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龙泉日记
今天是8月28日,己丑年七月初九,星期五。
清早,东边的朝霞甚是壮丽,一条条的彩霞成发射状地铺满了整个东方的天空,使人震撼,不自觉地驻足,欢喜仰望,凝神静气,不觉身心已与之交融……我想:太阳肯定是一位大愿大力的佛,否则怎会如此地精进与慈悲?每日都会早早起来,将无量的光芒播撒给众生,使之温暖,生长……

朝霞
云台和居士楼旁的花圃里,皆种有薄荷。自入秋后,有同学感冒了,摘了些薄荷叶生吃或泡水喝,竟好多了。大寮的梁丽娜师兄用薄荷叶沏水喝了数日,便将口腔溃疡治好了,连说薄荷是好东西。
这薄荷是我从香山一个朋友的院子里移来的,他种有满院的薄荷。薄荷的原名出自希腊神话。传说冥王哈迪斯爱上了美丽的精灵曼茜,冥王的妻子佩瑟芬妮十分嫉妒。为了使冥王忘记曼茜,佩瑟芬妮将她变成了一株不起眼的小草,长在路边任人踩踏。可是内心坚强善良的曼茜变成小草后,她身上却拥有了一股令人舒服的清凉迷人的芬芳,越是被摧折踩踏就越浓烈。虽然变成了小草,她却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薄荷
《本草新编》中云:薄荷,味辛、苦,气温,浮而升,阳也。无毒。入肺与包络二经,又能入肝、胆。下气冷胀满,解风邪郁结,善引药入营卫,又能退热,但散邪而耗气,与柴胡同有解纷之妙。然世人只知用柴胡,不知薄荷者。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曰:其力能内透筋骨,外达肌表,宣通脏腑,贯串经络,服之能透发凉汗,为温病宜汗解者之要药。若少用之,亦善调和内伤,治肝气胆火郁结作痛,或肝风内动,忽然痫痉瘈疭,头疼、目疼,鼻渊、鼻塞,出疼、咽喉肿疼,肢体拘挛作疼,一切风火郁热之疾,皆能治之。
《医林纂要》:愈牙痛,已热嗽,解郁暑,止烦渴,止血痢,通小便。《本草再新》:消目翳。孟诜《必效方》治蜂虿螫伤:薄荷按贴之。《医说》:治火寄生疮如灸,火毒气入内,两股生疮,汁水淋漓者:薄荷煎汁频涂。《闽东本草》治耳痛:鲜薄荷绞汁滴入。
古人亦云:“作膳久食,补肾气,辟邪毒,除秽气,令人口气香清。”
……

老一点的薄荷
在西跨院种菜的田老菩萨,去年在寺院的角角落落都种上了紫苏。前些日子在栗子园工作的林杰师兄指着菜园里的几棵紫苏说:它也能治感冒!小时候我有一次病了,很厉害,躺在床上。我妈妈用晒干的紫苏,切成小段,用铁锅炒,然后再加上红糖炒一会,再添上少许水熬,熬至一小碗水,趁热时端给我喝。喝完后躺下,晚上出了一身汗,第二天早上起来就好了。
紫苏又称白苏。一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凉拌或作汤。紫苏叶性味辛温,具有发表、散寒、理气、和营的功效。治感冒风寒、恶寒发热、咳嗽、气喘、胸腹胀满等。《本草纲目》中载:行气宽中,清痰利肺,和血,温中,止痛,定喘,安胎。

紫苏
居士楼旁边的菜地里,张老菩萨种了一大棚子的芦荟,盆盆都长得高而结实。这些天事业发展部刘渊师兄的脚崴伤了,用生芦荟来搽,已快好了。前段时间法戒师兄的脚被烫伤了,亦是用芦荟涂好的。
芦荟中的“芦”为黑之意,“荟”为聚集意。《本草经疏》中曰:芦荟,寒能除热,苦能泄热燥湿,苦能杀虫,至苦至寒,故为除热杀虫之要药。其主热风烦闷,胸胁间热气,明目,镇心,小儿癫痫凉风,疗五疳,杀三虫者,热则生风,热能使人烦闷,热除则风热烦闷及胸膈间热气自解。凉肝故明目。除烦故镇心。小儿癫痫惊风,热所化也,五疳同为内热脾胃停滞之证;湿热痔病疮痿,亦皆湿热下客肠脏,致血凝滞之所生,故悉主之。能解巴豆毒,亦除热之力。
《中华本草》中亦总结了芦荟的功能:泄下;调节人体免疫力;抗肿廇;保护肝脏;抗胃损伤;抗菌;修复组织损伤;对皮肤的保护作用。

芦荟
寺院周围的草丛中,长着好些的益母草,紫色的小花从它的枝叶处生发出来,又是一种美丽。大寮的师兄们采了好多的益母草,晾干以作药用。
益母草味苦、辛,性微寒。具有活血、法瘀、调经、消水的功效。治浮肿下水、尿血、泻血、痢疾、痔疾,疮疡肿毒、跌打损伤等。可以长期食用,南方人把益母草做菜吃。

益母草
九点二十,是大寮同学自修的时间,梁丽娜师兄在居士楼房顶上的一块床单下一边读书一边晒背,真不愧为学中医出身的,能想出这种一举两得的方法!而他的旁边,是谢居士在晾晒洗切好的萝卜,一串串地挂在铁线上,煞是好看。

谢师兄在晒萝卜
中午大寮吃绿豆芽,这是师父母亲种的。五天前去弄了些沙子,在框子的下边放一层沙子,沙子上盖一层布,在布上放上绿豆,绿豆上再盖一层布,布上再洒上沙子。这样豆芽就会很干净,容易洗。

刚生长的豆芽
大寮的后面有一大一小两缸酱,大缸盖着一个大大的白铁帽子,远看如一只大蘑菇;它身旁的小缸则戴着一个小铁帽。网站组的戴晓燕师兄说它们的造型像是一休跟着他的师父。

午斋后,大寮的王雅芬师兄就开始打开它们,慢慢地搅动。缸里是满满的酱,特别好吃。王师兄告诉我说:
这酱是贤龙法师在吉林松原市的父母自己种、制作好了邮寄过来的,运费超过它本身的价格。法师的爸爸在松花江旁开垦了一块荒地,离家比较远,爸爸每天骑自行车去伺候那地。2007年“五一法会”时松原道次第班来了二十多个人,他妈妈是道次第班的学员,班里以前也往寺里邮过玉米面。法师家来了三个亲人:姨、妈妈还有姐姐。那时他爸爸就开始种了,但种的少,背了五六十斤的咸菜和酱送给僧团。

王雅芬居士在拌酱

法师爸爸原来性格不好,他妈妈特别有智慧,道次第学得很好,就想办法让他做事,学佛,一点点转他。他爸爸是个特别节省的人,去哪不坐汽车,骑自行车去。现在能邮四箱酱(大概有二百斤),三袋土豆;还有二十多斤饭豆(有他姨家四斤),转变非常大。他爸爸现在也念佛,有时去家里附近的寺院护持。是一个特别好的人,话语不多,干活很有技巧,寺院的法师对他特别好。父母准备秋收之后过来。
做酱过程:把黄豆在阴历二月份炒成黄色,磨成面;再用水把它和成酱块,放在阴干的地方,用高粱杆一层一层摞起来,让它发霉;四月初八再把它拿出来,用水把毛刷掉,晒干后再砍成一小块一小块,在阳光下晒;晒完后再打成面,打完面后按比例再加凉开水、放盐,搅拌好后放在缸里,每天都要打开搅,得搅几次;开始几天先把上面的毛舀出去。这酱在家里已经发酵了一个月再寄过来的。家里先把上面那些稀的自己留着,把下面干的寄过来。大锅盖也是从家里寄过来的,寄了两个;还有搅拌的木棒,也是法师父亲自己做好寄过来的。

老菩萨们在分拣衣物

老菩萨在装车

中午大出坡
午斋后,全体义工依然集体大出坡。今天山下的老菩萨们已把大多的衣服打好包,搬到车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