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基督教海淀堂(下)
(3月12日
上)

【现代化的多媒体设施】
贤甲法师:“聚会时,人进来需要证明吗?”
范牧师:“不需要证明。任何人都可以进来。”他指着大屏幕说:“我们讲道的内容、圣经的内容、讲的诗歌都会在大屏幕上显示出来。大家可以腾出手来。特别是星期五的晚上是年轻人的聚会,他们唱诗喜欢拍手,一边唱一边动,这样他们看着屏幕就行了。”
贤甲法师:“我们以后也可以看着屏幕诵经。”
范牧师:“海淀堂的音响效果是所有教堂中最好的。整个系统都是经过专门设计的。”据了解,会场着重了声学声场技术处理,确保每一个角落都能听到清晰、自然的声音,能够达到现场录音制作的需要。
范牧师介绍,主堂右侧的空间,可以拉出活动隔板,顺着天花板上的滑轨,组成三个独立的空间,信徒们可以在里面做“交通”,也就是交流心得。

据介绍,主堂的运营成本很高,因此除了几次固定的大型聚会,其余时间并不开放。一般时间,信徒可以去副堂祈祷。自奥运会以来,海淀堂对于聚会时间加强了管理,从原来的全天24小时开放,调整为周二、四、六的上午和周五晚上。这样大部分活动都是在周日一天集中举行。
“我们鼓励信徒每周只参加一堂礼拜。”范牧师说。
【礼拜流程】
贤甲法师:“请问一个小时的礼拜是怎么进行的?”
范牧师:“首先诗班入场是序幕的开始,信徒先坐满,诗班排队等候,牧师和讲道人也在队伍之中。户外的三口大钟敲响,钢琴应声起奏,人天交映,随之诗班进入场地。接着就是赞美诗,大概3到5分钟。然后牧师做一个祈祷。接着读一篇圣经。”
贤甲法师:“祈祷是念祈祷文吗?”
范牧师:“天主教是念祈祷文。新教不是这样,而是为现实的状况祈祷,比如为雪灾祈祷、为地震祈祷,为国家大环境祈祷,也为每个弟兄姐妹祈祷,也许人生的酸甜苦辣我们都要经历。我们会读诵诗篇唤起大家的心,然后祈祷。”

牧师随口说了一段祈祷,文辞虽不华丽,却具足悠扬之感,朴质而深动人心:“……我们有很多烦恼,我们自己解决不了,我们祈求耶稣为我们分担。”
牧师接着说:“这是一种安慰式的祈祷。祈祷完之后,再次读诵一个诗篇,接着再次祷告。然后就进入了牧师的证道,有半个小时。这篇证道也是带有时代性的,比如奥运会的时候,我们的主任牧师会讲我们如何跑‘属灵’的战场,冠冕需要训练,同样属灵也需要自己来对付,我们如何攻克己身。我不想做的事情我不做,要克服自己的欲望。”
听到这里我们不禁想到孔子在《论语》中讲到的:“克己复礼为仁”。东西圣人,颇有灵犀洞见。
贤甲法师:“实际上就是根据现实,结合圣经内容来讲,对吧?圣经生活化。”
范牧师:“对。圣经好明白,好理解。礼拜最后是由诗班为大家送祝福,祝大家一周平平安安,就结束了。整个过程中信徒只是参与到唱诗,牧师做祈祷时他们会说‘阿门’,意思就是‘我同意你所讲的’;当他听牧师讲道很受鼓舞,他也可以点头示意。
结束之后信徒之间会有简单的交流。不过现在我们地方有限,时间太短。最好的是上午只有一场礼拜。这样的话一个小时的听道,还有两个小时的交流。”
【圣餐仪式】
我们坐下来的时候发现,每个桌子的桌面上都有四个小孔,每边两个,分布两侧。看到我们好奇的神情,范牧师解释道:“这个是用来放圣餐杯。信徒接受洗礼之后,需要接受圣礼。我们会做成饼和葡萄汁,经牧师的祝福,就成为了耶稣的宝血和身体。每个月有一次圣餐礼拜,就是分享这些。”
“这个仪式具有基督教传统的意义。信徒和主的联合,不单单是信仰就够了,藉由吃了这个饼、喝了这个杯,能够让信徒真正体验到自己和主的关系。和主的感受就如同吃了饼、喝了杯时的感受。信徒的信心通过这个仪式很能得到鼓舞和造就。”

【向谁做忏悔】
贤甲法师:“信徒想忏悔该怎么办?”
范牧师(略作停顿):“天主教有专门的忏悔室,我们不是这样。新教认为每个人都可以直接对神忏悔,不需要专门找牧师。当然他如果有处理不好的事情可能会找牧师。因此牧师不仅要讲道,而且还要倾听。周日礼拜的时候很多信徒会找牧师谈论事情。在我经历过的谈话中,最多的就是婚姻、感情问题。我会让用圣经里的话去帮助、安慰他/她,说圣经中已经记载了应该如何做好一个丈夫、做好一个妻子。”
“如果他有罪,我们会说圣经告诉了我们什么是罪,一条条列好,让他按照这个来认罪。你的隐私可以告诉上帝。牧师也没有权力赦免你的罪。基督教讲究平等,牧师也一样是人,每个人都是祭祀。天主教的制度比较高,神父有权赦免你的罪,你自己没有权力。”
贤甲法师:“这个有点类似佛教群众化的普及教育。把高高在上的神请到人间来。”
【牧师的烦恼谁来解】
贤甲法师:“看来牧师有很多时间是在给信徒解答问题、解决烦恼痛苦。”
范牧师:“反过来说,牧师自己也有很多烦恼。所以牧师也有自己的牧师。这个人累了可以找另一个人。也许每个牧师会成为每个牧师的辅导者,彼此帮助。但是最终我们会祈祷上帝。我们知道人间的痛苦我们自己担当不了。一天有十个人都跟我讲同样的问题,我受不了……(众笑)所以我只能祈祷上帝。”

“在神学院有一本书叫《受伤的医疗者》,讲的是耶稣基督遍体鳞伤,但还是帮助有困苦、有需要的人。所以今天牧师也承担这样的角色。你本身有缺钱的问题,但是你还要帮助别人,告诉他不要看钱太重;你本身有情感婚姻的问题,但是还要告诉别人一定按照上帝教导的婚姻的方式去做。人间就是这样。所以不管是其他宗教的人,还是基督教的信徒,都不要把牧师看得过高了。”
【整体成长和个人灵修】
贤甲法师:“那么牧师自身的成长如何体现呢?”
范牧师:“我们的理念还是依靠圣经,依靠团队的精神。在一个教会有十位牧师,他们每个人都可能独挡一面,都可以代表教会去说话。但是每个人还是需要一同成长。成长不是某一个人特别突出、有多高的文凭,而是你能不能跟所有牧师一起提高整体的水平。这也是形象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知道自己一个人怎么工作,但是更知道在一起如何工作。”
贤甲法师:“对于佛教徒来讲,修行有一套次第,每一步如何修、达到什么程度都很清楚。比如静坐、念经、拜佛等等。那么对于牧师,提高自己的修养有没有一套方法?”
范牧师:“哦,我明白您的意思了。其实牧师也有自己的灵修。我们也教导教徒这样灵修。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静坐祈祷。然后我会唱诗,和上帝进行沟通,让我自己的灵敏提高,然后再开始一天的生活。我一般用半个小时。中午的时候我可以再去午祷,默念的祈祷。虽然办公室的人很多,也没有足够的房间独自坐下来,但是谁都在默祷。晚上回到家里也有晚上的祈祷。我们一般带着老婆、孩子,第一为这一天能够平平安安的过来而感恩,第二把今天晚上交托给上帝,让我们能够平静的休息,明天能够起来去好好的工作。
贤甲法师:“看来您们主要的功课内容就是祈祷。”
范牧师:“基督教所讲究的本质上就是和上帝的一种沟通。牧师可能是个人,但是他从上帝那里汲取力量,他可以把这种力量传递给信徒。祈祷应该是一个信徒成长的核心。”
贤甲法师:“祈祷也有不同的层次吗?比如有初信的人,也有久信的人,牧师的祈祷应该更会深刻吧。有没有划分清晰的层次?”

范牧师:“也许初级的祈祷我们也可以称之为‘谈话’。跟上帝之间我们也如同谈话一般。可是当你和上帝之间的关系慢慢近了,也许不需要讲多少话,只要注视着他,眼看着眼睛,就进行了交流。我们可以称深层次的祈祷是一种‘注视’的祈祷,是一种灵力的享受。我跪在这个地方不是为了功课而功课,也不是我为了花这点时间做什么,而是我灵力的提高和净化。借助祈祷,很多信徒证明上帝在帮助他,我的经历也是如此。”
【随感】
参观完了海淀堂,对其教职人才建设、信众服务、传道方法、建筑设计留下了很多深刻的印象。首先,基督教的教职人员首先需要经过神学院的系统学习,这样可以保证教职人员的专业素质。其次,教职人员跟信众的联系非常紧密,除了在教堂每周与信众做礼拜,平时还会经常进入家庭聚会点和信众作面对面的互动,同时也利用网络手段等诸多方式建立联系。教职人员在这过程中得到了充分锻炼,也给了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综合素质的推动力。第三,基督教从婚姻仪式、心理辅导、文化艺术教育等方面为信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生活服务,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鼓舞他们的宗教情感。第四,安慰式的传道方式,对于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都市人群来说,可以缓解他们紧绷的神经,帮助他们调节精神状态。第五,基督教的教职人员的集体意识很强,强调彼此协作,共同成长。第六,基督教非常重视音乐的教化作用。“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从建筑的内部设计、唱诗班的组建、乐器等方面都得到了体现,钟声对于周围环境也起到了宣传作用。
本活动系列报道
相关链接如下:
远离火灾,誓不远离善知识
参观基督教海淀堂(上)
参观基督教海淀堂(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