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竹秀南长老参访龙泉寺
(12月17日)
12月16日上午9点钟,凤凰岭上依旧有些寒风瑟瑟,龙泉寺法师和义工们早早地列队于德尘居前。场面之所以这么隆重,是因为今天要迎接一位贵宾——现任妙心寺大众僧堂师家、花园大学讲师,担任灵云院国际禅友好协会会长、南太平洋友好协会副会长等众多职务的则竹秀南长老及其随行人员。长老是中国佛教界的老朋友,1996年,就曾应中国佛教协会前会长赵朴老之邀访华。长期以来,为促进中日友好关系,殚精竭虑,以身垂范,深得中日两国的信众的敬重。2006年4月,作为著名日本佛教第二代友好人士出席“首届世界佛教论坛”,2007年5月,出版《东瀛禅语》中文版,并由中国佛教协会一诚会长题写书名、学诚副会长兼秘书长作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访华,长老被中国佛教协会授予“中日佛教友好使者”的称号,是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得到这个称号的第二人。同时,中国佛学院也授予则竹秀南“名誉教授”的称号。

10点整,长老一行8人抵达龙泉寺,刚下车,常住义工们就报以热烈的掌声,并用刚刚和日语老师学到的日语向长老问好。僧俗二众向长老鞠躬问讯,长老则合掌致谢。则竹秀南长老虽已年过古稀,但精神矍铄,颇有一代高僧的风范。在众人的簇拥下,长老步入佛堂,拈香礼佛,大家分列两班,唱《炉香赞》和《心经》。礼佛结束后,长老给大家做了一场精彩的开示。长老说:
“这时的北京非常寒冷,山上比山下还要冷几度,估计今天凤凰岭的温度有零下8度。虽然是寒冷的冬天,但我们却受到龙泉寺僧俗二众的热烈欢迎,我们一行非常感动。龙泉寺的方丈,也是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多年来给了我很多的关怀和帮助。多年来我一直有一个夙愿,就是一定要到龙泉寺参拜一次,今天,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刚才我在这里受到了热烈的欢迎,使我深切地感受到学诚大和尚对我们的友情、道情、法情。我们同为致力于弘扬佛法的道友,我们也都有一份非常精进的佛心。虽然我们分住东西,但我们同修佛法的这份法情是一样的。学诚大和尚对我们一直非常热情,非常友好,给我们很多温暖、帮助,我们非常敬佩学诚大和尚。

昨天上午我在中国佛学院向众多的法师们做了一个讲座,“云居山道膺禅师的家风”。为什么做这个讲座呢?缘起是今年11月11日我应邀参加了江西省云居山真如禅寺建寺1200周年纪念活动,云居山真如禅寺开山祖师云居道膺禅师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在家的居士向一位法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家是一个三口之家,非常贫寒,只有一口锅,三口人吃这一锅饭都吃不饱,但怎样能用这一口锅满足一千个人吃饭呢?这位法师没能回答出来。云居禅师代这位法师回答说,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如果大家争着吃的话,肯定是不够的;但如果大家互相谦让的话,一千人、一万人也会绰绰有余的。
云居禅师这个回答非常好,他体现了释迦牟尼佛的精神,那就是知足。因为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欲望,所以我们互相争夺。如果我们有一个苹果,大家互相争抢的话,肯定会发生口角。但是如果大家谦让的话,每人只吃一点点,那我们每个人都能享受到苹果的美味。现在我们的世界是个什么样子呢?是一个互相争夺的世界。但是现在令我欣慰的是,我经常到中国来访问,经常到各名山大川、古刹去拜访。每到一个地方,不仅我们的师父们,就是在家的信众也以笑脸来欢迎我们,我就觉得佛法一直深深扎根于我们广大的佛教徒心中。现在中国提倡和谐世界、和谐社会,我觉得这和佛教的理念是完全一样的。我作为一个日本佛教徒,今后一定会为了促进中日友好、为了促进两国佛教黄金纽带关系而努力精进,与各位携手并进。”
一席简短的话语,一则平凡却蕴含深意的故事,道出佛陀的本怀。长老的精彩开示得到了大众热烈的掌声。
大约10点30,师父在接待室热情接待了长老一行,宾主进行了热烈而友好的交谈。相比于佛堂开示的庄严,这一段宾主交谈则更轻松活泼。
首先,长老向师父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的感谢。师父略表歉意说:“我前两天到四川参加大佛禅院的开光仪式,这个寺院是汉传佛教单个寺院建筑面积最大的一个寺庙,昨天晚上才回来,请长老理解。”
例常的寒暄过后,宾主开始谈笑风生。师父说:“您来中国已经很多次了,来北京也很多次了,但是还没有来过这个小庙。您今天来了,佛光普照。”长老马上幽默地说:“这不是小庙,这是大庙。我们到这里是要得到一个加持,那么能得到什么样的加持回去呢?这里是龙泉,佛祖就是乘着龙上天的,今天就要得到这样一个加持回去。您现在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就像龙泉寺的龙,正在往天上飞,这样的强大劲势在各位信徒和法师的身上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两位智者的交谈引来了在场所有人一阵阵的开心笑声。

师父顺手从果盘里拿了两个橘子敬献给长老,并说:“中国吃橘子表示大吉大利,那么你得了‘中日佛教友好使者’和‘中国佛学院名誉教授’这两个称号,也说明你大吉大利啊。”长老则谦虚地说:“自1979年随我的老师山田无文长老访问中国,30年来,我没有做什么事,但是我的老师还有赵朴老包括学诚大和尚一直栽培和帮助,才有我的今天。我愿以此为契机,为中日友好而更加努力精进。希望今后得到大和尚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和指教。”
师父则郑重地说:“这么多年来,长老为了两国和两国的友谊做了大量的工作,这次得到这样的奖,可以说是实至名归。中日两国的友谊可以说是亚洲和平的重要基础,也是世界和平的希望,希望通过佛教的交往,能够发扬佛教的慈悲和平的思想,对两国,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都有推动作用。”长老语重心长地说:“我也和您一样,有同感。”谈话不知不觉从轻松的话题转到了严肃的话题,师父的一句话又把话题带回到轻松幽默的话题中。师父向客人赠送了七卷本的博客系列丛书,长老说:“您给的太多了,七本大作,我只能给您一个小本。里面有我亲自写的字,还有无文长老的照片、挂历。再有一样礼物就是我送给您的茶碗,这个茶碗上面有我的题字。”

大约11点,师父在德尘居设便宴款待长老一行,并告诉客人,这些青菜都是自己种植的,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客人们也对菜肴的精致和美味而赞不绝口。餐桌上,长老又提出,要在明年的5月份做一个汶川大地震一周年的纪念法会,为那些遇难的亡灵进行超度。对此,师父深表感谢,并说,在汶川地震时,日本各界和长老都捐了不少钱,对此我们一直念念不忘。至于纪念法会,到时候可以一起讨论,看看怎样能够表达我们的心情。而现在,则主要是表达感谢之情。长老也表示,他非常喜欢中国,以后也会常到中国来,并初步预计明年的5月下旬要到中国来坐禅。
则竹秀南长老的时间安排得非常紧,由于要赶飞机,所以准时在11点40分的时候坐车离去,但此行给龙泉寺的法师和义工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