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8,310
  • 关注人气:66,1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月3日龙泉日记

(2010-02-04 08:16:59)
标签:

僧团

义工

开示

法师

大寮

日记

文化

分类: 龙泉每日

2月3日龙泉日记

 

四威仪——卧

  行、住、坐都是外在的,别人能看的见,相对来说比较好做到。禅兴法师跟我们讲,最难做到的是卧,因为在寮房里,人的原型就全都暴露出来了。

  床是滋长放逸和懒惰的温床。

  一定要远离这个东西,一开始不容易做到,但是将来是一定要做到的。否则很难走的上去。

  不过,从进僧团到现在,只要做到随众,做到远离床铺也不难,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每天晚上睡觉前不能像在世间那样,白天累了,见到床铺倒头就睡,一定要先做一些功课,拜佛或者念佛,或者坐一会儿,做到正念具足,然后睡下,如果没有正念就睡下,意识到了就要起来,重新睡下。这个非常重要。

  起床时,闻板即起。也非常重要。这两点要是做到了,人的精神面貌和身心状况能获得极大的改善。

  睡觉时要穿小褂和袜子,这是和世间人不共的地方。

  睡觉的姿势是右肋着床,右手托腮。吉祥卧。

  吉祥卧,一进僧团,班导法师就专门教过,大家根据自己的体验赶紧追问,有的时候托腮托久了会非常难受,禅兴法师开示,可以换到右额,这样就不用总是挤压一个地方。也可以自然地将右手搭在左肩上。

  又问,睡着前是吉祥卧,可是醒来了,就是仰面躺着了,这个怎么办?

  其实,这个问题很严重,涉及到睡觉的时候如何用功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了,就可能有极大的提升,那就意味着人可以简单控制睡眠了。

  非常非常期待禅兴法师能够开示出一些东西来。

  很长一段时间,观察这些上座法师,相信他们都有不同的觉受和体验,在对治睡眠和利用睡眠用功上肯定有丰富的经验。

  在僧团里,如果一个人说,我可以用一个小时做某个事情,那是极其奢侈的,大家的时间都精算到分钟,特别精进的用争分夺秒也不夸张。这种状态下,如果不影响正常休息,又能利用睡眠用功,很向往。

  而且,以前法师讲过,睡眠是小死状态,搞定这个肯定有非常寻常的意义。

  可是禅兴法师的回答很让人失望,他说,你只要在你睡着的时候知道自己是吉祥卧就可以,醒来是什么样先不要管它。

  失望片刻,就立刻开始明白,我们一定是受到了精心设计的宗教训练,相信是今生能遇到的最好的宗教实践教育,从一开始使劲出坡干活,拜佛,上课,写反省日记等等,直到追问如何睡觉的问题,回忆整个过程,有次序,有步骤,有层次,半年多的时间,通过对自己身心改变的检省以及对师兄们的观察,可以确定“以福养慧”的教育方式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禅兴法师没有跟我们深入讲如何睡眠的问题,一定是我们还没到那个地步,或者讲了做不到,或者讲了强制去做,能力和功夫没有,做了反而会出问题。现在的这个状态比较平稳,和风细雨的感觉。应该是对的。

  在僧团里,看似大家各忙各的,但是,细体验后,还是感觉到了,每个人的身心状态都在上座法师和观察里,同样,如果,再有新人进僧团,通过我们的进步和成长经验,也能对他们有深入的观察和了解。也能知道他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以及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更好地成长。

  这种感觉让人很踏实,很笃定。因为我们相信获得的引导是建立在对我们极其了解的基础上的。

  这种了解远甚于我们自己对自己的了解和认知。

  所有的课程虽然不是现成的,也没有更多的前人去实践,但是,因人施教是肯定的,不断调整的课程不仅仅符合缘起法,更是对我们身心成长变化的尊重。能感觉到从师父到上座法师到班导法师对我们这些初入佛门的弟子们所付出的巨大心力,成长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能感受到精心的设计,是有系统的。

  能体会到很多成长中的从容感和安全感。

  相对来说,出家确实是最安全,最快的成长方式,但是,大多数没有条件出家的在家众,禅兴法师开示的行、住、坐、卧不仅对一群入佛门半年多的净人有用,对在家众也有很大的益处。

  虽然不能做到如僧团那样的外在的行持,但把握其内涵,还是可以从中受益的。

  禅兴法师指出我们的现行,刚进僧团,大家经常会在出坡疲劳后,赶紧扎在床上睡一觉,一睡就不知道几点醒。刚开始可以,但慢慢就要把这个拿掉,睡眠要有节制,能控制。

  禅兴法师讲的很坚定,我们听的也很有信心。其实,现在就有很多人在困倦的时候宁可坐在座位上打瞌睡,也不会一脑袋栽在床上睡。

  对治睡眠不仅仅是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学修时间,更有很多我们现在所不知道的重要意义,禅兴法师没有讲大道理,讲的都是可以立刻行持法门,一开始肯定搞不定睡眠,睡下了就不知道会睡多久,但可以在睡觉前规划一下,这次睡下睡多久,是二十分钟还是三十分钟,定好闹钟,到时候就起。

  这个具体可以行持的方法非常非常的管用。

  做不做,就看各人的造化了。

  禅兴法师说的有心,我们听的也有心。就这么干了。听话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四威仪的僧团故事讲完了,似乎是一个上座法师教育新人的课程,但是,其意义和价值应该远不指这么多,有心人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对僧团生活的了解,对丛林传承知识的了解,也可以作为谈资,满足好奇心,当然,也可以拿起来受用,将其用在自己的成长中。

  各取所需吧。

  真切地希望禅兴法师的课不仅仅利益的是十多个净人,而能够利益到更广阔的人群。

 

人生如,但必当真

  下午两点开始,法会处审核各部组的春节节目。工程部的三句半相当于一个年终总结,把部里的几个组,重要事情,还有义工的转变,全编了进去,连采购谷居士去年总结上,法师给的评语都当成经典编了进去。盖楼用的材料、物资由谷居士采购,不怕辛苦又用心,对工程出了很大力。虽然放下生意到寺院当义工,谷居士认为自己出力不少,写总结时也就当仁不。法师看了总结,给批复了四个字“功高我慢”,谷居士看了不以为然说:“你慢我不慢”。法师又给批了四个字“功高你慢”,谷居士笑笑说:“还是你慢我不慢”。这回法师再给批的四个字成了“功高谷慢”,谷居士看了说“有功才慢,没功怎么慢”,这个批语,到今年成了经典笑话。一年的时间,不只大家的执着放下不少,人也都变得谦恭,不再认为做的事是自己的功劳,因为在承担中,慢慢体会到三宝的功德。真的像法师讲的,有些事情,借助三宝的功德,果相自然会呈现出来,我们是在这个过程中积资粮的。

 

http://218.57.142.173/blog/2010/2/0203/nEO_IMG_IMG_4207.jpg

工程组的“三句半”

 

  编辑室的节目,则是把两百多个义工的名字串了起来,做的很用心。法会处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提出了修改意见,就是太长了,要往下砍。被砍掉节目的还有客堂,原定两个节目的客堂,只留下一个手语歌,独唱被取消了,黄元直说“小卞唱歌很好的。”

  “先上集体的,不是特别内容的就不上了。”刘广泛不为所动,连试的机会都没给。

  “武依神的二胡拉的很好啊;我们人才很多。”黄元不死心,还想争取一下。

  “嗯,就这样吧。”看刘广泛的态度挺坚决,黄元做罢了,抱起电脑,领着客堂的义工们,向审节目的刘广泛等人问讯告别。

  “没办法,时间有限,晚上还有诵经,节目时间不能太长,不然下面活动就没法进行。”刘广泛也知道准备的节目很好。

  看来砍节目真的是件很为难的事,寺里的时间紧,都很忙,准备个节目都是休息时抽空排的,很不容易,可是不砍也不行,毕竟没有把时间拉长了来用的能力。

  “今年比去年好砍,一说大家也就接受了。”刘广泛内心很感恩这些响应法会处的号召,准备了节目,然后又被法会处把节目给砍掉的同行。

  从砍节目也可以看出大家的改变,用工程部刘满祥居士的话说:“去年,那叫一个执着啊!”

  审查的最后一个组,是大寮,他们准备的是一个小品,请动了一位剧作家出身的净人,帮忙给写的剧本,是关于大寮义工在工作承担中,因为发心超过了身体承受力的故事。有的想依照食谱做,有的想要做的丰盛,花样多些,让大众吃好。平时虽然有想要改动的想法,但是不敢和典座师说,就借着典座师外出的几天,按自己的想法试开了,一天一个花样,结果人累的精疲力尽……

http://218.57.142.173/blog/2010/2/0203/nEO_IMG_IMG_4216.jpg

大寮组

  小品中演的是一个真实小片断。现在大寮的情况是,大寮典座贤炳师,有段时间没带义工们缘念了,义工们也还是依师,按照食谱准备斋饭。今天早晨典座跟义工们一起缘念,是义工们一再祈请才过来的,这段时间,贤炳师说比较忙,让净人班的组长带动一些事相,交待给净人缘念用十分钟,余下二十分钟让义工们诵经。出坡前静一下心,这样做事中不容易有烦恼。

  一月份最后一天,贤炳师下来带义工们缘念时,问大家这几天法师没来,大家是怎么想的。

  组长张焕青的感觉是:“法师没来,好像心比平时散乱。”

  谢居士则是一心求法:“我们也没学法,只是做事情,我们很希求您能带我们学法。”

  接下来发言的义工居士,也是希望典座师能带大家,因为已经习惯典座师带动出坡、学习了。

  典座师没表示会继续带动缘念,只是再次强调,一定要诵完经再出坡工作,因为诵经后,有法的加持力,让人生欢喜心。

  贤炳师今天还是问:‘大家对没带缘念这个境界,是如何运用佛法的?如果大家回答不上来,就等下星期。’

  没有人说话,大寮义工发言上的锻炼少,不会主动发言,典座师看看,开始点名。

  李春莲:“前段时间对典座师观过,别人说贤炳师太辛苦了,你还观过,自己认为,炳师别老来大寮,不就不辛苦了,交待好就行了,所以感果,炳师真不来了。”

  “不对,要反省自己”

  “花开花落”贤炳师又提醒了一句。

  “我们的习气就是喜欢新鲜的,天天想听开示,听的时候很欢喜,但在行持上用不上,所以感得没有开示了。”王亚芬想的是实践和业果。

  “典座师是让我们体会无常。”张焕青对贤炳师那句“花开花落”比较有感触。

  眼前要处理的是,库房里居士供养了很多大米,而大寮是想用小米给大众熬粥,因为小米养胃,而大米性寒,吃素的人吃的太多,会胃不舒服;库房里地方小,东西多,春节要用的干果、干菜、面都堆放在地上,很杂乱,怎么在这些平常琐碎的事情上用佛法?下次典座师再过来时,会有什么实践体会向典座师汇报?

  到底是什么,要继续在典座师不带动的时候,把学的佛法用出来,才能有体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