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龙泉日记

标签:
善缘道场地藏经法师龙泉日记文化 |
分类: 龙泉每日 |
1月25日龙泉日记
http://218.57.142.173/blog/2010/1/0125/nEO_IMG_IMG_3517.jpg
无求无烦恼
各部组的行政,早晨缘念完,又齐聚到客堂,去开行政关怀会。关怀会是把各部组人聚的比较全的一个例会。自从确定这个会议这后,每周一次,贤生法师每次都是按点准时到,而且在这个时间里,不处理其他事务,甚至比接待客人还重视。
今天一开会,先从一件小事开谈,也算个通知,是关于洗衣服的。法师说居士楼那边洗衣服要移到见行堂这边,按部组统一洗。具体洗衣机放在哪,备用床单、被罩、枕套怎么发,怎么写名字,晾晒没有地方怎么解决,时间怎么分配,在什么时间洗,由谁去落实,都一一和关怀人员商讨确定。
一直都是在居士楼那边洗衣服,法师怎么突然要把洗衣机搬家,让义工们换个洗衣服场地?
“为什么搬过来,云水堂水箱用水量太大,补济不上;这边水比较充足,龙泉水包一直往外溢,又不敢关,怕冻。在这边洗,能把这个溢水解决。水包要保证流量,不然会冻了。”贤生法师像看透了义工们眼睛里的疑惑,说出了改变洗衣服方式的缘由。
http://218.57.142.173/blog/2010/1/0125/nEO_IMG_IMG_3512.jpg
“小白象旁边的垃圾箱外面,有很多没有装袋子的垃圾,到处都是,这个怎么处理?”张北平等法师说完了,赶紧问自己今天急于要解决的问题。
贤生法师给的建议是彻底清理,然后在外面做个包装,让人一看就能生起恭敬心,他就不往那倒了。或者找个木板画幅画,往那一放,上面写个什么花园一景啊,或者写个道德花园什么的,他就更不往那放了。
再谈到有些义工,早晨起不来上早课的问题时,贤生法师说出了他的原则:“对居士比较宽松了,这个不能一刀切,很生硬的执行这些东西,如果是发心出家,晚一分钟,马上去跪香。”
客堂里跪香次数最多的是党卫江,跪过好几次了。一旁的黄元坐在法师身边认真的做笔记。试想,黄元擦厕所能擦出那么多体会,跪香也一定不会白跪的。
“法师不让黄元跪香,是怕打击他,还是他确实听话,不用跪香。”有人问。
“黄元,你跪过吗?”贤生法师问。
“没有。挺希求的,我觉得跪香肯定是有突破。”黄元很老实的回答。
“上次我和郑居士说,这胡伟杰跪香冻坏了。黄元听到后说,你们原来对跪香是这种态度太悲衰了,跪香是一种升华。”耿旭的话让大家确信黄元真的很希求跪香。
贤生法师解释客堂的跪香,不是在屋里,是在院子里,也不是就那么跪着,是在地上拜佛。每次半小时,基本上拜半个小时也就热了,光跪在那里哪受得了。
“原来你对跪香这么希求心,自己想跪就跪嘛,还非让我说。靠自觉嘛,你们看张厚生,人家就自己跪,靠自觉了,惩罚不是目的。”贤生法师笑道。
该说的说完了,法师准备结束会议了:“还有没有什么问题,具体一点。反正是能给你们提供方便,就尽力。师父2010年新年寄语是什么?‘安住道场,广结善缘。’我从台湾回来也是总结八个字‘安住当下,踏实承担。’对我来说,‘安住道场’就是安住当下,‘踏实承担’就是广结善缘。我承担就要广结善缘,每个人都要踏实承担,这就体现一个共业,团体的力量,不是说某个人去广结善缘,其他人就不需要,为什么安住道场?身安道隆,你不身安,怎么办道,出家人是这样,对你们居士也是一样,你这跑跑那跑跑,能学到什么东西啊?飘来飘去,跟天上的云彩一样,一阵风过去就飘走了,那能成就什么东西啊?”
黄元一听法师说安住道场,赶紧把自己的计划向法师汇报,自己在山下租的房子要到期,现在也想安心在寺里常住了,就想把房子退掉,可是还有很多东西,不知道怎么办?
“东西捐给基金会,书给居士阅览室。”贤生法师干脆利落。
“那我就啥都没了。”黄元本意是想请法师给找个地方放,没想到法师让他彻底处理掉。
贤生法师给逗乐了:“你有啥?还啥都没了!当你啥都没有,你就啥都有了!当你失去一切,你发现拥有了一切!当你放下时,你发现拥有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都是负担!当年我没出家前去深圳,那时和贤月法师住一起,和贤月法师说,这些东西除了送给龙泉寺外,其他的你爱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我背个小包,带两件衣服就走了。人说潇洒走一回,你这浑泪走一回,为什么?舍不得啊,舍不得,你舍不得,你就没有得,舍得舍得。六度里第一度布施,布施波罗蜜,成就布施,布施是福,积福的事情你都不做,你哪来福啊?整天说自己很贫穷,是因为你不会布施!不光供养,上供下施,往往我们往上供愿意,往下舍就不想,为什么?我们觉得上供的话,我们会得很大福报;舍的话可能福报不够大,一般人是这样子的,你不管上供也好,下施也好,你都是得舍啊。你觉得这个有更大利益的时候,你舍的才痛快嘛,为什么?你的目标还是为了得,当你得不到的时候,你就会苦。你就不愿意,你得不到就苦。去年师父有给我讲,你要以无所求的心,去面对这件事情。有法师问师父有什么功德,师父说:‘你求功德哪有什么功德,你不求才有。’你没有那个求,你就没有这个烦恼。有这个求,你就有烦恼,你越想要你越烦恼,为什么?没有啊。你从来没想要,突然得到很高兴。为什么要随遇而安呢?即来之则安之,想这想那,想那些没有用的东西。以前有人问师父:出家之后要不要抉择善知识?师父就训斥:你出家之前就应该抉择,出家之后就要用心办道了。很多人很苦呆不住,就是这个原因。就跟你买东西,你买之前应该抉择性能、价格,你的需求等。做事情之前,要思考清楚,什么时候要做什么事情。你有没有买东西,进超市闭着眼睛直接拿,要根据你的需要抉择。你不用,你买他干什么?浪费时间浪费钱,我们的很多福报,都损耗在这上面。圣严法师有句话说的很好:就是我们想要的东西太多,我们实际需要的东西很少。我们买,就买我们需要的,不是买我们想要的。”黄元的舍,成就大家有机会听到贤生法师这一番开示,这个“舍”很值得了,听完了再去舍,也不会有那么多舍不得了。
http://218.57.142.173/blog/2010/1/0125/nEO_IMG_IMG_3490.jpg
“那什么是需要?”既然要舍就要搞的清楚一点,黄元继续问。
贤生法师遇到一个有希求心的人,很欢喜给予解答:“比如我们喝水需要个杯子,做饭需要锅,这是我们必需的。打个比方说,我们现在有一个大铁锅做饭就够了,没必要买电饭锅,那是多余的,你要买,因为你想那个电饭锅多好啊。比如刚才说洗衣服的烘干机问题,这个我们需要,但没有,没有也不要执着。”
“没有福报,说明没有积福的因,就没有福的果,为什么师父说‘因上努力,果上随缘。’你看滴水穿石,滴水是个因,穿石是一种果相,要持续不断努力,才能实现这种果,其他的事情也是一样道理。我们学修不是吗,像你生下来一下子就长这么高吗?不也是一点一点长的嘛!我们必需要的东西,要自己解决。比如水,我们要自己解决,你等别人给送,这种天气,你说我很需要水啊,龙王一高兴,给你下了一场雪,一米厚,都是水啊,这用不了啊,那你不能说没给你啊,漫山遍野都是,可是我需要的不是这个。”
正讲着,党卫江开门探进半个身子,和贤生法师说:“有点急事找您,能出来说一下吗?”
“有多急啊,会不会死人啊?”贤生法师动都没动一下,声音、语速也没变。
“可能会。”党卫江看法师没动,进到里面一边喘气一边说,看来是从外面跑进来的。
“打120。”
党卫江听法师说完,还想继续请求,看看法师的样子,把要说的话咽了回去,问个讯退了出去。
“就像印经,印的都是《地藏经》那几种,你看地藏殿,《地藏经》、《金刚经》,每种都有一、二十个版本了,今天翻印这个,明天翻印那个,送要根据需要。我需要印师父博客,你印点师父博客,给大家结缘多好。就是一箱情愿,你送一大堆东西,说我这个很好啊,人家不需要。要看需要什么,人家不需要,占地方。提供给别人方便,是提供给他用,不是给人家找麻烦,现在很多都是找麻烦,给别人东西,就要提供方便,就像你们为大家服务,就是提供方便,你要不能提供方便,那做的是什么。”法师一下子道出了印经供养的一些误区,有居士一听地藏经好,就赶紧印了往寺院里送,正好一段时间内大家都发心印地藏经,还争自己印的版本好,互相推荐比较。也不问寺里的情况,拉了经书就送来。于是,库房里的地藏经积压了很多,也确实会增多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凡事都是适当即可,过犹不及。
“像刚才党卫江一进来,你看他慌成什么样。你这一慌不要紧,你再去对待这境界,就不一样。一慌你就乱套,遇到问题不能慌,要想解决问题,这一慌不要紧,怎么解决给忘了,慌则乱,为什么叫慌不择路,你不能选择正确的道路和方法,就没有理智了,需要什么东西,需要有定的功夫,每个境界都是对你功夫的考验。”党卫江出去后,再没进来,遇到的还真是一个考验,这点可以确认,因为寺里一天平安无事,别说像党卫江说的会死人,就连惊扰人的程度也没达到,不过党卫江慌乱了一场是真的。
“什么叫利他,就是代人着想,好好体会师父为什么讲:“安住道场,广结善缘。”安住是要自己安住,不是让别人安住。你能安住道场,你才能去广结善缘,你自己都安不住,你结的缘都是离散的,都是把你拉走的缘。打个比方龙泉寺是建在地上,建在浮冰上那不都飘走了吗。道场是不动的,你才能安得住。为什么结善缘,为什么菩萨要布施呢,先跟众生结欢喜缘,高兴了才能听你讲话,为什么要广结,这就显出你的心量,你要去包容接纳别人,你自己心量包容不了,他们来了你就受不了了。为什么是善缘?你的用心了,你种个因结个缘,这个缘结下了,下次看到你就很高兴。你自己在因上努力,果上随缘,不是为了得到这个人对我好,才这样做。你每时每刻种的都是善因,感得的是善果。你感的是恶果,有什么可报怨的,忏悔业障就好了,自己不去好好播种,只想收获,哪有那好事。你们每个人的付出,你们每一处的用心,都是在结善缘,因为我们这是一个整体。比如住宿组床单洗不干净,大寮饭做的不好吃,谁还愿意来,把自己的事做好,就是在广结善缘,这是一种整体的承担了。我们是一个整体,分工不同而已。你像大寮做饭,大家吃的欢喜,是在广结善缘。出书出光盘,推动弘法,也是在广结善缘。这里做好接待,是广结善缘。包括基金会送衣服送粥,那也是广结善缘,为什么要把安住道场作为一个前提,因为广结善缘在哪里都可以,安住道场这是你的一个选择,这就是与世间人的差别。
“你看商场做推销,他们巴不得所有人都来,他们也在广结人缘,没有人就没市场;资粮从哪来啊?从真正的利他中来!你整天都想自己那点事,要去想想为什么你干活的过程,你觉得受苦了,你烦恼,你觉得做这种活,觉得大材小用,你能不烦恼嘛?你整天都没时间想自己那点事,你还能烦吗?为什么闲人无事生非?你忙疯了,还有时间烦恼,没时间!烦恼就让你不安住。你让别人烦,别人就会回馈给你烦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