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龙泉日记

今天初一,又是周末共修,寺里来了很多同修,上午九点,三个班同时上课。周末学员班的钱樱文同学又回来和大家一起上课了,前段时间因为生病住院,没法来学习,大家一起给她念佛、诵经回向,见到她都关心地询问她的身体状况,她很欢喜地一直说:已经好了,感恩大家,自己很惭愧。
大寮义工的每一份用心都是伴随着辛苦,中午用斋时,云水堂的斋堂前,用斋的人排起了长长的队,大寮面食组的王玉清老居士,一趟一趟的往外端烙饼,为了让大众换换口味,特意烙了烙饼,还准备了馒头、米饭,大寮里只有一个电饼铛,烙不出来这么多饼,在炒菜前还用大柴锅烙了一会儿,今天人多,为了保证每人都能吃上烙饼,从早晨九点多开始,一直到大众开始用斋了,他们还在烙。

住宿组今天在云水堂开结行会,王凤琴居士和范小娥居士缝了一天的凳子垫,很多凳子垫夏天撤下来时,上面的许多带子都坏了,现在天气凉,他们要提前准备好,免得让大众坐凉凳子。还把被罩重新整理了一下,山上有老鼠,被罩叠好了,几天功夫就被老鼠咬坏了,虽然大众诵经时经常给这些老鼠回向,可是一段时间老鼠没有了,过段时间又出来了,他们就要经常把被罩、枕套倒来倒去。
法会要用的床单被罩缝完,于清华居士又带领几个周末学员,在用边角料给法师们做鞋垫,法师们很惜福,穿的衣服、鞋袜很节省,坏了补补了穿,于居士的缝纫技术好,在库房没有人领东西,空闲时就发心给法师补坏了的衣物。
午斋后,下午十二点半开始,周末班同学集体大出坡,在云水堂前排班,由常住义工带动,共有81位义工浩浩荡荡走向工地方向,法师已经在天王殿前等我们,古镜居士感慨说:有何因缘到此?这山这水,这千年古庙古树,一生生的陪伴我们,给我们做见证,师长又何曾不是呢?就这样一生生的等待与陪伴。

周末班同学参加出坡

法师带动缘念

法师先带我们缘念,然后是分工,一部分同学去打扫见行堂,一部分同学去磨铁管。
周末班的同学是一周相见一次,但是好像很久没有见到一样亲切,边干活边交流,喜悦心情挂在每个同学笑脸上。
同学甲是一位老菩萨,山上山下的学习班都参加学习,每次出坡都很勇猛,问她为什么精进呢?她说:“我年龄大了,不象你们年轻人时间多,尽量多在因地上努力,为来生多种因,再就是报恩,师父的功德是有目共睹的,我们要感恩师父。对自己学佛来说也是需要更多资粮才能学得上去。”

同学乙一、乙二,是两个班的班长,边干活边探讨班里学修带动问题,这周甲班学习依师胜利,论云:“虽于俱胝佛所,种诸善根,谓行布施,或行供养,或受学处,所起众善,然彼仅以上半日善,即能映蔽承事尊重,成就功德不可思议。”如论所说,现在我们,只要承事善知识做半天,只要做半天,就得到的功德能够超过了供养俱胝佛所行的这么多,很多好处,这个功德是不可思议,你无法想象的多。
现在寺里还有一处场面很大的地方,就是焊床组,云水堂前的空地上,崔莲居士,刑娟敏居士,方居士在涮床架子的油漆,方居士以前做过家具活,涮的很熟练,蘸油、打刷子、找均一气呵成,一会儿功夫涮好的床架、床横档就摆了一排。居士楼前到处都摆满了焊好的床架,和正在加工的床板床架,地上的加工工具像个流水作业的加工车间,赵居士自己有一个十几个人的钢铁加工队,寺里要焊床找不到人,老伴张居士经常来寺里,知道这件事,就让赵居士来帮忙,为了给寺里做这批床,赵居士把自己的加工队停了。他这是第一次来龙泉寺,也是第一次在寺里做义工,以前去寺院就是参加法会拜佛诵经;感觉在寺里干活和在社会上不一样,这里的人说话不一样,做事也不一样,赵居士这两天有点咳嗽,山上的义工赶紧为他找止咳药,还有很多居士也都很关心的问他有什么困难,法师也经常过来问候,让他很感动;昨天有人打电话,说有加工活请他的加工队,他说:寺里的活没干完呢,干完寺里的活再说别的活。
丁桂丽居士分享说:在打磨铁床架子上的锈斑时,大家埋头干得很起劲,有师兄讲述了出坡劳动的三大好处,一是集了资粮;二是为寺院建设出了点力;三出一身汗,排了毒。在打磨中,就如同在打磨我们心中的贪嗔痴的锈,磨亮了就是本性了。

崔莲居士是山下抬头村的人,自己包了一些地,种有机菜,人手少,忙不过来,先生又在山上承担,今天是初一,是他们学习组固定供养法师饺子的日子,后来看到大家都在出坡,知道寺院最近特别忙,需要人手,就留下来一起承担。默默无闻的承担这么多年,菩萨道的修行者,又如论云:“能令善友,爱乐欢喜。由是不作恶业,作纯善故,能令自他不起忧恼。由能随顺护自他故,能满无上菩提之道,故能利益趣向恶道诸有情类。是故菩萨应依尊重,圆满一切功德资粮。”
居士楼的东面看到两位师兄各自带着自己儿女一起磨铁管,小孩子能在三宝地这么欢喜的做事,这种习惯将来一定会引导他未来生命的提升,儒家讲: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又如今天所学论处:由近彼故其德尘,虽不故染自然熏。

一直出坡到两半点,义工们从见行堂工地出坡回来,没有休息又去栗子园捡栗子,学员们配合的很好,女学员在树下捡,男学员或者在树下或者爬到树上去摇动树干,串串栗子落下来,让同学真实地感受到收获的喜悦,也解决了一些任老爷子的压力,最近有些人来栗子园偷栗子,寺里也抽不出人来看护这么大一片栗子林,老爷子就急着快点把栗子收回来,免得有些人为了眼前一点小利,造盗三宝物的重业。学员们快捡完时,任老爷子到处找贤明法师,原来法师说要结缘给参加捡栗子的学员每人一些栗子,老爷子想请示法师,用什么袋子怎么装;大家都收坡休息了,老爷子带上值勤的红袖标又去栗子园巡逻了。

下午一点,法会组的部组长义工在213教室开十一法会第二次的筹备会,首先是各部组的流程规划推演汇报,然后是各组的问题汇报,贤健法师当场指导协调。
下午三点,翻译组的义工就上周六的活动做总结交流会,贤启法师引导大家总结活动中的优缺点,以便于下次的提升。

法会筹备会

各组规划流程
临近两点,两位法师在山门口迎来了师父多年前的朋友瑞印法师,瑞印法师比师父稍长,79年开始学佛,81年在雪峰禅寺剃度,同年来到莆田广化寺,
82年法师去了灵岩山读佛学院,87年又回到广化寺,89年师父当时任广化寺方丈,法师在福建佛学院做教务主任。97年应邀去了江西赣州做寿量寺的住持,至今已有12年了。
瑞印法师此次来京是参加中央统战部在人民大学举办的第四届宗教研究班,学习期间,特地来龙泉寺拜会多年的道友。这是瑞印法师第二次来龙泉寺,上次来是07年的1月份,时隔两年多,龙泉寺在师父的住持下,无论从学修水平,或是从寺院建设,还是从建教事业上,都有了飞速的发展,呈现出不一样的风貌。

出家多年的法师讲起了现在很多人在佛法学习中的问题,有的人有修持,但不懂教理,有的人教理很好,但修持不够,知见太多,最后都成了所知障。应该学修并重,解行并重,见行合一。我们的新楼就是用见行堂来命名的。
稍事休息后,由禅兴法师和贤威法师带领参观寺院各堂口。在仁爱基金会的办公室里,基金会的义工向法师介绍了基金会的主要工作和项目。法师本人在赣州慈善界很有名,也非常注重佛教慈善事业,多次向贫困群众捐赠物资和善款,还曾获得过中华慈善事业突出贡献奖,对慈善有着独特的理解,在听完基金会义工的介绍后,法师赞叹的说,你们功德无量!

来到DVD组参观,义工给法师介绍博客书时,法师还提到说,这里面有他的一篇文章,那是前年他来龙泉寺的时候写的,然后从桌上展放的博客书中找出了一篇“朋友还是老的好”给大家看,上面赫然登着他07年来龙泉寺时与师父合拍的照片,时隔两年多,法师还是那么精神奕奕。临走时,DVD组的义工向法师赠送了最新录制的师父讲法的光盘。

三点的时候,法师来到德尘居佛堂,应执事法师的邀请,给僧团法师们和净人们分享他出家的心得。
从81年出家至今,已经有28个年头了,法师把自己出家学佛的多年历程,简单分为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学习阶段。法师强调了参学的重要性,参学非常重要,出家人学佛,要具备正确的知见,多参学,多祈求善知识。
第二个阶段是成长阶段。要广学多闻,在经典上和善知识的讲义上多去寻找学习,增长自己的智慧,古人讲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法师特别感恩灵岩山和广化寺,在灵岩山是读佛学院,在广化寺则是自己的成长。

第三个阶段是实践阶段。法师97年离开广化寺去赣州的寿量寺任住持,10多年的时间,体会很深。法师回忆了自己做住持这些年的种种辛苦历程。对事对人要有忍辱心,包容心。现在的人都很苦恼,怎么样才能快乐呢?知足的最快乐,不知足的永远苦,钱不在多,关键是能不能拿出来做利益大众的事。法师初到寿量寺时,寺院有很多信众供养的面条,于是都捐赠到了当地慈善机构和特困家庭、敬老院等地方,不但引来了当地记者的报道,也给佛教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慈善形象,这时,法师又一次提到并赞叹了仁爱基金会的慈善事业。基金会在师父的引导下,尤其注重于在小事中传播慈善和仁爱的精神,启发大众参与慈善的热情,有着很不一般的意义。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在这两位多年道友的身上,用不同的方式得到了诠释。法师最后再一次勉励大家一定要发菩提心,自利利他。

晚上六点,得知见行堂佛堂的三尊佛菩萨像,即将运到。义工们闻讯后,都出来迎接。六点十分,运输的车还在温泉的时候,已经有将近百人在山门口等候。夜幕降临的时候,运载佛菩萨的车缓缓开来,大众围着车一起念诵佛号,法师净人出来,把佛像小心翼翼地搬进见行堂。

大众排班迎接佛像

法师出来搬运

大众护送佛像到佛堂
这三尊佛菩萨像是从仙游运来的,高2.6米,贴金的。两尊菩萨像在大家的搬运下,很顺利地来到了见行堂,但是那尊佛像,比菩萨像要高大,途经的几处门无法过,只能从正在修建中的见行堂正门过,但门口是一处高低不平的洼地,白天还在挖沟,于是临时填土,便于佛像经过,在铲土机还没到的时候,几位法师挥起铁锹,就填土,有义工喊,有铲土机,一会就到。可是法师说,铲土机造业,和自己造业是不同的!于是,更多的人挥动铁锹一起欢喜加入。铲土机到后,在每次铲土机停顿的当下,几位法师净人迅速填土平整,人与机器和谐互助,很快就把门前的平地规整完毕。

大众在途经的各个点上打手电筒,照亮运输队伍行进。在义工居士念佛声的护送下,佛像缓缓抬进见行堂的门楼,临时停放,商量下一步如何运进佛堂,佛像的整个尺寸,与门的尺寸,有些勉强,于是几位主要法师以及相关人员围着佛像一起迅速交流几种方案,但一直无法落定究竟哪一种方案可行。大众护送队伍的佛号声一直不断。
19:10,正当大家迟迟未定时,师父到了。师父围绕佛像看了尺寸,一边听法师们的汇报当前的几种考虑方案,一边走进见行堂,带着法师们实地考察门的尺寸情况,师父一路微笑,法师们一路汇报,一群人簇拥进了见行堂佛堂,在中间这个门前,师父看到旁边柜子上的空间,一指,笑说,这里也可以从上面过。仅仅是这一指,也让人豁然开朗,因为在当下的状态下,一般人只能在脑海中仅仅盘算着一路上要经过的几个门,思路全部定格在门上,而不善于去现场观察,听了师父的话,随行大众都点头称是,犹如问题都差不多要解决了的一种轻松,于是继续边走边看到最后一个门,师父在佛堂门前停下来了,这时贤然法师上前发现,这里的门并没有想象中完全安装好,只要中间卸下几个螺丝就可以把门轻松卸下来,这无疑成了最便利的方法。于是,法师当下释然,马上落实。这边赶紧请人卸门,那边吩咐佛像起驾,望佛堂直接运来,而不用周转绕道了。
大众齐心,一起把佛像抬进佛堂。有师父在护佑,抬佛像的人也是勇猛无比,原本都是法师在抬,后来加进很多义工,也算是人群簇拥着佛像进佛堂。在把佛像请到佛堂时,佛像外围的木架护栏,几次尝试都要差点触碰到顶壁,师父时时提醒大家要小心,最后为安全起见,决定把上围的木架护栏锯掉,工人马上拿电锯来解决。
19:36,大众一起顺利圆满地把佛像请到佛堂,顿时佛堂里响起一片掌声欢庆。师父带着大众做回向,大家逐渐离去用药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