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龙泉日记

标签:
打板火锅桌法师祖师吴居士龙泉日记文化 |
分类: 龙泉每日 |
1月10日龙泉日记
僧团故事:打板原来如此的不简单啊
一块木头板,一把木头锤,有节奏地敲呗。
这是大多数人最初对打板的认识,要是这么看的话,那就太小看过去的祖师大德了。祖师们搞出这个东西来,定有非同寻常的用意。否则就不叫祖师了。
过去有种说法叫“不用扬鞭自奋蹄”,也有人把这句话画成图,一般是一匹奔马,然后配一副画,比喻有一种人,不需要鞭策,就能精进用功。
现在才理解,哦,原来这种境界得是高到天上的那种,我们这样的凡夫绝难以达到。所以,祖师大德才给我们搞了很多的东西出来,行堂啊,打板啊。
这么讲,还是不清楚,就是说,很难有人什么都不搞,自己往屋里一待,就能入道,然后证道。一般就是经上有,世尊说了四句偈,或者说了一部经,很多人就证悟了。
现在的人哪里能有那个根器,所以那些智慧无比的祖师大德就给我们搞了很多东西出来,让我们慢慢的具备那个根器。
打板,最早觉得可以对治睡眠,强化时间观念,进一步稳定身心。上座法师曾教授,五堂功课,就好比五根柱子,只要随众过堂,就好比有了五根柱子牢牢地把心定住,令心有所缘,身心安稳。再学学打板,大概就好比在五根柱子上加个保险吧。一学,才发现,远不指这么点道道。
贤志师教的打板,手把手地教,把节奏记下来,录了音,以为就可以了,不就是一下一下地来吗。
第一次打,没打几下,贤因法师就从寮房里出来了,急问,谁打的?
一看,不是贤志师打的,是新手打的。
第二次打,贤因法师又跑出来,再手把手地教。
再学了几次,听了录音,记下了节奏,心想,这下总该行了吧。敲准了就可以了,就算是差一点半点的,应该也没多大关系,早上吗,就是起个叫大家起床的作用。再说,木头锤子敲木板,敲成一个节奏的,能听出来是谁敲的吗?
早上,贤志师想给新人机会,没跟着,新人也敲了,刚敲几下,又把贤因法师给敲出来了,说,你敲的不对。
然后手把手地再教。细细一听,果然,不一样。
心想,那就再学两天,总该行了吧。等贤因法师再往深里教教,就惭愧了,这哪是一两天就能学的会的啊。这个东西不搞几年出来,肯定搞不出味道的。
因为要靠打板收摄心念,每走一步,每敲一下,都有味道在里面,不光是专注,还要有意念。贤因法师讲,你敲的每一下,都要让他传出很远,传到天安门,传到天津,传到尽虚空遍法界,再传回来。
这个高度,就不是几年的问题了。
贤志师又讲,木头锤子不是简单地砸在板上就行了,声音要敲的圆润,温和,早晨,很多上座法师在打座,你敲出的带有劈啪杂音的板声就会吓着别人,宁搅千江月,不动道人心吗。
以前,有沙弥师看见新人学打板,就会鼓励,打板有很大的功德。
可是,反过来看,打不好,动了道人心。哪里还敢想功德的事,简直是造业啊。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不过,什么都是人干的,前人传下来,他们能干,咱们也就能干,大不了慢一点学,贤志师说,先跟着学走道,走一个月。
因为打板需要一边走一边打,身、心、手、板、脚步、板声都有高度的要求。哪是是原先想的那么简单的事情。
http://218.57.142.173/blog/2010/1/0110/nEO_IMG_IMG_1331.jpg
一个月就一个月。再长一点也无所谓。过去祖师大德搞出的这个东西,就是个鞭子啊,自己没有根器奋蹄,再没有个鞭子鞭策,人靠什么往前走呢。假如贤因法师跟我说,某某,你要收摄心念。
这话听着好听,没法做啊。就跟有人说,喂,你要好好修行啊。
跟没说一样,怎么修行,我当下该怎么做,这是想要知道的啊。不然,不就是一句空话吗。
那么,贤因法师说,这么敲,这么拿板,这么用心。
那好,就跟着学这么敲,这么拿板,这么用心。多爽啊。当下就拿住,当下就知道该怎么做。
贤志师说,跟着学走一个月的道,那好,当下就知道并且当下就能做。跟着他学走一个月的道。
祖师大德让我们行堂、过堂,我们就行堂、过堂,让我们打板,我们就打板,到时候肯定就有受用。是能收摄住心念啊还是能进一步对治睡眠啊,还是提高了专注力啊,还是以后一耳朵就能听出是谁在打板乃至提升了反闻闻自性的能力啊,还是别的什么啊,那肯定是要等学会了以后,再一点点地打,打啊打,打的有点体会了,自然就知道祖师大德的用意了。
佛教、丛林制度真的是了不起啊。不服绝对不行。
实在是绝妙,这不是因为自己是佛教徒就说这个好,而是他实在是太高级了,实在是太懂得如何拿捏人性和人心,懂得以最简单的方法让我们明白,起行,让后世我们这些根器差的弟子们用人类最便捷的手段接着去干超凡脱俗的事业。他是这么容易操作,一点虚的都没有。哪一样都可以让我们当下拿住,牢牢地攥在手心里。
还是要出家,现在有点理解当初贤满法师讲,在家里搞也可以,但能搞出什么东西出来,很难说。
按照这个逻辑来推演,丛林里,每一样,拿起来,只要用心做,好好做,都能顺势入道,顺杆爬,顺水舟。世界上实在没有比这更妙更好玩的事情了。拿起木板就能跟古大德交流,当下体会并觉察老人家们对后学的一片苦心和智慧。
唯一遗憾的是,出家晚了。肠子都悔青了。
仁爱总结报告:撼动,感动,行动
下午,仁爱慈善基金会关于“2009年冬季发放活动”的总结报告会,在见行堂一楼举行。这里本来是居士用斋的地方,中午在基金会义工的精心布置下,变成了一个整齐、肃静、庄严的会场,参会者除了寺里的僧俗二众,还有周末共修的学员。
http://218.57.142.173/blog/2010/1/0110/nEO_IMG_IMG_1771.jpg
会议由衣物组的两位负责人邓羽和孙凤梅主持。两人都是年轻人,被赶鸭子上架当主持人,以前都是闷着头干活,要主持报告会急坏了,中午一直在串台词,一遍又一遍,相互指正提醒。正式开始后,最初两位紧张的说话有点打结,渐渐地,两位主持人的声音平缓了,气氛也活跃了,前后衔接语言清晰有穿透力了,看来准备的时候下了一番功夫的。会议由张长海居士介绍整个缘起,接下来,播放了一个PPT短片,整个介绍了此次发放衣物活动的过程,从前期踩点,到分拣衣物,正行发放等等,年底的大雪把基金会储放衣物的帐篷压垮了,这时僧团法师们出来一起转移衣物,拆卸帐篷,又在分拣完衣物后,僧团法师再一次参与衣物装车,从最初,到结束,一个个环节中,都倾入了众多人的心力。确实,从简单的捐衣中,却可以发掘出这么多的机会,提供大众一起参与,策发出自己本具有的慈善心。
http://218.57.142.173/blog/2010/1/0110/nEO_IMG_IMG_1701.jpg
接下来,各个环节的负责人做了分享报告,也让我们了解了一些事项背后的鲜为人知的辛苦与不易。看似简单的事情,但要能顺利成办,却也是需要众缘和合,缺一不可的。其中的艰辛,没有体验的人,是无法想象的。
听完报告会,山上每个功能组代表发言,包括净人、沙弥、法师,基金会的工作都是对外,很多工作在寺里看不到,这场报告会让大家感觉到他们做的事是和大家切实有关的。
大寮义工周志娟老家是陕西,他是看着身边人走西口的情景长大的,看着报告会一张张图片,一个个场景,就像在看自己的家乡,从报告会开始流泪一直到结束。
工程组吴居士从小在城市长大,没有体验过贫困山区的穷苦,到寺里来做义工,是从小到大,过的最苦的日子,在寺里因为心很快乐,久了也不觉得有多苦,对于基金会同行在外面的辛苦也想象不出来,听完报告才知道,一件善行的背后,同行们所承受的辛酸苦楚。
http://218.57.142.173/blog/2010/1/0110/nEO_IMG_IMG_1779.jpg
客堂代表黄元居士发言
很多义工看了后,都非常感动,既为贫困地区的人们如此艰苦的生活所震撼,又被仁爱义工们不畏严寒,真诚付出的精神所感动。虽然基金会已经在山上办公,很多义工也经常看到,但却不知道这群身边的人到底在做什么。今天才发现,身边的这群人,真的很精彩,他们一直在默默付出。
今天会议结束时,贤健法师做总结开示:有三个“动”,撼动、感动、行动。
1、动,是撼动,无人不对此动心;
2、动,感动,被志愿者的爱心感动;
3、动,行动。出离心菩提心都是要靠苦来灌溉,所谓无苦不出离。
报告会结束后,贤健法师和贤启法师亲自站在门口赠灯,赠送给每位参加活动的人一盒酥油灯,希望给所有人都能带去光明希望。
讲师:火锅桌上的第一堂课
居士楼东门甬路的两边,从东配楼拆下来的木头,堆的像一座座木头山,虽然拆下来后,一直有出坡拔钉子,可是这些木头就是不见少。最近下雪,贤日师看到大雪把木头覆盖了,怕木头变形,而且过了春节,天气暖和后盖房子还急需这批木头,就组织义工和几位工人一起努力拨钉子,拔钉子成了工程组义工近期首要任务。今年气温低,人手伸出去一会儿,就冻僵了,天冷木头里的钉子也较秋天难拔,虽然是工程组除了几个维修的全都投入,那又能拔多少呢,没想到才几天,那两排密密高高的木头山,竟然变成了一座座小丘陵;拔完钉子,规规格挑选分类的木头,则码成方方整整的方垛。
http://218.57.142.173/blog/2010/1/0110/nEO_IMG_IMG_1684.jpg
吴志超居士说:大家知道急,拔钉子的心力就不一样,全力投入。吴居士春天调到工程部,是工程组的机动组长,有点突击队的意思,工地上有什么搬搬运运,或者是建筑施工完了,场地收拾之类的活,都属于这个机动组工作范围,不过机动组实际固定人员并没有几个,他就要到处找人,去后勤的机动协调,找周末共修的学员,念佛团的,来发心的信众。
穿着迷彩服的吴居士,一边挥手里的锤子,一边笑,原来他昨天晚上下了一次山,去太舟坞带那里的学佛小组上课,这是他当讲师后带的第一个班,上了一次课怎么会高兴成这样?
http://218.57.142.173/blog/2010/1/0110/nEO_IMG_IMG_1675.jpg
吴居士一说才知道,这上课不仅有趣而且自从小组开班以来,他这种上课方式,真是第一次听到。
“你知道我们的课是在哪上的吗?在火锅桌上。”
在火锅桌上怎么上课,难不成这课堂是在火锅店吗?
“我们去的时候,提供场地的居士,店还没关门,我和董师兄就帮他们关店门,关完了往家里走。”
等到了要上课的居士家,吴居士才知道,居士家里已经准备好要吃火锅的材料了,而且有在寺里大寮承担过的居士,正刀法熟练的在切菜。吴居士看到这情形,什么也别说了,放下东西,洗手帮忙到厨房去炒菜。因为人多,原定报名是十几个人,结果来的有二十多人,有做生意的、有会计、有售票员、有学生,还有退休的老人和六、七岁的孩子。两个厨房炒菜,吃饭的桌子是用小桌子拼起来的,场地就是用来上课的教室。
吴居士去厨房炒菜了,屋里的董居士是来上课的,结果变成聚餐了,在里面和几位等着吃饭的居士讲了一会儿,到厨房找吴居士,菜炒好了,开始在火锅桌上一边吃一边开始上课。
第一次上课,主要是大家互相熟悉认识,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相见欢”,学员做介绍,讲师也要介绍自己,两位讲师采用的是互相介绍,不仅嘴上介绍,还放映了幻灯片,电脑放在比吃饭桌子高一点的桌子上,边吃边放边介绍。
在餐桌上,讲师和学员还交换了礼物,学佛小组的居士们准备了一大包糖;吴居士和董居士带去的手串念珠。
学员里面有学佛很久的老居士,年轻的讲师面对老修行,怎么沟通呢,吴居士说方法主要是关心,和老人家谈念佛,问老人家一天念多少,还有关心老人的身体,这样谈着谈着,老人欢喜了,也就接受了。
回到寺里,吴居士感到出去一次,心会有些散,不像在寺里,大家很少谈一些比较散的话题,到外边要随顺着学员们,与佛法没有关系的话题会很多,虽然感觉自己的修学会受影响,但还是要出去,因为听的人会受益。
年终总结:感恩与收获的一年
时光飞逝,一年又匆匆而过。回首过去,这是我收获最多的一年,而给予我这一切的要感恩师父,感恩法师,感恩我的同行善友,还要感恩我的父母和我的妹妹。
2008年,汇报年终总结后,贤生师指出我的问题是依赖性太强,给了我一点教授:做事眼光不要太高,当时有点不服气。
http://218.57.142.173/blog/2010/1/0110/nEO_IMG_IMG_1573.jpg
法务流通处
09年3月底贤生师要去香港受比丘戒,这对出家众来说是生命的转折,好好承担自己的工作,在自己的现实缘起下把该做的事做好,就是对法师最好的护持。于是我尽最大的能力好好承担,在流通处的承担是我最踏实与充实的一段时光。这样我下山工作的计划就推迟到法师受戒回来。
09年5月5日在法师们受戒回来的当天,去参加佛指舍利安奉大典。这一次出去对师父对这个团队有了重新的认识增强了信心。而我下山的想法彻底被搁浅了。
不下山就要过父母这一关,这也是我最害怕面对的,我生性软弱,怕他们伤心,作为儿女我没尽什么孝道,反而惹他们伤心难过,惭愧啊,可还是要面对啊!贤生师说,父母的这一关过了,我会提升一大块,提升不提升我不关心,在意的就是怎么让父母接受,不难过。8月份轻描淡写的跟父母说在做义工,到现在我也面对了很多压力,虽然父母没有接受,但是通过这件事,我真的提升了很多,心力增强了,也明白很多事情是自己给自己吓倒了。11月份家里出了点事,父母出了车祸,这次我学会了皈依,对三宝又升起了信心,使我更深刻的认识到事情没有好坏,重要的是在事件当中你的内心提升了多少。
因为我们只能亲近带我们的法师,所以在法师身上看到了三宝的功德,贤生法师带我们最久,所以在贤生法师身上看到了很多功德。法师的行动力很强。以前想不通为什么法师每天会有那么多的客人,通过观察发现因为贤生师非常热心乐于帮助别人,而且有些事还亲力亲为。发现了这个秘密以后我也照着做发现,这样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就拉近了,自然就变成朋友了。在法师去台湾学习的两个月里,贤满法师带我们,在贤满法师身上我感受到了无声的慈悲,贤满法师说话好像凶巴巴的,可是只要是有居士来请教法师问题,法师一定会慈悲的接待,无论是老是少,法师几句话就把他们说的乐呵呵的走了。
贤生法师常说:要和同行拉近业缘,因为同行善友之间会互相拉拔。今年我有了非常深刻的体会,在我烦恼时跟同行说说,心中的结就打开了,以前心量小,现在心里慢慢装的人多,我能倾诉的人就多了,不同的人能够帮助我解决不同的烦恼。一直以来无论生活还是工作自己都不够主动,因为我不断的告诉自己要低调要内敛,想想自己真是可笑,搞不清高调张扬的概念就开始低调内敛。佛法就是要中道,过低往上提提过高往下拉拉,像我再低,估计就起不来了。感恩一切,如果没有佛菩萨可能一直到老,我还是在低调内敛中生活,可惜的是那并不是真正的低调内敛。想想有多少人会恪守自己的信念生活一世,可是在离世的时候也不知自己所坚持的原来是不适合自己的。
还有一次探讨我们给自己定课做计划的问题,我觉得自己定课后压力很大,说明我的情况后,韩旭就我的状况分析了一下,说计划别定太多,比如说一天能念5000佛号,就要定3000,要给自己留一个余量,这样你就不会有太大的压力。我按照他的方法做了一个月真的受益匪浅,那个月不但很充实,也很快乐,重要的是增强了自己的信心,培养了持之以恒的能力。
反省原因是因为贪心,想多学一点,多积累一点,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往往会把自己的时间安排的满满的,见缝插针,还嫌不够,恨不得下个月都定出来,可是完成的时候就出问题了,会有一些突发事件或是比较懒散的时候,往往就不能按时按数量完成,结果这样慢慢就没信心了,发心也退了,最后殃及自己的能力怎么什么也做不好,开始自卑。其实一个小小的调整就能改变我们的人生。
这一年我没学什么高深大法,但是我学会了怎么做事,在做事中我也体会到了怎么用心,怎么观待别人,怎么对治烦恼。我也明白了对师父法师及同行的信心是你要用心一点一点去体会,一点一点建立的。我也不像以前那样在意事情本身,而是通过事情来观照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