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士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佛法
(2月1日 上)
七天的假期转眼就要结束了,身为一名上班族又要回到自已的工作岗位,开始我们普通而平凡的生活。作为在家居士不可能象出家人一样可以常住在寺庙中清修,如何能在滚滚红尘、五浊恶世当中去修学佛法,实践佛陀的教诲并能够最终脱颖而出,是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这一点祖师大德有许多开示,自己作为一名烦恼业障深重的凡夫本来没有资格来此说教,但此次法会的因缘,想分享自己一些粗浅的认识,请大家指正。
曲指算来自己皈依也十多年了,但修学始终不得力,鲜有受用,反省这当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供养给同修们希望大家能不犯我的错误:
一、解行并重
人们常说,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决定命运,如果我们的思想观念不正确,那我们的行为也就不可能正确。修行更是如此,如果不常常听经闻法不明理路那就成了“盲修瞎练”,末法时代众生根器弱,烦恼习气深重,如果三天不听经闻法就会被境界所转,因此我们要利用一切时间来听经闻法,让自己时刻处在正法的包围之中,如古人所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经过善知识的开示,长时熏修,思想观念就会浅移默化就到转变,福慧自然增长。
有一个时期自己天天念经,希望通过念经得到清净心,念了好几个月没什么效果,后来有一位师兄提醒才知道,自己行的思想言行还有很多错误,处世待人接物不能如理如法,如此读经就是不能转经反而被经转了。

经书结缘处
如果我们知而不行,那我们的知识就成了废知识,佛陀说的好“说食不饱”,因此我们要力行,解行相应,知道多少就要行多少。比如日常生活中,切实落实孝养父母、奉事师长。通过“信,解,行,证”来圆满我们的菩提之路。
二、打好基础循序渐进
成佛的道路好比盖一座大楼,如果基础打不好,空中楼阁早晚是要垮的,什么才是学佛的基础呢?个人理解首先能做一个好人,大家常说“人成佛成”,如何在生活落实呢,必须要切切实实的将佛陀教诲做到,这里向大家推荐《佛说十善业道经》、《太上感应篇》、《弟子规》等,如果连一个好人都做不到,学佛就成了一句空话。
最近自己时常扪心自问,为什么自己一直没有将学佛的事情告诉同事们呢?通过反省才知道不得不承认,原来是自己做的很差,烦恼习气一样都不少,说出来怕玷污了佛教徒的名声。这样怎么能得到佛陀的加持呢?希望同修们也能自己对照一下自己,当你可以很骄傲的说我是佛弟子时,赞叹随喜您了。
三、反省忏悔
什么叫修行呢?修是修正,行是想念行为,修行就是修正想念行为。如果以为打坐念经就是修行,那就大错特错了。人由于没有反省自己,没有认清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太多的缺点错误。我们从无始以来所累积的业力无量无边,如果你不彻底把自己清理一番,检讨一番,你不能了解自己是谁,究竟背了多少债。
记得一位大德说过:错误必得烦恼,罪恶终归毁灭。只有通过反省,才能发现自己的缺点错误,并加以改正才能进步,佛教里常说,习气减一分,功夫进一分,学佛的过程就是改正缺点错误的过程。儒家学经典里有“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名言,做为佛弟子我们更应该此发扬光大。
四、培养诚敬心
在法会期间参加了《信仰与人生——诚信》这个话题的讨论,大家都提出了很好的看法,说明对诚信大家都有足够的重视,反省自己在这一点上做的很不够,也是修行不上路的一个主要原因。
既然就是诚信这么重要,如何拥有诚信呢?

为生者祈福,为亡者消灾
“诚”就是当你的真理智到达止于至善的境界时,同时也把你整个生命的真情感投入这真理智之中,而反映为死守善道的坚决意志,成为纯一不杂的“诚”。唯有“诚”,才不致有知、情、意分离的偏颇,能诚就能择善固执,能诚就能用真理智抉择真理,以到达不疑之地;到达不疑之地才能断惑,断惑才能证得宇宙的真实。
所以学正法首先要坚持一个“诚”字,不诚无物。假如是为了一时的烦恼不能排遣,才来学佛法,忽然境遇改善而有了太多的欢乐与闲情逸致,就丢掉佛法,这是虚伪的因;“因地不真,果遭迂曲”──虚伪的因就只能得到幻灭之果了。所以只有一本至诚,学法才会成功。
未学以为诚心是需要培养的,不是说我们知道诚信心如何重要而我们马上就是拥有它,而是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以诚心对一切的人、事、物,不是说佛菩萨我恭敬,对其他人我就轻贱,如此我们就有了分别执著。
以上是我修行中的一点体会,这些大家可能会以为是些大道理,在经典是看过多少遍了,不过是老生长谈罢了。其实我自己就是被这种想法所害,对于这些看似浅显的道理没能深入理解落实,修行这么多年不上路,如今才知道大道理不简单。
阿弥陀佛,祝同修们新年快乐,道业有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