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月2日龙泉日记

(2010-01-03 06:43:30)
标签:

宗教

师父

善缘

法会

习气

龙泉

日记

文化

分类: 龙泉每日

1月2日龙泉日记

 

http://218.57.142.173/blog/2010/1/0102/nEO_IMG_IMG_0594.jpg

 

  早晨,地面上铺着一层薄薄的雪,向山那边望去,凤凰岭上空挂着一轮月,发散着淡淡的桔红色的光晕。

  今天是元旦共修法会第二天,大众济济一堂,师父早斋时对僧俗二众进行了开示,师父说,我们经常把广结善缘挂在嘴上,实际上不知道平常是怎么做。比如,我们平常说话也是广结善缘,如果心是散乱的,就容易把烦恼带给别人,就不是广结善缘。在自己的缘起点上把事情做好就是广结善缘。广结善缘就是发菩提心。

  听了师父早斋开示,大众都法喜充满。今天也是一个特别的日子,因师父的行程,法会的皈依,由明天提前到了今天,下午一点半,在见行堂,师父传授皈依。又一批众生找到了心灵的皈依处。

 

http://218.57.142.173/blog/2010/1/0102/nEO_IMG_IMG_0091.jpg

早课

 

http://218.57.142.173/blog/2010/1/0102/nEO_IMG_IMG_0759.jpg

佛事登记组

 

  近日天气比较冷,虽然在法会期间,但寺院里,与以往的法会相比,显得比较安静,很多法会办公场所都搬到了室内,比如接待部的学员、义工签到等,在法会前一天就已经在213教室办公了。还有佛事登记组,移到了工程组办公室,还有进见行堂,为了保证暖和,一律走室内的通道。

  晚上是蒙山施食。

 

 

师父随机开示——关于着魔

  观过,观过了然后藏在心里,不告诉别人,也不跟别人交流。

  往往修行人容易着魔,不修行反而不会着魔。

  执着,就会越来越厉害,魔的意思就是障碍。

  你一直认为这个是对的,最后你的脑筋就会死机,慢心大也是着魔,归根结底就是执着。

  修行就破执。

 

走火入魔不是闹着玩的

  着魔,走火入魔,都是听说,也没真见到,离我们都很远。

  生活中神经兮兮的人大多见过,安定医院对治疗这类疾病一般也都是药物,肉体上限制起来。远离现实生活,西方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都有一定程度的心理疾病。轻度的不影响生活,严重的就要送去专门的医院治疗。

  修行生活中,大家都在努力地对治自己的贪、嗔、痴以及身心上的种种不良习气,习气不明显的,人就显得好,习气重的,人就显得不太好,经过修行,把习气灭的比较成功的,走到身边就让人感觉到有亲近感,让人很舒服,通常说有修行。

  但是,另一个极端是把自己搞的不正常了。

  大家就去找原因。初步判断的原因,乱看书,一直在强调大众共修时,书不能独自乱看。有一本南传的讲坐禅的书的扉页上就写着,这本书里内容千万不要在没有人引导的情况下去照着做。

  可是,当一个人出了问题之后,就不好往哪本书上去追索了,谁知道他都看了哪些书呢?

  师父对这种情况有很直接的开示。

  师父说,观过。观多了,藏在心里,不跟别人交流,最后就要出问题。

  这真是让人吓一跳,以前总讲观过,观过,观过,也就是觉得一个人的缺点而已,这个人比较爱观过,那个人不太爱观过。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现在才知道,天啊,观过观到最后能让自己着魔。还有,多说话,散乱,天天不说话,也会出毛病。

  师父说,修行才容易着魔,不修行反而不会着魔。

  这才明白,哦,原来修行一定要把观过的习气搞掉,否则以后会很麻烦,世间人不修行,虽然也观过,但是就那样生活,习惯了,心理有疾病也不对治,一直到死。稀里糊涂地去轮回去了。修行人要提升生命质量,要有所成就,那就要对治。可是,对治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那把观过的心减弱了,是不是就好了,多跟人交流是不是就好了,也不是,师父还说,慢心大也是魔。

  天啊,慢心大是魔,以前就觉得慢心就是慢心,一个缺点而已。现在才知道,这个东西可不是闹着玩的,能让人神经。最后把人搞疯掉。

  那么,把慢心去掉,或者减弱,是不是就不用着魔了。也还不是。

  师父说,魔的意思就是障碍,你一直认为这个是对的,最后你的脑筋就会死机。

  师父的这句话,也不难理解,我们的生活经验就是认为某个是对的,我的观点是对的,我的认识是对的,我的经验是对的,我是对的,你是错的,我从小到大积累和学习到的认知都是对的,推而广之,冬天就应该穿棉衣,夏天就应该穿单衣,不穿衣会冻死,不吃饭会饿死,时间、空间等等,这些个经验应该错不了吧,是对的吧。可是,这些东西,基本连缺点都不算啊,大家都是这样生活和思维的啊。那也不行,如果不修行,不对治,不认识到放弃自己是对的这个生存状态,最后,我们的脑筋就会死机。

  不修行会死机,修行修不好,也会死机。修行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师父说,修行就像做科学实验一样,每个人做的都不一样。

  如此理解师父的这句话,千万不可自己搞这些实验,搞的不好,搞成功的概率太小了,生死大事,复杂的生命意识状态,自己搞,太危险了,前人有成功的试验经验和数据,在前人的引领下,照着来比较安全,比较妥当。

  关于着魔,师父最后说,归根结底就是执着,修行就是破执。

 

http://218.57.142.173/blog/2010/1/0102/nEO_IMG_IMG_0090.jpg

 

 

 

僧团故事:依师训练(3)

  一开始磕头着急把数量磕完,经过贤海师的调教,开始慢慢地磕,不着急地磕,反正早上也没事,磕完了也是没事,就耐心地来。

  也会出汗,但是心里不着急。

  本来,那几天正在背诵五堂功课,背到八十八佛,背啊背的,背了前面忘了后面,总也顺不下来,应该是和磕头有关系,就在那几天,八十八佛顺利背了下来,觉得有点不太相信,于是再背“愣严咒”,这个咒据说叫愣半年,说是一般半年拿下。

  因为以前一直就诵这个咒,但没有刻意去背过,只是比较熟悉,经过那几天早期磕头,刻意背一下,结果发现,只有两处需要刻意在心里背诵一下,剩下的这句出来,后面一句自动就涌出来,把那两处背诵并理顺,早课时再通上几遍,竟然就背了下来。

  还是有点不相信,于是就思维那几天的念知力,结果确信这种用功方法是可以提高念知力的,因为早起的时候,担心起晚,所以精神高度紧张,专注力得到强制提升,就在那几天,不知不觉地就可以做到想再睡十分钟就可以只睡十分钟,过了十分钟,准醒的来,想再睡一个小时就只睡一个小时,过一个小时准醒的来。

  渐渐地,三点醒,就三点醒,而且睡的也不是太死。也能保证休息,也能到时醒过来,起的时候也不是特别难受。

  这个感觉比较不错,忽然就意识到,这可能就是对治了睡眠。或者是对治睡眠的第一个阶段。那么是不是磕头就一定能对治睡眠呢,可能也不一定,整个过程与磕头本身,与自己对法师的信心,与法师和道场的加持,与自己精神的高度集中可能都有关系,而达到了对治睡眠的目的。

  从此,只要不是特别劳累的情况下,中午可以闻板即起,乃至板声未响,就先醒了,第一板一响,立刻跃起。思维是清晰的。

  为了确认一下究竟是不是这个原因,就在那些日子,尝试一下背书,明显意识到,以前背书的时候,意识会黏着在某一行字,某个段落,很难逾越,而现在能观照到整篇文章,那些段落虽然不能立刻背下,但是能很容易地把整篇映在脑海里,然后花点精力把段落串联一下。就可以了。

  五堂功课里的《阿弥陀经》故意没背,是怕背完了,没东西背了,后来跟法师说,法师说,那哪行,快背完,背完了,背四书。

  想不到依师磕头还有这么好的用处。真是想不到。

  快到一个月的时候,自己总结了一下,一天只睡四到五个小时,最少的时候四个小时,中午也不睡,一天当中正常出坡劳动做功课也不是很困乏,这样,就意味着人是可以将睡眠对治掉的。

  而且,如果是三点钟起,磕到三点五十,到四点半上早课之前,还有一点时间,可以静坐一会儿,也可以读会儿书,这样一来,很是合算啊。即锻炼了身体,又忏除了业障,提高了念知力。实在是好。

  本来对法师还有观过的心,怎么说呢,可以拿贤满法师做例子,他夸你的时候,你会觉得,哎呀,这个法师说话真有水平,真是直指人心,禅意十足,他批评你的时候,你会觉得,哎呀,这个法师怎么这么阴阳怪气地说话。

  未经修行和调伏的人心就是这么下作和没劲。

  很是后悔对法师的观过,虽然很细微,但还是察觉到,并揪出来杀。自己找到了一个方法,忏悔,直接给法师顶礼,很有效果。立刻得到对治,不让其留存和长大。

  和法师汇报了一下自己磕头以来的状况,法师也没说什么。又过了几天,觉得这个早起磕头的法门太好了,值得天天坚持下去。

  可是,又出变故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