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利用法会培养佛教人才

(2009-07-30 21:03:12)
标签:

法会

佛法

佛教

居士心得

法门之光

法门寺

杂谈

分类: 寺院报道

“法门之光”福慧营“认识人生奉献人生”系列报导(二十四)

利用法会培养佛教人才

(7月31日)

利用法会培养佛教人才


    在“法门之光”福慧营现场,你可以看到一位高挑个居士秘书长——孔令岩,他总是手拿对讲机,不时对各个部长传达总指挥或者秘书处的指令。利用他空闲时间,记者和他聊了起来,他说几次“法门之光”福慧营自己都参加了,并且深有体会的是随着居士队伍的成长,福慧营越办越有经验,也越来越有秩序。前几届法会开始时,自己特别忙,现在好多了,因为居士人才培养出来了。各个部长都是从法会当中选择出来的,他们首先得调服自己烦恼,才有能力去带动其他居士。孔居士说:“法会就如同一场考试,考验每一位居士是否能将平时所学应用到实际当中,在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是否能用法来调柔自己的内心。”孔居士说:法师们非常重视居士人才的培养,利用法会来凝聚人才,利用道次第的学习来提升心灵,法师会定期给骨干力量上课提意乐,并透由他们而带动周围的信众。孔居士说起这些的时候如数家珍,对于部长、居士名字信手拈来,对于各个部门存在的问题也历历在目,可以看出他在配合法师方面真的很用心。

    为了让法会顺利圆满进行,孔居士起草撰写了法门寺义工手册,把复杂的法会人员组成为六个部门:接待部、辅导部、法务部、文教部、餐饮部、后勤部。每一个部门都列有宗旨目标、工作内容、组织架构、流程、前行和结行及附录。手册细致到座垫与座垫间隔多少厘米都写清楚,居士拿着手册可操作性就比较强。手册当中还专列出了“幸福人生论坛”“传灯法会”“放生活动”等组织办法,下面是孔居士百忙中写出自己在配合法师培养居士人才的大体思路,摘录出来供大家参考!


       如何利用法会培养佛教人才(居士)

法门寺  孔令岩

1、培养方向和目标(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能够调服自心的人;

●能够承担如来家业的人;

●具备各种技能的人(如管理能力、协调能力等);

●能够将人才吸纳到团队中,继续增上;

、人才范围(培养什么人)
●皈依三宝的佛教徒;

●已经对三宝升起信心,但未皈依的人;

●其他将会皈依三宝的人;

3、内容(培养什么)
3.1 佛法
●建立正知见;

   没有正知、正见,一切都无从谈起;

●学会在法会的各种对境中,用法来调服自心;

    法会就如同一场考试,考验每一位居士是否能将平时所学应用到实际当中,在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是否能用法来调柔自己的内心。

●能够不断的增强忍辱能力;

    法会中的摩擦很多,在碰到这些事情的时候,别人对自己说了过头的话、或做了过头的事的时候,要能够包容下来,增强自己的忍辱能力;

3.2 技能
管理能力;

组织能力;

沟通能力;

协调能力;

应变能力;

其它能力;

4、培养步骤
4.1在任用级别上不断提升

    根据以往参加法会所承担的职务,在本次法会中适当的加以提升,使其能够不断提高视野,并提升自身能力。

4.1.1发现和培养新人
    要尽量的发现和培养新人,让人才成为一个群体,而不是单一的个体。

4.1.2老学员的传帮带作用
    发挥老学员的作用,在任用新人的时候,尽量为其配备一位老学员,以使其能够充分学习到以往法会的经验。

4.2在不同部门中进行锻炼提升
    根据以往参加法会所参与的部门,在本次法会中调到其他部门中进行锻炼,并逐步对整个法会能够全面的了解和掌握。

4.3 在不同的对境中进行锻炼提升
    在熟悉的人群中、性格相投的人员中是比较容易合作的,当人员经历这些锻炼后,就有意的让其与自己性格、习惯差别较大的人在一起合作,继续在逆境中加以提升。

此种提升非是针对初级人才,而是针对中、高级人才而言。

5、问题的处理
    在法会中培养人才,不以事相的完美作为目标,而是每个人在事相中是否得到了提升。如果事相很完美,但是得罪了很多人,让很多人升起烦恼,那么法会的结果是让很多人相互间结下了恶缘。反之,即使事相不是很完美,但是,很多人相互关注,相互包容,结下了善缘,那么,法会的结果是让人们懂得了相互关爱,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5.1佛法相关问题
5.1.1教理问题
    由法师带领,增强教理、教义的学习。

5.1.2行持问题
     在同行善友提出问题后,个人不断的调整和提升。

5.2 技能相关问题
    所有技能的问题都是在佛法的指导下进行提升的,如果缺乏了佛法的指导,仅仅强调技能的提高,那么结果就会偏向于“心术”的运用,从而偏离了佛法的核心---心的真诚与心的交流。

    技能的提升可以通过学习世间的一些管理理论或其它的知识体系来获得,并通过法会进行实践和提升。

6、经验的积累和传递
6.1文字形式的积累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经验,如何让这些经验从“隐性”(在个人的头脑中)变为“显性”(人人皆可看见或听见),就要依靠文字落实下来,鼓励每一位人才,将自己的宝贵经验写下来,与众人分享。

   “隐性”的知识要“显性”化,“显性”知识要“文档”化,这样才能便于知识、经验的积累和传播。

6.2 交流方式的传递
    组织座谈、讲座等多种沟通和交流方式,让大家把自己的经验分享出来,让个人的经验成为组织的经验,让个人的财富成为组织的财富。

 

 

“法门之光”系列报道  相关链接:

利用法会培养佛教人才

前生今世,法门之约

同舟共济海让路,众人同心齐报导

我们为求法而来

 众缘和合,成就庄严法会

 清静心欲乐心胜解心——信心是皈依三宝的金钥匙(090724法门寺师父皈依开示)

 “法门之光”精彩活动回放

有心灵导师引领,我们不再彷徨

规划人生,建设人生——第四届“法门之光”福慧营闭幕式

人生六字真言:生存、奉献、解脱

菩萨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做人要低调,做事要中调,修行要高调——陕西省法门寺佛学院首届学僧毕业典礼

舍利塔下点慧灯,众生心中破诸暗

以悲智愿行荷负如来大业

我被僧人的智慧所折服——学员感悟

“五十三参”中体验佛教文化

法门寺的微尘众

众法师登台说法,诸学子欢喜闻思

二十六载法门情

快乐来自于奉献——法门之光的义工菩萨

心灵社会双重和谐——第四届“法门之光”福慧营开幕式

礼仪是对别人的慈悲

义工前行,解读“法门之光组织架构导航图”

从“温暖的握手”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