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 仁爱基金会在玉树雪中送炭

标签:
仁爱基金会志愿者雪中灾民帐篷玉树日记文化 |
分类: 慈善文教 |
4月17日仁爱基金会在玉树雪中送炭
http://218.57.142.173/blog/2010/4/4.18/20100418_008_.jpg仁爱基金会在玉树雪中送炭" TITLE="4月17日
截止4月17日,玉树县仍旧有不少的灾民无家可归,露宿街头。由于运输的不通畅,当地物资缺乏,发放也很不方便。有强劳力的家庭,可以主动去拿赈灾物品,而老、弱、病、残的灾民却较难获得食品和物资。
17日,仁爱基金会前行的四名志愿者陆续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只能平躺在帐篷里,已然顾不上冰冷的地面,依然在联系工作。玉树州政府特别安排工作人员小刘支持仁爱基金会在玉树的救援工作。
安营扎寨,是志愿者们要做的第一步。玉树县的空地几乎全部被救援队和当地灾民驻扎,小刘在原军分区,现赈灾指挥部院外的绿化隔离带草坪上为基金会找到一片空地,由于15日从北京发送的大帐篷还没运抵玉树,晚上十点多,小刘为基金会协调来两顶12平米的帐篷,作为仁爱的营地。
下午开始,玉树出现小阵性霰和小冰雹。据青海省气象台预报,玉树震区在未来几天将有小到中雪,同时伴有5级大风。
两点多,基金会的三名志愿者前往一个地处偏僻,物资极难运送的乡组织物资发放。当地灾民在路上看到棉被和食品,蜂拥而上。见此情形,志愿者将余下的物资马上运至当地乡政府。由政府和基金会共同发放。乡政府领导握住志愿者的手久久不放,说:“你们送来的这200顶帐篷和棉衣棉被太重要了!”发放物资的志愿者晚上十点多回到营地休息。
一名志愿者在落实捐建玉树州最大的小学校——玉树第三完全小学的工作。
地震发生后,20余间平房教室几乎全部倒塌。许多孩子在经历了这场天灾之后,依然沉浸在痛苦、恐惧中。
4月16日清晨,玉树第三完小领到了一批方便面。曾经拥有3000余名学生的学校,只有430个学生到学校领取了食物。“食物很有限,要严格控制数量。”校长无奈地说道,“现在学校里能够争取来的食物和水,都是通过州里教育部门统一发放的。也不知道何时能够为学生再争取到更多的食物。”
http://218.57.142.173/blog/2010/4/4.18/20100418_013_.jpg仁爱基金会在玉树雪中送炭" TITLE="4月17日
“从昨天开始,已经有孩子询问何时能复课了。特别是6年级的学生,课业比较重,着急赶上落下的进度。”校长把老师们召集在一起,商量为六年级学生复课的事。尼玛江才校长说:“只要能够争取到几间简易平板房和发电设备,学校将第一时间恢复教学工作!”
志愿者已经开始联系板房公司,同时招募可以带学生的志愿者。第二梯队的志愿者也已经准备完毕,四名藏族男生和三名玉树女生,身体状况良好,随时准备出发。这批志愿者语言沟通能力比较强,有些会讲康巴语。
基金会将尽一切努力,希望孩子们的欢笑声和朗朗的读书声尽快在灾区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