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月16日,在巍然屹立的佛指真身舍利塔前,正是在他的率领下,法门寺二序大众列队在山门外,以佛教礼仪和诚挚之心,恭迎学诚大和尚晋院担任法门寺方丈。并亲自撰联一幅赠予学诚大和尚,“学海无涯以般若智慧做灯塔;诚信不欺伸慈悲之手持法门”。从此,千年古刹、昔日辉煌的皇家寺院迈入了一个发展的新世纪。
演峰法师,今年4月刚结束了时长三年严格的闭关,7月的酷暑里就走进了“法门之光”里,以他30多年的修学所得,为学员们开启人生智慧。我们也趁此诸善齐聚、龙天欢喜之际,有幸采访了这位有学有修的法师。当我们接着“幸福论坛”的讨论主题,向他请教人生价值观时,他不急不徐地说出幸福人生“生存、奉献、解脱”的六字真言。

090720晚演峰法师的《静坐入门》讲座
一、生存:愿学员们的人生“芝麻开花节节高”
他认为三界六道都是生存。三善道,是好的生存环境;三恶道,是坏的生存环境。我们今生有幸得到人身,有幸得闻佛法,我们必须珍惜。每个人必须健康地生存,何谓“健康”,他认为对社会不造成负面影响的生存才是健康的生存,只有健康的生存才有真正的价值。“健康”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包含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
生理健康即必须有一个好的身体,不要因身体不好而增添家庭和单位的负担;心理健康则需要有理想和目标作为支撑。人生在世,苦乐参半,大家要多学习佛法,开启智慧,积累资粮和福报,才能离苦得乐,使自己此后的人生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他悲悯地说,现代人的心很累,贪欲很强,杂念纷飞,只知道“用心”,而不知道怎样去养护我们的内心世界,更惶论有方法熄灭我们内心的妄念和无明,也就更谈不上明心见性。心的狂乱,心的杂染,就造成了很多的心理问题。如果想获得心理健康,可以借鉴禅修的次第,即从“用心”逐渐向“养心”、“息心”、“观心”、“明心”、“见性”、“成佛”等方面去努力。

手握写着“警策”的大香板的演峰法师,必将被每个人记住
二、奉献:从事“正命”,互相奉献
谈到我们常说的奉献,法师用饱蘸佛教甚深教益的语言为我们继续点拨心灯。他说,为了维持生存,我们必须工作。而作为年轻人刚开始工作的时候,一定要学会选择,去从事那些有益于社会和众生的工作,不要做有碍于社会和众生的工作。佛法上讲“正命”,不要“邪命”,就是这个意思。在家人和出家人,同样这两个词语,里面包含的内涵不完全相同。比如医生、教师、清洁工等工作,可以治病救人、教书育人、清洁环境,就是“正命”。“正命”就是让我们通过对社会提供有价值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来获得我们的生活来源。又比如,“经商”对于在家人来说,就是“正命”,因为如果没有商业流通,那我们在生活方面都有障碍;可是对于出家人来说,经商就是“邪命”。佛法对于出家人的要求更为严格得多,出家人以度众生为“正命”。总之,我们都把人生奉献给社会,互相奉献,互相供养,互相布施各自的智慧、能力和劳动成果,这样社会、家庭和个人都会很和谐。在“幸福论坛”上,我听出大多数的问题都局限在自身的“幸福”这个层面,还没有想到社会的整体幸福,众生的幸福。学员们的心量还要打开,只有利他,才能获得自身真正的幸福。

三、解脱:三障尽除
获得圆满
人人都希望自由、平等、幸福,但世间人所追求的自由、平等、幸福都是相对的。要得到绝对的自由、平等、幸福,只有寻求超越世间法的真正解脱。解脱包括解脱业障、解脱烦恼障、解脱所知障三个部分。我们的无明、烦恼和业障彻底消除,才能显现心性。消除这三个业障,我们才会得到自由、平等、幸福的生活。到那个时候,我们生命就不是业力所感而来,而是像佛和菩萨那样“乘愿再来”。解脱以后的境界,就是“自觉已圆,觉他不息”,是一个寂静、灵明、自在的身心世界,是一个获得究竟圆满的境界。
对于能来参加法门之光的年轻人,法师非常赞叹,“这么年轻就能有如此慧根和福报,希望大家能辨别出什么是幸福,这样当幸福来临的时候,就容易把握得住。另外希望学员们建立起无限生命的概念,佛在《涅般经》中说,‘凡有心者,皆当作佛’。祝愿大家得到究竟的自由、平等、幸福!”
“法门之光”系列报道
相关链接:
规划人生,建设人生——第四届“法门之光”福慧营闭幕式
人生六字真言:生存、奉献、解脱
菩萨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做人要低调,做事要中调,修行要高调——陕西省法门寺佛学院首届学僧毕业典礼
舍利塔下点慧灯,众生心中破诸暗
以悲智愿行荷负如来大业
我被僧人的智慧所折服——学员感悟
“五十三参”中体验佛教文化
法门寺的微尘众
众法师登台说法,诸学子欢喜闻思
二十六载法门情
快乐来自于奉献——法门之光的义工菩萨
心灵社会双重和谐——第四届“法门之光”福慧营开幕式
礼仪是对别人的慈悲
义工前行,解读“法门之光组织架构导航图”
从“温暖的握手”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