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里的故事”之三
出世俗家、烦恼家、三界家
(8月17日)
我半年来的所作所为,分为三类:一是随众,二是学习,三是工作。
每天我都坚持上早晚殿,缺席的时间很少。因为随众,让我的作息很规律,生活也很充实,让我感觉到了出家修行生活的清静。
带课法师对学生的重视令我感动不已,有两次因为课程变化,法师特意去工程部找我,问我的时间允不允许,这种负责精神我还是第一次见到。
工程部的事情开始干得不是很顺手,因为自己有慢心,不愿和大家互动。本以为出家就万事大吉,谁知道修行生活也是很实在的,我还没有真正地理出一个头绪来。不过,我知道了要把握一点,要配合法师和同行把“见行堂”盖好,只有承担和发心才能融入一个团体。
这半年来最困扰我的一件事就是如何应对父母。在这件事情上,班导法师展现了极其智慧的一面,令我赞叹。如果不是听从班导法师的教导,我可能早就再去过那种争名夺利的生活了。
对僧团的神秘感已经消失了不少,这才从妄想的世界中跳出来,学会慢慢地面对自己的心。既觉得轻松了不少,同时又要去面对,学会面对真实的世界,业果有时感觉是如此得不可思议。
看到周围同学从刚进来的漠然到慢慢地变得融洽,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自信,又表现得很从容,因为我们在师长的引导下,对人生的宗旨、理念、目标有了明确的认识,不再迷茫。
师父一个人每天为了佛教跑来跑去,东西南北,国内国外,师父就像一个超人!一个人拥有了佛法,其内心就会生出无穷的力量,展现出的面貌真上让人难以置信。
我现在终于知道了为什么法师出家前几年都不会和家人联系了!是为了斩断外缘,安心办道。我的心太没有力量了,很容易就会被尘世拉回去,我对世界的认识还是模糊的,还没有正知见,尤其是对业果没有定解。之所以对父母牵挂,一方面是一点朴实的愿望,更多的是情执。放不下,是无明,自己都没有树立佛法的正知正见,又何谈度众生!
在与同行的互动中,我体会到了一点,体谅别人要先了解别人,了解别人要先了解自己。学会观察自己的心,才能推己及人!只有彼此都推己及人,互相关怀和照顾,才能互相增上;而世俗社会却是消耗的,彼此勾心斗角。我非常庆幸自己能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环境里,我一定要走出世俗的家,走出烦恼的家,直至出三界的家,在无限生命中,在师长的引导下,生生增上,直到超越生死彼岸,获得真正的解脱。
相关链接
鸟巢里的故事系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