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皈依之路

(2009-08-28 05:33:20)
标签:

宗教

学诚法师

佛法

师父

法会

龙泉寺

文化

分类: 俗众弟子

编按:在芸芸众生的人生旅途中有很多不同的道路,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际遇和选择;而众多道路中最为殊胜、也最为难得的就是修学三宝的皈依之路。从一个门外汉进入佛法殿堂进而皈依三宝,从对佛教一知半解到潜心修学,这是他值遇师父,发起皈依之心的生命历程。

皈依之路
值遇三宝,生命轨迹因此而改变

 

皈依之路

(8月28日)

 

    恰值是龙泉寺观世音菩萨成道日法华法会,我特地去理了个发,准备在法会中以一个清新的面貌皈依佛门。一大早我到了山上才知道这次法会的皈依因故取消了,看来我只能等待下次的法会再皈依了。

    说起来真是很奇怪,我接触佛教的时间特别短,半年前我不但对佛教一无所知,而且还有许多世俗的偏见,更没想过自己会皈依佛教。我上龙泉寺也是属于机缘巧合,我以前是个比较自以为是,而且自我感觉很好的人,善于发现别人的问题,不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我上龙泉寺是偶然之间上了学诚法师的博客(后来我才知道这个博客上的文章并非每一篇都出自法师之手,而是一个四众学修,学佛团队的集体博客)我看了几篇文章感觉作者在一些事情上的认识好象有点不是很正确,我看博客资料显示法师是福建人,由于我也是福建人,由此便产生想和法师交流的愿望。当时我甚至感觉法师是不是因为对社会的认识有些不正确,导致在现实社会中混得不好,所以才要出家。现在回想起我当初上山的动机确实感觉非常可笑。

    我2月27日第一次上山,刚上山时感觉很不好,我要找学诚法师结果找了半天见不着,以为法师不在。当时我住的地方离龙泉寺特别远,坐车路上需要四个多小时,天色已晚我就在山上住了一晚打算第二天就回去,第二天早晨,我看大家四点钟都起床了,我也起床跟着人流去到佛堂参加早课,那天的早课正是学诚法师主持的,早课过后我又去找他,我以为他在山上就该见见我,我从那么远的地方来看他,至少要说上几句话吧,没想到被一位法师挡驾了,还是见不着法师。于是我觉得有点生气,就在博客上留了个纸条:“我觉得这个博客不应该叫学诚法师博客,应该改为龙泉寺博客比较恰当。”于是我收拾东西准备下山去。

    2月28日正巧是星期六,我看见通知说周六和周日有“学习班”可以学习佛法,我想既来之,则安之,不妨参加一个班听听看,结果那天早上的课感觉很相应,课上说的正好是我长久以来在思考的,感觉听课对我的思维有帮助,于是我想在山上多住一天继续参加周日的学习。因为我第一次上山不了解情况,只在客堂挂了一天的单,如果想多住一天就需要到客堂去续单。我去续完单,正想到处走走看看,没想到这个时候遇到了学诚法师和另一位法师正要到工地去巡视,我就跟着他们一起走,问了许多问题(当时我对佛教不了解,问的问题现在我自己看起来都感觉很傻和很蠢的,而且我当时对师父也没什么恭敬之心,后来自己想起来都很惭愧),师父微笑着很耐心地回答我的问题(当时感觉师父给我的回答都很简短,有时候甚至感觉师父所答非所问,后来经过思考才发现当时师父对我说的话都是大智慧)。我跟着师父走了大约半个小时,后来才知道师父平常非常繁忙,能遇见师父确实是非常殊胜的因缘,可惜当时我不懂得珍惜,尽和师父胡说八道了。

    第一次上山我得到了三本书《净土资粮·谷响集》、《觉海慈行》和《走近佛教》,回去以后我仔细看了这三本书,发现自己竟然有很多思想是与佛教相共鸣的。我再也不认为是在现实社会混得不好的人才去出家了,而且我发现只有佛教才可以使我们生活的世界产生合和的力量。最近几年我开始变得会忧国忧民,我发现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好象正在不断走向不和谐,我学了很多的历史、政治学、经济学和哲学等,我发现好象世界潮流正在不可逆的往坏的方向发展,在潮流面前人们只能想办法去适应,不断弱肉强食,强者逾强,弱者逾弱,人们能做的只是想办法尽量不要让自己成为弱者,但现实世界物质是平衡的,产生少数强者的同时必然产生大量的弱者,等社会发展到一定的稳定阶段,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人将世代难以翻身了。在现实世界政治家要善于利用一切矛盾和冲突才能体现出价值,没有矛盾和冲突的时候就会有人去制造出来一些矛盾和冲突,经济学家要不断创造经济上的辉煌,就需要不断刺激人的欲望,人有了欲望就会产生需求,有了需求就有市场,有了市场经济就能发展,为了发展经济人们要耗费很多不可再生的能源和资源,另外还有许多其他造成世界不和谐的因素使我们所生存的世界好象有一种快到末日的感觉。接触佛法以后,我发现只有佛法所提倡的对内节制欲望,对外慈悲善待众生的思想和人生态度才是人应该有的最健康的心态。我学佛法以后发现佛法里包含了大智慧,所以我就决心皈依佛教。

    佛法所讲的“因缘”我也感觉似乎可以解释我所经历过的很多事情,我出生在一个很好的大家庭,除了父母和大哥外,爷爷奶奶,叔叔婶婶后来还有堂妹堂弟一大家子在一起生活,我从小受到很多人的宠爱,童年非常快乐。我33岁之前基本上一切都是心想事成的,很多事情别人很难做到的我都轻易就做到了,我小时候上学不用功,喜欢玩,但考试经常是班上第一,后来我想到清华上学,就得到机会到清华上学,想去外企就得到机会进一个待遇很好的外企,我工作中遇到很多难解决的问题总能意外地找到解决的办法,后来我不想搞技术想做企业,就得到机会当上了湖南一个大系统集成公司的总经理……,我以前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不可思议的顺利。以前我并没有任何的宗教信仰,也没有拜过佛,但老天爷好象就是特别照顾我,直到三年多前我一个生意上的伙伴卷走大笔货款失踪,造成我的公司资不抵债而倒闭。接着就是开始了三年多的艰难时期,这三年多的时间里我不断遭遇挫折和失败,这时候才开始感觉到了生命的艰辛,体会到了众生的苦痛。这三年多的时间我一直感觉心无所依,感觉好象什么事情都不值得做,什么事情考虑到了根本都没什么意义,直到我接触到佛法,才知道佛教就是我应该皈依的“港湾”,所有经历过的事情似乎都可以用“因缘”来理解。

    在学习佛法之前我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小事不愿意做,大事又没机会做,或者总是出现各种意外情况做不好想做的事情,心里总是很郁闷,后来接触到佛法的道次第学习就启发了我的思维,其实我之前很多的失败和挫折就是做事情没考虑质、量和次第,做事情的时候总是习惯心存侥幸而造成的,是我以前做事情一切太顺利而形成不好习惯的结果,而且我以前顺利的时候也形成了许多坏毛病,比如我上学的时候经常逃学,老师总是对我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从来不追究我,可是别人一逃学就要受到老师的处分,所以我就感觉自己好象就应该被别人特别对待的,结果就是导致之后连续三年多的失败和挫折,陷入了极度的苦闷。佛法讲有因必有果,想想自己后来的失败,都是自己以前种的因。以前顺利的时候不懂得珍惜福报,把福报耗没了的时候,就到了失败和挫折的时候了。接触佛法后我顿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感觉自己确实与佛法十分的相应,我了解了靠侥幸即使获得了暂时成功往往也不能持久,了解了很多事物间的因果关系,我到龙泉寺皈依好象是很久之前就注定的事。

    学习佛法使我产生了很大的慈悲心和平常心,我不再自以为是,同时我看到了自己身上的很多缺点和别人身上很多的优点,特别是山上的师友身上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所以我就下定了决心从远离龙泉寺的地方搬到了龙泉寺附近居住,我想这样我就可以多向山上的师友学习了。同时我也开始学习发菩提心,希望自己能帮山上的师友们做一些对众生有益的事情。现在我的心早已经皈依,我等待着下一次法会正式的皈依。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