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有挂碍的人生

(2009-11-25 08:19:09)
标签:

宗教

学诚法师

师父

佛教

唐居士

斯里兰卡

分类: 随师行记

无有挂碍的人生 

 

  2009年11月15日上午9:00,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的喇灿处长,与第九届、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机械装备集团总裁专务,兼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顾问唐大智居士前来拜访师父。师父在见行堂三楼会客厅会见了两位客人。就唐居士的问题,师父做了简明扼要的回答,并借此因缘,对于佛教发展面临的困境和挑战,也不失时机地略加阐述。

 

http://218.57.142.173/blog/2009/11/24/nEO_IMG_3.jpg

 

  唐居士:“最近我去了一趟斯里兰卡,很遗憾,我没有把照片带来,那里有三大高僧。”唐居士刚坐定,就向师父提起上个月刚到斯里兰卡的事情。

  师父:“没错!斯里兰卡有三大派,三大高僧。”

  唐居士:“因为我是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顾问,我们在那里有两大电站项目。如果这两个电站正式投入使用的话,发电量将占斯里兰卡整个国家发电量的四分之一。所以,他们称我们为‘光明使者’。这一次是一期工程封顶,二期工程签字仪式,三大高僧都来了。” 

  师父:“我是觉得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佛教的本土化,以马祖道一和百丈怀海禅师为代表。在这以前,出家人还不成规模,不成气候,但自从他们开了丛林以后,状况就改变了。第二阶段是以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太虚大师为代表,提倡‘人间佛教’。所谓‘人间佛教’,也就是佛教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建设社会,从而开始了佛教社会化的历程。当然,至于社会化到什么程度,由于种种原因,不好下结论。那么现在是佛教全球化的阶段。”由于社会文化背景不同,在南传佛教国家,佛教的社会化程度一般是比较高的,从唐居士刚才提到的这件事情,也可以略窥一二。与南传佛教国家不同,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却是经历曲折,师父对此做了简要的概括。

  喇处长:“世俗化的倾向也有。”

  师父:“‘世俗化’在西方是一个好的概念,它是指宗教与社会相适应。而我们所指的‘世俗化’,实际上是指‘庸俗化’。那么为什么会发生‘世俗化’和‘庸俗化’的问题呢?最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社会的人要参加宗教活动,只能到庙里来,庙里的人不能到社会上去宏法。最后就导致一种结果,不是佛教渗透社会,而是社会渗透佛教。而进庙的人不仅仅是善男信女,而且也包含各方面、各行业、各领域、各阶层的人。这样一来,如果寺庙没有做好准备,服务不到位,学修基础缺乏,就会受到巨大的冲击,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在这种状况下,如果有人来寺庙里追求精神价值,而精神价值得不到。不但如此,社会商业势力也很容易渗透进来,从中谋利,不可避免地导致佛教的世俗化。”

  喇处长:“这个分析很深刻!”

 

http://218.57.142.173/blog/2009/11/24/nEO_IMG_.jpg 

 

  师父:“佛教如果不能走进社会,不能去弘法,不能去传教,那么社会就会走进佛教,走进寺庙。这样一来,寺庙就会不堪重负,引发一系列问题。”

  喇处长:“刚才学诚法师分析了一下佛教世俗化问题。社会上的信教群众需要精神上的生活,只好到寺院里来,而寺院又无法提供这种需求。这有点像是一个餐厅,顾客来了,却无法提供饭菜。”

  师父:“现在人们慢慢意识到,佛教与寺院也是一种资源,当它无法提供精神价值的时候,就开始被当作一种物质资源来加以利用。现在有些地方,便借助这样一种资源,进行炒作,以谋当地经济的发展。”

  喇处长:“甚至有些地方的寺院已经开始公司化经营。”

  师父:“刚才已经谈到了,一个是物质利益,一个是精神价值。我们重视佛教,最终应该是看重精神价值,而不是物质利益。过去很多人认为佛教是包袱,是迷信,现在认为佛教也是一种资源,一种社会资源。佛教现在甚至被认为是最重要、最好的社会资源,从而引发社会各领域的关注。”

  喇处长:“现在人们经济生活慢慢富足以后,开始渴盼精神生活。”

  唐居士:“学诚法师,您好!我的二儿子回国创业,现在状况还算可以。他从小也比较有佛缘,以前去浙江,还专门到寺庙去拜佛。听说学诚法师的大名之后,本来今天要来的,但因为临时有事来不了。他托我向学诚法师问好,也想请您指点指点。”

  师父:“佛无处不在,关键是我们有没有这颗诚心。如果人心不诚,即使见到佛,也没有用。这颗诚心最重要。然后,还要看,我们到庙里面到底要求什么。”

  喇处长:“诚心,求什么。”

  师父:“你要求的是有形的东西,还是无形的东西。有的人希望自己能事业顺利,飞黄腾达;有的人要求平安、健康、家庭和睦;有的人要求升官。如果要求事业顺利,那么就要对事业有一种认识;如果你要求平安健康,那么就要对平安健康有一种认识;如果你要求升官,那么就要对当官有一种认识。”

  唐居士:“学诚大师,我有点明白您的意思了。就像您所说,不管是健康也好,家庭也好,事业也好,其实都在自己心里。”

  师父:“过程努力,结果随缘。”

  唐居士:“我个人觉得,您的担子和责任也很重。”

  师父:“我上一次听一个朋友讲,他说他们的一个领导,在位的时候,非常风光,前呼后拥,每次出门回来都会有很多人去接。后来退位了,有一次出国回来,机场没有一个人去接他。他内心就很有感叹,很有感悟。”

  唐居士:“其实,学诚法师,我把一些事情也想开了,人本来就无所不可。”

  师父:“你讲的没错。有句俗话讲:‘人走茶凉’。人走了,茶不再喝,慢慢就凉了。”

  唐居士:“学诚法师,我想问问,善恶因果,六道轮回,这真的就是宇宙间的真理吗?”

  师父:“这肯定的,我们相信,缘起因果。这个宇宙有无数的星球,地球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宇宙是无边无际的。”

  唐居士:“世界上有哪些事情是没有边没有际的呢?”

  师父:“宇宙就是无边无际,时空的假合。”

  唐居士:“地球不是有边有际吗?”

  师父:“你觉得它的边在哪里?”师父这么一反问,唐居士也笑了起来。

  师父:“宗教要解决的有三个层次的问题:第一个层次是生命的问题,告诉我们什么是生命;第二个层次是生活的问题,告诉我们什么是生活;第三个层次是生存的问题,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好好活下去。社会上刚好反过来,它首先告诉我们怎么生存,第二个告诉我们如何生活,第三个告诉我们生命是什么。”

  唐居士:“因为自己担任全国政协委员,除了公司的工作之外,还是希望能为社会做点什么。您觉得我该怎么做呢?”

  师父:“你现在就很好!”

  唐居士:“我有烦恼,说明我修持很差。”

  师父:“无有挂碍。不要有那么多挂碍,不要有那么多担忧,这样才能解脱烦恼。无有挂碍,就无有恐怖。”

  唐居士:“怎么才能没有挂碍呢?”

  师父:“我们常会担忧很多事情,我能不能做好啊?其实,好不好都是相对的。”

  唐居士:“我想追求生活、工作、家庭的完美。可是,总会有一些事情,让我很不如意。”

  师父:“世间上面没有完美。”

  唐居士:“我觉得您就很完美。”

  师父:“也有做不到的事情。”

  唐居士:“做不到也不是因为您本身的缘故。”

  师父:“那也谈不上。”

  师父:“你是不是常常思考?”

  唐居士:“有时候也思考一些问题。我也觉得,学佛是世间最快乐的一件事情。但是,如果一旦担任领导工作,也就不会那么快乐了,因为有很多责任和担子担在身上。”

  师父:“你说的没错。但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你有没有这个过程,显然不同。你说是不是?有很多人,可能学历是一样的,但经历不一样。所以,经历是很重要的。”

……

http://218.57.142.173/blog/2009/11/24/nEO_IMG_2.jpg 

 

  不知不觉,时间已到了9:50,师父让我陪同两位客人,到寺院里参观一下。因为天气比较冷,风也比较大的缘故,我们也只是到居士楼,参观了一下慈善基金会的办公室。一心关注社会现实,希望能为社会做点善事的唐居士,对基金会所开展的慈善工作很感兴趣。后来还向师父表示,将来有因缘还会来山上学习,甚至做义工。10:30,师父和两位客人一起共进午餐,11:15一到,师父便起身,和客人一起走出山门,出发前往山东青州,参加“首届中国(山东)儒释道传统文化高峰论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