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龙泉日记
http://www.longquanzs.org/b/wp-content/uploads/2009/11/nEO_IMG_IMG_8373.jpg
早上僧团缘念时,有一法师给大众忏悔,早上绕佛少带了一圈,影响大众修行。由于法师是上座,所以当法师礼拜忏悔的时候,沙弥净人同学也跟着礼拜。然后一位负责洗衣服的净人同学也向大众忏悔自己工作不细心,把几位法师的衣发错了。在僧团里修行就是这样,自己犯了错误就可以向大众礼拜忏悔,借大众的力量消除业障。这样的风气形成,大家就很自然的反省自己,同学之间相谏相教相忏悔,辗转得增益。
今天,是药师佛圣诞,也是这个月的最后一个六斋日,贤健法师为居士们授八关斋戒,能够在佛的圣诞日受戒是一件很殊胜的事情,居士们早早就到佛堂拜佛、祈求等待法师来受戒。义工张厚生、单纪明请师,贤健法师坐定后,微笑着对大家说:昨天受了戒的同学,早斋只能六点半开始吃,七点钟马上又要受戒,有没有觉得太麻烦了,干脆放弃了今天的受戒,而不来了的,我看今天有没来的同学吗?是不是抉择之下,觉得还是吃饭重要?大家在下面不好意思地笑了。法师继续开示:其实,我们的心可以变得更灵活一些,受戒是非常殊胜的,清净持守八关斋戒一日一夜的功德,最大的是可以证得阿罗汉果的,比如平时我们吃饭用三十分钟,今天为了受戒,可以减少到十分钟,就十五分钟啊!就算是为了来受戒,今天我就一顿早饭不吃了又怎么样?法师说到最后一句时,笑着看下面大家的反应,天冷了,我们穿上了厚厚的毛衣、棉衣是不是很幸福啊?下面的大众都点头,没想到法师却批驳:不对,这是苦。为什么是苦呢?我们有这色身,无尽的轮回,这个因种是什么呢?有“我”啊,把自己保护好好的,暖和和的,身体娇嫩得很,但有的人就可以不用这样,祖师大德常有夏天一件单衣,冬天也可以一件单衣过来的,为什么呢?同为“我”的心被“我执”“
我爱执”紧紧锁住了,坚固“我执”,增长“我爱执”,这都是烦恼啊!这样就永远也出离不了轮回了,在无尽的三苦、八苦、无量诸苦中了。居士们安静地听着,也都打开了心,一番开示让受戒的同学收益颇多。
受完戒,编辑室组内缘念才正式开始,简单汇报了每个人目前手头承担情况,又进行组内集体讨论,针对现在博客书编辑进度慢,各人都提了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最后还是决定要处理好主次关系,博客书出版到后期会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可能不是个人所能把控的,现在最好尽量往前赶,先做好进度计划,按照计划完成每个阶段的工作。昨天贤启法师给编辑室开示承担、修学、整体之间的配合、协调中遇到的困惑,法师当时还举喻说:世间人刻苦用功考取清华,也是在追寻最好的师法友团队,在环境中熏修,和世间人相比,我们要幸运得多,只要我们自己努力,紧紧跟随着团体,一定可以不断成长,生生增上,最终成就。当然听闻和弟子相是我们必须的条件,目前更应该安住道场,好好通过做事承担来累积资粮。
http://www.longquanzs.org/b/wp-content/uploads/2009/11/nEO_IMG_DSC06336.jpg
诵《药师经》
今天,因为是药师佛圣诞,中午到居士楼213教室诵《药师经》的人,突然增加很多,前几天大雪天,天气冷,又因为用斋移到了见行堂,一般用斋完,大家都分散了,不像以前在云水堂用斋后,听到木鱼诵经声,大家都会不自觉地一起来教室诵经。但平时,还是有人坚持诵经的。
好多义工都喜欢到213教室学习,说这个教室加持力大,除了每天中午一卷的《药师经》,每周一上午在这个教室里,义工于清华还会带领一些山下的居士诵《大般若经》,今天这一卷经刚好讲空性,于居士说:正是师父讲的内容,叫我们不要执着,不要执着这个眼识、耳识、鼻识、意识,教我们这些都是无常的。下午居士们还就诵《大般若经》交流了体会,一位张居士和老件两个人都来诵经,张居士说以前不懂布施,诵了经开始明白什么叫布施,布施的好处,现在只要寺里有事,不管家里有什么事放下就到寺里来,只要是有什么供养都特别欢喜的参加。能做到这样,真是难得,要是以前那根本不可能,家里的事放下谁做啊?就算到寺里来,那也要先把家里的事情办好了才行,而且供养总要余钱才好,不然都布施出去了,家里的生活怎么办呢?诵了经才知道佛说的道理对啊。另一位张居士诵经时泪流满面,他说:佛对我们说的话,就是亲身父母也不会说出来,真是苦口婆心啊!这位张居士是一位癌症患者,有一年在火车有一个人和他说,你不是很好啊,你要多诵经。自从到龙泉寺里来诵经后,身体比以前好多了,所以现在信得很虔诚,与《大般波若》也很相应,常常会诵得眼泪忍不住流下来。
http://www.longquanzs.org/b/wp-content/uploads/2009/11/nEO_IMG_DSC06294.jpg
诵大般若经
农场今天菜地的工作告一段落,男义工由张绍先居士带领去工地卸泡沫板,女义工由贤月法师安排打扫两间库房,这两间库房因为面临凸出的下坡,被工程部称为“空中楼阁”。整理出来后要作为药房,由负责药房的沙弥师管理,沙弥师是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发心到龙泉寺后也是负责医药方面的事务,工作非常认真,也到库房来和义工们一起打扫。僧团沙弥排班来出坡时,在里面打扫的义工蒋於殷看到都是以前一起承担的同行,不过现在昔日的义工们已经剃度成了沙弥,不能像过去那样随便打招呼了,恭恭敬敬站在一边合掌问讯,几位沙弥师却是目不斜视地回了声“阿弥陀佛”,就开始搬运房间里的工具架,由贤日师指挥,先拆撤了木板,再把本来高大的铁架横着放倒,侧面斜行搬到门口,贤日师很有经验地指挥着,不过在下楼梯时,遇到了困难,一身书生气文质彬彬的沙弥师,到转角时,没反应过来,贤日师过来看了情况说:不够灵活啊!
基金会的精进共修班正式开班了,由义工黄元、胡婷、杨娟三位带课,虽然秘书长林启泰老师不在,不过讲的还是非常成功,以师父的“四个有序”为据联系义工现行,还制定了作息时间表,这样山上的义工就可以学修工作两不误。林启泰老师昨天一早送走夫人就赶往通州,考察“流浪儿童学校”的情况,那里非常缺煤,大概缺少70吨左右煤,合人民币5万左右,在寒冷的冬天“雪中送炭”,看来现今仍然不可缺少。
基金会的心栈奉粥最近在搜狐网上热火朝天,今年首都慈善组织联合会把仁爱基金会的“仁爱孝德奖”、“仁爱奉粥”都选入了公众投票活动,与大众进行了一次普及性的互动。承担
“仁爱孝德奖”的义工王昕,“仁爱心栈”的义工王璐都非常开心。这种公众活动能更快地让爱的清流传入人间,让大家都可以重新审视慈善,让更多人能够知道仁爱、加入我们,一起从生活中的点滴中奉献爱。
http://www.longquanzs.org/b/wp-content/uploads/2009/11/nEO_IMG_DSC_7527.jpg
仁爱义工会议中
下午在苏州街的慧海连邦,由义工张长海、冯静主持了一次会议,研讨怎么来定位仁爱网站,既要能符合目前基金会的实际状况,又要能满足未来基金会的发展。仁爱的理念、宗旨、目标,注重的是慈善文化传播,网站的建设是要为大众建立一个慈善服务平台,推动慈善业的发展,同时让“人人享有慈善,仁爱触手可及”的理念深入人心,基金会几个项目组的成员都参加了会议。
今天有很多法师出门办事情,司机紧缺。贤龙法师和贤宏法师出门采买,为了落实师父指示的工作有序,库头贤龙法师正在把采买工作交接给贤宏法师,采买和库头须两人,采买的东西就可以由库头验收,这样常住购买的物资就比较有保障。贤龙法师这几天一直很细心的把采买的经验交代给贤宏法师,这次还要亲自一起出去。贤彦法师和贤锋法师出门考察建材市场,为德尘居办公室的装修做准备,这也是贤启法师一直在推动的事情。还有贤今法师和贤康法师都出门办事。虽然放香,大家也忙得不亦乐乎。
晚上僧团诵戒,贤月法师诵菩萨戒,贤兆法师诵比丘戒。
http://www.longquanzs.org/b/wp-content/uploads/2009/11/nEO_IMG_DSC06301.jpg
僧团丙班的课程,一直是由班导悟光法师的用心引导,现摘录一堂笔记分享:
《大智度论》云: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作为一个修行人,如果对于周围的同行没有信心的话,我想学习佛法是很难有受用的。很多时候都是因为自己的看法和认知出了偏差,所以是很难走上去的。稍微学佛法有经验的人,都会知道要听善知识的话,听有经验人的话,为什么肯听呢?就是因为信。相信他的经验比你丰富。孔夫子也谈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在初级阶段,信是根本。信的内涵是很深的。我们能做到几分,就能收获到几分的快乐。你可以说做某件事我比他人懂,有可能你确实比对方懂。但如果这个人负责,你就要听他的。如果没有听他的,那就是你没有磨练自己的心。你不去信他,你就错过了从这里得到法的内涵的一个机会。即使你把事情做好了,比如说搬煤,你把煤搬到锅炉房了,不能说你没有培福报,但是在生命成长的道路上你慢了。也可能说庙里的事情都是你一个人在做,但是我们并不会有会用心的人成长得快。因为他相信别人了,而我们是相信自己。我们按自己的方法去做,他相信别人虽然办法粗笨一点,但是他成佛快了。外在的世界慢了一点,心灵的世界却快了很多。世间人都是要求外在的世界快、完美。表象都是漂亮、美丽,但内心缺乏庄严。
别人给我们做的安排,我要去相信,把自己放下,要忍辱、包容。虽然苦,但是苦尽甘来,你就会体会到什么叫悦意心、欢喜心。你没有听别人的,按照自己想法去做了,虽然很圆满,但是内心却很痛苦,根本来源于没有信心。
为什么聪明人难管呢?懂得多的人难管呢?修行久的人难管呢?因为修错了,是在学我,而不是学佛。信心的产生,没有吃苦是很难有什么体会的。所以必须要有苦逼着我们,我们最后会觉得我自己不行啊,我很差,简直就是粪便,才有可能相信别人,不然我看是很难。稍微有一点能力的人,都很难相信别人。只相信自己。除非观修:观心、观自己的行为。在不相信的当下去调整自己,跟自己的我执、我慢、面子作斗争,这样才能够进步,信心才能够产生。
信是门,如果门都没有入,即使学了三藏十二部都没有用。反而是你看得越多越危险。入了门就不一样了,就如师父前几天告诉我:经论与方法不是问题。就像告诉你:人世间是苦啊!我们都会有非常深的体会。人世间的执着、贪爱就会放下了。如果没有这个说多了,只会让我执、烦恼越来越重、知见也是越来越坚固。内心不调柔。不会像水那样,比如水,如果有一块石头挡住了,就绕着走。总之来说不跟对方对着干,这样就没有境界了。
首先要体会苦,否则茫茫法海,不知道从那入手了!不知道苦,何谈相信对方呢?知苦,换句话来讲就是承认我不如别人,我什么都不是。我是一个穷叫花子,没有一分钱,没有一点能力。这样才会有皈投依靠善知识的可能,这是初级阶段。
http://www.longquanzs.org/b/wp-content/uploads/2009/11/nEO_IMG_DSC06319.jpg
中级阶段:我们确实有能力,这时也要对别人修信,这就叫谦虚。刚才初级阶段是固执、我慢,没能力强装我有能力。现在是确实有能力。还是要谦虚、相信别人。即使你的看法比别人强,比如布置一个场地,你的看法比他要高明,但这时候他是组长,你还是要听他的。这样你就高明了。你的行政伦理、道德伦理都提高了。即使这个人找你麻烦,他有烦恼,明明看着你讲的非常有道理,但就是不按你的办法做,这时候我们就要修忍辱了。要能够忍得住,首先是自己的身口,进一步是自己的心。你能控制住一分钟,就灭一分钟的罪业,增长一分钟的功德。当然时世间人不是这么看,他认为这是无能、懦弱。其实最勇敢的战士就是战胜自己的烦恼,不是战胜外在的敌人。外在的敌人是不打自败,时间到了他自然就会“入土为安”。只有内心的敌人才会形影不离,连睡觉都跟着你。
我们如果对于最基本的知见不了解,那我们所持有的见解基本上属于邪知邪见。就没办法跟师长学。今天有一位同学写心得给我看,他自己独创:把六度万行,经过他自己的总结归纳,变成了五度万行。历代祖师都没有这样做过,这样就麻烦了。这就说明:不按照佛陀、祖师讲授的去学,若这样传下去,就传歪了。
然后是发心,发心是因,也含有的成份。是我们将来所要达到的境界,也是我们现在所要努力的愿境。
我们有一位法师,已经跑了三四个庙了。现在又在跑,总觉得这个地方不行。现在又要出国,前不久见到师父了。师父说:“不要乱跑。”他不相信说:“我还是想出去跑一跑。反正您是菩萨,不行了弟子再找您。”人就是这样,不撞南墙,不知道南墙上的痛苦,不看到棺材,他无法掉泪。总是在想一些没有经历过的事情,认为那都是快乐的。看见别人在这上面苦了,他会想:不,你可能没有享受好。这就叫愚痴,完全被一种深厚的业障,贪心所覆蔽。当我们贪心现起的时候,看见外在一切的都是美好的。当我们贪心熄灭的时候,看见外在一切都很脏。这贪心就跟鸦片一样,我们吸了之后就晕了。也好像喝酒一样,他喝完之后再做事情就感觉晃晃悠悠的。回到家里也可能会摔盘子摔碗砸家具,酒醒之后,他会发现:怎么会做这样子的事。在贪心现起的时候,看见一切都是漂亮的,美好的。当贪心去掉,清净心生起来的时候,一切都是恶臭的。宗旨方向没有的时候,当然会乱跑。这种跑是内心烦恼的一种表现。跑不是最主要的问题,关键是在跑的同时,我们的道心就没有了。
发心和行为是一个次第的问题。师父是鼓励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要行,鼓励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实践佛法。虽然在承担的过程中碰到和困难,但我们坚持了。实际上这就是发心。
环境是非常好的。如何营造,保护,增长,就显得很关键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