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法门寺的微尘众

(2009-07-23 06:36:33)
标签:

法门寺

义工

供桌

微尘

释迦牟尼

法门之光

文化

分类: 寺院报道

●“法门之光”福慧营“认识人生 奉献人生”系列报导(八)

法门寺的微尘众

(7月23日)

大殿外古塔老僧

    法门寺每天上早晚课时,在大雄宝殿的两侧,分别在佛菩萨面前整齐罗列着红色和黄色的牌位,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名字,红色的“消灾祈福”供在药师佛下面,黄纸上是“超度亡灵”供在地臧王下面,这些全是来自于大雄宝殿前的功德箱,大家随心扔进去的十元,二十元。门口的老和尚一再要求游客们留下姓名,于是常出现的“张xx合家祈福”,或者“超度阳上人郭xx”,字迹潦草,难以辨认。老和尚每天都恭恭敬敬地一字一划将大家的名字誊写在红黄纸上,常常看不清楚现代人的连笔字迹,发愁地请教身边磕头的人。

法门寺的微尘众

 

    我曾经跟他说“那么认真干吗,是人就有人名,看不出来的就不是人的名儿!不用理他。”老和尚摇头说:“不行不行,做事儿要认真啊,人这一辈子,能干的事情很少,再不认真怎么成呢?”

    我看过很多寺庙就直接将功德钱的登记本扔到供桌边上,象法门寺这样早晚两堂课,恭敬地为众生祈福消灾的很少。原来的法门寺是皇家寺院,现在的法门寺是真正的百姓寺庙。

 

大殿内的执法僧

    我在大殿内溜达,得意洋洋,跟那些挤在大殿外被围栏挡住游客相比,自我感觉十分殊胜,只有作为“法门之光”的学员才能让我有点小特权,比“众人”离释迦牟尼更近一些。

   “姑娘!姑娘!帮帮忙。”有个妇女挤在围栏边上,满头大汗,很困难地将一塑料袋水果递给我,悄悄向上指指释迦牟尼佛,暗示我放在供桌上。我犹豫了一下,接过来,不敢直接放到高达胸口的供桌上,于是塞给了大殿执法师父。师父立刻问我谁给的。我指指殿门口,希望那个妇女还在。师父大步奔了过去,我心里有点担心,怕他把供品退给那位妇女,毕竟这是国家一级文物单位,怎么可能随便接受百姓供品。没想到,师父开始询问那妇女想供哪尊佛,怎么供。之后,师父高举起一串香蕉放到释迦牟尼的主供桌前,一边放一边回头示意那妇女,让她放心,亲眼看着供品已经承上。

 

法门寺的微尘众

 

    大殿执法师父每天看守大殿,从没见他跟别人聊天,或者在歪斜地靠在垫子上。无论游人多少,师父总是正襟危坐,闭目打禅,或捧本经书默默念诵,仪表威严,仙风道骨。

 

 

佛门深似海,慈悲做扁舟

    “法门之光”福慧营中教导“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其中一条“行如风”形容僧人走路的轻巧安静,流畅优美,既有别于皇朝的霸气,却不失“不怒自危”的威严。法门之光夏令营中,演峰法师为同学们讲禅堂礼仪时,告诉大家法门寺的僧人都是左摆右甩的禅堂步,两眼平视, 左三右七,甩动双手,大步经行。在法门寺中常常看到僧人急而稳健的步伐,他们为佛法长住世间,为世人做出了活的榜样,走出佛法威仪,自信地跨越着轮回。

 

法门寺的微尘众

 

 

 

一粒粮食都不剩

    我问“法门之光”的餐饮部,这些天有人剩饭吗?他们说没有,一粒粮食都不剩。“怎么可能呢,近乎700人的大寮,居然这么多天没人剩饭?!”餐饮部的义工大姐大妈们说:“没有。孩子们都很懂事!”“师父们剩吗?”“法师们?哈哈,他们的碗几乎都不用洗。每次菜汤都用馒头皮吸干了,然后再冲上一碗热开水喝了。碗里没有油星,洗什么呢?” 

    后来我得知第一天有位南方的女孩子因为吃不惯面食,就剩下了大半个馒头,后来被别人告知她剩的饭被义工大姐默默地吃掉了,之后她再没剩过一粒粮食。

 

法门寺的微尘众

 

 

 

细节显真情

法门寺的微尘众

 

 

    伞桥——从宿舍楼走到法堂的路因为清晨喜雨,淋湿了地毯。义工们自愿搭成雨桥护送大家顺利进入大堂。以前只看到武士搭剑林,不得不说义工们化干戈为玉帛的创意,是佛菩萨加持的福慧呀。

 

法门寺的微尘众

 

    为《静坐入门》讲座而辛苦工作的义工父子,按照规定所有蒲团的行间距,每条盖毯上的花朵朝向,都有严格规定。

 

法门寺的微尘众

 

    义工的一家三口,只有在吃饭时才能见到彼此。孩子娇娇白天在义工“慈幼园”跟其他小朋友玩。妈妈和爸爸各自在义工部门忙碌,只有吃饭时才能慰问孩子,交流各自的感受。爸爸说:“我们一家请假来做义工,主要是让娇娇懂得这个社会是安全的,人和人之间是友善的。”

 

 

“法门之光”系列报道  相关链接:

以悲智愿行荷负如来大业

我被僧人的智慧所折服——学员感悟

“五十三参”中体验佛教文化

法门寺的微尘众

众法师登台说法,诸学子欢喜闻思

二十六载法门情

快乐来自于奉献——法门之光的义工菩萨

心灵社会双重和谐——第四届“法门之光”福慧营开幕式

礼仪是对别人的慈悲

义工前行,解读“法门之光组织架构导航图”

从“温暖的握手”开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