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月7日龙泉日记

(2010-03-08 17:04:19)
标签:

文化

分类: 龙泉每日

3月7日龙泉日记

 

http://218.57.142.173/blog/2010/3/3.7/nEO_IMG_0308%20095.jpg

 

道场的力量

  在僧团里,偶尔会想起世间的事情,出家前,晨四点起,独自上早课,或者去附近的寺院上早课,然后会办公室洗浴、礼佛、读书、写字,静坐。

  月光从窗外照进,渐落,至城市的喧嚣渐起。

  日间有诵经定课,需要时间处理一些俗务。傍晚,独自上晚课,晚间诵经,读书,写字,静坐,和孩子交流等等。

  进僧团以后,迅速地适应了僧团的生活,开始捕捉、体察道场的加持。

  首先,人的精力旺盛了,心力增强,思维清晰,念知力也增强,内心中善的东西变得厚重起来。绝非在世间时可以比拟的。起初是不知不觉的,后来越来越明显。

  道场看似平常,每天诵经,出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其用功的松紧节奏很有用意,比如,十一法会那几天,密集地用功,每天随众,诵经、上殿、过堂,当时没有在意,回过头一看,自己的身心有了明显的变化。

  这在世间可能需要极长的时间才能做到,甚至于到死都做不到。

 

  春节法会时,因为事先有准备,有发愿,无论多累,只要没有特殊承担,就绝不因自己的懈怠耽误任何用功的机会,上殿、诵经、过堂、红黄牌位等等。

  感觉如一台发动机一样不停地转,期间稍有疲惫感,但很快调整,继续坚持随众,到了最困的时候,实在是想念自己的床的时候,咬紧后牙槽也不在白天沾那个东西。

  宁可在椅子上坐着打个盹,到时间就去随众。随后就有了乐趣。不随众会觉得不舒服。

  春节过去,盘点自己的身心变化,睡眠继续减少,忆持能力明显增加,以前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都可以尝试做到。以前在博客上读过,师父过去用功的时候,每天能记下自己说的什么话。

  怪不得师父出口就能成文章。

  也尝试过,整整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都未遂,晚上睡觉前有反省的定课,反省一天讲了哪些话,找出不合适的,发现,不是记不清了,就是完全忘记了。

  每天晚上都发愿,第二天一定要一边说话,一边忆持下自己说的什么话。然后当天晚上回忆起来。

  结局很惨痛,每天晚上发愿,每天晚上都忆持不起来,因为第二天天亮就忘记了,白天说话时完全想不起来要观照自己说的话,怎么说的,什么动机下说的,说的质量如何,听自己说话的对方反应如何。

  全都忘的一干二净。

  这应该是和自己的身心状态有关系,有心无力。理上知道,行持不到。没办法。

  春节十七天法会,不知不觉地就过去,忽然发现,法会结束后的几天,就做到了。

  早晨起来讲的第一句话,晚上睡觉前讲的最后一句话,跟谁讲的,动机是什么,对方的反应是什么。一一忆持起来。睡觉前在脑海里把一天的话过一遍,挑拣出不妥当的,反省,忏悔。

  感觉很踏实。

  以前觉得善护口业,简直就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现在发现是可以做到的,因为忆持一天所说的话,可以让自己少说话,增强思维能力,忆持能力。可以让自己少造很多的恶业。等于自己的语言行为有了个把关的。

  毫无疑问,这个改变绝对来自道场的加持,在世间是万万做不到的。靠个人也是万万做不到的。

  当然,要是说了太多的话,也无法全都记下来,那正好,可以策励自己少说话,说话时的当下锻炼自己组织语言的能力,把以前需要用很多很多话才能说清楚的事情强迫自己用最简短的话讲出来。一边讲一边就拿脑子记下来,省得晚上反省的时候想不起来。

  说话干净利索,可以强制地让自己的心不随着习气走。

  以此类推,念佛的状态也和以前不一样了。

  同时,也节省下写反省日记的时间。在纸上反省不如在心里反省来得快,来得有效,来得深刻,节约下来的时间可以做事情,承担,读书。

  把时间省出来,能做更多的事情。

  其实,这些体会写出来也不知道有没有什么作用,但是可以说清楚道场确实绝非等闲。没有道场确实没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获得长进。

  一切都还只是开始,有时候会觉得,倘使不过这种宗教生活那该怎么办啊。不过,后面也很难说会有什么坎坷,但信心始终很好。有困难就克服,有师父,有僧团,相信可以过得去。

  很庆幸自己能出家,否则,在家里绝搞不出什么名堂,可能自己会觉得不错。但现在回忆起来,发现那是一个安逸的缺乏长进的温床,有可能是个陷阱。栽在里面但不自知。

  要想动真的,还是要出家,当然,这也要讲因缘。

  在道场,还有个明显的感受,自己是被一个强大的业流推动着前进,只要心里愿意接受这个业流,跟随这个业流,人就在跟进。

  靠个人的力量是很有限的,能体会到,个人的力量融入到这个团队的力量当中,可以共同创造出巨大的能量。

  进僧团前,有很多来自他人的意见,对出家的选择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也有过一些自己的抉择,主要是担心自己是不是能适合出家的生活,是不是有热水澡洗啊,这样的可笑的想法,也会考虑到出家是否会对个人的成长有好处,现在大半年过去了,一个年都过了,回过头盘点走过的道路,省察自己的身心,可以确认,这条路走得没有错。

  当然,相信确实有那种极有修为的高人,不需要道场,他本人在哪里,哪里就是道场。

  但那是高人啊,对我们这样的凡夫来说,还是道场来的保险,所以,真要是想修行,有条件的,赶紧出家,千万不要再犹豫,像我这样条件不够的,创造条件也要赶紧出家。一咬牙,一跺脚,先从三界火宅中跳出来再说。

  实在出不了家,最好常常地亲近道场,亲近僧团,常住。常常地来。不懈怠。体察道场和僧团的加持。

  人身难得,几十年一晃就过去。千万别老想着等评上哪个职称以后再出家,等哪笔货款结清了再出家,等家里的猫咪有了新主人再出家,等下一次找不到好工作再出家,等房子每平米再涨一百块钱等等,等啊等啊等的,等到了那时候,再后悔,什么都晚了。

 

周日共修

  又是一个轻舞飞扬的下雪天,周日全天都有课,周末学员过完春节,也像学生们一样,重新到寺院里来学习佛法。有些是回家过年,有的春节法会做义工,放假了,修行却没停。一些班里,学员们还自己订了集体定课,每天按时完成,由专人汇总统计,再把功德回向给需要的人。

  下午两点,贤启法师与仁爱基金会的15位骨干义工,在居士楼204共同学习师父开示,林居士说为响应师父的教诫,今年计划以“心文化、心桥梁、新篇章”为主题,组织基金会的骨干义工们以一种全新的心态,系统的来学习和落实师父理念,今天是第一堂课,选取的是2.23龙泉日记、早斋开示“广结善缘”、和除夕晚上的师父开示。林居士谈到最近透过师父的加持体会很深,意识到自己虽然是有发心,但发的都是自己的那颗心,师长给的教诫和自己相应就发心,不相应就不发,和师长发的心不一样,自己的修学、工作、生活不能以师长、三宝为中心。

 

http://218.57.142.173/blog/2010/3/3.8/nEO_IMG_20100307%20011.jpg

 

  义工们分别谈了自己对“安住道场”的认识,有的认为呆在寺里不乱跑就行,有认为要知道做什么?有说在做事过程,修皈依祈求的;还有对“安住道场”的体会是,让自己能做自己主,做该做的事,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

  近来一直给基金会做培训的曹居士,已经下定决心今年要把主要精力放到基金会上,曹居士一公布决定,立即引来义工们一片掌声。她的观点是,“安住”先要确定自己身心安住,以净化为基础,净化一分感染一分。如何下功夫,师父指的很清楚,所谓“安住”就是有序,进来的人体会到安住、有序,能力得到提升,有东西可学。个人安住,及别人需求点,帮助别人身心稳定,内心有归属感。发心,利益他人的心,安住他人心中。基金会必须关注周边人存在,个人、家庭,能洞视社会的焦点,有力度有强度、高度。

  学习从两点一直到六点,整整四个小时,大家就宗旨理念认识的统一、用心实践的方法、项目的善巧抉择、项目和组织管理的有序和规范、团队的成长等方面如何达到和师长同心同愿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期间曹居士、林居士、法师分别作了收摄和明确,并理出了需要进一步印证的部分向师父报告。

 

 

奉献爱心

  今天清华科技园的仁爱心栈,参加爱心奉粥的,加入了北大耕读社的十几名同学,和中学的学生等热心参与到奉粥活动中的众多志愿者,总人数有30人,将一杯杯洋溢着温暖的爱心粥,带着微笑与祝福送到了伴着小雪出门的行人手上。

  今日是周末,奉粥地点在五道口城铁站,而且志愿者分成A、B两个小组,分别在街两边的进出站口奉粥。让志愿者们印象深刻的是,地铁到站后,随着人流的涌出,之前的耐心等待便化为了奉献的喜悦,之前还很多的爱心粥,一转眼就融入了眼前而过的人流中。奉粥的义工们依然是对每一人,微笑恭敬地奉上双手捧住的爱心粥,不论对方接受与婉拒,都送上我们一天初始的温暖祝福语。几拨进出站的人流下来,不到半小时的样子,一杯杯暖手、暖胃、暖心的爱心粥,便全部传递到了行人手上,又将传递到北京的各个角落。仁爱心栈义工们发自内心绽放的笑容,给北京增加了更多的快乐与温暖。

 

http://218.57.142.173/blog/2010/3/3.8/nEO_IMG_DSC_7377.jpg

 

  奉粥完毕,回到清华仁爱心栈,众多的志愿者围坐在一起,结行,分享一早奉粥的感想与收获。因为志愿者人数的众多和多元化,大家纷纷发言,由此也分享到了很多给人启发的收获感受,如来自一位中学生志愿者的感想:奉粥亦是接触社会,理解了别人,也了解了自己。来自一位老师的感想:奉粥,奉出的也是一杯杯的温暖,我们也感谢接受与婉拒我们手中爱心粥的行人,因为我们传递出的是爱心,同时一样成就了我们的内心。还有来自人民大学一位师姐的收获:在心栈奉粥的志愿者集体里,感受到的是不分阶层,不分个人经历,大家因为共有的爱心走到一起的无差别的温暖,we are the world,天下一家,而又因为每一名志愿者的不同感受与收获,让奉粥后的分享是如此的精彩和有意义。

 

http://218.57.142.173/blog/2010/3/3.8/nEO_IMG_DSC_7402.jpg

 

  众多义工的分享让大家收获了很多,而一位人生中失去了双手,却更加自信感恩地迎接生活的参与奉粥师兄,在与大家的分享交流中,以他乐观与坚毅的精神,感染了在场聆听的每一个人。这位师兄既“特别”,却不“特殊”,纵使不能手捧爱心粥到路人手上,奉粥过程中他坚持站在一名志愿者的旁边,用发自心底的最美微笑跟亲切祝福,传递出一份份温暖与希望。师兄不仅战胜了失去双手而可能带来的内心缺失,还令人敬佩地感受到了更多的充实。来自师兄的分享:纵使失去了一双手,但学会感恩与奉献,内心将生发出的便是千只手,万只手……心有感恩,世界便充满了温暖和快乐!

  仁爱心栈是大家共同的家,每一位志愿者把爱心种在这里,生根发芽,传遍八方。红莲心栈、清华心栈、朝外心栈,因爱心汇聚了众多的志愿者,在奉献中收获,在奉献中快乐。温暖他人的付出,即是成就自我的收获,这就是仁爱志愿者们在活动中的共同体验。为身边添一份祝福,给自己多一次鼓励。世界因爱心传递而美丽,我们的心声:我仁爱,我快乐!

 

倾听热线,传递关爱

  下午,龙泉之声倾听热线的15名志愿者不顾天气寒冷,赶到回龙观参加新春之后的第一次培训活动。培训之前,集体诵《普贤行愿品》,收摄心念。

  这次活动在骨干义工王志峰的带动下,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回龙观医院心理咨询师李玉舸老师带领大家继续学习《心理热线实用手册》,并讨论交流了最近的一个案例。这次主要学习了行为主义疗法和合理情绪疗法,对于大家不太理解的 专业名词,李老师就举一些具体的例子说明,并着重讲了一些对热线比较实用的方法,如让来电者先改变行为,进而转变他的感受和想法,对于一些容易恐惧、紧张的来电者,“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因为来电者越是关注这些感受,它就越加强,就会越痛苦。

 

http://218.57.142.173/blog/2010/3/3.8/nEO_IMG_DSC_7443.jpg

 

  然后,王志峰带大家做了去年联欢会的结行,仅短短一个月的筹备,以“感恩”为主 题的联欢会为半年来和热线共同成长的志愿者们带来了家的欢乐和温馨。这次结行主要总结了活动的经验和不足,为今后举办类似活动做一些积累。承担了主持人和合唱节目的贤娜师兄说,这次联欢会时间紧急,在准备过程中推掉了很多社会工作的事情,但确实在承担中得到了成长,很欢喜。

  最后,大家一起讨论了新一年热线工作的方向和工作重点。有师兄提到一个问题——缺乏对案例的深入分析,每次接完了电话,并不清楚自己哪里需要改进,这很不利于提高接线质量。今后接线员可以将接电话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定期集体讨论,加强培训中的实战练习,共同提升。

  第一次参加培训的喻同学是北京大学德语系的学生,她对心理学很感兴趣,也被热线的学习环境和温馨氛围所感染,表示今后会坚持参加活动,很高兴加入热线大家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