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

(2009-05-15 09:04:32)
标签:

释迦牟尼佛

法师引导

北京龙泉寺

学诚法师

感悟人生

文化

分类: 学修笔记

《感悟人生》系列开示之二

认识烦恼是修行的开始
——师父开示要点笔记(1/5)

(5月14日)

【要点导读】:

◎ 遇到烦恼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 为什么佛法学久了,我们反而会越走越远呢?

◎ 如何才能在自己信仰的路上越走越稳?

◎ 我们是做开路的人?还是做驾车的人呢?

◎ 如何在自己生命的缘起点上,很好地与佛法相应呢?

 

一、依师广学惜暇身·自识烦恼始修行

 

1、暇身闻法难可贵·难学能学依师学

【珍惜因缘】:

——我们这一生能够遇到佛法,是一件非常值得庆幸的事情,也是非常难得的事情,多生多劫以来(我们)都是在六道当中轮回,头出头没。

——今天我们能够来到三宝的清净地,并且有这么多非常优秀的出家的同学,在家的同修,一起来修学佛法,就显得更加难能可贵,更加难得。在末法时代,就是非常不可多得的。

 

【观察对比】:

——那么为什么有这么多发心纯正,知见正确,又能够认认真真,踏踏实实照着佛陀的教法去实践的(出家的同学)呢?

——换一个角度说,我们在未接触佛法以前,我们身边是一些什么人,我们结识的,结交的是一些什么朋友,那我们现在自己身边又是一些什么人,是一些什么朋友。

——过去那些朋友天天告诉我们一些什么内容,我们自己又是同对方天天谈些什么话题,说些什么话,做些什么事,有时候一回想起来,就会觉得很害怕,也会觉得很无聊,更多的情况下,会觉得很无奈、很无助。这些都是大家能够感受得到的,能够觉察得到的。

——大家来到三宝地以后,周围接触、认识(很多)良师益友、同行善友,我们从中获得的那种欢喜、快乐,那种对自己生命最深层次的体验和感受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如理认识】:

——我们所得到的佛法的真实的利益不是我们自己能够创造的,也不是我们自己能够发明的,我们都是跟佛法僧三宝,跟历代的祖师大德、善知识学习的。

——未成佛以前,都是要学习的,难学能学,尽一切学。

——我们都是在学习的阶段,修行的阶段,完善自我的阶段,超越自我的阶段。

——不仅仅说我们在家的同修要学,我们出家的同学亦复如是,更需要学,要学得更好,才能够有这方面的能力去带动在家的同修,大家一起来学。

——那我们学得比较久的同学,学得时间比较长的同学,也要学得越来越好,这样的话,我们才有能力对僧团做更好的护持工作,去引导和带动更多的人进入三宝地,进入佛门,一起共同修学佛法。

——这就是我们生命同佛法的联系,佛法在自己生命当中的扎根、体现。

 

2、正视烦恼识业因·践行佛道趣佛境

【正视烦恼】:

——我们学习佛法的时候,常常也会遇到问题,遇到困难,遇到烦恼,这是在所难免的。

——那我们遇到烦恼的时候怎么办呢?

——如果是不学佛法的人,他会认为烦恼是很正常的,甚至会认为说,自己要把烦恼发露出去才不会在自己内心里边留存。我们学佛法的人则刚好相反。

——我们遇到烦恼,发现烦恼的时候就是我们修行的开始。

【烦恼之因】:

——因为我们内心里面有烦恼的种子,有业的种子,有烦恼业的原因,就会导致对外在的人事物种种境界的非理作意,虚妄分别,一大堆错误的,片面的看法和见解都会出现。

 

【师父策励】:

——释迦牟尼佛修行成佛,他已经完全了知、通达、亲自证悟到诸法的本来面目,也就是胜义谛,涅槃,成佛的境界。

——成佛的境界是可以达到的,是可以用语言文字、逻辑去说明的,也是能够为所有的人之所验证的。

——我们要来体验,我们要来用功,照着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开示,一步一步去实践,那我们也是会有感受的,会有体会的,会有快乐的,逐步逐步也会进步,也会越来越好。

 

 

『附录·思考题』:

1.在当下学习、修行的阶段,我们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学习、来完善自我呢?

2.学佛人和不学佛人对待烦恼的心态有何不同?

3.我们为什么会有烦恼呢?如何看待烦恼和修行的关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