根据以往的联谊活动经验,这次编辑室的同修们没有组织过多的室外活动,而是根据山下义工们对佛法学习及灵性提升的希求组织大家一起观看、学习师父《感悟人生》开示,及选取了《龙泉日记》中的一些校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
案例讨论过程中,大家纷纷从多种角度提出了自己的修改建议,很多建议出乎意料的深入和细致,体现了集体的智慧。正如此次活动主持人、编辑室主编之一余居士所说,“个人总有局限,集体讨论出的结果才完善”。
中午12:00大家用斋之后,来到栗子园,边饮茶边分享自己的学佛因缘,现场气氛热烈。
因大家发言踊跃,原定13:00结束的活动延至14:00。经过此次活动,山上、山下义工之间了解加深、相处更加和合,朝着彼此心与业的互融又迈进了一步。
http://218.57.142.173/blog/2010/6/6.5/nEO_IMG_IMG_7389.jpg
下午2:30,贤启法师、金蜀卿居士带领43名弘宣部义工,在凤凰岭景点之一的龙凤阁,召开弘宣部上半年工作总结大会。弘宣部的很多工作,都是长期面对电脑,室外会议,刚好在工作的同时,又可以放松休息。几位组织义工巧妙的把各频道项目,设计到游戏猜中,工作总结汇报在游戏中进行,平时只在网上相见的编辑们,在青山翠柏间面对面交流,加深了解,也为以后的工作沟通打下了基础。
http://218.57.142.173/blog/2010/6/6.5/nEO_IMG_IMG_7610.jpg
6月5日玉树前线报道
因为明天林老师要启程返回北京,走之前,他想带一些本地的特产,因此,上午一些同学在求松兄弟的帮助下,去买虫草给家里的亲友。
购买地点是“牦牛广场”,是个虫草市场,很多人在这里摆地摊贩卖虫草。卖的虫草分为剥掉土层和没有剥掉土层两种,没有剥掉的,看起来比较新鲜,剥掉的,比较方便。
http://218.57.142.173/blog/2010/6/6.5/nEO_IMG_01.jpg
虫草市场
谈价格的时候很有意思,买卖双方把袖子对起来,拉起手来,在袖筒里摸出对方要价或出价的手势,砍价的过程也是这样进行的。以前就知道老北京买卖交易市场里常见这样的行为,没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高原,现在仍保留着。
http://218.57.142.173/blog/2010/6/6.5/nEO_IMG_02.jpg
商谈价格
有一群人是专门靠刷虫草营生的,一般以妇女为主,她们的工具就是简单的小刷子,做成一圈帮助成交后的买主刷虫草上厚厚的一层泥土。
http://218.57.142.173/blog/2010/6/6.5/nEO_IMG_03.jpg
刷虫草
每只虫草的价格从十几元到几十元到一百多元都有,最常见的是二十几元左右。
http://218.57.142.173/blog/2010/6/6.5/nEO_IMG_04.jpg
有时候能见到双草的虫草
其他同学到赛马场仁爱社区工作。
http://218.57.142.173/blog/2010/6/6.5/nEO_IMG_05.jpg
在赛马场搭建板房
儿童乐园照常开放。
http://218.57.142.173/blog/2010/6/6.5/nEO_IMG_06.jpg
教小朋友画玛尼石
晚上,在赛马场仁爱社区服务中心的儿童乐园里举办了“玉树抗震救灾志愿者联谊会”。下午两点,发起人徐朗就带着仁爱的志愿者,到每个晚上参与的救灾组织里去邀请参加。
晚上19:30,教室里联谊会正式开始。
http://218.57.142.173/blog/2010/6/6.5/nEO_IMG_07.jpg
志愿者合影
第一个环节是每个团队的领队介绍团队的情况,到达玉树后都做了些什么。今天到场的团队有:关爱生命、国际无障碍心理援助中心与中科院心理研究处、进德公益、中国心、爱心小学、爱100。还有自己找来的团队:青海爱心协会、生命关怀协会平行公益以及北京仁爱慈善基金会,共九个团队的认真参与。我们采取抓阄的方法确定上场顺序,自始至终每个团队的领队在介绍自己的组织的时候都满腔热情,感觉到经过了前线救灾经历的团队和个人都具备很强的抗击打能力!
第二个阶段就是表演节目,每个团队要出一个节目,主持人一个一个地带动大家,开始有点羞涩,不过到后来大家表现的真的很好,虽然只是推脱,但到后来每个团队都表演了节目。大家脸上灿烂的笑,和自然流露的动作,激昂的声音都说明也许还算满意。到后来中国心还主动又表演了一个节目。看来前线的志愿者和后方在家里悠哉的生活的人就是不同。
第三个阶段,是分享救灾心得,让代表上来发言。因为时间有点晚,我们的联谊会就在《我们都是一家人》这首歌声中结束了。
http://218.57.142.173/blog/2010/6/6.5/nEO_IMG_08.jpg
联谊
http://218.57.142.173/blog/2010/6/6.5/nEO_IMG_09.jpg
兔子舞
http://218.57.142.173/blog/2010/6/6.5/nEO_IMG_10.jpg
仁爱手语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