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48,310
  • 关注人气:66,11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月3日龙泉日记

(2009-12-06 08:50:32)
标签:

义工

法师

仁爱

石头

黄居士

龙泉

分类: 龙泉每日

12月3日龙泉日记  

 

僧团故事:电话里的道心

 

  值班室由丙、丁班轮值,但法师也都没闲着,贤满法师进值班室,四下看看,见桌子上有邮寄的书籍,立刻追问,是谁的,为什么会放在这里,这样会显得很无序,要及时找到主人。
  贤树师进门,见凳子放的比较歪,让把凳子摆整齐,这样来访者就会感觉很好。
  贤立法师见值班室放着一个电暖器,问,是谁放在这里的,要求及时送归库房。
  虽然都是小事,但正是这些小事支撑着整个道场的道风和有序建设。每一个法师的行持都会给后来人带来深深的震撼,他们心力之高,之敏感,从这点滴的小事上就可以清晰地读到。
  执事贤健法师进值班室,摁着净人的肩膀坚持不让净人站起来,直说方便放下,他把值班制度仔细读一遍,找了几张小纸片,密密麻麻地修改原先的制度,写完后,交给净人。
  接过来一看,问题来了,令人困惑不已。
  古代丛林会遇到一些佛世时没有的问题,现代丛林也会遇到古代所没有的问题。像电话的管理,怎么管,没有电话是不现实的,可是有了电话,接听和打出都会有非常多的问题,有管理上的,也有修行和道风上的。僧团这么多人,一管,肯定就有问题。

 


  新的电话管理制度是:私人电话请示班导,接听和打出一律限制在11:40-12:40,一次不超过三分钟,值班同学负责看表断电话。
  看到这一条,顿时就起疑惑,这样的制度能执行的下去吗?按照世间的经验,很多严格的看似对团体有利的制度大多都会流于形式。即便是执行得好的,往往最后也是制度和人情相互妥协,默认一个折中的规则。
  新的制度是贤健法师手写的,交给净人,让打出来,还没来得及打印,中午,禅兴法师推门进来打电话,说,有新制度了,三分钟,请您监督。
  净人说,没表啊。
  禅兴法师认真地从兜里取出一块表,交给净人。然后开始打电话。
  净人很震撼,感觉较真了,在世间也曾有过类似的事情,但那都是为了利益和管理,上面给下面做做样子。很多时候,连样子都不做了。
  但,禅兴法师示现的却是足以让刚入道者学习一生的道风课。
  人就是这样,道风是相互感染的,是代代相传的,上面没做好,下面肯定就歪了。况且,上面做好了,下面也不见得就能做好。人情、欲望、懈怠、习气随时会冲垮一切有益于我们修道的制度和规则。
  刚入道者的道心只要有一点漏洞,就会被习气捕捉到,然后摧毁掉。
  新的制度里有“尽职尽责”这样一条,净人也没客气,等禅兴法师打到两分钟的时候,就提醒他,两分钟了。禅兴法师立刻加快了说话的速度,告诉对方,电话不方便继续说了,挂掉电话,看他的表,三分钟,禅兴法师看电话显示的记录,抱歉地说,对不起,三分十八秒,超了。
  令净人感慨不已,不是感慨在对制度的尊重和身体力行,而是感慨看到了道心。
  禅兴法师打完电话后,离开值班室,贤龙法师进来打电话,先主动声明,是公事。
  新的制度还没有打印公布出来,法师们就已经开始行持,这本身就已不再是靠人情世故维系的世间法,应该是超凡脱俗了吧,是真的道心了吧。
  只有真的道心才能反过来摧毁习气,才能建成好的道场,才能让见行堂真正成为道风比建筑更好的现代丛林,个人才有更多提升和进步的机会。
  真的行持才有资格成为历史。像古时先辈传承给我们丛林制度一样,我们把新的丛林制度再传下去。

  居士生活:石头的生命故事

  柔和的朝阳穿透新鲜的空气,洒在下寺路边的树林中,白色如羽如棉的云随意散在湛蓝的空中。师父去上班的车轻轻从下寺前的路上开过时,机动组的义工正跟着贤立法师在忙碌着。
  吴志超居士带着义工在拾柴禾,法师带着林仁祺等搬石头,这段时间运的石头准备用来砌东配楼外墙,需要有一个面是平的。石头放在这里有一段时间了,很多大石头已经压到地里,搬的时候要用撬杠撬出来,撬石头手臂腿都要用力,义工干活没有贤立法师有技巧,法师看到大的石头就会亲自动手。铲车在旁边,小石头直接扔到车斗里,特别大的就要两个人抬上去,配合要默契还要会用力气,如果有一个人抬不动了,那样就很危险,法师教义工:深呼吸!腰用劲!南无观世音菩萨!一车斗装满,车开走后,法师和义工也不休息,又过来拾柴,还给居士们随机开示。路边的石头装的差不多了,又去运消防支队后面的石头,义工们挑拣着石头往车上装,法师装的要比义工快,低下头一块块的拿,拿了就装到车上去,仿佛这些石头是他亲手放在那的,哪块石头什么样,有没有用,法师都胸有成竹,大大小小的石头装到车里,已经满了,义工和法师还拿了几块石头插到缝隙里,铲车举着抓着石头的大铲子,倒退着开了回去。林仁祺等几个义工累了,就地蹲下来休息,贤立法师从石头堆里走出来,那条伤腿不知道是因为刚才装石头太用力,还是因为一直不舒服,抬起来的动作有些僵硬,法师每天为这条伤腿忍受多少痛苦,只有法师自己知道。有事过来的义工看到空闲就问法师:这些石头是从哪来的?法师说:猜猜。义工答:肯定是盖楼的时候,从地下挖出来,放在这的。法师笑了说:真聪明。

http://218.57.142.173/blog/2009/12/3/nEO_IMG_DSC09482.jpg

  当初盖楼挖地基时,从地下挖出的花岗岩先找地方放起来,现在楼建好了,要砌外墙用石头,又把这些石头凿成可用的形状,运回去。法师说:寺里的情况就是没有地方,这些石头堆在这里占了消防支队的一条路;稍稍喘口气,法师把沟边的一块石头翻了个,问石匠:这块石头从中间打开,可以有个平面吧?然后又让刚从保安组调过来的黄居士说:那块石头打碎吧。黄居士拿了大锤一锤下去,石头就裂为两块。法师指着碎裂的石头说:这块石头外边已经风化,你们看这些部分已经变为土了,里面还是石头,沧海变桑田就是这么变的,这块石头已经经历了千百万年了。细看还真是,这块石头外部已经是土黄色,虽然还凝结在一起,但已经清晰的可以看出一粒粒的沙土,里面还是光亮的石质。黄居士问法师:这些石头都是怎么形成的?法师说:火山岩浆喷发形成,是地壳里的物质,以前不了解,后来听搞地质的人讲,观察后发现确实是这样,器世界的形成很微妙,都是人心的一种显现,科技越到高端越发现,一切都是内心的外现,不过科技是一个推断,它要通过证明,佛法是结论。释迦牟尼佛以无上智慧,照见了这个世界形成的真相。航天研究出身的法师,从科技的角度理解佛法比一般人要深入许多。

http://218.57.142.173/blog/2009/12/2/nEO_IMG_DSC09128.jpg

  法师让义工看一块青蓝色的石头,这两块石头是一个家族,无数的岁月过去后,这两块同一家庭的石头呈现出的生命状态是如此的不同,一块依旧泛着亮亮的光坚硬无比,一块已经灰黄,将要化为尘沙。轮回里,随处都有无常,这些一起装石头的人会不会一起成佛呢?
  黄居士扶着大铁锤听的入神,法师笑笑,指指他脚边的石头,让他再砸开,那块石头外表青黑色,法师一边让黄居士砸,一边说,砸吧,没问题,那上面的水线很明显。没看到什么水线,可是黄居士一锤落下,那块看起来坚硬顽固的石头应声碎裂,法师欢喜的说:不错,这块石头材质很好。
  工程部的法师与寺里其他的法师不同,其他法师,包括沙弥、净人,走路时都是那种都摄六根,目视前方七步远,而工程部的法师们则是一边走,一边到处看,特别是贤立法师走路时,眼睛巡视着地面:哪有石头?哪块石头能用?
  谁说石头不会说话呢,这些石头在被遗忘沉寂了无数岁月后,有这样一位出家法师,让这一块块冰冷的石头重新焕发生机,参与到一件弘法利生的事业中来,器世界与有情世界是交织在一起的。
  不然,就不会有“生公说法顽石点头了”。
  当初道生和尚主张“一阐提皆得成佛”。无人赞同,皆认为他违背了佛经原旨,邪说惑众,被逐出僧团。道生和尚黯然离开,来到苏州虎丘山,对石宣讲《涅盘经》。讲解“一阐提”的经句时,言“一阐提也有佛性”,并问石头:“如我所说,契合佛心吗?”一粒粒石头竟然点头。

http://218.57.142.173/blog/2009/12/2/nEO_IMG_DSC09215.jpg

  这些砌入见行堂、东配楼的一块块石头,在经论常时熏习的久远时间后,或许也会有机会为某位法师听法众,并印证心要吧。
  贤立法师对整个工程都像对一块石头这样熟悉,发愿承担寺里的建筑后,就全身心的投入去做。去年奥运会期间,法师作为佛教界的志愿者,跟随寺里的几位法师一起去开会,回来后,同去的法师说:贤立法站在大厅里拉都拉不走,非要研究人家的灯是怎么装的,楼梯怎么设计的。建楼时,为了建出来的楼错落有致,协调美观,法师就从各个角度去想像楼建好后的比例。工程组的义工苏清现说:这栋楼哪里有几根钢管,有个插线盒,法师都一清二楚,内心的那种觉受力很强。

  首都慈善公益日,仁爱在行动

  今天,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如今,北京又为这个日子赋予了新的含义——“首都慈善公益日”。上午十点多,师父在上班途中,顺便视察了一下仁爱在西客站的奉粥地点。师父仔细询问了有关地点的环境等问题,心栈负责人陈慧居士一一做了回答。这一天,继清华和红莲两个心栈之后,仁爱心栈的第三个分部——朝外仁爱心栈正式运营了。
  朝外仁爱心栈奉粥地点选择在北京最繁忙的CBD(中央商务区)金台夕照地铁站西北口,这附近聚集了众多世界知名企业,白领人群密度居北京之首。由于高强度工作带来的压力,许多上班族的睡眠得不到保障,早上往往为了贪睡几分钟而耽误吃早餐,然后又空腹投入工作,极易导致低血糖,记忆力减退,常此以往,甚至引发胃炎,胃溃疡,对健康造成了及其不良的影响。仁爱心栈特意选在这个地段奉送爱心粥,方便了匆忙赶路的白领们,帮助他们减少因不吃早餐而带来的健康威胁。
  清晨三点开始,仁爱的志愿者陆续赶到在朝外SOHO天厨妙香素食餐厅内,为新的心栈开张做准备。心栈负责人王璐说有的志愿者怕耽误时间,甚至整个晚上守候在这里,让人非常感动。7点50分,粥车到达金台夕照地铁站西北口,当人群从地铁走出来时,志愿者们热忱地送上一杯杯温暖馨香的八宝粥,还送上清晨的祝福。“早上好!”“祝您今天好心情!”早已习惯了匆忙赶路的白领们头一次碰到免费的早餐,外加亲切热情的志愿者,都有点不太习惯。有的接过粥连声说谢谢,有的停下来了解仁爱的项目,也有的很漠然。不管遇到怎样的情况,志愿者们笑容依然,谦恭依然。在这个冬日的清晨,他们用自己的行动,一点点暖化现代人内心的坚冰。
  有一位志愿者在附近上班,她说道:“昨天还是一个上班的行人,今天变成了志愿者,在奉粥的过程中,非常能理解过路人的心态,自己平时也不敢相信有这么好的事会在身边发生。”过度的商业化导致人们凡事都以利益作为衡量标准,原本那颗温暖友爱的心渐渐麻木,冷眼看世事成为一种普遍奉行的处世哲学,各家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甚至做善行的人都会被嘲笑。仁爱心栈这个项目运营已经2年多了。坚持了几百个清晨,清华和红莲心栈都有许许多多志愿者与喝粥人之间温馨的互动故事,大爱无言。每天有这样一群坚定地奉献着的人们守候寒冷的北风中,为需要的人默默地付出。这份爱,无私纯净。
  莎士比亚说“慈悲不是出于勉强,它是像甘露一样从天上降下尘世;它不但给幸福于受施的人,也同样给幸福于施与的人。” 愿更多人的生命因这份爱而温暖,灿烂。 
    下午,奉粥的义工赶到寺里来,包括很多在山下的仁爱义工,因为两点在213教室,贤启法师带动仁爱义工有一场碟片导视的引导,影片《帝企鹅日记》内容是一群企鹅的生活。结束放映后法师带大家分享观后感,很多义工都谈到了父母恩重的问题,分享时也有忍不住落泪。法师很谦虚的分享了自己的感受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中士道的教材,中士道的核心是出离心,还有就是团队的重要性。团队要培养我们去哪里,是否是带领我们到究竟处了脱生死,生为苦生,灭为苦灭。因为我们对五欲的贪爱,尤其是畜生道痴性、淫欲性,生命就是为淫欲也不觉得苦,一生生就这样,这就是苦。所以我们不该为之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但是我们没想出怎么报答父母恩,太愚痴了。团队的方向在那里,到底带我们去哪里,是财富权利还是了脱生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