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传承教法——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会议见闻记

(2008-11-18 08:40:58)
标签:

宗教

学衔

藏传佛教

太古宗

嘉木样

韩国

文化

分类: 随师行记

传承教法

——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会议见闻记之二

(11月17日  下)

 

    11月14日下午,继续参加在江山假日酒店召开的“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二届一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我随师父提前达到七层的会议室。人员座位比上午多,全场总共有70多个座位,其中60个有桌牌。主席台上有六位:嘉木样活佛、沈阳、珠康活佛、师父、那仓活佛、图布丹活佛。

传承教法——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会议见闻记

二届一次全体会议会场

 

    15:00,人员到齐就座,会议开始。嘉木样活佛说:“第一届藏传佛教指导委员会历时五年,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经中央统战部批准,中国佛教协会决定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进行换届,成立第二届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下面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宣读有关文件。”

    师父宣读:“《关于同意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换届的批复》: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你院藏院发[2008]66号文《关于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换届的请示》及《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收悉。经研究,我会对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换届及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无异议。此复。中国佛教协会,二零零八年十一月五日。”

传承教法——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会议见闻记

中佛协对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换届的批文

 

    嘉木样活佛说:“下面请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高级佛学院副院长那仓·向巴昂翁活佛宣读中国佛教协会批准的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二届委员名单。”

那仓活佛用藏文宣读,我看手头的汉语资料,第二届委员名单如下:

(1)名誉主任1人:帕巴拉·格列朗杰(格鲁派,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协名誉会长、西藏自治区政协主席)

(2)主任1人:嘉木样·洛桑久美·图丹却吉尼玛(格鲁派,甘肃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中国佛协副会长、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院长)

(3)副主任7人:珠康·土登克珠(格鲁派,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中国佛协副会长、西藏分会会长)、师父(汉传)、那仓·向巴昂翁(格鲁派,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副院长、中国佛协副秘书长)、新杂·单增曲杂(噶举派,西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策墨林·单增赤列(格鲁派,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德哇仓(格鲁派,甘肃省政协副主席、省佛协副会长)、仁青安杰(宁玛派,青海省政协副主席)

(4)委员20人:萨龙·平拉(格鲁派,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扎什伦布寺民管会常务副主任)、宗洛·向巴克珠(格鲁派,西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昌都地区强巴林寺民管会副主任)、杨坚赞(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副院长)、新色·旺杰(苯波教,中国佛协西藏分会副会长)、直孔穷仓·洛桑强巴(格鲁派,中国佛协西藏分会副会长)、洛桑巴·赤列曲桑(格鲁派,中国佛协西藏分会副会长、拉萨市佛协会长)、班丹顿玉(萨迦派,中国佛协西藏分会副会长、萨迦寺民管会主任)、达娃次仁(宁玛派,中国佛协西藏分会副会长、桑耶寺民管会主任)、甲登·洛绒向巴(格鲁派,四川省佛协副会长、甘孜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多吉扎西(宁玛派,四川省佛协副会长)、胡雪峰(格鲁派,北京市佛协副会长、雍和宫副住持)、宗康(格鲁派,青海西宁市湟中县塔尔寺寺管会主任)、阿旺(格鲁派,西藏拉萨市甘丹寺民管会副主任)、阿旺曲增(格鲁派,西藏拉萨市哲蚌寺民管会副主任)、洛桑曲培(格鲁派,西藏拉萨市色拉寺民管会副主任)、公保(噶举派,青海玉树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州佛协会长)、巴迦(噶举派,四川甘孜州佛协副会长)、土登宁布(萨迦派,西藏日喀则市俄尔寺堪布、民管会主任)、更噶桑波(萨迦派,青海玉树州玉树县结古寺堪布)、克斯堪追(格鲁派,云南迪庆州香格里拉县松赞林寺堪布、民管会副主任)。

    15:12,嘉木样活佛说:“现在,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学诚法师颁发聘书,请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新杂·单增曲扎活佛代表指导委员会全体成员接受聘书。”师父起身,新杂·单增曲扎活佛上前来从师父手上接过聘书。

    嘉木样活佛说:我在这里向新一届指导委员会全体成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不再担任指导委员会职务的各位高僧大德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现在我宣布第二届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正式开始!莅临会议指导的领导有中央统战部七局沈阳副局长、中央统战部七局干部邵玉进,我们向各位领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来自五省区统战部门、宗教部门和佛协组织的负责人有甘肃省委统战部卢鸿志副部长、云南省委统战部杨光海副部长、甘肃省宗教局张耀宗副局长及工作人员参加了今天的会议。我们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高级学衔评审委员会已于11月10日进行了换届。上一届和新一届评审委员会的组成人员列席了今天的会议,我们向评审委员会的各位高僧大德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二届一次会议的议程和日程已经发给各位,如果大家没有什么不同意见,就请鼓掌通过。(大家鼓掌)

    嘉木样活佛继续致词:藏传佛教新的学衔制度,包括藏传佛教各教派,公正、公平、公开,注重学识水平,培养爱国爱教人才,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新的学衔制度,受到了藏传佛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欢迎,得到了五省区党政有关部门及佛协组织的关怀和支持。藏传佛教新的学衔工作,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加强自身建设,是当前藏传佛教工作的首要任务。培养爱国爱教的人才,是学衔工作的中心任务。建立较完善的新的学衔制度还要做大量的工作,新一届指导委员会的任务非常艰巨。学衔工作要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服务,要为藏传佛教各教派的弘法利生事业服务。

    嘉木样活佛宣布休息15分钟。

    15分钟后,继续开会,珠康活佛作工作报告,其中说到:

    高级学衔制度是在废除政教合一制度、人民当家作主、藏传佛教开始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道路的新时代建立的新的学衔制度。与藏传佛教历史上的学位制度相比,具有团结、进步、民主、和谐等时代特点。新的学衔制度包容了藏传佛教的各个教派,指导委员会成员吸收了各藏区五大教派有名望的高僧大德。第一届委员会坚持把加强团结、促进和谐贯穿会议和活动之中,切实做好各教派团结、教内人士与教外人士团结,合力营造良好氛围,形成了委员会团结共事的和谐局面。高级学衔制度是藏传佛教各教派共同的学衔制度,因此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就是不同地区、不同教派委员合作共事的平台。

    第一届委员会把调查研究作为开展工作的入手,广泛听取五省区有关部门、佛协组织、寺院僧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认真指导高级佛学院对各教派僧源和传统学经方式、教材及传统学位情况进行调研,继承藏传佛教的优良传统,吸收现代教育的新方式,积极探索培养高级僧才的新路子,努力开拓高级学衔工作的新局面。尤其是重视指导高级佛学院严把三关:一是严把招生关,严格招生条件和学员录取标准,从佛学造诣、品德修养等多方面考试考核;二是严把教学关,严格课程设置,加强师资建设,加强管理力度;三是严把毕业考试关,严格考试标准,不及格的学员不得参加当年高级学衔考试。从连续招收的四届高级学衔班情况看,反映比较好,为建立和实施高级学衔制度奠定了基础。

    第一届委员会认真履行职责,加强对高级学衔评审和授予的指导工作,指导评审委员会在辩经考试、论文答辩、成绩考评、学衔评审等活动中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原则。高级学衔制度建立实施以来,在全体委员和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已连续三年成功地为各教派的33名合格僧侣授予了藏传佛教“拓然巴”高级学衔,第四届高级学衔的考试工作正在进行中。高级学衔工作的良好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高级学衔制度的影响力日益扩大。

    回顾过去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藏传佛教自身发展的需求和社会各界的期望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主要是:委员会工作的制度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学衔工作的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如何指导藏区省级学院的学衔建设还有待探索等等。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加以研究、改进和提高。我们宗教界人士要以“爱国、守法、持戒、利民”自律,做一名合格的宗教界人士。希望各位委员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献计献策,积极稳妥地推动藏传佛教学衔体系的不断完善。

传承教法——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会议见闻记

会场一角

 

    16:01,嘉木样活佛说:珠康·土登克珠活佛所作的指导委员会工作报告很重要,请认真审议。明天全天是分组会议,希望指导委员会组成人员和各位列席人员本着认真负责的精神,广开言路,畅所欲言,进行热烈的讨论。上午会议各项议程进行完毕,现在休会。

 

    关于藏传佛教的学衔制度,我记得在《法音》杂志中刊登有师父的评论,那是在2005年第11期《法音》文章《继承传统,开拓创新——首届藏传佛教高级学衔授予活动综述》(桑吉扎西),文中较详细介绍学衔制度说:

   “自公元7世纪佛教传入吐蕃以来,藏传佛教寺院教育已走过了13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演化中,逐渐形成了宁玛派、噶举派、萨迦派、格鲁派等教派,同时也形成了各自的学经制度和学位晋升办法。其中,以格鲁派的寺院教育和学位考试制度最为严格、规范和健全,在藏传佛教近现代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和崇高的威望。

    首届高级学衔班的11名学员都是藏区各大寺院学修严谨的佼佼者,熟悉经、律、论三藏,具有很高的“五部大论”的学修基础,大多数学僧都获得过本寺的学位称号,经过认真选拔和严格的辩经考试后脱颖而出。入学后,经藏传佛教高僧大德系统指导,学员自身刻苦努力,精进学修,在综合素质、宗教学识等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

    2005年9月5日至12日,首届高级学衔班毕业考试在藏传佛教格鲁派著名寺院青海塔尔寺隆重举行。由两位藏传佛教界著名的高僧担任顾问,9名高僧担任评委,经过6天11场激烈精彩的辩经考试,学员们表现出了较高的学识积累和思辩方法。毕业考试的圆满完成,为首届藏传佛教高级学衔的辩经考试和学衔授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完成藏传佛教高级学衔辩经、论文答辩及学衔授予工作,在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的领导下,藏传佛教学衔评审委员会成立了资格审查委员会、考评委员会和论文答辩委员会三个机构,分别负责资格审查、学衔辩经和论文答辩工作。毕业考试成绩合格的考僧,由本人提出申请,将获得参加学衔辩经和论文答辩的资格。

    学衔辩经,采用传统的立宗答辩形式进行。辩经,是指藏传佛教的学习方式和考试方式,有立宗答辩和对辩两种形式。立宗答辩,即是就佛经方面的内容出题进行问答式的辩论;对辩,即是就佛经方面的内容,围绕着一个主题进行互相辩论。辩经具有提高思辩、精进学修、通达显乘、融会贯通等优点,对推动藏传佛教显宗教义和佛学知识的学修具有积极的作用。

    学衔论文答辩,借鉴和采用了现代社会教育论文的答辩形式,结合藏传佛教的传统辩经方式进行,要求考僧就佛学知识某一个方面撰写论文,然后根据论文内容立宗答辩。学衔辩经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者,将取得参加高级学衔评审的资格。

    考僧在取得高级学衔评审的资格后,将接受藏传佛教高级学衔评审委员会的评审。为了体现藏传佛教学衔授予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评审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就考僧的评审资格、综合成绩、辩经成绩和论文答辩成绩等进行严格的评审,并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考僧逐个进行表决,获得委员会三分之二以上同意通过后,形成决议,评审合格者,报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高级佛学院根据评审委员会的意见,决定是否授予高级学衔。”

    文中记录师父的评论说:“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藏传佛教高级学衔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学诚法师在开学典礼上,曾高度评价藏传佛教独特的学经方式和学位制度产生的历史意义。他认为,藏传佛教在一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方法和学经制度,他一方面继承了古印度那烂陀寺传统的学修方式,另一方面又发扬光大了印度佛教教育的传统和学经制度,形成了今天‘戒、定、慧’三学,‘闻、思、修’三法、‘讲、辩、著’三重的教学传统,和严格的先显后密的学修次第。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格西学位考试以及学位制度,产生了一大批精通大小‘五明’和‘五部’大论的博学之士,为藏传佛教事业和藏族历史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做出杰出的贡献,充分说明藏传佛教寺院教育体制的系统性、完整性和严密性。这一悠久的寺院教育传统,不但对中国、也是对世界佛教教育的伟大贡献,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研究和探讨。”

    在变化的时代因缘中,藏传佛教的研学教理的传统学衔制度能够以某种适宜的形式继承和发展,是非常可贵、非常可喜的!

    我经常看到有人在教理学习和修行用功两者的关系上产生困惑和矛盾,其实完整的佛法是解行并重、教证一体的。佛法以修证为究竟,但教理的研学和传扬也非常重要,如龙树菩萨《大智度论》说:“问曰:若持戒是禅定因缘,禅定是智慧因缘,八圣道中何以慧在前、戒在中、定在后?答曰:行路之法,应先以眼见道而后行,行时当精勤,精勤行时常念如导师所教,念已,一心进路,不顺非道。正见亦如是。先以正智慧观五受众皆苦,是名苦;苦从爱等诸结使和合生,是名集;爱等结使灭是名涅槃;如是等,观八分名为道,是名正见。行者是时心定知世间虚妄可舍、涅槃实法可取,决定是事,是名正见。知见是事,心力未大,未能发行,思惟筹量,发动正见令得力,是名正思惟。智慧既发,欲以言宣,故次正语。”(第二十二卷)

    宋朝延寿禅师《宗镜录》说:“问:若欲明宗,只合纯提祖意,何用兼引诸佛菩萨言教以为指南?故宗门中云:借虾为眼,无自己分,只成文字圣人,不入祖位。答:从上非是一向不许看教,恐虑不详佛语,随文生解,失于佛意,以负初心。或若因诠得旨,不作心境对治,直了佛心,又有何过?……初祖西来,创行禅道,欲传心印,须假佛经,以《楞伽》为证明,知教门之所自,遂得外人息谤,内学禀承,祖胤大兴,玄风广被。是以初心始学之者,未自省发已前,若非圣教正宗,凭何修行进道?设不自生妄见,亦乃尽值邪师。故云:我眼本正,因师故邪。西天九十六种执见之徒,皆是斯类。故知木匪绳而靡直,理非教而不圆。”(第一卷)

    近现代弘一大师在《含注戒本随讲别录·问答遣疑》中说:“问:常人皆谓学律者应偏重行持,未审然否?答:解如目,行如足。行持固重,而不知解义为尤要焉!若于律义未能十分了解,而以臆见率尔行之,执非为是,谤是为非,他人不知,群起效仿,坏乱正法,其罪极大。古人谓恶紫夺朱,即此意也。若于律义果能十分了解,虽行不足,亦可对众宣扬,续佛慧命,以正知正见接引后学。彼虽不行,而其学者或能行也。……解义而行持不足,犹可弘护正法。虽行而解义未彻,不免误入歧途。故曰解义为尤要也。”

    前不久,师父也在给我发的短信中说:“教法是客观真理,证法是心行境界。从证法出教法,从教法入证法,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所以师父很重视弟子们对教理的闻思,还经常亲自宣讲。在共世间的层面,则重视思想文化的传扬。师父还特别倡导三系融合、八宗并弘。我理解在师父的心里,仅仅一宗一派的兴盛,不是真正满意的,而是希望佛陀八万四千法门的圆满教法在世间充分展现,这可能要多生多劫才能实现,但师父的目标之一——建立硕彦群集、多宗并弘的古印度那烂陀式的道场,或许今生就能够呈现。不管今生能否实现,都值得发心发愿、努力种因。因缘生法、缘随愿来!

 

    16:08,我随师父从会场出来,还有《法音》编辑部的一位编辑是来报导活动的,一起坐上返回佛协的车。

    师父说:“下周,北大请我去演讲。”

    法音编辑说:“知识分子皈依佛教,佛教就有希望了!”

    师父:“现在知识分子思想上的问题也不少。”

 

传承教法——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会议见闻记

师父会见韩国太古宗演出访问团

 

    回到佛协,要接待韩国佛教太古宗来华演出《灵山斋》的180余人的演出访问团。17:16,师父在佛协大客厅与客人会见。韩国访问团以太古宗总务院长云山长老为首,还有韩国“灵山斋”保存会会长、太古宗中央宗会议长、太古宗律院长等。

    师父说:太古宗总务院院长云山长老带领《灵山斋》演出团来北京、河北演出,国宗局、中佛协很重视。中韩友好关系源远流长,尤其在三国黄金纽带关系的旗帜下,十多年来有较大的发展。上个月,在韩国召开三国会议,见到了云山长老。一个月后,又欢迎各位的到来,格外亲切。这次的演出,各方面的联系、沟通,尤其是灵光寺、柏林寺做了很大努力。各位今天下午到北京,明天演出,一诚会长会亲自参加活动。一诚会长刚从江西回来,特意去看演出。最后预祝云山长老访问成功,在灵光寺、柏林寺演出成功!

    云山长老说:首先谢谢学诚法师出来迎接,非常感谢!人要是经常见面,日久情深。前不久在济州岛见过学诚法师,这次又见面,非常激动!上次在韩国演《神州和乐》,中国做了不少努力,非常感谢!《神州和乐》的演出给韩国佛教界很大一个感慨,也是让韩国人了解中国的一个机会。韩国太古宗是保留韩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宗派。希望以后我们通过各方面的活动,了解对方佛教文化和对方的价值。我们明天的演出,作为韩国民间文化遗产,要为灾难中死去的人祈祷。

    我记得师父曾在《略论中国佛教的文化建设》的文章中说:“佛教是一种信仰为根本、解脱为目的、教育为中心、文化为纽带的宗教。”佛教传承的内容要深广、全面,传承的方法也是多层面、多途径的。在现代的时空因缘下,中国的《神州和乐》、韩国的《灵山斋》等音乐形式也正是以文化为纽带的较好途径之一吧。 

 

更多文章:

佛法与世法的融通——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会

传承教法——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会议见闻记

汉藏融合——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会议见闻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