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寺十一黄金周精进共修法会
10月2日龙泉日记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仍然是清晨四点,仍然是月朗星稀,仍然是梵音萦绕——此日为精进修学第二天。
八关斋戒
当年佛陀慈悲在家弟子,特设一日一夜八种戒律,使在家居士种出世善因。八戒中两条一是关于饮食,一是关于淫欲。众生轮回生死的两个关键,一为淫欲,一为饮食。淫欲是生死的根本,饮食是生死的助缘。俗话说“饱暖思淫欲”,所以要“少食而寡欲”,八关斋戒的两个关键点就是过午不食、不淫欲,守好此两戒,也即关闭了生死的门户。
佛门用餐礼
佛门礼仪事无巨细,大到设坛讲法、小到吃饭睡觉,一切都有形式,一切都有规矩,中华民族为礼仪之邦,当年儒家孔子所设的繁文缛节也被东渡而来的佛家吸纳应用,今日,那些礼仪已影迹难觅,只在佛门中,几千年的这种中规中矩还仍然保留,并运用于佛教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所有这些外在的要求无非都是为了修法的需要,“字不正心先病,墨磨偏心不端。”可见身与心内外无别,本自一如。

在昨日和今日早斋前,负责餐饮的师兄为大家生动地讲解了用斋时的礼仪,首先要端身正坐,平心静气。用斋前先做供养,正式用斋时要把碗端起来,左手大拇指掐住碗边,手掌托住碗底,身体端直,不能伏在桌子上吃;吃饭时嘴巴要闭上,不能发出很大的响声,当然筷子和碗也不能打架。曾记得法师介绍过,这是天人吃饭的方法,时常久了,能培养我们的威仪。当然,吃饭时更不能闲心杂话、胡思乱想,而这恰恰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惯常的习气。

在添加食物时,也要以手势示意,少加一点,就用大拇指掐住小拇指;如果要一半,就用大拇指掐住中指,或用手掌做往下切的动作;加粥的时候,如果要稀一点的,就用筷子在碗里划一下,像流水一样的动作,表示是稀粥;如果要稠一点的,就把筷子作插到碗里的动作;如果行堂人员不在身边,加饭时就要以手示意,当然,饭菜是不能有半点剩余的。
这次法会,全部用新碗筷,提前摆好,饭菜先行一部分,当然,这也给行堂组增加了很多的工作量。
罗汉饭与麻辣烫
八个人准备500人的饭,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
罗汉饭和麻辣烫自去年“十一”以来一直没有推出,今年“十一黄金周”又作为平安面组的主打品牌,与广大游客结缘。由于人少手、任务重,看着忙得热火朝天的他们,自己忍不住参与了进去,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我们的义工菩萨做事的认真,服务的周到。

大家的准备工作已经做得很充分到位了,一位老菩萨的指甲缝中间都是紫黑的,以为是出血了,结果是剥土豆皮剥的。一清早她们削了两大盆土豆,说多准备出一些比较好,以备更多游客之需。
个人卫生做的好,才能烹调出卫生的食品供应大众,在小组内不能不戴围裙,不能不戴帽子,不能不带口罩,更自制了小组的特殊胸牌,并在胸牌背面写清了今天工作的注意事项。

由于风力很大,餐具和清洗好的蔬菜用黄布围起来,撩开黄布看了看,今天好吃的东西真是不少,胡萝卜、香菇、海带、大冬瓜。由于很多食品要直接置于这些餐具上,大家更是用开水对餐具进行细致的清洁。
制作的过程更是认真细致,在切土豆的过程中,大家对土豆的薄厚更是一丝不苟,土豆的薄厚程度一改再改,最终统一了厚度,为的是在煮沸的过程中,好熟透,口感好。
切好的很多蔬菜,该用苫布盖上的用布盖,该浸泡在水中的要放置水中,以防止蔬菜切面氧化影响到外观的美感。

接下来就是罗汉饭和麻辣烫了。罗汉饭准备了40斤左右的米饭原料,麻辣烫就更麻烦一些了,几百串儿都是大家一个土豆片儿一个海带条儿一个冬瓜块儿穿上去的,大家对每一串如何排列组合,在美观程度、水煮时间以及口味口感上也做了认真的分析。
为了不耽误11点准时开餐,终于从机动组调来了一支支援小分队,才得以完成任务。值得注意的是在串制过程中,土豆片是放置在水中的,风力又很大,手在水里和风里交替真是不舒服,但大家谁都没有怨言。
百法第一堂
上午8:30,第一堂百法开讲。
一开始,师父就连念了几个“故”:一切最胜故,与此相应故,二所现影故,三位差别故,四所显示故。接着对色受想行识五蕴进行开演。
师父讲,五蕴都是有为法,人本身也是有为法,所以要做到二种无我,人无我,法无我,由人无我而达到法无我,现在我们对自己搞不清楚,就是把我看得太重,其实都是无明的一种表现。

是呀,无始以来,我们所作所为无一不在为我忙碌,为我的身体、为我的感受,特别是对这个色身,我们百般爱护,为它欢喜为它忧,为它忙碌为它愁,可当这些虚幻的泡沫被刺破后,原来发现,一切都是可笑的,我们孜孜以求的东西都是虚幻不实的,是生灭变化的,特别是我们这个珍爱有加的色身,也是一天天地变化、一天天地衰老、一天天地朝着死亡靠近。这样想来,人生真的是悲哀的,是不足眷恋的,这足以使我们长久以来死死固守的东西受到强烈的震撼。
不但我们这个色身是无常的,我们的受想行识也都是无常的,没有一刻不在变化,变化即无常,因为无常,才使我们认识到不应该对自身及我们所看到所听到所感受到的一切执着。
观修无常让我们对这个世间的一切有种虚幻的觉受,记得一次穿越整个北京城,看到这个都市光怪陆离有如浮世绘,男男女女在此你唱罢来我登场,演员不停地在变,但舞台没有变,剧情没有变,都在上演悲欢离合的人生活剧。
一切都是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
一切因为无明,无明使我们看不清世界的真相。学习佛法,就是为了去除无明,找到本我的清明。

皈依三学处
师父在讲法中把皈依的开示也一并讲出来。
对于其中所讲的皈依佛,以及对于佛像如何认识,颇有感受。作为佛弟子,我们平时拜佛,是怎么看待佛像的呢?是在拜一个雕像,还是拜一个偶像,还是拜佛的化身,乃至于佛的报法、佛的法身?甚至于麻木机械模仿式地礼拜?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问题。
另外,师父还讲到,佛像是用来观想的,而拜佛就是皈依,礼拜诸佛就是修皈依。如果不这样观想,对佛法就无法生起真正的信心。对三宝生不起信心,就是皈依没有修好。
9:45,见行堂内庄严肃穆,整个殿堂被一种神圣的气氛笼罩着。两序大众一一站好,恭迎师父。师父的神情凝重而又充满慈爱。皈依仪轨正式开始。开始时,大家的唱诵声音还很小,慢慢地,越来越大。有很多人是第一次参加皈依,但他们依然全神贯注,如此肃穆而有序的场面令随喜者赞叹。一段时期以来,自己已经近乎麻痹的心灵在整个气氛的感染下被轻轻唤醒,在一遍又一遍的顶礼叩拜中,长久浮躁的心获得了平静与安宁。
皈依仪式结束,大家到斋堂一起吃平安面。平安面,又称结缘面,是龙泉寺的一大特色筋而不絮,麦香扑鼻。在“十一”普天同庆的日子里,吃一碗平安面,共祈国泰民安。

下午诵完经,安排的是分组出坡。有捡栗子的,有刷瓦的,有拔钉子的,捡柴的,收拾垃圾的等等,在出坡过程中,也是在生活中实践佛法的时候。
16:30,传崯法师等一行到寺,师父和他们见面,并带他们参观寺院。
晚上诵完一卷经,是分组研讨交流,学员和义工分成五个组,分别有五位法师带动研讨交流,大家经过两天的精进共修,已经有很多体会收获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