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龙泉寺七一五佛教欢喜节法会报道系列
佛陀欢喜日
广度诸有情
(9月3日 七月十五)

时值七月十五,安居结束,僧众皆精进用功,持戒、习定、修慧,戒行清净,福慧俱增,佛陀欢喜,是为佛欢喜之日;同时又是大众供僧,种大福德资粮田之日,并依三宝之力救度自己亡逝之亲,慎终追远、孝亲报恩,是为盂兰盆节。
各地寺院,都七月初时,已经陆续开始举行各种法事活动,诵念《盂兰盆经》、《地藏菩萨本愿经》、放圆满瑜伽焰口,举办冥阳两利水陆法会等等,旨在发扬慎终追远、孝亲报恩之美德。远在美国圣地牙哥西方寺举行“孝亲报恩梁皇宝忏法会”,2000余圣地牙哥信众参加了法会。而国内,更是各地寺院都在举办法事活动。师父住持的四大寺院,在这天或消灾祈福,或供僧斋僧或诵经施食,或水陆超度。都以各自的或现代或传统的方式,传达着佛教利国安民,孝亲报恩的精神。
北京龙泉寺:众生欢喜佛欢喜,儿女慈孝亲心安
众生欢喜佛欢喜,在这个佛教里大众欢喜的日子里,北京龙泉寺结合现代社会的时节因缘,顺因大众追求快乐欢喜的心理,以现代的形式结合佛教的古老传统,依照佛陀出世利乐有情、度化众生,令一切众生能离苦得乐的本怀,特举办一场令众生欢喜佛陀欢喜的法会,此次法会的主题是“欢喜”,其目的在于将传统的盂兰盆节打造成具有现代意义,能够化世导俗,弘扬传统孝道,同时发扬佛教本身具有的清净、欢喜、幸福的精神的“佛教欢喜节”。

本届“佛欢喜节”的主题:清净持戒利己利人利众生,欢喜供养供佛供法供三宝
佛教的欢喜节不同于西方的狂欢节,更不同于世俗一般的追求五欲快乐的欢喜。西方的欢喜节虽起源于传统宗教,而时至今日却蜕变成一种追求五欲快感,发泄自身压力、紧张情绪的“发泄节”,从其仪式和内容来看也都是感性主导,疯狂无比。而佛教的欢喜节确实一种清净的欢喜,感恩的欢喜,报恩的欢喜。

“六•一九”法会之后,佛台的两根柱子被大风吹倒,
为赶在本届“七•一五”法会之前把它修好,
发心的师兄加班加点,终于在前行之前圆满完成。
这次佛台的帷幔也由“六•一九”时的白色换成了黄色,更显得富丽庄严。
从农历四月十五到七月十五的三个月是僧众精进用功的结夏安居之时。七月十五日,是大众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三个月的精进用功,到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所有僧众会将修行体悟向佛陀一一报告,有许多人因而证果成就佛道,诸佛菩萨见弟子道业有成,感到欣慰和欢喜。

西方三圣像前以百合花装点,届时还将以百果百花百味作盛大的盂兰盆供
大众于此时供养僧众,能种大的福慧资粮之田,感恩佛陀救度众生、僧宝住持正法、弘扬佛法的恩德。会有极为殊胜的功德利益,令僧众欢喜之时,自己也因此得报恩之欢喜。
而得同时通过诵《盂兰盆经》、《地藏经》,忏悔与净除自身之业障而令自己身心清净安乐,得安稳清净的欢喜。

上次法会供养莲花的两位师姐又来了,
这次她们又供养了五百五十支百合花,还组织老菩萨们一起插花
清净庄严

4000瓶矿泉水摆成两个高高的坛城,
法会结束后,这些经过加持的大悲水将于大众结缘

一千多个圆凳,准备给明天共斋使用。因为不是周末,
很多人上不来,前期大量的工作就由这少数的几位师兄完成

供盘得一个一个擦干净

看老菩萨擦得多认真!

每次法会圆满承办的背后都有这些默默的奉献者

明天晚上放蒙山的照明灯提前准备安装

后勤部大寮这次准备了1200人的斋饭,压力非常之大。
在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他们依然乐观,
相信在佛菩萨的加持下一定能让大家吃得满意、吃得欢喜
通过普佛、蒙山、水陆等佛事仪轨,一方面超度自己亡故的累世父母,令起得生善道,心生欢喜。另一方面,以慈孝之心对待现世的父母,令父母的安乐滋养和愉悦身心,而生欢喜。因此自身便得报恩之欢喜,孝慈之欢喜。
龙泉寺在此法会期间特安排了盂兰盆供、吉祥普佛、斋僧,诵《地藏菩萨本愿经》、蒙山超度等传统的法会仪式,同时为了突出“欢喜”的主题,特地举办一场“众生欢喜佛欢喜”的互动游戏。

佛欢喜日,愿诸佛欢喜我们欢喜
众生欢喜佛欢喜,父母欢喜儿欢喜。相信通过举办这一系列的活动定会令大众感受到来自佛教的不同与世俗的淸净之欢喜;净除业障,身心清净的安稳之欢喜;感恩三宝,慈爱孝亲的报恩之欢喜!
扶风法门寺:消灾祈福报四恩,佛前虔诚拜三千
在七月十五盂兰盆节里来临之际,为祈愿消灾免难、国泰民安,超度一切沉溺恶道之有情。法门寺,这座供奉有佛教圣物——佛指真身舍利——的千年古寺里,于2009年8月29日开示(农历七月初十),隆重举行为期七天的盂兰盆消灾祈福超度法会,法门寺的僧众将在佛前礼佛拜忏达三千多拜,以虔诚的心感恩三宝之恩,国土之恩,父母之恩,众生之恩。

盂兰盆节与盂兰盆法会起源于佛陀时代,传入中国最终演变成现在形式的盂兰盆节。
盂兰是梵文音译,意思是“救倒悬”;盆是汉语,为盛供品的器皿。据说盂兰盆可以解先亡倒悬之苦。
盂兰盆法会缘起是在佛陀时代,据西晋竺法护译的《佛说盂兰盆经》记载:佛陀住舍卫国袳园精舍时,佛陀十大弟子中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尊者,始得六通后,目连尊者见到自己的亡母,堕在饿鬼道中受苦,想要度化母亲以报哺育之恩。目连盛饭奉母,但食物尚未入口便化成火炭,其母不能得食。目连哀痛,于是乞求佛陀。佛陀告诉目连,其母罪根深结,非一人之力所能拯救,应仗十方众僧之力方能救度。于是教他在七月十五僧自恣日,为父母供养十方僧众,以此大功德解脱其母饿鬼之苦。时目连尊者即于是日,供养十方僧众,其母得脱恶趣之苦。

此经的基本思想就是以供僧的功德救度已亡故之父母。由于本经强调孝道思想,所以颇受国人重视。梁武帝于大同四年(538)七月十五,在同泰寺举办第一次盂兰盆会。到唐代,盂兰盆会便广泛地在民间流行。直至今日,盂兰盆会十分盛行,已成为中国民俗重要的一部分。
此次在法会期间,法门寺全体僧众将颂念《梁皇宝忏》,法会的内容主要有拜忏、吉祥普佛、佛学讲座、念佛、放生、消灾祈福、超度、大蒙山等,还将举办传授居士三皈依并于9月3日(农历七月十五)设盂兰盆供,集聚福慧资粮,以供佛斋僧的功德力,普渡超拔历代生生世世父母师长六亲眷属,利益冥阳两界众生,保佑家宅永安、现存益寿,让病苦者得到安乐,让先亡者获福生天。

填写消灾祈福超度牌位

云板声阵阵响起

食存五观,午斋时刻

诵经超度故去者往生净土
2009年8月29日(农历七月初十)上午7:30分,法门寺举行了洒净仪式,拉开了为期七天的盂兰盆消灾祈福超度法会活动的帷幕。上午8:10分,为期七天的盂兰盆消灾祈福超度法会正式开始,由法门寺监院智超法师主法并拈香,常住僧众与佛学院师生共同颂念《梁皇宝忏》。梵音响起,真诚的唱诵,虔诚的礼拜忏悔,带着同一个愿望同一个心愿,让这美好的祝福与慈悲的种子洒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莆田广化寺:忏摩自恣得安稳
供僧诵经欢喜心
作为全国大模范丛林之一的——莆田广化寺,也是师父住锡二十年的地方。师父在常住广化寺领众建庙,学修,印经,办学。而师父最为重视的则是教育,从圆拙老和尚恢复福建佛学院,师父接任院长以来更是投入多的精力来培养人才,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近三十年的时间,广化寺为整个中国佛教界输送了大量的德才具备的修行、弘法、管理兼具的人才。

因此时至近日,虽然福建佛学院对学僧要求极其严格,物质条件更是极为简单。同时广化寺持戒之严格也是享誉教界,定期的诵戒,安居与安居后的如法自恣都是戒行清净的有力保证。但是却以更强的力量吸引了大量的学僧来此学习与常住。从此次佛欢喜日中的供斋活动中有超过二百多位的专程前来应供的僧人的规模就可以让人体证到这一点。因此此次法会中的盂兰盆供即斋僧仪式便成了此次广化寺佛欢喜日法会的一个亮点。
斋僧的仪式来源于佛陀时代的安居之制,佛世时的印度,每逢夏天雨季来临,地面上有很多昆虫,要出去就会踩死很多昆虫,所以佛陀就制下一种叫“结雨安居”的制度。所有僧侣皆不外出托钵,只在山中林间打坐经行,专心修持,此称为结夏安居。

晨曦中的广化寺大雄宝殿
南传佛教里把这一天叫作“送袈裟日”也就是“卡蒂那节”(kathina
day)。由于出家人在雨季时没出外,现在雨停了他们又要出外弘法,所以在家人就以袈裟和一些日常用品,如针、线、药物等等来供养比丘们。这些供养的功德是很殊胜的,佛陀就是教导目连尊者以供僧的功德来救度堕在饿鬼道的妈妈。这也是北传的“盂兰盆供”了。也就形成了现在的斋僧仪式。

正是龙眼丰收之际

在“结夏安居”时如果没有什么成就,大家就在最后一天(七月十五)时,还未离开之前,互相忏悔,因为相处一段的时间难免会得罪其他人。互相忏悔就是请他人原谅自己在这三、四个月里开罪别人的地方,所平常我们身、口、意三业不清净,所以忏悔以后就得以清净。这也就是我们皈依和受戒以前要忏悔的原因。所以也称为“僧自恣日”了。

诵经
在安居结束并通过自恣能令佛陀欢喜,具体有以下三意:
1.十方诸佛因见僧众能安居精进修行圆满,故生欢喜。
2. 解夏自恣法後,僧众能自我反省检讨,及大众互相检举,使於九十日中有犯过者,均能发露忏悔回复清净故令佛欢喜。
3. 佛闻解夏後僧众报告或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畅佛所愿,故令佛欢喜。
除了自恣与斋僧等等亮点之外,广化寺还安排了诵《盂兰盆经》、《地藏菩萨本愿经》,蒙山施食等传统佛事活动。

具体法会日程如下:七月十二晚上忏摩,十三、十四诵地藏经及盂兰盆经,十五早上僧自恣、诵盂兰盆经及上盂兰盆供,晚上蒙山施食。
相信通过安居办道,如法忏摩,自恣等法事,僧众们定会身心安稳,定慧增长。信众也会通过供僧与诵经等,广集资粮,欢喜无比。
莆田南少林寺:水月道场做梦幻佛事 正法寺院修真实功德
作为南拳发源地的莆田南少林寺,不仅以修学佛教武学,禅武合一为己之特色。同时更是以武弘法,透由武学而参透佛法真谛,广利有情,化度众生。在佛欢喜日(盂兰盆节)法会举办之前,特启建水陆法会七天,护国利民,广度有情。也为佛欢喜日法会的举办做准备。

南少林寺文宣海报
水陆法会,也称为水月道场,是中国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的一种。是佛门中遍施饮食以救度水陆鬼魂的法会。相传梁武帝为了作普度水陆众灵的大斋会,曾命宝志集录经典,编成仪文,在金山寺创设水陆道场。

这种法事是由梁武帝的《六道慈忏》(即《梁皇忏》)和唐代密教冥道无遮大斋相结合发展起来的。“水陆”之名,始见于宋.遵式(964~1032)的〈施食正名〉,谓系“取诸仙致食于流水,鬼致食于净地”之义。所谓水陆者,因梁武帝梦一神僧告曰:六道四生,受苦无量,何不作水陆普济群灵?帝因志公之劝,搜寻贝叶,早夜披览;及详阿难遇面然鬼王建立平等斛食之意,用制仪文,遂于润州(今镇江)金山寺修设。水陆法会自宋代流行以后,很快地普及于全国,特别成为战争以后朝野常行的一种超度法会。水陆供养的对象分上中下,上则供奉法界诸佛、诸位菩萨、缘觉、声闻、明王、八部、婆罗门仙。次则供养梵王帝释二十八天、尽空宿曜一切尊神。下则供养五岳河海大地龙神、往古人伦、阿修罗众、冥官眷属、地狱众生、幽魂滞魄、无主无依诸鬼神众、法界旁生。六道中有四圣六凡,普通供养。……未发菩提心者,因此水陆胜会,发菩提心。未脱苦轮者,因此得不退转。未成佛道者,因此水陆胜会,得成佛道。

南少林水陆法会掠影
南少林寺已于2009年8月23日至30日(农历七月初四日至十一日)启建“护国利民水陆大斋法会”七天。并以此法会所有功德,祈愿:国运昌隆,人民安乐,风调雨顺,世界和平。
虽然从第一义谛的空观思想来看,世间的一切有为之法不过都是梦幻泡影,犹如水中之月,梦中之花。从这个角度将我们可以将一切佛事法会也称为是“水月道场,梦幻佛事”。

斋天供台

南少林晚会武术表演
然而,从俗谛也就是从缘起法的角度老看,凡夫困于业力牵引,轮回六道,却也是因果不爽,业力不空。那对于我们这些由十二缘起法决定生活轨迹的凡夫来说,一切的佛事法会,一切佛力超拔,一切的供养功德却不是水月与梦幻,而是确确凿凿的事实。因此我们所有的修福学慧,积集资粮的功德,我们供僧诵经,参与法会的利益都会乘着自己的愿力和佛陀的超拔和加持之力,回向给我们的祈愿处:国运昌隆,人民安乐;风调雨顺,世界和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